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电力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昊创瑞通上市:业绩强劲增长,产品获市场广泛认可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44
9月26日,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昊创瑞通,证券代码:301668)正式在深交 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据悉,昊创瑞通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配电设备及配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 业,主要从事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和箱式变电 站等。 业绩强劲增长,产品获市场广泛认可 电力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及电 力产业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奠定了行业未来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22 亿千瓦,同比 增长 14.0%。2023年度我国发电量达到9.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9%,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9.22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7%。自2014年至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复合增长率为5.78%。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不断深入,配电设备智能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昊创瑞通的发展 前景将更加广阔。 受益于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昊创瑞通的经营业绩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 ...
稳电价、稳煤价!国资委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国企须走差异化发展与品牌竞争之路
华夏时报· 2025-09-29 07:28
华夏时报记者刘昱汝徐芸茜北京报道 日前,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了解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困难挑战。会议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 性竞争等核心议题,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旨在进一步研究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政策举措。 张玉卓在会上强调,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构建竞合并 存、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此次会议释放出国资委引导国有企业特别是能源类国企稳价保供、抵制恶性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稳煤价、稳电价 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和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意味着,"反内卷"已经不仅是口号,而 是有了具体的治理抓手。 "今年煤炭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在行业利润大幅下降背景下,东部老矿区部分煤炭企业亏损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张宏在7 月的2025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 而在4月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中,也有多项内容关注完善煤炭价格。其中,在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 方面,提 ...
业界: 推动钙钛矿光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人民网· 2025-09-29 05:08
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钟大龙认为,钙钛矿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稳定性以及服役寿命、评价方法不完善等 难题。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要加大研发投入,解决钙钛矿高稳定性和高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同时,走 稳实验室工艺方法,实现量产工艺的精益制造。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元博表示,目前,从电池效率、稳定性、成本、市场需求以 及与产业兼容性来说,钙钛矿和晶硅叠层优势比较明显。如何协同不同界面、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将 影响电池稳定性。 "建议科研机构聚焦稳定性、核心材料、关键设备等问题,加强基础研究;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加快中 试转化,力争在'卡脖子'领域实现自主可控,避免同质化竞争。"史玉波表示,建议加快完善标准体 系,打通研发中试量产堵点;企业间要加强协同,形成材料、设备应用的完整链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 力。要融入全球钙钛矿创新网络,在技术研发、标准互认、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合作。 日前,在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2025中国钙钛矿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钙钛矿具有高效率、 低成本、低能耗、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产业链协同发力,构建产业生态体 系,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通道。 "面对新能源大规模 ...
崔剑:以创新破局,以合作立生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13:04
公司背景与行业定位 - 公司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及交付37年 深耕新能源、储能和系统集成领域17年 为全国及全球新能源发展提供支持 [4] - 公司连续三年蝉联PCS细分市场品牌第一 凭借电力电子技术及构网型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 [5]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行业存在周期性发展特征 新技术突破或新应用场景出现推动行业从慢到快成长 平台期或回调属于必然现象 [4] - 新型电力系统变革中 风光能源高渗透率对电网提出巨大挑战 用户侧从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 [5] - 新型储能尤其是构网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柱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以37年电力电子技术底蕴为基础 创新涵盖材料、核心技术突破及生态与商业模式构建 强调面向应用价值的务实创新 [4] - 公司参与落地400多个微电网项目 近两年在构网型储能赛道实现技术突破 产品在多个极端和典型场景成功验证 [5]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 坚持"以创新破局"理念 [6] 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公司倡导产业链上下游联合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通过战略协同保障供应链安全与技术前瞻性 [5] - 公司与业主、设计院深度绑定 横向开展技术攻关 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多层次构建共生体系 [5] - 公司坚持"以合作立生"理念 未来将深化生态伙伴协同 共建零碳生态圈 [5][6]
总投资26.03亿!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投运
中国电力报· 2025-09-28 09:11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是第一条进入西藏的"电力天路",也是丰水期"藏电外送"和枯水期"送电进藏"的直流 输电绿色通道。一期工程采用常规直流,额定电压±400千伏、线路长度1038千米,已于2011年投产。 近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和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电力负荷高速增长、清洁能源规模大幅上升,对跨省 区电网工程的输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9月28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 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西藏地区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提高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双向输电能力,国家电网公司开工建设 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在工程两端的柴达木、拉萨2座换流站预留场地内开展扩容改造,将工程的输 送功率从60万千瓦提升至120万千瓦,同时对工程原有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灵活 性和可靠性。工程总投资26.03亿元,于2024年2月获得核准、5月开工,于今年9月28日正式建成投运。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跨 ...
