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法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金科易主,黄红云谢幕,1470亿债务走向终局
新浪财经· 2025-09-29 01:07
智通财经记者 | 王妤涵 智通财经编辑 | 李慎 公开信息显示,金科股份及子公司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及债务规模高达1470亿元,债权人超 过8400家。 "在当前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金科股份作为大型房企率先通过司法重整实现风险化解,为其他出险 房企提供了可参考的纾困案例",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在接受智通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传奇落幕 作为金科的缔造者,黄红云的名字始终与这家企业深度绑定。 1984年,20岁的黄红云来到重庆涪陵城区,在一家建筑公司当学徒,每日报酬仅5毛钱。凭借肯吃苦、 爱钻研的劲头,四年后升任工程处处长,攒下人生"第一桶金"。 1998年,恰逢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启动,黄红云敏锐嗅到商机,在重庆江北区租下一间小屋,正式创立金 科集团。当时重庆楼市尚未起飞,他大胆押注五黄路片区,开发公司首个项目"金科花园"。 这一决策恰逢"重庆向北"的城市扩张浪潮,项目获得房价与口碑双丰收,金科集团一战成名。此后,公 司相继开发金砂水岸、天籁城等高端住宅,逐渐在重庆地产界站稳脚跟。 曾高喊"金科就是我的生命"的黄红云,最终未能扛住千亿债务的压力,选择交出企业的控制权。 9月26日,金科股份(*ST金 ...
创始人交出控制权!地产圈最大司法重整案终局
第一财经· 2025-09-25 09:3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金科股份控股股东由金科控股变更为京渝星筑和京渝星璨,实际控制人由黄红云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3][5] - 上海品器联合体通过重整投资获得9.93亿股(占总股本9.34%),成为新任第一大股东 [4] - 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持股比例下降至7.28%,金科控股持股比例由4.55%降至2.28% [4] 重整投资与股权结构 - 上海品器联合体向公司提供超33亿元资金支持,接收转增股票30亿股(占总股本28.21%) [4] - 上海品器实际控制京渝星筑和京渝星璨,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上海品器且无单独控制方 [5] - 公司近期将启动董事会换届,上海品器联合体有权提名7名董事人选 [5] 债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及子公司涉及债务规模达1470亿元,债权人超8400家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757.49亿元,总负债2006.04亿元,净资产为负 [5] - 短期借款50.36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48.71亿元,归母净亏损75.23亿元 [5] 历史背景与事件进程 - 公司成立于1998年,曾跻身年销售额"两千亿阵营",经营历史达27年 [3] - 2016年融创系增持股份至29.35%,黄红云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以0.0002%优势保住控制权 [3] - 2023年7月主动申请重整,2024年12月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4]
创始人交出控制权!地产圈最大司法重整案终局
第一财经· 2025-09-25 09:0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创始人黄红云失去控制权 控股股东由金科控股变更为京渝星筑和京渝星璨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2][3] - 上海品器联合体通过重整投资获得9.93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9.34% 成为新任第一大股东[3] - 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14.51%降至7.28% 其中黄红云个人持股从8.78%降至4.41%[3] 重整方案执行 - 公司实施中国房地产行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司法重整 涉及债权人超过8400家[2][4] - 通过转增30亿股股份完成过户 占总股本28.21% 重整投资人累计提供超33亿元资金支持[3] - 上海品器联合体将提名7名董事人选 董事会改选后正式完成控制权转移[3] 财务经营状况 - 公司及子公司重庆金科涉及债务规模达1470亿元 总负债2006.04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63亿元 归母净亏损75.23亿元 总资产1757.49亿元[4] - 短期债务压力显著 包括短期借款50.36亿元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48.71亿元[4] 历史背景 - 公司成立27年来首次变更控制权 曾跻身年销售额"两千亿阵营"房企[2] - 2016年曾成功抵御融创中国收购 融创系当时持股达29.35%[2] - 2023年7月主动申请重整及预重组 开启债务重组进程[2]
