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

搜索文档
视声智能(870976):2025年中报点评:扣非净利大增,关注智能家居出海新机遇
东吴证券· 2025-08-25 09: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1.01%,归母净利润2692.88万元,同比增长13.36%,扣非净利润2607.96万元,同比增长41.92% [7] - 智能家居业务营收9180万元,同比增长17.24%,可视对讲业务营收2347万元,同比增长20.96%,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营收1210万元,同比下降26.36% [7] - KNX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以10.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1年达179.2亿美元,住宅建筑应用占比53.4% [7] -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接近1950亿美元,中国智能家居活跃用户数2028年达1.91亿户,渗透率近四成 [7] - 研发费用1537.42万元,占营业收入12.05%,推出近10款新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国内覆盖20多个省份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4亿元、3.31亿元、3.88亿元,同比增长14.26%、16.62%、17.03%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亿元、0.80亿元、0.98亿元,同比增长38.43%、21.62%、22.14% [1][7]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3元、1.13元、1.38元,对应PE分别为30.01倍、24.68倍、20.21倍 [1][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52.30%、53.34%、54.30%,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3.23%、24.22%、25.28% [8]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9.72%、19.34%、19.11%,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6.83%、15.39%、14.16% [8] 市场与业务数据 - 当前股价28.30元,总市值20.08亿元,流通市值12.40亿元,市净率7.72倍 [5] - 每股净资产3.67元,资产负债率19.95%,总股本70.95百万股,流通A股43.82百万股 [6] - 智能家居业务占比71.72%,可视对讲业务占比18.34%,液晶显示屏及模组占比9.45% [7]
梅安森跌2.05%,成交额2.1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252.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6: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4.35元/股 成交额2.12亿元 换手率5.73% 总市值44.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252.45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523.09万元(买入583.75万元占比2.76% 卖出2106.84万元占比9.95%) [1] - 大单净流出2729.36万元(买入4280.16万元占比20.21% 卖出7009.52万元占比33.09%) [1] - 年内股价下跌2.18% 近5日跌3.37% 近20日涨5.90% 近60日涨10.98%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3亿元 同比减少4.16% [2] - 归母净利润2872.78万元 同比减少10.80%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47万户 较上期减少2.25% [2] - 人均流通股10226股 较上期增加3.12% [2] - 华夏稳增混合(519029)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246.93万股 较上期减少207.76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物联网及安全领域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 [1] - 收入构成:矿山产品96.32% 其他(补充)2.92% 非矿山产品0.7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161.72万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 [1] - 概念板块涵盖透明工厂/小盘/新型工业化/机械/工业4.0 [1]
科沃斯涨2.14%,成交额3.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12.4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5 03:4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4%至92.94元/股 成交额3.86亿元 换手率0.74% 总市值534.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12.45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265.5万元(买入2377.59万元/卖出2112.09万元) 大单净买入446.95万元(买入7614.32万元/卖出7167.37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9.6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23%/28.90%/74.50%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76亿元 同比增长24.3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79亿元 同比增长60.84%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42万户 较上期增加5.54% [2] - 人均流通股16,633股 较上期减少5.2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47.39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20.52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516.19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92.21万股 [3]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持股360.56万股(第十大股东) 兴全合润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服务机器人(55.89%)和智能生活电器(42.96%) 其他产品占比1.1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 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工业4.0/人工智能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44亿元 [3]
