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变化应对
icon
搜索文档
《为自然融资》全球报告重磅更新: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扩大至942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34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保尔森基金会) 今日,保尔森基金会在美国发布《为自然融资》(Financing Nature)中期报告(以下简称"中期报告")。该报告是继2020年保尔森基金会、美国大自然保 护协会及康奈尔大学联合发布《为自然融资》(Financing Nature)全球报告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指出,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已从2020年的每年 7110亿美元扩大至9420亿美元。尽管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认识有所提升,但自然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地球上多达一 半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亨利 · 保尔森 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 报告指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尽管资金缺口巨大,但通过制定实施得当的政策和创新的融资机制,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的繁荣和福祉构成深远的风险。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正在不断发掘有效的应对之道。过去五年,我们在开发创新性的融资机制和 推动自然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当前的症结并非认识不足,而在于如何激发更强的领导力与更切实的政府行动。" 该报告在"彭博慈善基金会全球论坛"上发布,恰逢第80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也正值将在亚马逊 ...
南非总统呼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新华网· 2025-09-25 00:54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9月24日电(记者白舸 蒋国鹏)南非总统拉马福萨23日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 性辩论并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捍卫多边主义,并推动联合国及国际金融机构改 革。 在和平与安全议题上,拉马福萨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构成"种族灭绝",并呼吁国际社会全面落 实"两国方案"。他还表示,应大力推动核裁军进程,并指出南非将于2026年主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审议大会,致力于实现"全面禁止核武器"目标。 拉马福萨说,当前多边主义和国际法原则正受到单边军事行动、贸易保护主义等威胁,联合国安理会因 代表性不足未能有效履行维护国际和平的职责。他呼吁通过政府间谈判推动安理会改革,使其更具代表 性,更加民主和有效。 拉马福萨说,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各国应汲取智慧、凝聚共识,重申对平等、尊严与集 体安全的承诺,共同构建一个能有效应对全球挑战的联合国。 针对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拉马福萨指出,沉重的债务负担正阻碍许多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他 呼吁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更公平的贷款规则支持发展中国家,并强调应推动多边贸易体系改革,维护 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地位,避免单边贸易政 ...
【中国新闻网】光合生物如何适应进化?中国团队破解高效捕获利用光能分子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1:34
研究突破 - 首次在原子层面揭示颗石藻通过扩展和优化光系统结构适应海洋光环境的独特策略[1] - 破解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利用光能的分子机制[1] - 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1] 复合物结构特征 - 颗石藻PSI-FCPI超级复合物由51个蛋白亚基和819个色素分子组成[2] - 分子量高达1.66兆道尔顿[2] - 捕光截面是典型陆地植物光系统I超级复合物的4至5倍[2] 能量转化效率 - 捕获光能的量子转化效率超过95%[2] - 与陆地植物光系统I超级复合物效率相当[2] - 通过大量叶绿素c与叶绿素a形成紧密能量耦联消除能量陷阱[4] 捕光机制创新 - 光系统I核心周围环绕38个岩藻黄素叶绿素a/c结合蛋白捕光天线[2] - 以模块化方式排列成8个放射状排布的捕光天线条带[2] - 新型捕光天线能有效吸收460-540纳米波长的蓝绿光和绿光[4] 应用潜力 - 为理解光合生物高效能量转化机制提供新结构模型[1] - 可指导设计新型光合作用蛋白[1] -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具有巨大潜力[1] 生态意义 - 颗石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4] - 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4] - 其碳酸钙外壳在地层中留下显著的"白垩"痕迹[4]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上合组织成员国环保合作取得系列成果
新华网· 2025-08-31 01:42
上合组织环保合作成果 - 建成中俄英三语环保信息共享平台门户网站 汇集成员国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环境管理制度 便于企业自助查询当地法规保护投资安全 [1] - 平台支持成员国开展产业对接活动 企业可展示绿色技术解决方案并引进先进环保技术以开拓新市场 [1] - 举办30余次多双边技术交流对接活动 吸引近千名业内代表参与 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广 [1] 能力建设与项目推进 - 通过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及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举办废弃物管理信息化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培训活动 [1] - 推动建设中国-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 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2] - 中方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2024年启动首批支持9个项目 [2] 未来合作方向 - 中方愿分享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技术经验 与成员国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治理 [2] -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2024年将审批第二批项目并发布第三批申报指南 [2] -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成员国已申请第二批基金项目 [2]
驻新西兰使馆发言人:中国台湾省根本没有资格被接纳
新浪财经· 2025-08-14 11:33
8月14日,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发言人就涉太平洋岛国论坛不实信息发表谈话。 中国作为太平洋岛国论坛 对话伙伴,尊重论坛在地区合作中的作用,一贯重视发展同论坛关系,珍视通过论坛对话会同论坛成员 及其他对话伙伴共商支持太平洋岛屿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机会。中方自论坛设立对话机制以来参加了每届 论坛对话会,一直期待根据惯例和论坛成员最新决定,包括在所罗门群岛举行论坛领导人会议期间,继 续同各方开展对话。试图就有关问题指责中方毫无根据,中方绝不接受并坚决反对。正如今年5月举行 的第三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确认,中方愿同太平洋岛国一道深化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愿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岛国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气候变化是岛国面临的最大生存挑 战,中方对此充分理解并感同身受,愿帮助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台 湾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更绝无可能。主权原则 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搞什么双重标准。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中方和绝大 多数论坛成员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正因如此,中国台湾省根本没有资格也从来未被接纳为论坛对话 伙伴或观察 ...
