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即交证

搜索文档
因房企等原因拿不到房本怎么办?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发声
央视新闻· 2025-09-26 03:13
记者22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为了解决由于历史上一些房地产项目审批、建设、交易、监管等环节不 衔接、不规范,导致登记要件缺失,无法为不动产登记办证的问题,自然资源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 局、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协调联动,全力推动化解部分群众"买了房、拿不到证"的历史遗留难题。 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明确,相关政策制定中要贯彻"四个坚持",即坚持为无过错群众办证,坚持政府主 导、部门联动,坚持历史态度、实事求是,坚持疏堵结合、源头防范。同时,对土地房屋因房企原因被 查封、土地房屋被房企抵押等问题提出以下处理原则: 针对土地房屋因房企原因被查封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 明确对于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法释〔2023〕1号)规定条件 的购房群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的不动产(含土地、在建工程、房屋)被查封的,查封机关 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与司法政策及时作出处理: 办理预告登记后被查封的,应当解除查封,但因购房群众自身债务被查封的不得解除; 对其他劣后于(在清偿顺序上次于)购房群众交付请求权的债务导致被查封的,应当解除查封;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毛丹 为防止新增问题产生,对于符合法释〔 ...
全国2300多个县市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6:18
针对土地房屋被房企抵押项目办证问题,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副司长申爱华指出,以居 住为目的的购房群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但房企存在未偿还抵押债务的,在为购房群众办理不 动产权证书的同时,按套注销对应房屋的不动产(含土地、在建工程、房屋)抵押登记。同时,也要采取 有效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债权安全。注销抵押登记前,各地相关工作机制应与金融机构加强协商,并督促 指导房企按照被注销抵押登记的不动产的市场价值,通过将本项目超出预售资金监管额度的部分依法优 先用于偿还开发贷款等金融机构抵押债权,或置换、补充新的足值抵质押物等方式,等额足值保障金融 机构债权安全。 胡善顺解释,在政策举措研究制定中,坚持为无过错群众办证。不让购房群众为开发商违规行为和政府 监管问题"埋单"。同时,严防风险、严守底线,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借不动产登记合法化。同时,坚持疏 堵结合、源头防范。一手抓化存量,一手防新增。化解存量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注重加强业务协同、 信息共享和惩戒约束,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全业务链条闭环监管,推动实现"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 源头防范新增问题产生。(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国2300多个县市新建商品房 ...
“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证券日报· 2025-09-23 23:23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是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和交付的重点举措。上海易居房 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保交房",为房地产项 目注入流动性,使得楼盘能够加快完工交付。为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助力。 融资新模式落地见效 2024年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 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协调机制。 2024年10月份,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举行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 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尽进"。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建立了以房地产项目而 非企业为核心、资金封闭运转的融资新模式,专注于项目本身创造和平衡现金流的能力。既满足了项目 的合理融资需求,也保障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需求。 协调机制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推进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 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过5万亿元,保交房攻坚战实现住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证券日报· 2025-09-23 23:15
今年以来,协调机制持续推进,"白名单"项目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本报记者 张芗逸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 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有力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是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和交付的重点举措。上海易居 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保交房",为房地产 项目注入流动性,使得楼盘能够加快完工交付。为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助力。 融资新模式落地见效 2024年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 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协调机制。 2024年10月份,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举行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 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 ...
全国2300多个县市新建商品房实施“交房即交证”
证券时报· 2025-09-23 18:20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通过相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全国累计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300多万套,今年以来化解230多万套,群众拿到"小红本",与之相 关的落户、入学、买卖、融资等难题也迎刃而解,有力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增强了市场活力,维护了 社会和谐稳定。源头防范新增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全国2300多个县市实施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 即交证"改革,发放不动产权证书840多万本,群众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就能领到不动产权证书,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据介绍,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努力让 群众在登记服务中感受到舒心、暖心和安心。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业务链条长,涉及部 门和环节多,历史上一些项目审批、建设、交易、监管等环节不衔接、不规范,导致登记要件缺失,无 法登记办证,影响群众合法权益。买了房、拿不到证,成为群众的一块"心病"。为解决群众的这一急难 愁盼问题,有效破解办证难题,近年来,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 证。 自然资源部表示,今年以来,多部门协调联动,采取了三 ...