洲际油气业绩“承压”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04:03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显著下滑 表面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 深层原因在于海外项目产能释放进度及新增长点培育效能 [1][3] - 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远低于行业 反映盈利质量弱于行业水平 [3][6] - 长期增长依赖哈萨克斯坦主力油田及伊拉克新项目 苏克气田投产推迟至2027年 [8][9] - 通过司法重整降低债务 并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寻求油品贸易与新能源等新增长点 [11] 主要业绩表现 - 营收10.56亿元同比减少20.60% 归母净利润4976.16万元同比锐减54.38% [5] - 经营现金流7078万元同比大降67.93% 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0.97低于行业均值2.06 [5][6] - 利润总额1.55亿元同比减少41.86% 主因布伦特原油均价跌12%及克山油田产量缩水8% [5][6] - 三费失控:管理费用上涨 销售费用跟涨 财务费用下降 [6] - 资产负债率29.65% 总债务9.48亿元 短期债务占比35.03% [5] - 应收账款占营收比持续增长 从2023年上半年6.55%升至2025年上半年13.83% [5] 海外项目进展 - 哈萨克斯坦主力油田:克山油田产量20.02万吨 马腾油田产量11.74万吨 [8] - 伊拉克四个项目处于勘探评价与开发准备阶段 [8] - 苏克天然气田2P储备量约1000亿立方米 氦气可采资源量13亿立方米 投产推迟至2027年 [8][9] - 目标新增探明储量10亿吨当量 2030年油气当量超500万吨 2035年达千万吨级稳产10年 [8] 战略布局与新增长点 - 采用"项目增值+项目并购"双轮驱动战略 深耕中亚并拓展其他油气富集区 [11] - 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 发展油品贸易业务与新能源项目 [11] - 2023年完成司法重整降低债务规模 2024年投资中东油田及新能源项目 [11] - 通过调整产销量、资本投入及运营成本应对油价波动 [11]
破局之道 企业“向死而生”的上海实践——上海探索破产审判优化营商环境调查(上)
解放日报· 2025-09-08 02:00
破产重整机制 - 破产制度核心理念是保护而非终结 为企业提供重生机会[1] - 世界银行将"办理破产"作为营商环境评估重要指标 上海2024年明确将提升办理破产便利作为十大攻坚任务之一[1] - 上海破产法庭2019年成立 2023年收案4911件 2024年收案5050件 案件数量保持高位运行[1] 庭外重组实践 - 庭外重组通过市场化手段让企业与债权人自主协商 具有灵活性和非公开性优势[2] - 虹口区成立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 与破产法庭建立程序衔接机制[3] - 盛某公司案例中完成近40亿元债务梳理 与超过三分之二债权人签署协议 最终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3] 司法重整成效 - 预重整制度使企业尽早获得帮助 聚博房地产案例通过引入共益债投资人获得7.5亿元借款[5] - 蝶恋花项目复工后续建可售货值达183亿元 完全覆盖110亿元债务 债权实现100%受偿[6] - 破产重整案件经常出现几亿元撬动几十亿上百亿资金的多赢局面 有效盘活社会资源[6] 资产盘活案例 - 中信金融在预重整阶段投入2亿元资金重启城隍庙广场停工项目[7] - 上蔬永辉破产清算期间维持24家商超经营 累计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9] - 通过多种方式处置数十万件商品 清理2000余户债权人5.7亿余元债务[9] 制度价值体现 - 破产程序是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 即便清算也力求资产变现最大化[9] - 2019-2024年上海破产法庭共审结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5878件[9] - 破产清算既保障债权人利益 又帮助创业者卸下包袱获得再起机会[9]
ST香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中证网· 2025-08-16 06:56
行政处罚与整改情况 - 公司因2019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及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广东证监局责令改正、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实际控制人王永辉被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1] -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情况,公司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已对相关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昆仑投资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已清偿完毕,相关事项整改完成 [1] - 公司将在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 [1] - 广东证监局此前拟对王永辉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但最终《行政处罚决定书》未包含该禁入措施 [1] 司法重整进展 - 公司预重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意将预重整期间延长至2025年10月11日 [2] - 目前预重整工作包括债权申报与审查、审计、评估及财务咨询等,已选定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及中信证券与万联证券联合体作为中介机构 [2] - 公司强调重整成功将有利于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助力可持续发展 [2]
*ST交投发布预重整草案 重整后将切实化解退市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6:05
公司预重整进展 - *ST交投发布《预重整计划草案》,旨在优化债务结构、提升经营质效,化解退市风险,保障债权人、中小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权益 [1] - 预重整从法院备案登记到公布草案仅用时两个月,创2025年新申请预重整上市公司最快速度 [2] - 预重整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2025年8月14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草案 [2] 重整投资人情况 - 产业投资人为原控股股东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投资人共12家,包括深圳招平等知名机构 [2] - 财务投资人以4.67元/股认购约1.69亿股,合计出资7.87亿元;产业投资人以3.87元/股认购0.35亿股,合计出资1.35亿元 [3] - 认购价格符合重整新规要求,未突破前20/60/120个交易日均价5折下限 [3] 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 