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私有化
icon
搜索文档
长虹控股集团拟溢价32.93%,私有化长虹佳华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3 05:32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被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1] - 四川长虹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 虹图投资将收购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5.8亿股普通股 约占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9.87% [1] - 交易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交易规模合计7.09亿港元 [1] 私有化原因与影响 - 私有化主因是长虹佳华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1]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相关成本 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探索新发展机会 [1] - 交易溢价显著 较9月11日收盘价0.92港元/股溢价32.93% 9月23日股价高开22.83%至1.13港元/股 市值达16.44亿港元 [2]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长虹佳华成立于2000年 2004年加入长虹集团 2013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2020年转主板交易 [2] - 公司主要从事ICT产品、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 [2] - ICT企业产品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2025年上半年收益83.78亿港元同比增长23.67% ICT消费者产品收益84.71亿港元同比略微下降 [2] 财务状况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9.86亿港元同比增长7.58% 净利润3.79亿港元同比增长5.19%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 归母净利润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2]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私有化退市
巨潮资讯· 2025-09-23 03:16
私有化交易结构 - 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长虹佳华 收购除四川长虹控制股份外的580,000,002股普通股 [2][3] - 私有化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计划股份注销后发行等量新股予要约人 [4] -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2][4] 股权结构与财务数据 - 四川长虹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含可转换优先股) [2][4] - 长虹佳华总股本包含普通股1,454,652,000股和可转换优先股1,115,868,000股 [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3.51% 净资产27.59亿元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降至78.20% 净资产28.20亿元 [2][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64.76亿元 净利润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4.84亿元 净利润1.67亿元 [3] 私有化动因与影响 - 长虹佳华股份流通量与交投量持续低迷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2][4] - 港股平台资本运作难度大 上市成本高 私有化后可借助长虹控股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4][5] - 私有化不会改变四川长虹持股比例 对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5] 交易进展 - 已获香港证监会对《联合公告》出具无异议函 并于2025年9月22日发布联合公告 [4]
吉利汽车表决通过,极氪私有化迈出重要一步
巨潮资讯· 2025-09-06 03:35
股东投票结果 - 股东特别大会以95.14%赞成票通过极氪私有化普通决议案 赞成票数为2,282,375,159股 反对票数为116,609,273股 [2] - 决议案通过门槛为超过50%赞成票 实际赞成比例远超最低要求 [2] - 当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118,052,286股 其中10,086,615,033股登记于股东名册并具有投票权 [2] 股权结构 - 独立股东可投票股份总数5,881,723,833股 占具有投票权股份的58.3% [2] - 参与投票的独立股东股份数占可投票股份的40.8% (2,282,375,159赞成股 + 116,609,273反对股) / 5,881,723,833股 [2] 公司行动意义 - 极氪私有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最佳利益 [2] - 决议案根据上市规则第13.39(4)条以指定投票表决方式通过 [2]
房企掀退市潮,又一家撤离港股
财经网· 2025-09-02 12:48
又一家企业撤离港股。 8月29日下午4时,随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的正式撤销,北京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走完了它作为上市 公司的最后一段旅程。 据统计,今年已有37家上市公司从港股退市。其中,地产行业的退市者最多,有9家,包括5家私有化 (ESR、首创钜大、融信服务、复星旅文、北京建设)及4家被取消上市地位(上置集团、中泛控股、 银城国际控股、中国恒大)。 财务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北京建设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已持续亏损7年,总亏损额超过25亿元。其 中,2024年,北京建设实现营业收入8.65亿元,同比下降41.1%;归母净利润亏损5.37亿元,上年同期 亏损9.0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7.7分。 5月20日,北京建设发布停牌公告。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划,6月18日公司发布皓明控股(要约人)宣布对 北京建设的私有化计划,拟以每股0.14港元价格收购其所有计划股份,较停牌前每股0.04港元溢价2.5 倍。 据了解,计划股份是指除北京建设控股股东以外的公众股份,占比30.9%,应付的最高现金代价约为 3.02亿港元。计划生效后,要约人、北控置业香港、京泰实业及Illumination将分别直接持有约55.5%、 3 ...
收到私有化口头报价 加拿大鹅(GOOS.US)涨超17%
智通财经· 2025-08-27 14:55
加拿大鹅(GOOS.US)股价走高,截至发稿,该股涨超17%,报14.249美元。消息面上,该股控股股东贝 恩资本已收到来自私募股权公司博裕资本及Advent International的私有化口头报价,对加拿大鹅的估值 为13.5亿美元。据悉,贝恩资本正考虑出售所持有的加拿大鹅股份,高盛将担任今次交易的顾问。其他 潜在买家包括波司登(03998),以及私募股权公司方源资本与安踏(02020)组成的财团。 ...
