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搜索文档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四部门:全链条整治安全隐患
证券时报· 2025-07-24 08:50
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实施 市场规模与政策背景 - 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8亿辆,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及配套《意见》,强化全产业链安全保障[3][21] 新国标核心修订内容 - 修改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历时8个月完成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及220余次试验验证[5][7] - 关键调整:塑料质量占比≤5.5%、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强制北斗定位与动态监测功能、取消脚踏骑行装置强制要求[6] - 实施时间分两阶段:生产环节9月1日、销售环节12月1日[9][10] 新国标五大积极影响 1. **安全性能提升**:优化防火阻燃指标,延缓火灾蔓延速度并减少有毒气体释放量[12] 2. **降低交通事故风险**:限制电机最高转速、制动距离缩短50%、增加爬坡转矩限值[12] 3. **防范非法改装**: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防篡改技术,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12] 4. **延长续航能力**:铅蓄电池车型续航提升至60-70公里[13] 5. **消费者便利性**:铭牌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提醒淘汰超期产品[12] 政策执行与产业适配 - 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部署生产管理、认证监督、销售登记等七大环节全链条整治[21][22] -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产业生态适配新标准,加快旧标车退市(12月1日前完成消化)[11][23] - 消费者选购指南:认准CCC认证与"一车一证"合格证[16] 行业动态 - 企业加速促销消化库存,新标车研发生产提速[10][11] - 国家消防救援局预计新国标将长期降低火灾事故风险[14]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实施 有助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05:40
"从火灾调查和平时了解的情况看,在已安装充电设施的小区,也有部分群众没有养成安全停放充电的 习惯,进楼入户停放充电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强化建设管理,逐 步予以解决,我们也呼吁广大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规范自身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使用环境。"孙毅 军表示。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消防救援局作为整治工作召集人单位,将与整治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各地各部 门共同努力,围绕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6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改善群众 使用环境,尽最大力量压降火灾数量。 (责任编辑:王晨曦)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强化了配件阻燃性能、锂电池安全性能,提升了防篡改功能,对于提高电动自行车 本质安全水平是非常关键的。长远来看,一定会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但短期内火灾事故 数量大幅下降还不太现实。" 7月24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 督司一级指挥长孙毅军表示,电动自行车淘汰置换是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 ...
史上最严“新国标”将落地,小电驴告别“蒙眼狂奔”
钛媒体APP· 2025-07-24 02:58
新国标核心内容 -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引入"超速断电"机制,车速超限时电机自动停止动力输出[2] - 生产端禁止预留控制器、限速器等改装接口,杜绝非法破解提速[2] - 新国标要求限速器不可修改功能,控制器需防篡改,电池和限流装置不留后门[8] 两轮电动车发展历程 - 1995年首辆两轮电动车诞生,1999年首版国标规定车速≤20km/h、车重≤40kg[3] - 2001年"禁摩令"推动需求爆发,产量从2000年不足5万辆跃升至2003年近千万辆[3] - 2004-2013年产量从676万辆增长至361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20%[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19年国标执行不严,门店可轻松将限速从25km/h提升至40-50km/h甚至100km/h[6] - 速度提升导致事故风险增加,时速每增1%致命事故风险上升4%[7] - 2019年数据显示每小时1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死于交通事故,5人受伤[7] 厂商应对措施 - 雅迪、九号等品牌7月起下架非合规电动自行车,线下清库存旧款[9] - 新国标车型生产成本增加,入门级铅酸电池车型预计涨价20%-25%[14][15] - 电池生产成本因智能温控等要求增加30%,60V20Ah电池出厂价涨280元[15] 政策配套与市场影响 - 上海、浙江、四川等地提供置换补贴,最高达新车售价40%或1200元[10] - 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定位,成本增加100-200元[11][16] - 2024年1-4月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置换量超470万辆,月均环比增长285%[17] 外卖行业特殊需求 - 全国外卖骑手超1000万人,2024年两轮电动车销量约4950万台[12] - 外卖骑手日均行驶120km,充电2-3次,换车频率2年,远高于普通用户[12] - 新国标与外卖需求存在错位,可能引发整车质量超标或电池篡改问题[13] 技术标准对比 - 新国标要求塑料占比≤5.5%,铅酸车质量上限从55kg放宽至63kg[15] - 新增防篡改芯片、胎压监测等配置,整车生产成本增加120-300元[16] - 经营性车辆需配备北斗定位和动态监测,非机动车定位功能首次明确[11][15]
新国标即将实施 多款电动自行车下架 我的“旧国标”怎么办?