按每10股转增14.50股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用于引入资金、抵债及补充流动性 [4] - 转增比例未采取顶格10转15,兼顾风险化解需要和中小投资者保护 [4] - 产业投资人锁定期36个月,财务投资人锁定期差异化设置12-24个月,缓解集中减持压力 [4] 债务清偿方案 - 有财产担保债权按原协议履行,普通债权采取"50万元以下全额现金+50万元以上三选一"方式清偿 [5] - 50万元以上部分提供三种清偿方案选择,兼顾股权增值、现金流动性和信托收益稳定性 [5][6] - 特别设置70%高现金比例方案,对面临劳务支付压力的债权人具有保护作用 [6] 信托方案创新 - 剥离21项资产设立信托计划抵债,财务投资人出资3400万元认购信托底层资产,为上市公司重整首例 [6] - 非保留资产转化为信托份额,优化资产负债表同时提高债权清偿率 [6] 未来业务发展 - 产业投资人云南交投集团资产规模超万亿元,未来可能注入绿色能源、数智交通等优质资产 [7] - 公司将优先获取高速公路绿化建设和养护业务,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7] 重整必要性 - 公司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5年半年度预亏,如未完成重整最迟2026年退市 [8] - 重整是化解风险、提升质量的关键举措,预重整方案体现各方利益平衡 [8]
引投偿债、主业拟转型 *ST交投推进预重整破局保壳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04:40
公司现状与风险 - 公司因2024年度末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预告2025年半年度业绩进一步亏损 如无有效保壳手段最迟将于2026年退市 [1] - 公司长期深陷债务危机 濒临退市边缘 [1] 重整计划进展 - 公司发布《预重整计划草案》 从法院备案到公布仅用时两个月 创今年新申请预重整上市公司最快速度 [1] - 重整是彻底化解公司风险 提升质量的关键一役 [1] - 重整旨在优化债务结构 提升经营质效 化解退市风险 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1] 投资人认购情况 - 12家财务投资人以4.67元/股认购1.69亿股 合计7.87亿元 [2] - 产业投资人云南交投集团以3.87元/股认购0.35亿股 合计1.35亿元 [2] - 财务投资人认购3400万元信托底层资产 [2] 重整后预期 - 公司基本面预期将发生根本性改善 财务和经营状况有望改善 持续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2] - 采取信托计划方式剥离21项资产抵偿债务 体现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 [2] - 产业投资人云南交投集团将择机注入绿色能源 勘察设计 数智交通 优质高速公路资产等产业资源 [3] 主营业务变化 - 重整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可能发生变化 [3] - 云南交投集团将根据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注入关联度高 培育成熟的产业资源 [3]
贝因美控股股东进入预重整程序 高比例股权质押隐忧待解
新浪证券· 2025-07-24 03:41
控股股东预重整申请获批 - 金华中院于2025年7月22日批准小贝大美控股预重整申请 并指定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和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为临时管理人 [1] - 控股股东持有贝因美12.28%股份(1.326亿股) 其中98.85%(1.311亿股)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 仅剩152.43万股未受限 [2] - 预重整程序要求控股股东协助管理人梳理债权债务及资产核查工作 [2] 股权结构与资金链问题 - 小贝大美控股实控人谢宏同时担任贝因美董事长兼总经理 管理层存在高度关联性 [2] - 控股股东98.85%股权质押冻结反映严重资金周转压力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经营承压 [3] - 公司声明与控股股东业务往来均为正常经营交易 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 [3] 对上市公司潜在影响 - 短期不影响日常经营 公司强调业务独立性及自主运营能力 [4] - 中长期存在控制权变更风险 重整成功可能导致股东权益调整 失败则面临股权司法拍卖 [4] - 婴幼儿奶粉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 控制权变动可能影响战略稳定性或引入新资源 [4]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重大诉讼的进展公告
案件基本情况 - 文投控股涉及与中化十四建公司的民间借贷纠纷,涉案金额包括2亿元本金及1078.89万元利息,以及960万元服务费,合计2.2039亿元 [3] - 中化十四建公司要求文投控股及北文投南京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并支付诉讼费用 [3] - 法院于2023年9月受理此案,并冻结文投控股银行账户一年 [4] 案件进展 - 2024年8月15日一审判决要求文投控股归还2亿元本金及按年利率3.65%计算的资金占用费,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5] - 中化十四建公司上诉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改判文投控股支付更高利息及服务费 [6] - 2024年10月法院继续冻结文投控股银行账户一年 [7] - 2024年11月法院裁定解除对文投控股财产的冻结,因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8] 重整及清偿情况 - 文投控股通过司法重整程序清偿中化十四建公司2亿元本金,并以股票抵偿债务 [8] - 2025年7月终审判决要求文投控股支付剩余973.33万元利息,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9][10] 对公司的影响 - 本次案件预计不会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2][13] - 公司已完成本金清偿,后续将按重整计划处理剩余利息 [13] - 公司近12个月内无其他应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