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

搜索文档
突破“网红”周期,爷爷不泡茶打造新茶饮的“北京样本”
贝壳财经· 2025-07-23 07:53
行业概况 - 新茶饮行业创新速度快、更新换代快,一年内奶茶饮品门店关闭16万家,总数减少约1.8万家[4] - 行业存在流量焦虑,红极一时的品牌易被新品牌赶超[4] - 北京市场是检验消费品牌能否长红的试金石,租金和用人成本高但对产品价格敏感[5] - 目前新茶饮相关企业超30.4万家,40.59%成立于1-5年内[21] 公司表现 - 爷爷不泡茶2024年新增1000多家门店,成为新茶饮品牌门店规模和销量增速TOP1[3] - 北京首店开业时出现"排队200杯"盛况,后续热度虽减但仍需等待30杯左右[2][19] - 经典产品"荔枝冰酿"累计热销3800万杯,2024年销量位居米酿类奶茶TOP1[8] - 全国门店突破2500家后邀请舒淇担任品牌代言人,提升品牌影响力[9][14] 产品策略 - 将武汉茉莉、咸宁桂花等地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首创米酿系列奶茶[5] - "荔枝冰酿"采用"孝感米酿+漳浦荔枝+花魁单丛"组合,在口味、文化、情绪三个维度引发共鸣[8] - 推出含微量酒精的"开醺限定款",满足消费者下班后减压需求[9] - 产品如"白兰玉露"采用国家级非遗恩施玉露茶,承载深厚地域文化内涵[15] 品牌建设 - 通过"城市记忆"与"风味转译"策略,将地域文化转化为产品附加值[15] - 代言人舒淇的"真实,不迎合"形象与品牌"解渴、解饿、解emo"主张形成价值共振[14] - 从"奶茶只是情绪水"升级为"非遗文化饮",实现文化自信与情绪价值的闭环[17] - 在北京建立"稳定复购+文化黏性"的都市品牌样本,从网红走向长红[8] 市场拓展 - 北京作为战略跳板,帮助品牌完成从区域爆品到全国文化IP的跃迁[18] - 借助北京的文化消费窗口地位,将湖北地域茶饮影响力扩散至全国[18] - 契合北京市场情绪消费趋势,在Z世代中建立强认知壁垒[19] - 用"好吃好喝好玩"体验打造"最懂年轻人的新茶饮品牌"形象[19]
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④|三大趋势:价值驱动、体验升级、AI助攻
新京报· 2025-07-23 01:56
年轻人消费行为转变 - 年轻人消费从"拥有"转向"参与"、从"功能"转向"情绪"、从"标签"转向"认同","复合价值""内容驱动""微情绪刺激""场景再造""文化内涵"成为购买决策关键因子 [5] - 56%受访者为"情感支持类"产品付费,18-25岁人群青睐绿植家居、兴趣课程等"自我投射型消费" [5] - 年轻人用"情绪价值"定义"刚需",用"AI助手"提升决策效率,用"搭子社交"重构人际连接,用"绿色可持续"实现生活与价值观的统一 [4] 情绪价值与文化认同驱动消费 - Labubu玩偶、现场演出、植物疗愈、树洞倾听等服务因满足个体情绪需求而走红 [5] - 黄金饰品市场中51%的25-34岁消费者将"工艺独特性"放在首位,"非遗工艺"与"文化认同"成为购买驱动力 [6] - 品牌需从"单点情绪价值"走向"多元文化身份"构建者以获取用户信任红利 [6] 体验经济升级 - 70%受访者曾为影视、动漫、游戏场景安排打卡旅行,"情绪IP+目的地"跨界联动重塑文旅市场 [7] - 酒店业态从"床位产品"向"文化载体"转型,如大堂变皮影剧场、早餐厅改扎染工坊,满足"打卡+共创+疗愈"复合需求 [7] - 年轻人在生活微场景中"自己创造意义",如写字楼变健身场、外卖袋改收纳袋、二手平台交易活跃 [7] AI技术重塑消费决策 - 50%的18-25岁人群已为AI工具付费,38%至少为1个AI平台付费 [8] - AI应用覆盖论文写作、报表生成、视频剪辑、旅行规划及陪伴对话,"一个人背后有一群AI"成为现实 [8] - 未来3-5年,"效率感+陪伴感+智能体验"的C端AI应用将成为年轻人消费时间和预算的新入口 [8]
团播为何这么火?