中方:绝不接受并坚决反对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1:22
8月14日,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发言人就涉太平洋岛国论坛不实信息发表谈话: 中国作为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伙伴,尊重论坛在地区合作中的作用,一贯重视发展同论坛关系,珍视通 过论坛对话会同论坛成员及其他对话伙伴共商支持太平洋岛屿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机会。中方自论坛设立 对话机制以来参加了每届论坛对话会,一直期待根据惯例和论坛成员最新决定,包括在所罗门群岛举行 论坛领导人会议期间,继续同各方开展对话。试图就有关问题指责中方毫无根据,中方绝不接受并坚决 反对。 正如今年5月举行的第三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确认,中方愿同太平洋岛国一道深化相互尊重、共 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愿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岛国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气候变化是岛国面 临的最大生存挑战,中方对此充分理解并感同身受,愿帮助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更广泛的可持 续发展。 关于台湾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更绝无可能。主 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搞什么双重标准。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中方 和绝大多数论坛成员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正因如此,中国台湾省根本没有资格也从来未被接纳为论 坛对话伙伴或 ...
巴基斯坦将成为南亚首个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国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21:48
巴基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 巴基斯坦将成为南亚首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 [1] - 巴基斯坦联邦海事部长乔杜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梅内加齐讨论了在记录、保护和推广巴基斯坦水下考古资源方面的合作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愿意向巴基斯坦提供技术与科学支持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1] 巴基斯坦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 巴基斯坦希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水下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和测绘方面展开合作 [1] - 巴基斯坦将优先采用遥感、潜水员观察及摄影测量等非侵入性技术进行海洋考古研究 [2] - 任何挖掘工作都将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 [2] 巴基斯坦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巴基斯坦的参与将彰显其丰富的文化资源 [1] - 此举将使巴基斯坦成为南亚地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领军者 [2] - 巴基斯坦在国际平台上关于气候变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力将得到增强 [2]
非洲唯一的联合国总部级办事处:内罗毕的全球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08:56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概况 -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是联合国在非洲和全球南方的唯一总部 [1] - 联合国全球四个主要总部分别位于纽约、日内瓦、维也纳和内罗毕 [1] - 内罗毕办公室是联合国秘书长在肯尼亚的代表处 [1] 机构组成 - 内罗毕办事处汇聚多个重要联合国机构包括环境规划署(UNEP)、人居署(UN-HABITAT)、人口基金(UNFPA)和驻地协调员系统(RCS) [1] 职能定位 - 主要职能包括协调区域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人道主义援助 [1] - 作为联合国与非洲各国沟通的桥梁 [1] - 通过数据分析、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支持非洲大陆发展 [1]
成就彼此 惠及世界(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3 22:41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建交5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双方关系站在关键历史节点,对全球经济格局有深远影响 [1] - 中欧同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有广泛深入合作 [1] - 中欧货物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至超过78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达约2600亿美元 [4]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的229个城市 [4] - 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1/3,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1/4 [5] 气候合作 - 中欧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重申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重要性 [2] - 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双边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坚实合作基础和广阔空间 [2] - 中欧同意加强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双边合作,致力于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 [3] - 中欧气候合作有助于稳定市场,加速清洁能源转型,为其他国家减排提供政治信心 [2][3] 经贸合作 - 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在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制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领域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5] - 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欧盟成员国带来重要基础设施和投资机遇,特别是在东欧和南欧 [5] - 2025年1-3月欧盟地区对华投资增长11.7%,显示欧洲企业投资中国热情高涨 [7] - 知名药企葛兰素史克与中国企业达成5亿美元首付款协议,共同开发创新药物 [7] - 中国汽车制造商6月在欧洲销量创新高,中国企业阳光电源在西班牙的电池储能公园即将投入运营 [7] 人文交流 - 中国游客赴西班牙旅行的平均消费额达3150欧元 [8] - 中国成为德国游客首选目的地,人员交往保持喜人势头 [8] - 中国农产品迅速进入欧洲市场,显示双边贸易活力 [7]
北半球夏季提前进入“炙烤模式”,会带来哪些经济影响|树线图
第一财经· 2025-07-10 12:02
全球热浪现象 - 北半球遭遇的热浪与"热穹顶"现象相关,暖空气被困于地表导致持续炎热、晴朗且干燥的天气 [1][5] - 2025年6月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平均地表气温达16.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0.47摄氏度 [2] - 欧洲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经历两次显著热浪,巴黎气温达42.3摄氏度,突破1947年纪录 [2] 极端高温数据 - 西班牙、葡萄牙气温一度超43摄氏度,美国凤凰城机场跑道因高温热裂 [2] - 欧洲自1950年以来三分之二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在2000年之后 [3] - 地中海沿岸6月出现10~15个"热带夜"(夜间平均气温超25摄氏度),远超历史同期水平 [3] 全球变暖趋势 - 2024年全球年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约1.55摄氏度,可能成为175年来最热年份 [5] - 欧洲、亚洲和北美洲1991年以来变暖速度显著,每10年分别升温0.40、0.28和0.23摄氏度 [5] - 2024年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比2023年升高0.07摄氏度,上层2000米热含量达历史新高 [6] 经济影响 - 极端高温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0.6个百分点,一天气温超32摄氏度相当于停工半天 [10] - 2024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0.8%至378亿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422.5PPM [7] - 极端天气导致2024年新增流离失所人数达2008年以来最高纪录,18国粮食危机加剧 [9] 气候系统变化 - ENSO现象对气候系统影响增强,暖事件导致拉丁美洲洪涝与澳大利亚等地干旱 [9] - 全球正面临有记录以来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干旱事件 [9] -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5~2029年有80%概率出现最暖年份,升温超1.5摄氏度的概率达86% [2] 国际合作需求 - 全球仅50%国家具备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需加强数据共享与技术合作 [10] - 国际金融机构需增加气候变化应对融资,提升资金透明度与可获得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