日本制造业与中国、美国、德国相比如何呢?内阁府公布调研报告了
搜狐财经· 2025-08-23 23:50
日本制造业结构特征 - 日本制造业发展以技术深度、地域集群和持续改善为核心路径 [1] - 产业结构呈现鲜明地域专业化特征,形成一县一业模式 [2] - 在特定产业链环节形成难以替代优势,特别是在上游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和精密制造设备领域 [2] 地域产业集群分布 - 爱知县作为丰田汽车大本营形成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配套的完整生态 [2] - 群马县同样以汽车及其零部件为核心实现产业空间高度集聚 [2] - 茨城县和大阪府集中主要建设机械和矿山机械产能 [2] - 宫城县和熊本县成为半导体制造装置重要基地 [2] - 大阪府形成显著民生用电气机械产业聚集区 [2] 产业转型策略 - 各地方面临国内人口减少和国际市场格局变化挑战 [2] - 推动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产,利用工业基础发展研发设计、工业旅游或高端服务 [2] - 在制造业内部进行结构转换,向上游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或开拓新技术领域 [2][6] - 通过计算比较优势科学判断区域专业化方向,体现产业政策精细化特点 [6] 国际比较分析 - 中国制造业优势在于完整产业链和规模效应,拥有全部工业门类 [7] - 德国制造业强于大型工业装备、精密机械和化工领域,以高度标准化和系统化为特征 [7][9] - 美国制造业注重技术创新、软件集成和品牌价值,在半导体、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领域主导市场 [9] - 日本优势在于深度,中国在于广度,德国在于体系,美国在于创新,四国形成互补共生格局 [9] 未来发展路径 - 中国需在发挥规模和市场优势同时借鉴日本和德国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经验 [10] - 日本需在保持技术深度基础上更好融入亚洲乃至全球创新网络 [10] - 未来竞争将取决于各国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10] - 制造业竞争将是生态构建与协同能力的较量,需在开放中创新、合作中进步 [14]
全球化视角下的手持激光焊接市场格局与技术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22 06:22
全球手持激光焊接市场格局 - 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与最大消费市场 在政策支持 成本优化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下市场持续扩张 中小型企业采购门槛大幅降低[5] - 东南亚地区如越南和印度因制造业转移需求激增 手持激光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加工[5] - 欧美市场以高精度和高功率设备为主要竞争优势 应用聚焦航空 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 但设备成本较高且技术门槛较大 市场扩展速度相对有限[6] - 拉美地区如墨西哥和巴西受汽车产业带动 手持焊需求逐渐释放 车身修复和零部件焊接成为常见应用[9] - 中东与非洲随基建扩张钢结构焊接需求上升 但因电力条件限制低功率设备更具市场适应性[9] 技术发展趋势 - 手持激光焊接技术从单一工具向系统化 智能化解决方案演进 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与绿色转型双重驱动下发展[10] - AI视觉系统集成与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落地 助力自动化焊接效率提升[6] - 相比传统电弧焊手持激光焊接具备能耗低 热影响区小 无烟尘优势 更契合碳中和战略目标[12]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政策落地 制造企业亟需替代高碳焊接工艺 倒逼设备向绿色节能方向迭代[12] - 未来技术将嵌入智能制造系统 配合机器人协作 MES系统联动和数字孪生仿真 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与质量可控 构建高度协同焊接生态[15] 行业应用与影响 - 手持激光焊接技术成为工业4.0时代关键使能技术 重塑汽车制造 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装备等传统生产流程[1] - 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效 更智能 更绿色方向发展 是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环[16] - 随着AI算法和光纤激光器突破 技术将进一步渗透至更多行业 可能重新定义全球供应链制造标准[16]
恒立液压涨2.27%,成交额7307.0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27%至83.77元/股 成交金额7307万元 换手率0.07% 总市值1123.2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8.5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2.25%金额164.5万元 卖出占比5.71%金额417.32万元 [1] - 大单买入占比17.84%金额1303.72万元 卖出占比15.18%金额1109.4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0.88% 近5日涨10.88% 近20日涨10.76% 近60日涨24.2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4.20万户 较上期减少23.65% 人均流通股31953股 较上期增加30.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03亿股 较上期减少3645.35万股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24.22亿元 同比增长2.5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7.7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7.08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高新区 成立于2005年6月2日 2011年10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高压油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器件 [1] - 概念板块包括盾构机、QFII持股、机械、社保重仓、工业4.0等 [1]
爱柯迪涨2.04%,成交额1.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1.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上涨2.04%至19.97元/股 成交1.14亿元 换手率0.59% 总市值196.7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1.00万元 特大单买入416.44万元占比3.67% 大单买入1882.14万元占比16.5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4.8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76%/22.07%/27.2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3.34万户 较上期增长34.08% 人均流通股29271股减少25.4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995.74万股 [2] - 广发稳健增长混合A与鹏华新兴产业混合基金现身十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66亿元 同比增长1.41% 归母净利润2亿元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7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7.82亿元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研发生产 位于浙江宁波 [1] - 申万行业分类属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概念板块涵盖机器人概念/工业4.0/汽车热管理/理想汽车概念等 [1]
