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老城科技新城出台“青创十六条”措施
海南日报· 2025-09-04 01:34
据悉,为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措施》从优化提升涉企服务、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强 化重点产业人才补贴以及强化重点产业人才补贴等方面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尤其是在推进科技成果应 用领域,支持青年人才推动其青创企业购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并落地转化,对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 进行交易见证或复核备案的技术转让合同,按其技术交易额的60%给予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每年最高 100万元置业补贴,并强化重点产业人才补贴,对青创企业引进符合园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常驻园区的 优秀青年人才,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60万元置业补贴,按照40%、30%、30%的比例分3年兑现。 此外,《措施》明确将建立园区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就业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定期发布岗位信息, 引导青年人才服务重大战略及项目。支持青年人才面向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后备箱经济等新经济就业 创业,积极挖掘适合青年人才就业的新职业岗位,广泛组织线上线下新经济专场招聘活动,推动新职业 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开发新的青年就业增长点和创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还将不断强化创业基金支持,通过发挥海南老城科技新城创新创业投资基 金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青创企业项目可给予最高50万元 ...
昌平区全力推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北京青年报· 2025-08-18 18:01
昌平区发展规划 - 昌平区规划G6科创走廊 G45产业走廊 京北生态走廊 加快建设科创引领的未来之城 [1] - 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每年投入1.3亿元资金 实施11类19条政策措施推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1] - 打破传统产业园 居住区 行政区壁垒 大尺度规划三大走廊 塑造产城融合 生态宜居新格局 [2] G6科创走廊布局 - 西部构建以生命科学 数字智能 科教集群为特色的G6科创走廊 [2] - 包含生命科学园 未来大学科技园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等10多个创新组团 [2] - 规划产业空间超1400万平方米 已建成521.8万平方米 [2] G45产业走廊布局 - 东部形成以先进能源 未来健康 央企集群为特色的G45产业走廊 [2] - 包含央企创新创业集聚区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 "未来美城"及北七家工业区等多个组团 [2] 京北生态走廊建设 - 中部打造城市北中轴绿楔和花园城市主脉 [2] - 串联奥北森林公园"十园" 未来科学城生态休闲公园 昌平新城生态休闲公园等节点 [2] 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 - 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2% 总量达1040亿元 获批1类创新药11个 [3] - 先进制造产业去年收入突破1600亿元 上半年增速达15% [3] - 先进能源产业去年收入达2532亿元 汇聚6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3] 未来产业布局 -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企业123家 占全市总量50% 上半年收入34亿元 [4] - 机器人产业集聚企业138家 打造京北唯一机器人产业园 [4] 青年人才政策 - 14-35岁青年人口占比40.5% [4] - 每年1.3亿元财政资金支持 提供创业就业补贴 贷款贴息 生活补贴等19条政策措施 [4]
长沙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
长沙晚报· 2025-08-11 02:09
长沙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 - 长沙通过政策扶持、生态构建和优势赋能,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4] -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全国大学生发出"背着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的邀约 [6] - 长沙发布"双肩包"行动计划等三个"人才政策十条",提供创业孵化基地三年免租等支持 [8] 创业孵化与支持体系 - 长沙打造20个示范性青年人才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免租工位及全流程服务 [8] - 建立200人创业导师库,提供"一对一"陪伴式成长服务 [8] - 清华大学研究生周梓博称赞长沙创业生态,团队计划在此开发高端产品 [8] 青年科技人才培育 - 长沙实施"小荷"项目,每年扶持120个35岁以下青年项目,最高资助20万元 [9] - 中南大学博士生唐佳的公司成功研发国产光电子设备,打破国外垄断 [9] - 华翔医疗浣溢帆团队通过"小荷"项目实现年销售额2000万元,获4项专利 [11] 研发支持与成果转化 - 长沙"揭榜挂帅"项目对关键技术攻关最高支持800万元 [12] - 2024年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中,长沙单位承担170余项,最年轻负责人26岁 [13] - 无人机公司创始人田鹏举表示长沙政策助力初创企业"打怪升级" [13] 人才生活保障生态 - 长沙青年人才驿站提供14天免费住宿,2024年上半年入住人数同比增长106% [15] - 西安交大毕业生姚嘉璐通过驿站入职芒果TV,获租房补贴及人才公寓 [15] - 近三年长沙新增青年人才超80万,2024年人才生态指数全国前十 [16] 城市吸引力建设 - 长沙以低房价、高教育医疗水平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15] - "星荷礼包"提供8项免费礼遇,包括地铁通行、景区门票等 [16] - 博士、硕士在长购房可获补贴,形成梯度化安居保障 [16]
石景山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启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5 22:24