全国2300多个县市 新建商品房实施“交房即交证”
证券时报· 2025-09-23 18:15
自然资源部表示,今年以来,多部门协调联动,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建立部际沟通协调机制。自然 资源部联合相关部门构建部际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常态化沟通会商,共同研究解决涉及跨部门的重大问 题,高效协同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二是研究提出政策举措。坚持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 么,政策举措就解决什么。针对群众已购买国有土地上的住房,因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无法办理 登记的难题,自然资源部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政策, 分类施策,提出了化解存量问题、防止新增问题的政策举措。三是指导地方积极化解问题。采取实地调 研、视频培训、定期调度等方式,督促指导地方用好用足政策举措,积极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 众办好证。各地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普遍建立了跨部门化解协调机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细化政 策,采取划片包点、定期调度等举措,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大力推动问题化解为群众办证。 自然资源部表示,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深化协调联动,强化政策指导,抓好统筹调度,推 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努力让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历史,让"小红本"托起更多群众的"安居梦"。 全国累计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证券日报· 2025-09-23 16:44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是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和交付的重点举措。上海易居 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保交房",为房地产 项目注入流动性,使得楼盘能够加快完工交付。为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助力。 融资新模式落地见效 2024年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 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协调机制。 2024年10月份,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举行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 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尽进"。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建立了以房地产项目而 非企业为核心、资金封闭运转的融资新模式,专注于项目本身创造和平衡现金流的能力。既满足了项目 的合理融资需求,也保障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需求。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 “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证券日报· 2025-09-23 16:28
本报记者 张芗逸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调机制建立了以房地产项目而非企业为核心、资 金封闭运转的融资新模式,专注于项目本身创造和平衡现金流的能力。既满足了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也保障了金融机构的风 险防控需求。 协调机制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推进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白名单"项目 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过5万亿元,保交房攻坚战实现住房交付373万套,顺利完成年度既定目标。 今年以来,协调机制持续推进,"白名单"项目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在国新办今年5月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云泽介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 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 截至目前,"白名单"项目贷款已超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较5月初的数据进一步增加。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 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 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 ...
“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 让“小红本”托起更多群众的“安居梦”
央视网· 2025-09-23 07:10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 胡善顺:千方百计扫除无过错群众办证的各种障碍,不让购房群众为开发商的违规行为和 政府监管问题"埋单",在化解存量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推动实现"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从源头防范新增问题产生。 三部门同时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在政策制定中坚持"为无过错群众办证"的原则,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针对土地房屋因房企原因被查封无法登记办证的情况,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依法解除查封;人民法院在查封土地 时应注明已出售房屋及其对应土地不在查封范围内;对于已办理预告登记或购房群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的不予查封。针对土地房屋因 被房企抵押导致无法登记办证的问题,明确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群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但房企存在未偿还抵押债务的, 在为购房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同时,按套注销对应房屋的不动产(含土地、在建工程、房屋)抵押登记。 央视网消息:9月22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自然资源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积极协调联动,全 力化解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 目前,全国已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300多万套,今年来共化解230多万套。群众在办理登记的同时 ...
西安楼市下半场:刚需降温,豪宅靠抢,新政如何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3:03
西安楼市现状 - 西安楼市呈现明显分化,开发商通过工抵房、特价房促销,而高端改善豪宅产品十分火爆,有项目50天内四开四罄 [1] - 近两月西安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淡,有降温趋势 [1] - 5月西安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下跌3%,二手房价格当月跌幅0.7% [7] - 5月新房供应面积同比锐减39%,成交面积同比下滑13% [7] - 1-5月新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收缩27%,供应总量减少近三成 [8] 政策举措 - 西安市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1] - 新政核心包括打通公积金使用堵点和从土地供应源头保障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交付,力推"交房即交证" [1] - 公积金政策优化:允许提取公积金直接支付购房首付款,关中平原城市群及省内异地缴存者享受同等贷款权益 [2] - 土地供应端改革:建立动态定价模型,允许缴纳50%土地出让价款后办理预登记及相关开发手续 [5] - 配套强制绑定:要求企业在降低容积率同时必须同步完成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 [6] 公积金政策分析 - 2月西安市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回落到88.74%,跌破90%警戒线 [2][4] - 西安仍冻结"商转公"业务,是唯一冻结该业务的西北城市 [3] - 2023年3月西安市个贷率曾逼近95%的高位警戒线 [3] - 专家指出个贷率超90%意味着公积金池子接近警戒水位 [3] 土地市场表现 - 绿城中国近一个月内连续拿下4个地块,成交土地出让金40亿元 [5] - 龙翔控股溢价18%重仓布局西安港务片区 [5] - 四川邦泰集团半年内拿地五宗,成交土地出让金46.48亿元 [5] - 2025年1月1日至6月12日,西安市仅有22个板块有土地成交 [5] 市场结构性分化 - 新房成交均价维持在17924元/平方米(5月) [8] - 刚需市场萎缩,5月商品住宅成交量38.3万平方米,创2021年下半年以来历史低点 [8] - 房企促销策略普遍:68折特价房,工抵房、特价房等形式 [8] - 高端项目热销:城北豪宅项目50天四开四罄,曲江豪宅项目首开销售12.6亿元且首开即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