实探丨郑州富士康招工再现“长龙” 产业工人“候鸟”归来
证券时报· 2025-08-20 05:17
产业用工旺季与招聘情况 - 郑州富士康进入招募高峰期,每天迎接大量求职者,预计持续加大招聘力度以满足生产需求 [9] - 招工人数较去年略有增加,应聘人员中70%为两次或多次入职的熟练工人 [9] - 基础岗位员工综合月收入5000元至7000元,技能型人才月收入多在万元以上 [11] 员工结构与地域特征 - 目前园区河南户籍员工占比超过95%,亲属同时在职现象常见 [9] - 青年群体18岁至35岁人群占比约80%至90%,成为招聘主力 [12] - 员工住宿标准由8人间改为6人间,人均使用空间增加33% [12] 生产智能化与人才需求转型 - 郑州富士康为全球"WEF灯塔工厂",生产效率提高102%,设备综合效率提高27% [11] - 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提升,对自动化技术、设备维护等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加 [11] - 全流程自动化实现物料存储到出货,需专业人员维护设备 [11] 区域经济贡献与产业链集聚 - 郑州富士康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郑州市的80% [14] - 郑州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产值5180.8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 [14] - 区内聚集200余家智能终端企业,涵盖材料、模组制造、整机生产等类型 [14] 基础设施与投资布局 - 富士康累计投资超6.39亿元升级员工公寓,干部公寓升级改造预计2025年底完成 [12] - 郑州航空港百亿产业母基金重点支持"4+3+3"产业链布局,涵盖电子信息等领域 [15] - 构建以郑州为核心,辐射济源、鹤壁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15]
【实探】郑州富士康招工再现“长龙” 产业工人“候鸟”归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03:07
招聘与用工情况 - 郑州富士康招募中心出现排长龙现象 大量求职者携带行李有序进入厂区迎接新工作 [1] - 富士康进入每年七八月用工旺季 近期用工需求明显攀升 招工人数较去年略有增加 [2][3] - 新员工分布在十余个住宿区 其中一个可容纳1.6万人的基础工宿舍已满员 万人餐厅正午时分呈现排队购餐热闹景象 [2] - 应聘人员中70%为两次或多次入职的熟练工人 河南户籍员工占比超过95% 存在亲属同时在职现象 [3] - 青年群体18-35岁占比约80%-90% 企业提供岗位津贴/技术津贴/技能提升/学历提升等优厚福利 [6] 薪资与工作模式 - 旺季忙碌三个月可到手两万多元 基础岗位综合月收入5000-7000元 优质技能型人才月收入多在万元以上 [2][5] - 园区提供长短期不同的灵活工作模式 招募政策依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5] - 对比县城工作更具性价比 旺季工费与南方城市差距已不大 [2] 智能化转型与人才需求 - 郑州富士康2021年入选全球"WEF灯塔工厂" 为全球工业4.0和数字化制造示范企业 [4] - 灯塔工厂全产业链自动化控制使生产效率提高102% 设备综合效率提高27% [4] - 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组装/质检等基础岗位 但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4] - 未来自动化技术/设备管理维护等领域人才将更加紧缺 [4] - 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入职环节控制在半小时内 食堂全自动制面机提高就餐效率 [6] 基础设施投入 - 2022年至今累计投资超6.39亿元升级员工公寓 住宿标准由8人间改为6人间 人均使用空间增加33% [6] - 干部公寓两人间及单人间升级改造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 [6] 区域经济影响 - 建厂以来园区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 占郑州市80% [7] - 助力周边聚集200余家智能终端企业 涵盖专用材料/机构件/模组制造/自动化设备等服务类型 [7] - 郑州航空港区2024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180.8亿元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 [7] - 形成以郑州为核心辐射济源/鹤壁/兰考/周口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8] 产业生态建设 - 区内已落地超聚变/浪潮集团/中国移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先进计算产业企业 [8] - 聚集龙芯中科/统信软件等信创产业企业 以及合晶硅/东微电子/光力瑞弘等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企业 [8] - 2024年12月发布百亿产业母基金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产业链布局 [8]
郑州富士康招工再现“长龙” 产业链辐射中原腹地
证券时报· 2025-08-19 18:54
郑州富士康用工旺季 - 8月进入电子信息产业用工旺季 郑州富士康招募中心出现求职者排长龙现象 70%应聘者为二次或多次入职的熟练工人 [2][4] - 旺季基础岗位工人三个月可收入两万多元 技能型人才月收入超万元 公司提供长短工灵活工作模式 [3][6] - 河南户籍员工占比超95% 形成亲属同在职现象 部分员工子女毕业后加入公司 [4] 智能化转型与人才结构 - 郑州富士康入选全球WEF灯塔工厂 生产效率提升102% 设备综合效率提高27% 全流程自动化需专业维护人才 [6] - 18-35岁青年占招聘总量80%-90% 公司提供技术津贴/技能学历提升等福利 2022年投资6.39亿元改造员工公寓 人均使用空间增加33% [7] - 食堂采用全自动制面机 入职流程数字化缩短至半小时内 [7]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郑州富士康累计进出口额占河南省60% 郑州市80% 带动周边聚集200余家智能终端产业链企业 [8][9] - 2024年郑州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5180.8亿元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18.8% 高于全省8.1个百分点 [8] - 已形成涵盖半导体/信创/先进计算的产业集群 构建以郑州为核心辐射周口等地的产业布局 [9] 产业资本支持 - 2024年12月郑州航空港设立百亿产业母基金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等"4+3+3"产业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