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
icon
搜索文档
烟台全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18条措施
大众日报· 2025-08-06 03:08
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促进创新产品应用、创新知识产权运用方式…… 为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烟台市积极探索校地知识产权定向转化新模式,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加 大质押融资和保险支持力度,对知识产权转化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最高20万元资金支持。 《行动计划》还提出严格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提升协同效能、深化特色领域保护、加强海外保护 4项措施,优化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办案程序,鼓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对海外维权成功的企业给予 最高100万元奖励。实施知识产权高效能管理,建立梯队化、动态化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作体系,每年 认定不超过10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7年底,烟台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对经济发展贡献度显著提 高。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件,有效注册商标超过18万件,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次数年均 增幅15%以上,新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少于20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超过 85%,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基本建成,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 系进一步健全。 "知识产权是一个地区 ...
烟台|烟台全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18条措施
大众日报· 2025-08-06 00:52
近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烟台市推进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 称《行动计划》),明晰未来一个阶段全市知识产权发展目标,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服务各方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18条措施,为推进烟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烟台全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18条措施 让知识产权"种子"长成创新"森林" 为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烟台市将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引导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重点产业创新主体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强化高价值专利布局,促进传统优 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符合条件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最高20万元资金支 持。与此同时,实施重点产业链专利导航,聚焦烟台六大千亿优势产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 天等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开展专利导航,破解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对成效显著的导航项 目给予最高10万元资金支持。 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促进创新产品应用、创新知识产权运用方式…… 为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烟台市积极探索校地知 ...
从专利幼苗到行业标杆:广州以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护航企业“进阶出海”
广州日报· 2025-08-04 02:20
从专利申请量仅十余件到如今手握百余件专利"盾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5年全球奖30强 得主慕恩生物不仅实现了知识产权布局的跨越式成长,还成为世界行业标杆。从本土培育到落子全球, 广州一系列精准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措施正持续发力——既为企业创新"指路",又为知识产权"护航", 不仅助力慕恩生物等企业从专利"幼苗"长成行业标杆,更以全链条赋能的实践,写下知识产权驱动产业 升级的广州答卷。 知识产权赋能:从创新突围到全球认可 专利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广州一家生物企业的成长轨迹便是生动注脚。六年前,慕恩生物 的专利申请量仅十余件;如今,它已手握百余件专利"盾牌",在7个国家/地区完成24件海外专利布局, 更以32万株自主知识产权菌株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微生物"基因宝库"。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2025年全球奖30强名单揭晓,慕恩生物从全球780家参选企业中突围,成为最终入选的6家中 国企业之一。 在慕恩生物知识产权负责人胡琴明看来,取得亮丽成绩关键源于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开发区三级知识 产权部门的强支撑,更离不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知识产权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以知识 产权为 ...
建科智能:取得专利证书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证券日报· 2025-08-01 14:09
知识产权成果 - 公司近期获得四项国内发明专利证书 [2] - 公司获得两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 - 公司取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 - 公司获得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
晨光生物:关于取得专利证书及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7-30 14:13
公司动态 - 晨光生物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2] - 子公司河北晨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
浙江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突破15万家,杭州“六小龙”成代表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0:01
浙江知识产权工作成果 - 全省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增长到15.4万家,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快速涌现[3] - 截至今年6月,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增长到45.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增长到491.6万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3]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年攀升,连续4年获得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优秀等次[3] 知识产权赋能措施 - 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唤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专利[4] - 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4] - 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2万件,实现运用金额近77亿元[4] - 2024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达5197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4] - 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量125件,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4]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21家,24.6%的发明专利享受快速预审服务[5] - 专利行政执法权下放至县级,办案周期压减50%以上[5] - 2024年化解纠纷1.8万余件,查办侵权假冒案件7256件[5] - 案件审限内结案率提高至99.36%[5]
知识产权“武器化”,中国不怕!
