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转铁
icon
搜索文档
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工程首孔T梁精准就位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23:00
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工程是经山东省发改委批准,东营港铁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实施的省重点项目,线路全长9.097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东 营港疏港铁路与东营港区一突堤作业区内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通用码头和液体散货码头的无缝衔接,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该项目是贯彻落 实"公转铁"相关政策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港口与铁路网双赢的连接纽带,对于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完善东营港功能、提升港口运输 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9月23日,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工程建设现场传来捷报——全线首孔T梁在架桥机的精准操控下平稳落梁就位,标志着该项目已全面进入铺架阶 段,为后续桥面施工奠定基础。 该项目T梁为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全线共计134孔,按跨距分为32米、24米、20米、16米4种型号,首孔梁架设跨距为32米,采用SGTJ180型架桥 机进行架设。为确保安全、高质量、高效施工,东营港铁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协同各参建单位对专项施工方案、T梁制作、静载弯曲试验、T梁运输、架桥 机调试、架设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精准把控。(大众新闻记者王明华) ...
三部门:推进联运组织一体协同,加快提升全链条效能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03
联运集约化运营 - 推动青岛港等港口强化港铁作业组织协同 支持铁路港站与港口生产作业一体化管理 [1] - 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快速通关和装卸转运 有效减少短倒运输 [1] - 鼓励铁路港口航运企业通过合资公司或企业联盟形式提供全程联运服务 [1] 联运产品质量效率提升 - 在全国主要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开通铁水快线产品 固定班列运行线并推行客车化运行 [1] - 加强班列时刻与班轮船期协同对接 构建班列加班轮的铁水快线网络 [1] - 推动宁波舟山港试点双层高集装箱运输模式 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培育长途精品班列和短途多式联运班列 [1] - 到2027年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快线网络覆盖全国主要联运港口 [1] 公转铁与散改集运输支持 - 推进营口港锦州港唐山港青岛港等9个港口与铁路合作拓展粮食化肥等货源 [1] - 加快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 推动内陆场站及工厂园区创新散改集装卸工艺 [1] - 扩大源头散改集规模 推进港口与铁路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发展商品小汽车笼车班列铁水联运 [1] 国际集装箱联运衔接优化 - 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11个港口推进海运航线与中欧班列中老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融合发展 [1] - 加强与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联动 发展加挂补轴阶梯集结等中转集结班列 [1] - 推动优化海关查验流程 提升国际集装箱铁水联运时效性 [1]
钢铁动脉奔腾不息,乌将铁路助力疆煤外运展新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0:51
然而,这条"乌金大通道"最初仅是一条铁路支线,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机务段副 段长马明回忆,2012年乌将铁路刚通车时只有一个车队、10余名乘务员。作为单线铁路,运量有限,初 期年货运发送量仅100多万吨。 烈日晴空下,一列由55节空车组成的运煤专列正平稳前行。上方的煤炭快速装车系统中,煤炭精准落入 车厢,一节节满载的车厢整齐列队而出——整个装车流程用时不到30分钟。 近日,记者随"坐着高铁看中国·见证新疆发展变迁"主题采访团来到乌将铁路准东北站装车环线。在广 袤的新疆大地,一条条钢铁巨龙正以这样的高效节奏,将地下深处的"乌金"源源不断输向全国各地。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位于昌吉州的准东煤田更是全国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煤炭储量 高达3900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7%,素有"乌金宝库"之称。而乌将铁路连接准东煤田,是保障疆煤 外运和疆内企业用煤的关键通道。 为满足疆内煤炭保供和疆煤外运旺盛的运输需求,近年来,新疆铁路部门持续实施扩能改造,不断打通 运输的堵点、痛点。据马明介绍,经改造后,乌将铁路已升级为双线电气化铁路,每日通行列车数量从 每天20多对提升至80对以上,最高可达100 ...
