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瑞健康(0232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1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24.2百万元,其中物业开发收入为人民币182.7百万元[1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3.242亿元[25] - 公司物业开发收入为人民币1.827亿元[2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440万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7亿元[25]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24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875亿元下降67.2%[35] - 物业开发收入为人民币1.827亿元,同比下降76.9%[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2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0.587亿元增加人民币1.665亿元[38]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0.044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323亿元[37] - 总收入为3.24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875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67.2%[73] - 期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1.70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445万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64%[7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25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866万元人民币亏损扩大284%[7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07分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32分人民币亏损扩大284%[7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252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亏损为5866万元人民币,亏损额大幅增加[76] - 公司期内净亏损为2.251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865.9万元人民币亏损显著扩大[107]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9.8745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4178亿元人民币,降幅达67.2%[89][95] - 物业开发分部收入从7.92314亿元人民币降至1.8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9%[89][95] - 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从1.5812亿元人民币降至1.3944亿元人民币,下降11.8%[89][95] - 公司整体从分部溢利2.75541亿元人民币转为分部亏损1.25443亿元人民币[95] - 物业开发分部从溢利2.0119亿元人民币转为亏损1.73367亿元人民币[95] - 除税前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25163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88336亿元人民币[96] - 一級土地建設及開發服務收入从2461.2万元人民币降至206.4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1.6%[89][95] - 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从1241.3万元人民币降至0.2万元人民币,几乎完全消失[89][95] 成本和费用 - 分銷及銷售費用為人民幣0.43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人民幣0.191億元[41] - 行政開支為人民幣0.8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人民幣0.537億元[42] - 公司非流动资产折旧及摊销从3974.8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350.2万元人民币,下降40.9%[98] - 融资费用总额为1.125亿元人民币,其中合约负债利息为6569.9万元人民币[102] - 员工成本总额为4.7564亿元人民币,其中资本化至开发中物业的金额为1.1576亿元人民币[105] - 已售物业成本确认为开支的金额为3.03203亿元人民币[105] - 投资物业租金总收入为1.3944亿元人民币,相关直接经营开支为5970.3万元人民币[10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额为89.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0.4%[114] - 2025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人民币348.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88.3万元下降49.31%[166] 现金流状况 - 公司净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4.205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492亿元[4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20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922万元人民币显著增长754.4%[78]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879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4090万元人民币[78]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25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6028万元人民币[80] - 2025年上半年关联方垫款净流入54.379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出366万元人民币[80] 资产和债务 - 公司尚未偿还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25.946亿元,包括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187.321亿元和优先票据人民币38.625亿元[48] - 公司为客户按揭提供的未解除担保为人民币19.537亿元[50] - 公司持有的优先票据余额为人民币38.625亿元[53] -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21.999亿元人民币,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123.699亿元人民币下降1.4%[7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193.0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3.833亿元人民币略有下降[74] - 开发中待售物业为182.130亿元人民币,持作销售物业为26.106亿元人民币[74] - 银行及信托借款一年内到期部分为76.117亿元人民币,优先票据一年内到期部分为38.625亿元人民币[75]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045万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121.9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23.699亿元人民币下降1.4%[76]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7.045亿元人民币增长49.8%[80]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339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019亿元有所增加[46] - 于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包括在建)总公允价值为193.07486亿元人民币[110] - 以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为1348.1万元,与上年末持平[115]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总额为50.0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5.0%[118] - 逾期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为2.14亿元,其中逾期超过90天但未被视作违约[122] - 合约资产净额为22.95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123]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74.3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3.7%[125] - 应付账款中账龄超过两年的部分为14.81亿元,占应付账款总额的78.4%[126]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87.3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88.46亿元略有下降0.6%[127] - 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为76.12亿元人民币,占总借款的40.6%[127] - 一年后到期的非流动借款为111.20亿元人民币[127] - 优先票据总额为38.62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为38.62亿元[130] - 2022年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为33.91亿元人民币[130] - 2021年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为8782.6万元人民币,且利息支付已违约[135] - 2019年优先票据剩余未偿还本金为490万美元,公司可能被要求即时还款[133] - 2021年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未偿还本金为3825.7万美元,年利率16.0%,利息未按约定偿还可能被要求即时还款[137] - 