Workflow
文化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余姚 青菜头长成大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6-10 22:09
宁波余姚是国内最大的浙式榨菜生产加工基地,凭借悠久的种植历史与完备的产业链条,成为"中国榨 菜之乡"。自上世纪60年代开启榨菜种植以来,余姚榨菜产业一路蓬勃发展。小小的菜头,经过余姚人 民的辛勤耕耘和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地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余姚市的榨菜生产加工企业,深入了解余姚榨菜的发展之道。如今余姚榨菜种植面积 (含联结基地)达10万余亩,年生产加工鲜菜头50万吨,15万名菜农投身榨菜生产。依托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余姚围绕强链补链延链,通过"优一接二连三",构建起完备的榨菜全产业链,产业链年总产值达 50余亿元。 产业升级 余姚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浙江备得福食品有限公司近3年投入1500多万元, 对9条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 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车间,智能化自动灌装生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高温杀菌、自动检测等多道工序 紧密衔接。从清洗、拌料到成品包装,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操控。该公司负责人阮银福说:"生产工艺 的优化,不仅提升了榨菜产品的外观和品质,还节约了人力成本、保障了食品安全。" 备得福公司是余姚市榨菜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生产 ...
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二十余载茶香路,可持续发展进行时
搜狐财经· 2025-06-09 02:51
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 - 公司以"品质"与"文化"双轮驱动发展路径,确立国礼茶地位[6] - 2004年首创茶庄园体系,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管控流程,确保符合国家级标准[8] - 自2003年起将文化筑基作为核心战略,年均落地数十场全球茶事活动[8] 国际化战略与茶道复兴 - 2017年启动复兴万里茶道行动,在国内规划九个节点城市并设立体验中心[11] - 通过茶旅融合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带动茶农增收与乡村振兴[12] - 提出三种品牌出海路径:传统出口、新茶饮商业模式创新、"从上至下"立体传播[14] 产业创新与时尚融合 - 与七匹狼合作打造全国首场山水实景大秀,探索茶文化时尚化表达[19] - 茶庄园从单一种植基地发展为集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1] - 创新"茶旅+农品"模式,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并购买当地农副产品[22]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将农业链条前移茶叶原产地,提供就业与发展机会[22] - 联手厦航打造铁观音专属基地,构建可持续产业生态[24] - 企业战略聚焦品牌打造、产业广度扩展、国际化文化传播[24]
警惕文化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橡皮擦”现象
36氪· 2025-06-06 02:08
"数字橡皮擦"现象的核心观点 - 文化数字化过程中因技术选择、算法偏见、人为干预、商业驱动等因素导致原始文化信息丢失、篡改或简化,损害文化完整性[1] - 数字化可能从"备份文明"异化为"格式化文明",擦除文化重要部分[1] 表现形式与影响 信息篡改与失真 - AI修复文物导致审美趋同,消除"包浆""历史粗粝感"等独特历史价值[7] - 文化创意产品对传统元素不恰当改编破坏原本内涵[5] 数据丢失与损坏 - 技术故障或存储介质老化导致古籍、文物数字化记录永久丢失[10] - 不完整的古建筑数字化模型影响保护与研究[8] 文化同质化与单一化 - 算法推送热门IP导致小众文化边缘化,削弱多样性[11] - 网络平台内容趋同化,系统性抹除非主流文化元素[11] 文化传承断裂 - 传统节日习俗在数字化时代被淡化,年轻群体认同感降低[12] - 文化创意产品停留表面模仿,缺乏深层价值传承[13] 底层逻辑分析 工具理性主导 - 效率优先思维将文化简化为可量化数据标签,忽视个体特质[16] - 非遗工艺数字化仅记录步骤而忽略匠人口述的文化寓意[18] 技术标准缺失 - 机构间数字化水平差异导致古籍扫描图像模糊、OCR错误率高[19] - 缺乏统一标准使同一古籍在不同数据库中呈现形态大相径庭[20] 商业利益驱动 - 企业倾向选择易变现项目,濒危非遗因商业价值有限被边缘化[21] - 历史题材游戏篡改事实娱乐化,背离文化传承初衷[23] 算法与数据垄断 - 平台算法优先推荐标准化内容,过滤小众文化表达[24] - 大型机构数据垄断阻碍文化资源的多元传播[26] 应对建议 - 需建立"技术+人文+制度"协同机制平衡效率与文化价值[29] - 数字化应保留文化原真性而非追求"完美修饰"[31]
经典动画《哪吒闹海》将登上首艘国产大邮轮
北京商报· 2025-06-05 07:03