全国首个“矿—路—港”联合体物流总包项目落地陕西
陕西日报· 2025-09-08 00:39
项目概况 - 全国首个矿路港联合体物流总包项目正式落地运行 由西安铁路局联合中煤蒙陕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及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共同打造 [2] - 项目为陕北能源基地煤炭外运开辟协同高效、成本可控、时效稳定的全新物流通道 [2] - 首班列车于9月4日14时从曹家伙场站发出 满载3874吨煤炭开往山东日照港 [2] 项目背景与动因 - 中煤大海则煤矿作为陕北能源基地核心高产矿井 年产能达1800万吨 是保障华东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关键节点 [2] - 受煤炭市场周期性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拓展稳定的下水煤运输出口成为当务之急 [2] 运营模式创新 - 创新构建矿端集运+铁路干线+港口衔接的全链条物流总包模式 [2] - 形成覆盖煤炭运输全流程的闭环服务体系 [3] - 前端由中铁快运承接87公里汽运短驳任务 实现煤矿井口到专用线的门到线无缝接驳 [3] - 中端依托榆林象道物流专用线提供仓储暂存+精准计量+抑尘防冻+专业化装车一体化服务 [3] - 后端通过整车直达模式将煤炭高效输送至山东日照港和曹妃甸港两大枢纽港口 [4] 战略意义 - 项目系国家公转铁战略重点增量项目 [4] - 直接打破中煤大海则煤矿的外销瓶颈 [4] - 进一步优化陕北地区公转铁运输结构 [4] - 为陕北地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4]
大湾区又添“公转铁”绿色物流新通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1:33
项目启动 - 国铁广州局广深铁路物流中心与知名食品企业合作的全程物流总包项目正式启动 采用针对企业客户定制的合同模板 标志着铁路服务向市场化、精细化转型 [1] - 项目首次实现铁路由传统甲方向服务型乙方的转变 在风险共担、资金账期、保险覆盖和末端配送等方面积极响应客户需求 [2] - 项目帮助合作企业每车物流成本降低500元 全面运营后将持续优化服务链条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 [2] 合作细节 - 合作企业为糖果类食品领军企业 年销售规模约16万吨 以往运输主要依靠公路 2025年8月达成以铁路为核心的全程物流总包合作 [2] - 首次在国铁广州局范围内使用完全根据企业需求设计的合同条款 实现门到门一站式铁路物流服务 [2] - 创新采用加挂既有班列方式提升运输效率 开通发往北京、四川、重庆、浙江、上海、安徽、湖南等方向的稳定班列 [2] 运营保障 - 通过中铁快运网络货运平台整合两端汽运资源实现全程无缝衔接 [2] - 针对商品高价值、严质控特点为所有箱型投保足额运输保险全面覆盖货损风险 [2] - 成功打造高效便捷的大湾区公转铁绿色物流新通道拓展绿色低碳物流新路径 [1][2]
长三角铁路2025年暑运发送旅客1.84亿人次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07:48
客流呈现持续高峰,观演观赛成为新增长点。暑运期间,长三角去往北京、成都、广州、深圳、重庆、 西安、武汉等直通方向客流火爆,发送直通旅客逾4081万人次;管内往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 州、无锡、扬州、黄山、盐城、芜湖、安庆、连云港等地客流增幅明显,发送管内旅客逾1.43亿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运,长三角多地明星演唱会、音乐大赛、文旅赛事引流作用明显,特别是"苏 超"联赛自5月10日揭幕以来,影响力从绿茵场不断"出圈"。铁路部门依托发达的高铁网络和公交化开行 的高铁列车,精准对接赛事安排,联合地方体育、文旅等部门,创新推出"苏超"球迷专列服务。"高铁 +大巴"无缝接驳,服务球迷"一站直达"。仅暑运期间,长三角铁路部门就开行27趟"苏超"球迷专列,累 计运送球迷逾2.4万人次。 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要。暑运期间,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充分考 虑客流变化和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影响,按照"适需安排、应急有备、精准匹配、梯次投放"的总体思 路,精准实施"一日一图"运能配置,运力随时根据客流需求调整。暑运62天共增开旅客列车4226列,组 织动车组列车扩编重联10642列,加挂普速客 ...
长三角铁路2025年暑期62天发送旅客1.84亿人次
央视新闻· 2025-09-01 11:00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获悉,2025年暑运昨日(31日)正式落下帷 幕。长三角铁路62天(7月1日至8月31日)发送旅客1.84亿人次,同比多发送旅客逾600万人次,同比增 幅3.4%,暑运旅客发送人数创历年新高;发送货物88万车,货重3692万吨,同比增幅9.4%。 客流呈现持续高 观演观赛成为新增长点 今年暑运,长三角铁路客流迎来持续高峰,进入8月,每日客发量均保持在270万人次以上,其中,8月 16日发送旅客375.8万人次,创下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运,长三角多地明 星演唱会、音乐大赛、文旅赛事引流作用明显,特别是"苏超"联赛自5月10日揭幕以来,影响力从绿茵 场不断"出圈"。铁路部门依托发达的高铁网络和公交化开行的高铁列车,精准对接赛事安排,联合地方 体育、文旅等部门,创新推出"苏超"球迷专列服务。仅暑运期间,长三角铁路部门就开行27趟" 苏超 "球迷专列,累计运送球迷逾2.4万人次。 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推出多项属地特色服务 在确保餐饮供应、候乘环境等基本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站车安全、引导服务,优化旅客乘降组织, 做好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 ...