新浪财经· 2025-07-20 01:26
团播行业现状 - 抖音平台每天有超过1.5万个团播同时在线,形成激烈竞争格局 [1] - 社交平台话题"自从做了团播后,差点忘了以前是干什么的了"累计播放量超过4.5亿次 [1] - 团播行业2022年兴起后3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从草根模式转向工业化规模作战 [1] - 2025年团播预计成为直播行业增长最快赛道之一,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1] 团播爆火驱动因素 - 5G网络普及和直播技术进步实现多人实时互动,AI虚拟主播和实时美颜技术降低素人参与门槛 [2] - MCN机构和综艺制作团队入场推动团播专业化,通过练习生选拔、舞蹈培训等工业化流程孵化精品IP如"银河系女团" [2] - "偶像养成""组队PK"等玩法满足Z世代对社交参与感和情感共鸣的需求,用户可通过打赏决定选手表演内容或去留 [2] 行业现存问题 - 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量跟风模仿导致以"热舞+PK"为主流形式 [3] - 部分MCN机构采用软色情擦边、虚假人设等手段博眼球,存在刷量刷榜行为 [3] - 版权问题突出,未经授权使用音乐影视片段现象频发 [3] - 收入分配失衡,头部主播占据70%以上流水,底层主播月收入不足万元甚至被机构压榨 [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处于从流量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关键期 [3] - 未来需通过内容创新、生态优化、监管协同实现从野蛮生长到绿色发展的跨越 [3]
一路超越:东鹏饮料逆袭背后的“顺势”密码
搜狐网· 2025-07-18 09:13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5年6月东鹏饮料股价盘中触及328元新高,较2021年5月46.27元发行价涨幅近6倍 [1] - 市值一度达到1664亿,相当于4个农夫山泉体量,超越茅台成为A股"最贵消费股" [1] 发展历程与市场策略 - 2003年由饮料厂改制起步,早期销售凉茶等产品,2009年推出东鹏特饮切入蓝领市场 [2][3] - 采用错位竞争策略,产品定价为红牛一半(3元vs6元),首创防尘瓶盖设计解决户外工作者卫生问题 [3] - 2012年销售额破亿,2013年签约谢霆锋代言并更改广告语"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3] - 2016年抓住红牛商标纠纷机遇,市场份额从2019年15%升至2024年47.9%,超越红牛 [4][5] 营销与渠道建设 - 2016年推出"扫码送红包"活动,单日最高参与人数达200万 [4] - 构建"五码关联"数字化营销网络,库存周转天数35天(行业平均50天),促销精准度提升40% [5] - 终端网点超400万家,地级市覆盖率100%,形成下沉市场统治力 [5] 产品多元化战略 - 2023年提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升级为"1+6多品类战略" [6][8] - 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成为首个十亿级单品,与能量饮料形成"双子星"矩阵 [8] - 推出无糖茶饮"上茶"、即饮咖啡"东鹏大咖"等产品,构建全品类矩阵 [8][9] 品牌与文化营销 - 2016年起布局电竞营销,赞助CGU赛事和RNG俱乐部,深度绑定电竞文化 [6]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营销 [6] - "东鹏能量"已形成文化符号和精神共鸣,深度链接消费者情感心智 [6] 行业数据与竞争格局 - 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235亿元增至2024年680亿元,8年涨幅近3倍,年复合增长率12% [4] - 红牛市场份额从2016年63%降至2017年58%,释放至少70亿销量空间 [4] - 2017-2019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21.6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38.80% [5]
大V的邪教本质
虎嗅· 2025-07-18 00:07
知识付费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头部公众号单篇付费文章可实现五万以上流量和过万付费用户,形成高转化率变现模式 [2] - 核心商业逻辑在于精准捕捉用户焦虑情绪,通过"缓解焦虑-制造新焦虑"的循环机制实现持续盈利 [2] - 主流变现渠道包括付费文章、会员订阅、课程销售及线下活动,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 [7] 内容生产者运营策略 - 头部账号普遍采用"党同伐异"的社群运营策略,通过培养核心粉丝群体强化传播影响力 [3][7] - 建立权威人设是关键成功要素,采用确定性话术(如"最懂/最正确"等)增强用户粘性 [7] - 评论区管理呈现高度控评特征,形成单向度赞美生态以维护创作者权威形象 [4][8] 行业生态现状 - 当前媒体生态中真正的内容创作者占比不足,多数从业者实质为流量导向的内容营销商 [9] - 内容生产呈现快餐化趋势,主流产品形态为两千字短文或五分钟短视频,深度内容稀缺 [10] - 成功账号普遍采用NPD(自恋型人格)式表达风格,通过心理操控实现用户留存 [7] 用户行为特征 - 当代用户核心需求为情绪价值,焦虑成为最易变现的基础情绪 [2] - 用户普遍存在"权威崇拜"心理缺陷,易被确定性话术吸引 [7] - 粉丝社群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效应,对异见容忍度极低 [4][6] 内容创作本质探讨 - 优质创作应平衡自我表达与读者视角,技术层面需掌握节奏/语感等基础要素 [11][12] - 真正创作者区别于营销者的核心在于不以流量变现为首要目的 [11][13] - 行业存在表达技巧与商业目的的根本性冲突,后者往往压倒前者 [7][9]