2022年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为3.15159亿美元,年利率14.25%,实际年利率约15.74%,本金及利息未按约定偿还[138]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256.03296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物业抵押147.52104亿元,开发中待售物业抵押94.96592亿元[141] - 公司银行存款中约3139.3万元人民币已抵押作为客户按揭贷款担保[141] - 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为60.6893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建投资物业支出11.6707亿元,建造自用物业49.0186亿元[144] - 开发中待售物业已订约支出约为40.68235亿元人民币,尚未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拨备[144]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账面值约为人民币7,611,691,000元,且将在一年内到期[14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约人民币105,505,000元,远低于一年内到期的借款[148] - 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31,393,413.36元,需经批准后方可用于支付项目成本[148] 业务线表现:物业开发 - 报告期内公司已签约销售额为人民币651.1百万元[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签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6.511亿元[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签约销售额同比下降45%[2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已竣工未售总建筑面积为996,869平方米[3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6,387,065平方米[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到6,387,065平方米[9] - 公司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638.71万平方米,其中廊坊占比最高为19.1%(122.12万平方米)[31] 业务线表现:物业投资 - 报告期内公司总租金收入为人民币139.4百万元[14] - 公司在北京、深圳等城市拥有9个投资性自持物业,总规划建筑面积约745,289平方米[1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净减少4.9894亿元人民币,其中已完工投资物业减少4.8194亿元人民币[110]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取证可售货值的54%分布在北京[9] - 北京地区签约销售额为人民币5.713亿元,占总额87.7%[27] - 沈阳地区2025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为人民币1850万元,占比2.8%,较2024年同期下降[27] - 佛山地区2025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为人民币1780万元,占比2.7%[27] - 公司未确权的一级开发及旧改项目开发面积达581.1万平方米,其中深圳占比51.6%[15] 管理层讨论、指引及公司治理 - 公司正与银行重新约定2026年6月30日前到期的借款计划,并计划出售部分投资物业以改善财务状况[88] - 公司管理层现金预测依赖于成功与优先票据持有人及银行磋商延长还款时间表[149] - 公司现金预测依赖于成功出售投资物业及实行开发中物业的预售销售计划[149] - 公司提出改善流动性的措施包括调整建设进度、减少土地投资开支及加快销售[1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足导致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相关条款,公司承诺在三个月内完成新董事任命[66] - 公司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08] - 公司于2022年6月更名为国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物业开发及投资业务[81][82] 关联方交易 - 公司披露了广泛的关联方网络,包括由执行董事、控股股东及其家庭成员控制的实体[151][153][1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关联方款项净额为人民币33.394亿元,较2024年末的27.452亿元增长21.65%[159] - 应收关联方款项中,非贸易性质有息结余为人民币17.220亿元,较2024年末的26.283亿元下降34.48%,利率范围为4.75%至9.30%[159][160] - 公司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41.009亿元,较2024年末的35.571亿元增长15.29%[161] - 应付关联方款项中,非贸易性质结余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应付龙湖花木人民币13.977亿元和应付通和置业人民币10.856亿元[161] - 关联方张章笋先生及阮文娟女士为公司人民币162.175亿元的银行贷款及信托贷款提供无偿担保[165] - 公司为关联方江门映辉湾房地产公司及汕头荟瑞酒店的银行融资提供担保,金额为人民币2.154亿元[165] - 应收关联方锐达置业款项为人民币14.348亿元,较2024年末的14.997亿元略有下降[159] - 应收关联方北京达源通瑞款项大幅增加至人民币7.194亿元,而2024年末仅为400.3万元[159] - 应付关联方石家莊國龍款项为人民币1.939亿元,较2024年末的5.439亿元下降64.35%[161] 股权投资 - 对渤海人寿保险持股0.15%,账面价值约为848.1万元[116] - 对永清吉银村镇银行持股10%,账面价值约为500万元[116] - 公司非上市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归类为第三级别[167] - 渤海人寿股本投资0.15%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848.1万元人民币[168] - 永清吉银村镇银行股本投资10%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人民币[168] - 两项第三级别非上市权益工具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总公允价值为1348.1万元人民币[168] - 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由董事按市场法釐定并调整缺乏适销性[1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第三级别公允价值计量结余无变动[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第一级别及第二级别之间无转拨且无移入或移出第三级别[170] - 以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及负债账面值与公允价值相若[170] 股东结构和融资工具 - 董事会主席张章笋通过受控法团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409,431,570股,占公司权益的76.71%[58] - 董事会主席张章笋持有2022年优先票据125,110,000美元,占该票据总额的37.4%[60] - 主要股东张章笋、通和及阮文娟各自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76.71%的权益[62] - 借款中浮息借款约为63.71亿元人民币,年利率区间为4.75%至18.00%[128] - 定息借款年利率区间为2.80%至14.00%[128] - 2025年上半年偿还优先票据本金8407万元人民币[80] - 2025年上半年新造金融机构借款3640万元人民币,并偿还银行贷款1.171亿元人民币[80] - 公司14家附属公司股权被抵押作为融资及优先票据担保,持股比例从80%至100%不等[143] 担保事项 - 为个别置业者提供的贷款融资担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024,56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46,460千元,减少约3.9%[145] - 为公司置业者提供的贷款融资担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88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288千元,减少约7.6%[145] - 为关联方提供的银行融资担保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30,000,000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15,440,000元,减少约6.3%[147] 税务事项 - 所得税项出现抵免,总额为1831.7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递延所得税项抵免2507.7万元人民币[104] 员工成本 - 公司雇员约389人,产生的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4760万元[55]
都市丽人(0229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15
���� 中 期 報 告 2025 Interim Report 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目錄 4 公司資料 5 財務概要 6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15 中期財務資料之審閱報告 16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17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19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21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22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附註 40 其他資料 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都市麗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2 3 都市麗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鄭耀南先生 (主席兼行政總裁) 張盛鋒先生 (副主席兼副總裁) 吳小麗女士 (副總裁) 冼順祥先生 (副總裁) 朱洪波先生 (副總裁) 非執行董事 林宗宏先生 蔡瑋軒先生 董事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 丘志明先生 (主席) 戴亦一博士 呂鴻德博士 薪酬委員會 戴亦一博士 (主席) 朱洪波先生 呂鴻德博士 提名委員會 呂鴻德博士 (主席) 吳小麗女士 丘志明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丘志明先生 戴亦一博士 呂鴻德博士 公司秘書 風險管理委員會 丘志明先生 (主席) 戴亦一博士 呂鴻德博士 核數師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及註冊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 主要往來銀 ...
