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持续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密集的创新,让我们在竞争中底气十足”(经济聚焦·中国品牌圈粉海外)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12
研发人员没有放弃,先后拿出了30多种方案,最终找到了一种当下可行的方案:给机器人装上微型机械 臂,再给其配上"AI大脑",让其能精准识别墙角、家具底部等位置,并及时通过机械臂将抹布盘推出, 待清扫完毕后,再让抹布盘回归原位。 在美国硅谷,不少年轻工程师工作节奏快,对扫地机器人等智能清洁电器的需求不断增长。据预测,到 2030年,北美机器人吸尘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8.8%,北美将成为中国智能 清洁电器的重要市场。 今年初,中国企业追觅科技的一款扫地机在北美上市,首发两周内全渠道销售额达170万美元。北美春 季促销期间,该企业业绩同比增长362%,其中,扫地机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300%,洗地机品类销售额 同比增长630%。 今年6月,追觅科技在美国加州地区的第六家零售门店正式开业。走进店内,最新的智能清洁类产品以 及个人护理类产品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工作人员忙着向顾客介绍产品。顾客索菲亚说:"我十分看好中 国的科技产品,不仅质量好,还有很实用的技术软件支持。" "技术背后,是一段漫长的攻关之路。"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扫地机事业部总裁孟佳介绍,一直以 来,扫地机器人受圆形机身的限制,无法 ...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公司专利动态 -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1] - 专利取得是公司及下属公司坚持持续创新的新成果 [1] - 专利有助于完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充分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形成持续创新机制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专利影响说明 - 专利取得不会对公司近期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马云现身阿里园区酒吧!阿里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北京商报· 2025-09-17 05:57
马云近期公开活动 - 2025年2月现身阿里杭州园区 身穿黑色阿里文化夹克衫与员工互动[3] - 4月10日出席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 佩戴"风清扬"工牌并发表演讲[4] - 5月9日现身阿里总部湖畔小屋 与CEO吴泳铭共同鼓励员工创业创新[4] - 6月24日现身饿了么工区 参与淘宝闪购周会并与吴泳铭同框[5] - 7月17日西湖夜游骑行 与市民互动回应"很凉快"[8] - 8月19日探访蚂蚁森林项目[8] - 9月16日晚现身HHB音乐酒吧 由高管邵晓锋陪同[3] 阿里巴巴市场表现 - 9月17日港股高开2.74% 续创近4年新高[10] - 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10] - 年内累计涨幅超96%[10] 公司业务动态 - 发布下一代开源Qwen3-Next模型 主打超高训练和推理性价比[10] - 高德扫街榜9月10日上线 首日活跃用户突破4000万[10]
上市敲钟是节点不是终点
经济日报· 2025-09-01 22:29
上市意义与企业发展阶段 - 上市是企业迈向更成熟管理和更规范运营的阶段性节点 是对发展模式 盈利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全面考核[1] - 上市成功不等于企业获得免死金牌 部分企业上市后黯然退场 需持续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才能基业长青[1] 上市后企业核心发展要素 - 企业需持续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将研发创新作为必修课 打磨核心竞争力[1] - 企业需提升效率基本功 面对更庞大资本 更复杂竞争和更严格监管 避免伪市值管理的短期游戏[1] 企业社会责任与治理 - 上市企业需履行企业公民责任 包括提供员工公平发展平台 打造负责任供应链和承担绿色转型责任[2] - 上市后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转变初创期人治模式 依靠健全治理机制驱动发展[2] 资本市场长期发展观 - 资本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企业需跳出上市即成功思维[3] - 持续创新夯实竞争力 责任担当塑造品牌力 完善治理提升抗风险能力是对股东最长情回报[3]
晨光生物: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取得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1 13:38
核心事件 - 公司及子公司于近日正式取得六项发明专利证书 [2] 专利技术内容 - 涉及植物提取双溶剂体系中单一溶剂比例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2] - 涉及饲料级天然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 专利影响 - 有利于发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2] - 有利于形成持续创新机制 [2]
子公司吸并大股东背后:“强者为王”的市场逻辑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核心观点 - 子公司海光信息吸收合并母公司中科曙光 体现持续创新与资本市场"强者为王"逻辑 [1] - 子公司通过抓住产业风口实现超越 反向并购成为业务成功与市场优胜劣汰的体现 [1][2] 交易案例细节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海光信息作为子公司拟吸收合并控股股东中科曙光 [1] - 中科曙光2014年联合设立海光信息并持股32.10% 为初始控股股东 [1] - 截至5月23日收盘 海光信息市值达3164.12亿元 中科曙光市值为905.72亿元 [1] - 新浪微博上市两年后市值突破百亿美元 最终持续收购母公司新浪网资产 [2] - 万华化学2018年以522.12亿元吸收合并控股股东万华化工 [2] - 其他A股吸收合并案例包括双汇发展合并双汇集团 江南嘉捷合并江南集团 东软股份合并东软集团 [2] 业务协同关系 - 海光信息处于产业链上游 其CPU与DCU芯片为中科曙光服务器与算力平台的核心底层支撑 [1] - 两家公司存在互补关系与较多关联业务 [1] - 中科曙光沿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抓住产业转移风口 [1] 战略发展模式 - 企业需牢守主业但保持变革 沿主业寻找新机会培育第二曲线 [1] - 大公司通过培育新芽业务实现长青 新业务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2] - 反向并购是创业成功组成部分 资本市场通过此类并购保持创新活力与优胜劣汰机制 [2]
对话超级碗创始人高松:规模不急一时,今年重点加密华东区域