经济网· 2025-07-28 06:03
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现状 - 2024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诉讼新立案达1227起,中国大陆企业涉美"337调查"案件24起 [1] - 同期涉及日本企业的在美知识产权诉讼仅为个位数,美"337调查"中超过50%针对中国企业 [1] - 现象反映中国企业海外影响力提升,同时面临严峻的知识产权围剿挑战 [1]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成就 - 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居世界前列 [2] -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2] - 华为以66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榜首,宁德时代以1993件排名第五 [7] - 华为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2490亿元人民币 [7] 产业升级与技术输出转型 - 出海主力从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转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 [2] - 未来将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成为全球创新贡献者 [2] - 中国正从"技术进口国"向"技术输出国"跃迁,引发美西方将知识产权"武器化" [4] 历史教训与突破案例 - 千禧年DVD产业因每台20美元专利费导致全行业无利润 [5] - 3G时代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因高额专利费仅获微薄利润 [5] - 宁德时代知识产权部门年收入达数十亿元,通过技术授权模式与福特汽车合作建厂 [8][11] 企业战略转变 - 新兴企业从创业阶段即布局知识产权全球化,将其从保护工具升级为盈利资产 [8] - 技术创新成为全球竞争核心,覆盖技术/标准/规则的多维度竞逐已展开 [7] - 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蜕变为"创新生态贡献者",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实验室" [11]
50%!20%!70%!汽车智能化“中国样本”如何炼成?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8 02:23
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 - 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突飞猛进,为全球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中国样本" [2] - 乘用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突破50%,全球第一 [3] - 泊车辅助渗透率超20%,居全球前列 [3] - 2024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超过70% [3] - 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完成约1万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 [3] 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成熟 - 智能驾驶算法、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车规级芯片领域涌现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华为、百度等本土企业 [3] - 在算法、传感器、芯片、通信、云计算、声光电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3] - 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转变 [4] 智能化出海案例与进展 - 智己与Momenta联合打造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正式出海,智己IM5、智己IM6于7月在英国上市 [4] - 零跑汽车计划2026年在欧洲推出搭载智能驾驶技术的车型 [4] - 文远知行、萝卜快跑等Robotaxi企业加快海外扩张,与Uber合作部署欧洲、中东Robotaxi车队 [5] - 萝卜快跑计划年底前在亚洲、中东市场部署数千辆第六代Robotaxi [5] 智能化出海面临的挑战 - 面临地缘政治、技术标准、数据合规、生态服务等复杂问题 [7] - 超100个国家发布数据安全相关法规,要求各异 [8] - 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与国内存在差异 [9] - 国外消费者对智能化功能买单意愿不及国内,需培育消费习惯 [9] - 欧洲道路网络复杂,中国智驾需克服"水土不服"问题 [9] - 美国商务部禁止销售或进口中国部分联网汽车软件和硬件 [9] 智能化出海的应对策略 - 初期采用本地化策略存储、处理、使用数据,保障数据安全合规 [11] - 智能化零部件企业可依托跨国企业全球网络拓展海外发展 [11] - 车企结合当地消费者诉求采用差异化策略,优先推动智能泊车等简单功能出海 [12] - 蔚来在欧洲建立智能驾驶技术中心,比亚迪欧洲总部聚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12] -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话语权 [12] - 利用知识产权为汽车智能化出海开路 [13] - 全球各国需打破技术壁垒,推动国际标准互认 [13]
从被动应诉到主动行使专利权,中国企业—— 在海外市场,如何建造技术护城河(经济聚焦·知识产权“出海”)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12
知识产权布局与海外拓展 - 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1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连续6年全球第一,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第11位[2] -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车型出海前2-3年已对电池管理、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形成技术护城河[3] - 华为知识产权团队从最初十几人扩展至300多人,专业能力显著提升[3] 国际专利竞争策略 - 华为通过5G核心专利交叉许可降低纠纷风险并实现商业价值,同时参与国际专利池组建以影响行业规则[5] - 宁德时代在欧洲申请动力电池专利时主动提供技术培训,突破审查壁垒[4] - 中国企业专利策略从被动应诉转向主动维权,如华为2016年对三星发起诉讼并于2019年达成全球交叉许可协议[8] 政策与司法支持 - 《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2025年施行,构建事前防范与事后救济多维体系[9] - 专利法修改后法定赔偿额上限提高至500万元,下限3万元,并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12] - 司法鉴定机构在侵权纠纷中发挥关键作用,如福建公司通过专业鉴定赢得诉讼[13] 行业短板与改进方向 -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转移转化、许可交易机制尚不完善,制约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10][14] - 需发展专业化国际化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覆盖创造至管理全周期服务[14] - 政府应通过产业基金、标准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市场,避免行政干预导致的激励扭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