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区生产总值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7:43
地区生产总值 - 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1] 工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北京增长7.0%、天津增长5.1%、河北增长7.4% [1] - 北京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8%,河北增长10.6% [1] - 北京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2.9%,天津占比16.4% [1] 服务业 - 京津冀地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万亿元,增长5.5% [1] - 北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8.1% [1] - 天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河北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6% [1] 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北京增长14.1%、天津增长5.5%、河北增长6.5% [1] 消费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7.8亿元,增长0.7% [2] - 北京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6%,天津增长12.2%,河北增长9.5% [2] 居民收入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京45144元增长4.8%、天津29176元增长4.7%、河北17795元增长5.3% [2]
上半年GDP增长5.7%,江苏经济增量保持全国首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2:41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7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1] -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1] - 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1] 外贸与外资表现 - 外贸进出口总额2.81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1] - 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 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1]
广东东莞市塘厦镇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84%
广州日报· 2025-08-25 07:25
经济总体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317.11亿元,同比增长3.3%,总量全市排名第五,增速排名第二十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7122万元,同比增长2.8%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210.1亿元,同比增长2.7%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06.29亿元,同比增长4.3% [1] 工业与投资表现 - 规上工业增加值136.24亿元,同比增长4.6% [2] - 30个工业行业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2] - 内资企业增加值增长6.2%,外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4% [2] -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率全市排名第一,位列红榜榜首 [1][2] - 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6.22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投资量和增量分别居全市第一和第五 [1] -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2.8%,较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 [2] 外贸表现 - 外贸进出口总额585.31亿元,同比增长184% [1][2] - 进出口总量全市镇街排名第三,增速排名第一 [1][2]
新华社快讯:2024年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达83766亿元
新华网· 2025-08-18 02:25
地区经济发展 - 2020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从60129亿元增长至83766亿元,增长幅度显著 [1]
长春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2.19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7%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2:43
地区生产总值 - 2024年长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2.1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507.3亿元 增长4.5%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6%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2699.15亿元 增长4.3%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4%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4425.74亿元 增长5.1%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8.0% [1] -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930元 增长4.6% [1] 农业经济 - 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26.45亿元 比上年增长4.5% [2] - 粮食种植面积158.94万公顷 增加0.3万公顷 [2] - 粮食总产量1299.6万吨 增长2% 其中玉米产量1143.35万吨增长2.5% 水稻产量140.94万吨下降1% [2] - 新增绿色食品标识产品33个 绿色有机环境监测面积764.4万亩 [2] - 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56个 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93户 市级龙头企业139户 [2] 工业经济 - 工业增加值2211.41亿元 比上年增长4.3% [3] - 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7%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8% [3] - 汽车制造业下降1.3% 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5%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27.14亿元 比上年下降27.9%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8.32元 比上年增加1.76元 [3] 服务业经济 - 服务业增加值4425.74亿元 比上年增长5.1%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63.86亿元 增长14.6% [4] - 金融业增加值470.69亿元 增长5.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3.62亿元增长6.4% [4] - 批发零售业增加值548.76亿元下降0.3% 房地产业增加值554.25亿元下降0.3% [4] - 移动电话用户1124.83万户 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699.17万户增长7.7% [4] 交通运输 - 公路货物运输总量20859.9万吨 比上年下降0.01% [4] - 民航货邮发运量4.11万吨增长6.1% 货邮吞吐量9.86万吨增长6.8% [4] - 旅客运输量3143.64万人增长12.7% 民航完成旅客发送量882.50万人增长13.4% [4] 旅游业发展 - 接待国内外游客17251.78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7% [5] - 接待入境游客20.24万人次增长25.2% 其中外国游客16.25万人次增长29.2% [5] - 全年游客出游总花费3026.1亿元人民币 增长25.5% [5] - 旅游外汇收入7078.1万美元 增长24.9% [5] - 全市有旅行社287家 国家A级旅游景区46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4家 [5]
最新!济南各区县上半年GDP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52
地区生产总值排名 - 历下区以1292.1亿元位居榜首 [1] - 济南高新区以1063.6亿元位列第二 [1] - 市中区以701.0亿元排名第三 [1][2] 经济增速表现 - 起步区以23.3%增速领跑全市 [1] - 济南高新区增速达8.1%居第二位 [1] - 商河县增速7.8% 槐荫区增速5.7% [1] 千亿级经济体量 - 历下区和济南高新区GDP均超1000亿元 [1] - 济南高新区建区30多年来首次半年度GDP突破千亿 [1] 产业增长结构 - 济南高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长14.2%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579.1亿元同比增长2.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4.4% [1] 区域经济贡献度 - 济南高新区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2% [1][2] - 连续两个季度贡献率居全市第一位 [1][2] 特色产业发展 - 市中区数字经济与总部经济双轮驱动成效显著 [2] - 章丘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带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2] - 章丘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58.5亿元位列全市第二 [2] 工业经济拉动效应 - 章丘区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5.1% [2] - 工业增长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 [2]
上半年GDP逼近5000亿元,深圳南山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4:29
南山区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南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为4980 0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 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 53亿元 同比增长4 3%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57 66亿元 同比增长5 3%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21 88亿元 同比增长4 7% [1] 产业增长结构 - 第二产业增速(5 3%)高于整体GDP增速(4 8%)和第三产业增速(4 7%) 显示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复苏势头较强 [1] - 第三产业占比达78 75%(3921 88/4980 06) 仍是区域经济主要支柱 [1] - 第一产业规模微小(仅占0 01%)但对整体经济影响有限 [1]
西藏自治区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新华社· 2025-08-05 11:23
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 - 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人民币 [1] -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
西藏今年全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03:23
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965年的155倍 年均增长8.9% [1] -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7亿元 为1965年的1258倍 年均增长12.9% [1] - 生产总值达到第一个千亿用时50年 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 2024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实现第三个千亿目标 [1]
宏观解读报告:经济运行平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圳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跟踪与解读
国信证券· 2025-08-04 14:50
宏观经济表现 - 深圳市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322.26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广东省增速0.9个百分点[3] - 第三产业增长最快达6.1%,第二产业增长3.3%,第一产业增长2.8%[3] - 广东省整体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3]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7.0%,进口增长9.5%[8]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8] - 深圳进出口占广东省比例从46.31%提升至47.65%,进口占比达51.79%[10]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广东省0.3个百分点[15]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增长59.0%,工业机器人增长38.0%,3D打印设备增长35.8%[15] - 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16]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18]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信息传输等行业投资增长47.7%[18] - 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19]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23]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用电器零售额增长55.7%,文化办公用品增长32.9%[23] - 深圳消费占广东省比例从20.54%提升至21.58%[24] 金融与价格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同比增长5.7%[31]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高于广东省0.5个百分点[37] - 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