虎嗅APP· 2025-07-20 13:1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从"更健康的麦当劳"转向"中国风味热烹轻食",强调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热食的需求[10][8] - 坚持直营和联营模式,10年仅拓店100多家,2025年计划新增30~50家店,重点加密华东区域[3][36] - 强调长期主义,认为餐饮行业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更注重持续创新而非快速扩张[33][34] 产品策略 - 产品逻辑从"打造爆品"转向"持续上新",每周二固定召开新品会,最快新品从测试到上线仅需一个月[6][16][20] - 2023年推出的鲜蔬锅帮助公司增收20%,周复购率达10%~12%,外卖平台复购率46%~48%,高于行业平均35%[14] - 针对儿童市场推出"babybowl儿童餐"并配套儿童友好餐厅,目前在北京上海各有一家门店[28][29] 门店运营 - 主流店型包括商场旗舰店、写字楼配套店和园区店三类,强调选址需精准捕捉目标客群健康需求场景[27][5] - 社区店曾因脱离核心模型导致失败,迅速闭店并吸取教训[5][35] - 单店全职员工2~3人,通过优化兼职占比提升人效,目前重点打磨单店模型[31][44] 组织管理 - 团队文化强调扁平化和创新能力,核心团队多来自跨界背景如互联网、物理学、金融等领域[40][45] - 店长全部由总部招聘并需创始人亲自面试,重视店长选育用留各个环节[47][48][50] - 提炼"专业、靠谱、真诚、有爱"作为团队核心价值观,认为餐饮行业最终比拼的是组织能力[51][52] 市场表现 - 过去一年主动降价7%,客单价降至25元左右,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38] - 轻食品类被视为增量市场,增速高于整体餐饮行业,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小[38] - 2023年进入上海市场时因"冷食"问题遭遇消费者质疑,促使公司反思产品定位[8]
外卖大战的第一个「受害者」出现了?
36氪· 2025-07-15 12:48
外卖补贴大战对现制茶饮行业的影响 - 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推出大量0元奶茶咖啡活动,引发消费者抢购热潮,蜜雪冰城、瑞幸、古茗等现制茶饮品牌单日销量暴涨 [2] - 现制茶饮价格战导致心理锚定价格从9.9元降至3元以下,开始抢占罐装饮料市场 [5] - 外卖平台补贴加速了消费者从冲泡饮品向即买即饮消费习惯的转变,夏季冰镇饮品成为刚需 [4][6] 香飘飘业绩与转型困境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滑超12%,净利润亏损扩大至9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89万元亏损 [2][5] - 公司股价较2019年历史高点累计跌幅超60%,截至2025年7月14日报收13.77元 [5] - 传统冲泡产品旺季销售承压,一季度旺季持续时间缩短,冲泡业务提早进入淡季 [8] 香飘飘的转型尝试 - 推出"原叶现泡轻乳茶"等新品,主打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标准,单杯售价提升至8元左右 [8][9] - 拓展零食量贩渠道,直营合作头部系统门店超3万家,Meco果茶等产品已进入该渠道 [8] - 在京东旗舰店强调"鲜制现喝"概念,试图在品质和口感上对标现制饮品 [9] 外卖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13]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新高,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并环比净增15% [14] - 京东强化对正餐、小龙虾等品类的补贴,淘宝借助流量红利实现精准破局 [16][17] 行业趋势与启示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创新,企业需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13] - 现制茶饮行业变局反映传统向新型饮品模式的演化,香飘飘困境成为行业缩影 [10] - 外卖大战显示企业需持续创新和精准洞察用户需求,无永恒护城河 [11][17]
中国商业联合会:2024年中国商业零售TOP100的销售规模为3.4万亿元 同比增长2.0%
智通财经· 2025-06-20 03:21
2024年中国商业零售TOP100名单 - 2024年中国商业零售TOP100销售规模达3.4万亿元,同比增长2.0% [1] - 销售规模超千亿元的零售企业有5家,同比增长6.5%,增速较2023年提高2.9个百分点 [1] - 区域内实体零售企业66家,销售额9516.1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快于跨区域实体零售企业0.8个百分点 [1] 2025年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较1-4月加快0.3个百分点 [1] -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为经济工作重点,政策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新型消费等 [1] 零售业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 通过情绪价值提升消费体验,推动功能满足向情感共鸣转变 [2] - 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消费洞察与精准营销,激活潜在需求 [2] - 文化赋能零售业,拓展文化产品矩阵,重塑商业空间价值 [2] - 创新结合企业核心价值观,实现持续发展 [2] - 构建首店与老店生态共同体,推动首发经济可持续发展 [2] 零售行业发展机遇 - 行业将在技术创新、业态升级和消费场景重构中迎来新发展机遇 [2]
建科智能: 关于取得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08:18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获得八项国内专利授权 包括三项发明专利和五项实用新型专利 涵盖焊接设备 钢筋加工及成型技术等领域 这些专利旨在完善生产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有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技术领先地位 [1] 专利获取情况 - 获得三项国内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整的桁架焊接设备(专利号7959615号) 一种钢筋焊网弯折设备(专利号7958203号) 发明专利权期限为自申请日起二十年 [1] - 获得五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包括蝴蝶筋平面挤压箍筋成型机构(专利号22889771号) 蝴蝶筋立体挤压箍筋成型机构(专利号22900943号) 立体蝴蝶筋成型设备(专利号22892426号) 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自申请日起十年 [1] - 所有专利权均自授权公告日起生效 获得形式为原始取得 [1] 技术发展与生产影响 - 专利是公司生产设备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专注于完善生产工艺技术 [1] - 专利获取不会对公司近期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但有利于形成持续创新机制 [1] - 专利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1] 知识产权战略 - 专利获取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 - 公司通过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强化技术壁垒和行业竞争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