碧水安澜铸丰碑——记“共和国水电长子”刘家峡水电站
中国能源网· 2025-09-28 08:49
1958年9月27日,在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永靖县,随着隆隆的开山炮响,刘家峡水电站破土动工。这座矗立在母亲河畔的"水电明珠",历 经六十七载风雨洗礼,从规划蓝图到巍峨大坝,从"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到新型电力系统支柱,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如今,碧波万顷 的水库映照蓝天白云,轰鸣的发电机组传递绿色动能,两岸青山诉说着生态奇迹,这里不仅是水电事业的里程碑,更是镌刻奋斗与创新的 史诗丰碑。 鸿猷初展:从蓝图擘画到坝起山河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共和国面临能源短缺与洪涝灾害双重挑战。黄河上游虽蕴藏丰富水能,但峡谷险峻、地质复杂,外国专 家断言"在黄河上建大坝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建设者们偏要向"不可能"宣战。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 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刘家峡水电站被列为首个重点工程。 1958年9月27日,数万名建设者集结刘家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肩膀扛运物资,用双手凿穿山体。没有工具自己造, 没有汽车人拉肩扛,没有技术边干边学。山上山下红旗招展,镐起锨落挥汗如雨,建设者们凭着一股劲、一股气,战胜重重困难。1960年 1月1日实现黄河截流,1969 ...
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4:05
会议背景与主题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于河北崇礼举办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论坛 聚焦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 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响应《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政策要求 通过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推动电力装备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1] - 超过100名专家代表参会 包括电力企业 科研院所及电力装备企业代表 [1] 行业战略与政策导向 -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 先导性产业 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稳定是保障能源安全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 "十四五"期间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多项核心装备技术创新成果实现示范应用 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 能源事业发展需依赖坚强装备产业链支撑 而产业链保障需通过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实现 行业以技术创新 模式突破 管理优化路径推动供应链深度创新融合 [2] 技术创新与实践案例 - 专题报告涵盖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新型低碳煤电技术及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的技术装备创新突破与实践案例 分享企业包括国家电网 中国华能集团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 [3] - 中电联电力装备碳足迹研究专项工作推动电力企业绿色采购规则及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建设 未来将聚焦碳足迹标准制定与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构建 [3] - 新型电力装备制造研发代表企业如山东电工电气 河南平高电气(600312) 特变电工(600089) 江苏思源赫兹 东方电子(000682) 广东申菱环境(301018)分享各领域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的装备技术创新与实践 [3]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会议通过技术交流促进思想交融与供需对接 推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协同共赢生态构建 加速电力装备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需在"十五五"期间继续协同创新 共同突破技术瓶颈 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行业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上下游在技术研发 标准制定 成果转化及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
电造探新径 数智启华章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平行论坛在崇礼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4:04
论坛概况 - 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电力工程技术经济论坛于9月25日在河北崇礼举办 主题为"电造探新径 数智启华章" [1] - 论坛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主办 江西博微新技术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中电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8] - 来自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 电力企业 高等院校 咨询企业 软件企业 国际机构的约300名代表参会 [8] 核心议题 - 探讨深化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与路径 大数据技术赋能工程技术经济等话题 [1] - 聚焦电力技经管理创新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 新型电力系统下成本优化等核心议题 [7] - 17位行业专家应邀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包括中电联 中价协 北京市京标价协 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中国华能 中国大唐 国家能源集团 中国能建 内蒙古电力集团 高等院校 电力咨询企业等单位代表 [3][7] 行业动态与指数发布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发布2024年度电力建设工程造价指数(ECCI) 该指数由电力工程单位造价指数 电力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价格指数和电力工程造价预测指数三部分构成 [7] - 指数内容涵盖电源工程(火电工程 水电工程 风力发电工程和太阳能发电工程)和电网工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 电缆线路工程 变电站工程和换流站工程) [7] 政策与改革方向 -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代表总结分析我国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成果和难点问题 指出工程造价管理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 数字化思维引领 标准化推进路径 [7] - 能源转型与数字技术为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带来机遇与挑战 需要立足当下破解难题并凝聚各方智慧共谋长远 [5] -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科学 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学科 在能源安全 行业发展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5]
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4:04
王乐毕在致辞中表示,能源事业发展需要坚强的装备产业链支撑,坚强的装备产业链更需要一流的 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协同来保障。电力行业以技术创新、模式突破、管理优化为路径,持续推动供应链的 深度创新融合发展,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国产化能源电力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不断深入。希望中电联继续发挥行业平台作用,进一步推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在技术研发、标 准制定、成果转化、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9月25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在河北崇礼成功举 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科技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供应链管理与监督部副主任、分会副会长王乐毕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 秘书长兼分会副会长丁永福主持,有关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电力装备企业等1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会 议。 在专题报告环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事业部副主任宋胜利、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 院经理范紫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工程研究院常务副 ...
电造探新径 数智启华章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平行论坛在崇礼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4:01
9月25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电力工程技术经济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电造探新径数智启华章"为主题,共同探讨深化 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与路径、大数据技术赋能工程技术经济等话题,为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电联党委委员、中电建协会长王思强出席论坛,中电联监事长潘跃龙、住建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王玮出席论坛并致辞,17位行业专家应邀出席并作专 题报告。 潘跃龙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加速迭代的关键时期,电力工程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科学、 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学科,在能源安全、行业发展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能源转型与数字技术为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带来了一系 列机遇与挑战,既需要我们立足当下破解难题,更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共谋长远。 王玮对我国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成果和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肩负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行 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数字化思维引领、标准化推进路径,奋力谱写工程造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