公司动态 - 爱达邮轮宣布联合上影元在爱达·魔都号上开启"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 从6月28日至8月底推出沉浸式中国动画互动体验 [1][3] - 活动内容包括《哪吒闹海》亲子舞台剧 海上国潮放映厅展映《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经典作品 并设置亲子配音工坊 [3] - 邮轮将推出哪吒奇趣巡游 主题互动游戏 与哪吒共进早餐 哪吒主题舱房 角色扮演及主题拍摄等亲子互动体验 [3] 战略合作 - 此次合作是将经典动画与邮轮场景相结合的尝试 旨在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主题邮轮体验 将更多中华优秀文化带上邮轮 [3] - 上影元表示将与爱达邮轮共同深化"IP+文旅商体展"探索 实现内容消费和体验消费优势互补 拓展IP与文旅业态融合边界 [3] 运营数据 - 爱达邮轮旗下两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爱达·地中海号总计服务超68万国内外宾客 [4]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已实现全船贯通 计划2026年交付并在广州南沙开启国际航线 [4]
海州区打造特色教育新范式
新华日报· 2025-06-04 20:57
特色教育实践 - 连云港市海州区通过系统性规划与创新性实践打造"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特色教育发展之路 [1] - 孔望山小学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州五大宫调《草虫》纳入校本课程 学生通过方言演绎增强文化认同 [1] - 板浦高级中学开发"淮盐文化+语文"融合课程 学生习作在省级征文比赛中表现突出 [2] 科技创新教育 - 大庆路小学开设3D打印、机器人编程、无人机飞行等科技课程 培育千余名学生在省级创新大赛获奖 [2] - 建宁小学打造"数字化生态校园" 其跨学科生态课程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2] 艺术与文化展示平台 - 海州区教育局通过校园艺术节、诗词大赛等活动实现全员艺术覆盖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14所学校节目登上市级舞台 [3] - 锦屏中心小学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录古今人诗二首》在全国展演中获奖 展现艺术教育成果 [3] 教育体系规划 - 海州区教育局计划持续深化特色教育改革 构建多元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童心与粽香齐飞 广西北部湾航空开展双节主题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6-03 12:44
公司活动与创新 - 广西北部湾航空在端午和儿童节期间推出"文化+飞行"创新模式,通过主题航班和地面活动传递传统文化 [1] - 5月31日GX8909南宁至曼谷航班开展"云端话端午"活动,包括文化讲解、有奖竞猜等环节,成功吸引中外旅客参与 [2] - 5月30日公司园区举办"浓情端午时"下午茶活动,融合党建知识、企业文化和员工福利互动 [4] - 6月1日推出"诗词伴飞,童趣启航"儿童节主题航班,设置诗词朗诵环节,获得家长和儿童积极反馈 [5] 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 - 通过国际航班向东盟地区传播中华文化,成功让外籍旅客了解屈原等文化符号 [2] - 在园区活动中将传统文化关怀与企业温暖结合,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归属感 [4] - 儿童节主题航班成为移动国学课堂,通过经典诗词朗诵培养儿童文化自信 [5] - 公司计划持续推出融合传统文化、特色节日和科技体验的主题活动 [6] 社会影响与行业意义 - 端午主题航班实现文化跨地域传播,让中华文化情韵在东盟上空萦绕 [2] - 儿童节活动创造珍贵亲子互动体验,获得旅客高度评价 [5] - 公司通过系列活动展示了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温度,体现航空业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6]
端午假期广东迎客超230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6%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3 07:40
旅游数据表现 - 端午假期三天广东省累计接待游客2321万人次 同比增长20_6% [1] - 实现旅游收入114_4亿元 同比增长25_6% [1] -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26_1万人次 同比增长19% [1] - 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同比增长18_5% [1]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54_4万人次 同比增长17_5%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33_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_5% [1] -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65万人次 同比增长13_2% [1] 文旅活动特色 - 龙舟赛事覆盖全省21地市 包括广佛深莞等核心城市及粤东西北县域 [2] - 融合传统民俗(起龙 采青 招景)与科技演艺(无人机表演 线上直播) [2] - 热门项目包括广州猎德龙舟宴 佛山叠滘漂移大赛 深圳观澜河国际赛等 [2] - 非遗民俗如叠滘弯道漂移 西樵山半山扒龙船通过赛事焕新 [2] - 乡村龙舟赛吸引超百支队伍 体现乡村振兴赋能 [2] 传播与推广策略 - 采用"大直播+深内容+强互动"模式 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3] - 联合央视推出"粤端午 粤快乐"宣传片及多场直播节目 [3] - 短视频及宣传片包括《佛山叠滘·最燃龙舟》《舌尖上的龙舟味道》等 [3] - 海外推广覆盖新加坡 阿联酋 美国 南非等国户外大屏 [3] - 现场触达452万人次 间接触达3700万人次 形成国内外传播热潮 [3]