长三角铁路2025年暑运收官 62天发送旅客1.84亿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0:58
客运表现 - 暑运62天发送旅客1.8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日均客发量8月持续超270万人次 其中8月16日单日发送375.8万人次达峰值 [3] - 直通方向发送旅客4081万人次 管内方向发送1.43亿人次 [3] 客运创新服务 - 开行27趟"苏超"球迷专列 累计运送球迷超2.4万人次 [3] - 增开旅客列车4226列 动车组扩编重联10642列 普速车加挂5033辆 [5] - 建立路地数据共享机制 优化进出站流线及乘降组织 [5] 货运物流建设 - 发送货物88万车 货重3692万吨 [1] - 开行中欧班列578列(去程) 发送6万标箱(去程) [7] - 海铁联运完成57.4万标箱 港口电煤发运345万吨 [7] 运输网络优化 - 通过调整车流径路和增开货物列车优化运输方案 [7] - 电厂存煤达400万吨 可耗天数超22天 [7] - 推出多式联运"一单制"物流新产品 [7]
客运发送量创历史新高,国铁集团上半年盈利15.5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29 14:30
公司经营业绩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860亿元 净利润盈利15.5亿元[2] - 资产负债率62.91% 较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2] -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9] 客运业务发展 - 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同期新高[6] - 单日发送旅客峰值达2311.9万人次(5月1日)[6] - 开行旅游列车972列 同比增长23% 旅游客流达6.2亿人次(占总发送量29.9%)[5] - 银发旅游专列计划全年开行超2000列[5] - 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 同比增长7.5%[6] 货运业务进展 - 发送货物19.8亿吨 同比增长3.0%[7] - 日均装车18.24万车 同比增长4.0%[7] - 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825.4万标箱 同比增长18.1%[7] - 物流总包合同运量达12.3亿吨[7] 国际班列运营 - 中欧和中亚班列开行1.7万列 同比增长8%[7] - 发送集装箱153万标箱 同比增长5%[7]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74.6万标箱 同比增长77%[7] 铁路网络建设 - 上半年投产新线301公里[9]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多条线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8] - 新藏铁路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950亿元[8] - 中吉乌铁路全线开工 中老铁路客运量1007万人次(+1.7%) 货运量1260万吨(+25.9%)[9] 技术创新突破 - 新增投用复兴号动车组83组[5] - 沪昆高铁杭长段、京哈高铁京沈段实现350公里/小时高标运营[5] - CR450动车组开展400公里/小时样车试验[9] 行业前景预期 - 2025年计划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4.9% 货物发送量增长1.1%[3] - 2025年春运客流量同比增长6.1% 全年计划投产新线2600公里[3]
秦港股份上半年稳健经营:吞吐量稳步增长,核心业务韧性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7:4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4.51亿元同比下降0.30% 归母净利润9.88亿元同比下降2.22% [1] - 扣非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增长4.08%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 [1] 运营数据 - 货物总吞吐量208.38百万吨同比增长3.08% 较2024年同期增加6.22百万吨 [1] - 秦皇岛港吞吐量89.42百万吨微增0.31% 曹妃甸港68.04百万吨增长4.07% 黄骅港50.92百万吨大幅增长6.88% [1] 货种结构 - 煤炭吞吐量106.46百万吨同比增长3.92% 保持核心货种地位 [2] - 金属矿石吞吐量76.43百万吨微增0.50% 油品及液体化工吞吐量0.87百万吨大幅增长10.13% [2] - 集装箱吞吐量8.73百万吨 箱量增幅达20.75% 杂货吞吐量15.89百万吨增长1.53% [2] 战略优势 - 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形成营销合力 实行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地跨港经营战略 [3] - 经济腹地覆盖"三西"煤炭产区与长三角珠三角消费区域 河北省钢铁产业提供需求支撑 [3] - 与中煤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晋控煤业集团等大型客户保持长期合作 [3] 发展展望 - 下半年煤炭业务聚焦新增货源开发 金属矿石业务拓展冀南钢企市场 杂货业务强化"北粮南运"布局 [3] - 公司将持续提升港口服务水平 力争实现全年业绩平稳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