央视新闻· 2025-07-19 04:03
新国标实施时间及过渡期安排 - 修订后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1][7] - 新国标设置3个月销售过渡期 允许旧标车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7] - 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将于2024年8月15日后停产[8] 新国标核心技术要求 - 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 超速时电动机需自动停止动力输出[7] - 塑料材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10] - 新标准限制外壳重量 要求减少塑料使用量[9][10]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调整 - 多个品牌在电商平台下架全部或部分热门电动自行车产品[1][3] - 线下门店仍在销售旧标车 建议消费者尽快购买[5][12] - 线上渠道正在进行新旧标准产品切换[3][5] 库存处理及消费者置换 - 未售完的旧标车将由厂家直接召回处理[11][12] - 全国以旧换新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12] - 已购旧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 消费者可自愿更换[13] 行业影响及技术改进 - 新国标从源头控制生产 禁止大车制造[9] - 专家建议采用不可燃材料替代塑料以降低火灾风险[10] - 企业需按新国标试验方法计算塑料质量占比[10]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丨自行车的牌照摩托车的速度 记者调查广西南宁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产业链
央广网· 2025-07-11 09:35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与改装产业链 新国标核心内容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17761—2024将于2024年9月1日实施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 从源头控制非法改装 [1] - 现行标准下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限制为25公里/小时 续航里程通常低于新国标要求 [1] 非法改装市场现状 - 广西南宁形成规模化改装产业链 包括铁唐巷和中华路嘉禾市场等集中区域 提供电机、电控、电池、刹车全套改装服务 [13][16][18] - 改装后性能显著提升:最高时速可从25公里/小时提升至80-100公里/小时 续航可达200公里 [1][11][16] - 改装成本示例:控制器改装价格518-568元(含安装) 预改装整车售价1880元起 [6][9][16] 改装技术及产品 - 主流改装方案:更换高功率控制器(如凌博E260Max)、电机(如2000瓦全顺电机)、锂电池组(48V-72V) [6][9][14][16] - 锂电池改装价格体系:48V30AH铁锂电池售价1280元 72V50AH智能版锂电池达2580元 续航标注120-200公里 [19] - 部分门店提供"软解"服务 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绕过限速 无需硬件改装 [16] 行业销售模式 - 短视频平台成为改装设备主要推广渠道 商家通过直播销售控制器、电机等改装组件 [2][5][9] - 部分品牌门店提供"买车-改装-上牌"一条龙服务 采用隐藏改装部件(如72V电池伪装48V)应对检查 [16][18] - 改装市场已形成全国性分销网络 南宁等地存在厂家直销和经销商体系 [13][18] 产业链竞争态势 - 改装需求催生恶性竞争 未改装车辆销售受阻 门店依赖改装服务维持利润 [18] - 从业者预估新国标实施后将转向县域市场或转行 反映行业对政策调整的敏感度 [18] - 改装车辆性能接近电动摩托车 但无需驾照 形成监管灰色地带 [18]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18:09
2024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影响 - 安全相关修订:最高设计时速维持25公里/小时但强化电机限速指标[4] 防篡改要求覆盖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大系统[6] 防火阻燃标准提升至塑料件占比≤5.5%并强制整车编码永久标识[7] 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与生产一致性检验要求[8] 明确标注使用年限引导淘汰老旧车辆[9][10] - 智能化升级: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模块实现动态安全监测[11] 通信模块需符合国家加密规定并保障用户隐私[12] - 其他调整: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提升至63公斤[13] 脚踏骑行装置改为非强制项[14] 以旧换新政策进展 - 2024年首次纳入国家补贴体系 2025年浙江江苏等地单车补贴达1000-1200元[15] - 对无登记记录且首次购买新国标车型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补贴[15] 公司资本开支规划 - 2025-2026年持续投入台州/丽水/广西/重庆/丰县/兰州生产基地及总部大楼建设[15] - 近两年转固规模将达到高峰[15] ESG信息披露策略 - 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四维度评估ESG议题成熟度[16] - 优先对高成熟度议题开展细化和量化披露[16] 资金结构调整 - 增持PR1-PR2低风险理财替代协定存款以应对利率下行[17] - 保持与主流金融机构合作优化理财产品配置[18] 海外市场拓展 - 已设立越南/印尼/美国分支机构 印尼实现本地化供给 越南启动工厂交付[19] - 三级市场战略:东南亚/欧洲为重点突破 中亚/南亚为中期培育 其他区域保持前瞻研究[20] 产品升级路径 - 科技化:构建"APP-云平台-智能中控-头盔"智能生态 自研三电系统提升续航与安全[21] - 时尚化:联合Pantone发布流行色 与RIZOMA合作设计创新车型[22] - 平台化:模块化架构+数字孪生技术加速产品迭代[23]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股分红0.592元 合计5.1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3.05亿元[23] - 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根据经营情况审议中期分红[23] 2025Q1业绩驱动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终端需求[24] - 渠道网络优化+智能化新品投放+精准营销策略协同发力[24]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落地 首批6家检测机构出炉
快讯· 2025-04-21 02:35
记者今天(4月21日)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获得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 技术规范》检测能力资质具体机构名单。目前已有6家机构获得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检测能力资质。无锡 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 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新国标自9月1日起实施,在整车质 量、电动机功率限值、防火阻燃、塑料占比、防篡改等方面有较大完善和提升,将进一步提高产品本质 安全水平,为百姓提供更安全、更实用的出行工具。生产企业需要在标准实施过渡期按照新国标要求, 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完成检测和认证。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要 求。后续将有更多的检测机构获得资质,具体机构名录和能力范围可在市场监管总局和各省级市场监管 部门官网查询。(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