内江在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上积极探索 以更强的文化表达轰响发展引擎
四川日报· 2025-06-03 06:14
开幕式上,甜城湖"游"来千米龙灯。内江观察 唐广 摄 开幕式现场的舞龙表演。内江观察 唐广 摄 5月29日,内江甜城湖畔,内江市第十三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下称龙舟节)开幕。开幕式既有华丽的 现代舞美效果,又融合了内江的传统非遗元素,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端午文化盛宴。 近年来,内江在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上积极探索,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以更强的文化表达推动城市精神 文明建设,进而轰响城市发展"引擎"。 构建文化传承的"基因库" 5月18日,内江市市中区文博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展陈的184件珍贵文物,涵盖字画、瓷器、青铜器、木雕 等类别,以"石语千年""陶醉人间""翰墨流芳""方寸天地"四大主题展厅为载体,呈现"甜城"跨越时空的文化脉络。 内江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便是四川甘蔗种植与制糖业的核心区域,其"甜城"之名就发源于此。近年来,内 江通过修复糖业历史建筑、建设糖业文化主题展馆等方式,将糖业文明融入城市记忆。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糖业博物馆、非遗展览馆等文旅资源,开展研学活动与专题展览,并计划引入数字化修 复技术,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与创新利用。"内江市市中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千文化"也是内江着力挖 ...
挖掘口述实录与战地家书,海淀镇创演红色史诗剧《山河长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04:38
音乐史诗剧《山河长歌:从烽火到星辰》内容概述 - 该剧融合非遗、科技与家国史诗,重构京西红色文化表达范式,以何氏家族五代人命运串联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当代芯片攻坚的百年时空 [3] - 创作灵感源于海淀镇档案馆珍藏的《京西抗战口述实录》及何氏家族捐赠的27封战地家书,剧中情节如"祠堂刻梁护粮种""木船改舰支前"均取材真实历史事件 [3] 剧作结构与艺术特色 - 全剧分为"烽火长歌""曙光初现""铸剑为犁""改革春风""星辰大海"五大篇章,通过五代女性觉醒轨迹勾连时代精神 [5] - 原创民谣《海淀镇札记》歌词"木梁刻忠骨,稻香化星芒"兼具历史追思与科技隐喻,何守义临终握京西稻种与终章"海淀芯"微光形成精神传承闭环 [5] - 通过15支表演团队、15个特色节目构建叙事空间,包含机关团队双声部合唱、六郎庄五虎棍非遗绝技、青龙桥合唱团抗战歌曲等多元艺术形式 [7][8] 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 - 剧中将非遗项目与现代科技意象结合,如老祠堂雕花变芯片线路、古树年轮变火箭燃料舱,体现守正创新理念 [10] - 观众反馈强调该剧让非遗"活在新时代",例如五虎棍少儿表演生动诠释文化传承的动态性 [10]
近镜头·习近平的文化足迹 | “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新华社· 2025-06-02 02:06
国家版本馆建设背景与意义 - 国家版本馆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的建设项目,被定位为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 [2] - 建设初心是全面收集保护历史典籍资料,传承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 [2] - 项目体现了盛世修文的文化传承理念,彰显当前阶段的文化保护意愿和能力 [2] 馆藏资源与数字化进展 - 目前典藏版本资源达3400多万册/件,数字资源规模近1PB [4] - 面向基层、民间和海外广泛征集各类版本,同步建设国家版本数字资源总库 [4] - 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创新展示形式,推动古籍数字化传承 [4] 文化传承使命 - 版本资源承载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 [4] - 馆内收藏包括汉藏蒙满四种文字大藏经雕版、《四库全书》多个版本等珍贵文物 [2] - 通过"赓续文脉"的使命宣言,彰显新时代国家文化殿堂的职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