从“秃鹫”到“护航者”!日本企业主动拥抱私募股权 私有化交易迈向创纪录一年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2:59
日本私有化交易趋势 - 日本2024年私有化交易总额预计创历史新高 可能超过2023年的403亿美元[1] - 截至8月20日 日本私募股权交易总额达276亿美元 是2023年同期95亿美元的三倍[1] - 黑石以35亿美元收购TechnoPro 殷拓以27亿美元竞购富士达[1] 私募股权基金活动 - 凯雷日本在三大核心领域追踪超过300个潜在项目 其中约30个有望在未来12-18个月内完成交割[2] - 私募股权基金与企业的洽谈中约有半数由企业主动发起[7] - 私募股权基金认为日本稳健的资本市场为企业重新上市提供支持[8] 市场改革与公司治理 - 东京证券交易所出台更严格公司治理标准 迫使企业探索包括退市在内的多种发展选项[2] - 改革推动企业掀起股份回购 资产出售及管理层收购热潮[2] - 日本市场存在数量异常庞大的估值偏低股票[2] 激进投资者影响 - 激进投资行为推高目标企业股价预期 被视为私有化交易前兆[6] - 富士达从被激进基金Oasis列为目标到收购要约的三年间股价涨幅超一倍[7] - 美国银行指出激进投资者介入后可能将股价推高至无人能提出合理收购报价的水平[6] 企业战略转变 - 私有化成为企业一种自然的战略选择 管理层在激进投资者成为股东前就开始考虑私有化[7] - 私有化提供远离公开市场目光 推进重组的机会[8] - 私募股权基金通常至少会给现有管理层推动重组的机会[8] 行业资本动态 - 私募股权从业者表示投资者对日本市场机遇关注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1] - 殷拓集团预计将出现更多基金间项目接转交易[8] - 行业内有大量资本亟待配置 使私募股权公司作为潜在收购方的地位不断增强[8]
这家港股公司,即将主动退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12:24
私有化计划与交易结构 - 皓明控股提出私有化北京建设并撤销上市地位的建议已获法院批准 计划于8月29日下午4时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1] - 私有化收购价格为每股0.14港元 较停牌前每股0.04港元溢价250% [1] - 公司股权结构为北控置业香港持股36.26% 皓明控股持股22.35% 京泰实业持股6.99% 实控人均为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定位 - 北京建设成立于2009年7月 由北控集团通过收购元升国际集团实现借壳上市 [2] - 公司作为北控集团唯一港股投融资平台 主要业务聚焦现代物流设施 高端冷链仓库 数据中心新基建及产业园区多元业务 [2] - 北控集团地产业务通过北控置业集团和北京建设分别运营国内地产开发和国际资本平台 [2] 财务表现与退市原因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 2023年亏损9亿元 2024年亏损5.37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至8.65亿元 [3] - 长期日均成交额不足百万港元 维持上市地位的合规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攀升 [3] - 公司称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导致业绩承压 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且股本融资能力有限 [1]
东风集团深夜重大公告,股价1小时大涨超9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23:55
交易方案 - 东风集团股份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同时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1] - 交易采用股权分派加吸收合并的组合模式 两大核心环节互为前提并同步推进 [2] - 第一环节为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 随后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2] - 第二环节为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 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100%控制 [2] - 总体收购价格为10.85港元/股 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 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 [2] 岚图汽车业绩表现 - 岚图汽车7月交付达12135辆 同比增长102% 环比增长21% 实现六连涨 [3] - 1-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68263辆 同比增长88% [3] - 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旗下最具价值和成长性的优质资产之一 [3] 市场反应与估值背景 - 东风集团股份ADR在公告后一小时内暴涨超91% 收盘涨幅达87.69% 报61美元 [3] - 东风集团股份近年来估值表现偏低 股票市值长期远低于净资产 [3] - 此次创新性交易方案有望强化东风战略布局 树立改革创新新标杆 [2]
东风集团股份1小时暴涨超90%,东风集团股份拟私有化退市
第一财经· 2025-08-22 16:41
公司私有化与资本运作 - 东风集团股份拟以10.85港元/股价格私有化退市 现金对价6.68港元/股 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 [1] - 私有化后公司ADR报价62.22美元 单日涨幅达91.45% [1] - 私有化主因包括股票估值偏低丧失融资能力 以及上市公司架构限制内部整合 [1] 子公司资本化进程 - 岚图汽车将通过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 [1] - 私有化与岚图上市同步进行 采用"股权+现金"混合支付方案 [1] 企业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正积极推进新能源转型 已启动内部改革计划 [1] - 私有化旨在突破上市公司监管限制 促进业务板块融合与重组 [1]
私有化失败后业绩“告急”,金利来上半年盈转亏、营业额降两成
新京报· 2025-08-17 02:3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4.87亿港元,同比下滑19%,所有主要业务收入均下跌 [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96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5823.3万港元,为2002年后首次中期亏损 [2] - 股东应占溢利连续三年呈两位数下跌,2024年营业额12.19亿港元同比下跌8%,溢利下滑20%至9309.7万港元 [6] 服装业务 - 国内服装业务营业额3.18亿港元同比下跌24%,批发业务销售额暴跌50%占比降至20% [3] - 自营零售销售额同比上升11%,但同店销售下跌12%,奥特莱斯店销售额跌30%,电商业务跌14% [3] - 新加坡地区服装销售额1708万港元同比跌8%,亏损扩大至346万港元 [3] - 服装产品门店总数754家(自营146家),较去年减少30余家,较2012年峰值1300家减少近半 [6]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涵盖服饰、地产及特许经营,拥有线下近2700家实体店及150家电商店铺 [4] - 投资物业组合价值26.58亿港元,上半年公平价值亏损2295万港元同比扩大 [5] - 新能源公司上半年录得78.8万港元售电收入及轻微盈利 [5] 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及银行结余11.32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7976万港元 [5] - 无银行贷款及透支,资产负债比率为零 [5] 私有化与战略 - 2025年5月私有化计划失败,原拟收购31.25%股份回归家族经营 [6] - 行业竞争加剧,男装市场规模6000亿元但格局分散,运动休闲装冲击正装市场 [7] - 公司计划优化产品质量、整合分销网络、加强自营零售,并借助斯诺克运动营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