石景山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 - 石景山区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措施,包括研发资金支持、创业补贴和大赛奖励[2] - 为开展科研项目的青年人才提供最高每年50万元、最长3年的研发资金支持[2] - 对首次创业的博士后或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给予最高2万元创业补贴,每带动1名就业再给2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2] - 为"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提供最高50万元奖励及相关配套服务[2]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 - 设立2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采取分阶段差异化配置方式[3] - 20%投资种子轮企业,单笔不超过100万元(特别优秀项目不超过200万元)[3] - 40%投资天使轮企业,单笔不超过500万元[3] - 40%投资A轮企业,单笔不超过1000万元[3]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 建设"景贤小镇"青年创业基地,提供3-5个工位或最高50平方米办公空间免费使用1年[3] - 成长潜力好的团队可继续享受最高5折、最长3年租金优惠[3] - 创业团队可免费或优惠使用区内共性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3] - 建设"景贤小镇"青年社区,提供7天免费住宿+3个月免费周转+最低5折最长3年租金优惠的安居住房[3]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 建设"景贤小镇"青年创新中心,提供"创业导师+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4] - 组建"城市主理人"与"社区合伙人"队伍,建设"景share"青年活力空间[4] - 开发"AI石景山"微信小程序集成政策匹配与线上申报服务[4] - 在区政务大厅设立青年人才服务专区实现线下"一站式"办理[4] 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 基地一期在古城创业大厦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5][6] - 可容纳100个青年创新创业团队,集成12条支持措施[6] - 提供3000余套不同档次人才租赁住房[6] - 为外籍人才提供工作许可、居留"一站式"服务[6] -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体检、就医、住房、子女教育等12类服务保障[6] 产业发展方向 - 锚定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2] - 深耕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和虚拟现实四个特色产业[2] - 抢占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四个前沿赛道[2]
北京石景山12条措施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03:48
石景山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措施 - 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12条措施,包括为科研项目提供最高每年50万元、最长3年的研发资金支持 [1] - 对博士后出站人员或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首次创业给予最高2万元补贴,每带动1名就业再补贴2万元,累计不超过10万元 [1] - 为"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提供最高50万元奖励及配套服务 [1]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 - 设立2亿元基金,采取分阶段投资策略:20%投向种子轮企业(单笔≤100万元,优秀项目≤200万元),40%投向天使轮企业(单笔≤500万元),40%投向A轮企业(单笔≤1000万元) [1] - 基金目标为破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 [1] 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一期 - 基地一期位于古城创业大厦,可容纳100个团队,集成12条支持措施 [2] - 提供办公空间、技术共享、安居保障等全方位支持,解决启动资金短缺、办公成本高、资源对接难等问题 [2] - 首批青年人才及团队已入驻,标志基地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1][2]
北京石景山设立2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 助力创新创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15:56
石景山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措施 - 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12条措施和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 [1] - 设立2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 采取分阶段差异化配置 20%投资种子轮企业(单笔≤100万元 优秀项目≤200万元) 40%投资天使轮企业(单笔≤500万元) 40%投资A轮企业(单笔≤1000万元) [3] 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 基地一期在古城创业大厦投入使用 可容纳100个青年创新创业团队 [3] - 集成12条支持措施 解决办公空间 技术共享 安居保障等问题 [3] - 建设"景贤小镇"青年创新中心 提供管家式服务与创业导师一对一支持 [4]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 - 组建城市主理人与社区合伙人队伍 布局"景share"青年活力空间 [4] - 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4]
石景山区支持打造有空间、有资金、有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北京商报· 2025-07-22 12:40
此外,为开展科研项目的青年人才提供最高每年50万元、最长3年的研发资金支持。为博士后正常出站 人员,或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在石景山区首次创业,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给予最高2万元创业补 贴,每带动1名就业,再给予2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为"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 提供最高50万元奖励及相关配套服务。 石景山区设立2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采取分阶段、差异化资金配置方式,20%投资种子轮企 业,单笔投资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特别优秀项目不超过200万元;40%投资天使轮企业,单笔投资不 超过500万元;40%投资A轮企业,单笔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通过政策性基金投入破解初创企业融资 难问题。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张茜琦)7月22日,以"青春筑梦石景山 创新引领新未来"为主题的石景山区青 年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大会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一期正式启用。据悉,该基地旨在打造国内一流、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理想地。 近年来,石景山区以人才"密码"开启发展"新引擎",锚定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深 耕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和虚拟现实四个特色产业,抢占未来信息、未来制 ...