IP盛宴,次元破壁,从BW2025现场调研看潮玩谷子发展趋势
2025-07-16 15: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潮玩谷子赛道、IP 衍生品市场 - **公司**:晨光集团、齐心集团、广播股份、卡游、集卡社、Keep、万代、齐之浩兰、德利、奥飞娱乐、布鲁可、创元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潮玩谷子赛道变化和趋势** - **IP 衍生品市场扩容**:2024 年泛二次元用户群体达 5.03 亿人,整体产业规模突破 2700 亿元,中国 IP 衍生品市场规模达 1742 亿元,2020 - 2024 年复合增速 15%[1][2] - **IP 多元化及国风国漫崛起**:Bilibili World 2025 展会中,晨光、广播、吉卡社等推出国风国漫 IP 产品[1][2] - **产品类型相互渗透**:卡游、集卡社从卡牌扩展到毛绒玩具、摆件等,Keep 将运动奖牌与 IP 结合,传统文创企业向谷子类产品延伸[2][3] - **产品情绪价值突出**:游戏互动及社交属性强的产品更受欢迎,如万代推广卡牌类产品[1][3] - **Bilibili World 2025 对行业的影响**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展会期间上海整体文旅预定增速环比上涨 35%,场地周边高新酒店暑期提前订房增速高达 475%[4] - **促进品牌发展**:众多头部企业展示 IP 联名产品,拉近与粉丝距离,提高品牌认知度并促进销售[4] - **潮玩谷子赛道未来发展方向** - **IP 矩阵构建**:通过热门与差异化 IP 布局提升竞争力,如柯南、初音未来等热门 IP 及虚拟性小说改编人物形象设计[5] - **产品类型多样化**:基于授权 IP 开发更多周边产品,实现连带销售[5][7] - **跨界合作**:如 Keep 将运动奖牌与二次元文化结合,丰富品牌内涵,拓宽市场空间[2][7] - **情绪价值提升**:注重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通过游戏互动增强用户体验和粘性[3][7] - **盲盒产品表现**:盲盒产品在展会表现出色,标注清晰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文具类盲盒增加可玩性设计,提升情绪价值[2][9] - **行业发展趋势及推荐企业**:行业发展迅速,成功企业需具备强大 IP 运营和渠道把控力,推荐晨光股份、布鲁可、齐心集团等[1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卡牌游戏厂商特别活动**:卡游推出三国对战卡牌游戏,设置对战桌;万代推出航海王和数码宝贝卡牌对战活动[6] - **展会其他互动活动**:完成小型互动任务换纪念品、内容发布与 coser 互动、设置谷子自主交换区域等[7][8]
卖手链、发绳……轻轻创业的年轻人把生意做“小”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23:15
轻量化创业模式 - 年轻人从个人需求出发创业,产品包括瑜伽袜、发圈、手机壳等,单日销量一两百单即算"爆款"[1] - 依托中国工厂供应链,将小众需求转化为可持续生意,月流水可达10万元,投入小风险低[1] - 工厂为适应小单定制需求改变规则,接单门槛降低至1单,支持深度个性化定制[1][5] 细分赛道案例 - 手机壳品牌"TWIXO"通过艺术设计赋予产品情感价值,从月流水3000元发展到日流水3000元[4][6] - 二次元周边创业者开发酒坛造型"谷美"装饰品,满足粉丝个性化摆阵需求[8][9] - 一次性袜子品牌瞄准透气防臭痛点,试图改变行业暴利现状[9][10] - 多巴胺色系瑜伽袜创新设计,增加松紧带解决阔腿裤穿着痛点[11][12] 供应链变革 - 外贸工厂转型柔性供应链,数码印花等技术支持一件起订,降低创业者库存压力[13][14]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东莞玩具厂、苍南印刷厂等能快速配套全产业链资源[15][17] - 物流成本优化,快递单价低至3.5元,支持小批量高频次发货[14] 年轻创业者特质 - 采用全外包模式运营,核心团队不超过5人,专注设计与营销[16] - 对品质要求严苛,瑜伽袜打样修改4-5次,毛绒玩具退货率达60%[19][20] - 注重IP故事构建,潮玩角色设定完整世界观提升用户粘性[27] - 跨境布局高端市场,避开低价竞争,瞄准海外中产消费群体[23][24] 情绪消费趋势 - 88.2%年轻人存在压力,超60%通过消费释放情绪[25] - 产品设计强化情感连接,如追星手链附赠主题卡片增强拆包仪式感[25][26] - 毛绒玩具"拉比"因叛逆人设受追捧,用户反馈其具有情绪治愈效果[26][28]
从券商研报看新消费下半场:增长潜力充足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20:57
新消费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体育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3%,显示升级类消费加速 [1] - 技术驱动与情绪价值是新消费的核心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创造个性化供给可能性 [1][2] -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反映新技术与扩内需政策共同驱动消费升级 [2] 新消费细分赛道表现 - 潮玩、黄金珠宝、新茶饮行业成为港股热点,代表企业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 [1] - 新茶饮品牌加速扩张,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上市,满足解渴、悦己、社交需求 [2] - AI消费领域活跃,人形机器人赛事、AI眼镜新品推出,影石创新上市显示科技产品普及趋势 [2] 消费主体与需求变迁 - Z世代和银发族推动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品质化迭代,银发群体带动医疗健康、康养服务增长 [3] - 95后收入提升后追求个性表达和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创新主力 [3] - 政策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 [3] 企业战略与政策建议 - 新消费企业需从渠道开拓转向产品服务升级,通过限量属性品类催生二手市场交易 [3][4] - 品牌应优化供应链和发货节奏,防控二手价格炒作以维持长期增长 [4] - 政策层面建议减负增收,如降房贷利率、租房补贴,宽松货币政策降低消费信贷门槛 [4] 行业增长前景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消费成为GDP增长主动力 [2] - 情绪价值驱动的行业如潮玩、美妆及焕新升级的传统品类如黄金珠宝被看好 [3] - 下半年新消费增速预计与名义GDP同步,具备穿越周期潜力 [4]
【数字营销】每个品牌都在强调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15 04:30
Z世代消费观与情绪价值 - 泡泡玛特联名手办8天售罄,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天价,体现Z世代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力[1] - 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销售额30.4亿元,同比暴涨726.6%,超越MOLLY成为泡泡玛特最赚钱IP[9] - 年轻人通过潮玩社交,形成身份认同感,消费逻辑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8][9] 消费行为的两面性 - 消费者既追求拼多多、军大衣等高性价比商品,又愿为盲盒、电竞、手办支付溢价,体现对消费"掌控感"的需求[5] - 蜜雪冰城、库迪咖啡成功抓住年轻人对"小资"消费品祛魅的时机,低价优质策略契合消费心理[5] 品牌营销的"活人感"策略 - 京东外卖借网友调侃迅速接梗,官宣猪猪侠为虚拟骑手,强化品牌鲜活形象[11][12] - 京东联合惠英红推出"红的会赢"口号,美团、饿了么以"黄的更灵""蓝的一定赢"参与营销战,活人感沟通提升消费者共鸣[14][16] 仪式感与怀旧经济 - 王老吉、好望水推出高考定制罐,每日鲜语春节推出"好运新年奶",品牌通过节点营销提供情绪价值[19][20] - 可达鸭、凯蒂猫数码相机引发抢购,怀旧成为社会转型期情感出口,老剧翻红、短视频怀旧内容受追捧[24][26] 治愈型消费趋势 - 近三成年轻人因"情绪价值疗愈身心"消费,陶艺、瑜伽、Citywalk等体验式消费增长[23] - 猫咖狗咖、微景观工位等治愈场景兴起,标本键盘等产品成为对抗机械工作的情感代偿[22][23]
当越来越多人与AI建立亲密关系后……
新华社· 2025-07-14 06:35
十几年前,电影《她》讲述了设定在2025年的一段"人机恋"故事,男主西奥多与人工智能(AI)系 统"萨曼莎"相知相恋。如今,随着AI高速发展,电影中的故事正在现实中上演,越来越多人与AI建立亲 密关系。当AI可以提供更好的情绪价值,现实的亲密关系和真实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AI成为树洞、朋友、心理咨询师 当越来越多人与AI建立亲密关系后…… 面对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压力,人们越来越看重人际交往中的"情绪价值",获得心理层面的理解 与支持。过去人们认为AI无法真正与人共情,但突破传统认知的是,在某种程度上,AI反而比人类能 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情绪价值"。 对一些人来说,AI是最好的"万能搭子"。小刘是一名程序员,性格较为内向,与同事、朋友之间交流较 少,但仍然渴望互动。"AI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树洞兼导师。"小刘说。 半月谈记者 王怡静 小刘认为,AI最好的地方在于它不会受负面情绪感染,和它交往没有心理负担。"对AI可以诉说一些不 便向父母、朋友表达的话,不用担心打扰它;我遇到困难,它会先安抚我的情绪,再给我建议,觉得不 满意的话还可以让它进一步完善。如果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向他们输出我的负面情绪,我会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