小荷“才”露峥嵘角|来长沙 创未来
长沙晚报· 2025-07-17 23:28
长沙青年人才政策与创新生态 - 长沙常住人口超千万,14至35岁青年占比超30%,青春是城市最鲜明标签 [2] - 推出"小荷"青年人才计划,每年遴选约20个35岁以下科研项目,每项提供20万元资金支持 [9] - 实施"双肩包"创业行动计划,构建从"一张床"(人才驿站)到"一间房"(租房补贴)再到"一个家"(安居保障)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8] 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 - 中冶长天郑富强团队开发钢铁固废提铁减锌技术,年创经济效益6800万元 [6] - 苏科智能龙啸海团队研发智慧安检系统,已应用于全国百余个交通枢纽 [10] - 创远高新代建龙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发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一等奖 [10] - 雪天盐业谢伟超主导制定国内首个《电池级碳酸钠》团体标准 [12] - 圣湘生物丁峰团队研发血液核酸筛查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12] - 华腾制药赵春晖团队完成新型聚乙二醇衍生物项目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12] 研发实力与城市竞争力 - 2024年长沙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百强第32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第9位 [13] - 全市研发机构总数接近4000家,较前期实现翻番 [13] - 中南智能郭东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 [12] - 联智科技周俊华主持11项科研课题,拥有50余件国家专利 [12] 人才引进战略 - 市委书记带队赴北京、上海顶尖高校开展"背起双肩包出发"专项招聘 [7] - 设立20家青年人才驿站,提供14天免费住宿及包含地铁卡、创业指南的"星荷礼包" [6] - 火车南站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实现政策咨询、孵化对接"一站式"服务 [5]
湖北18项举措吸引青年人才来鄂留鄂 30亿基金激励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长江商报· 2025-07-15 00:07
政策核心内容 - 湖北省实施五大行动和18项创新措施 加快构建青年友好型就业创业生态 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来鄂留鄂发展 [1] 岗位扩容与招聘政策 - 国有企业每年将60%以上新增岗位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 [2] - 延续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至2026年12月31日 [2] - 小微企业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额度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 符合条件的个人单户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 [2] -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须向毕业当年度及离校2年内青年开放 不得设置工作经历等限制条件 [2] 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 每年全职引进800名优秀青年人才来鄂创新创业 [3] - 每年支持不少于200名卓越工程师和200名青年拔尖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3] - 每年支持50个工程硕博士在企实践项目 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3] - 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比例不低于50% 担任省级技术创新计划负责人的比例不低于30% [3] - 每年新进站博士后2000人以上 实行全周期资助 每年择优资助30个左右"揭榜领题"项目 [3] 金融支持措施 - 设立10亿元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10亿元湖北省人才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和10亿元湖北省实验室种子基金 [4] - 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 [4] - 用好"青创贷"和"科技人才贷"等金融产品 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4] 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 政府孵化园预留30%场地免费供毕业生使用 [5] - 探索赋予青年科研人员职务成果10年以上长期使用权 [5] - 面向高校学生开设不少于16个学时的创新创业课程 重点建设40个创新创业学院 [5] - 每年举办100个"创新创业强化班"、200期路演活动和50期以上创业沙龙 [5] - 武汉市设立20亿元市级创业投资类基金 并支持设立不少于20只校长基金投资本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 [6]
北京:发布政策“组合拳” 多维度支持青年人才“安居乐业”
环球网· 2025-06-30 04:17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多部门发布支持青年人才的政策组合拳 涵盖就业 创业 安居 生活等多个维度 [1] - 北京市教委推出15项举措 从赛孵投转融5个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覆盖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学生 [3] -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支持体系 搭建创新成果转化高速通道 [3] 海淀区资源 - 北京海淀推动学科链 人才链 产业链 资本链协同 构建青年友好城市生态圈 [5] - 海淀每年发布岗位不少于8万个 提供一次性扩岗补助 10万平米免费产业空间 最高5000万科技人才贷及百亿成长基金 [5] - 海淀统筹近万套优惠房源 组织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 免费开放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及海淀夜校 [5] 创新创业活动 - 顿悟时刻专场路演征集20余个硬科技项目 主导赛道为人工智能 涵盖机器人 量子计算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7] - 60余家创投 银行 孵化机构组成专业赋能服务团 提供投资邀约 金融服务 园区入驻等支持 [7] - 驻区央企和大厂释放系统开发 交互设计 大模型算法等实习就业岗位 提供岗位直供+技能加油一站式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