绿地香港(0033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1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69.3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3.32亿元增长6.05亿元(+9.6%)[10]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4.93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5.00亿元略有收窄700万元(+1.4%)[1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38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83亿元扩大5500万元(-11.4%)[10] - 公司总收益约为人民币69.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人民币5.38亿元,同比上升约11%[23]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69.3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3.31亿元增长约10%[55][57] - 期内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4.93亿元和5.38亿元,较2024年同期变化约为-1%和+11%[68][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6,935,579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6,330,593千元增长9.6%[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人民币492,909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00,366千元收窄1.5%[1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虧損為5.382億元人民幣[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9290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5.00366亿元人民币略有收窄[167][16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5.38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828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1.5%[190] 成本和费用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7.1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58亿元下降1.47亿元(-17.1%)[10] - 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8.58亿元降至约7.11亿元,毛利率从14%下降至10%[60][62] - 行政费用和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分别降至约1.33亿元和1.6亿元,同比减少约23%和13%[64][70]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24亿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亿元[65][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711,084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857,772千元下降17.1%[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6,224,495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472,821千元增长13.7%[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55,274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23,655千元增长25.6%[134]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2.37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3亿人民币,增长25.5%[176] - 已出售物业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50.79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8.38亿人民币,增长14.9%[186]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物业销售收益为人民币64.29亿元,占总收益92.7%,较2024年同期增长6.24亿元(+10.7%)[11][13] - 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6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72万元(+1.3%)[11] - 物业租赁收益为人民币1.13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500万元(-11.7%)[11] - 酒店及配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011万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834万元(-21.7%)[11] - 物业销售收益为人民币64.29亿元,占总收益93%,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1%[56][57][58] - 物业销售收益約為人民币64.29亿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1%[25] - 物业销售收益为64.2921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8.0561亿元人民币增长10.7%[164] - 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益为3.6329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58577亿元人民币增长1.3%[164] - 酒店及配套服务收益为3011.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45.4万元人民币下降21.7%[164] - 租赁租金收入为1.129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7952亿元人民币下降11.7%[164] 各地区项目表现 - 江蘇省項目交付建築面積120,135平方米,確認銷售額約人民币21.91亿元,平均售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8,238元[27] - 浙江省項目交付建築面積135,745平方米,確認銷售額約人民币18.59亿元,平均售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3,695元[27] - 雲南省項目交付建築面積88,764平方米,確認銷售額約人民币14.50亿元,平均售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6,335元[27]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93.60亿元,较2023年末的1144.70亿元减少51.10亿元(-4.5%)[1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包括受限制现金)约为人民币9.88亿元[2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为3.0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9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66][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约为1093.6亿元,总负债约为927.02亿元,总权益约为166.58亿元[75][81] - 净负债比率约为81%(2024年12月31日:75%),总现金及等价物约为9.88亿元,总借款约为144.87亿元[77] - 公司净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81%[8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9.88亿元人民币[82] - 公司借款总额约为144.87亿元人民币[82] - 公司权益总额约为166.58亿元人民币[82] - 公司抵押资产账面价值约为287.45亿元人民币以获取银行信贷[85][87] - 已抵押贷款未偿还余额约为144.52亿元人民币[85][87] - 公司为按揭提供的担保金额为177.45亿人民币[89] - 物业发展业务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44.10亿元人民币[91] - 公司总资产为1093.6亿元,较期初1144.7亿元下降4.5%[138][139] - 流动资产的下降主要由发展中物业减少所致,从505.8亿元降至439.3亿元,降幅13.1%[138]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64亿元,较期初6.95亿元大幅下降33.2%[138] - 公司总权益为166.6亿元,较期初171.5亿元下降2.9%[139] - 非流动计息贷款从58.4亿元大幅减少至27.3亿元,降幅53.3%[139] - 流动计息贷款从84.8亿元增加至117.6亿元,增幅38.6%[139] - 合约负债从218.1亿元下降至181.4亿元,降幅16.8%[139]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29.4亿元,较期初62.7亿元下降53.0%[139]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06.6亿元,较期初243.9亿元下降15.3%[139] - 公司權益總額從2025年初的171.515億元人民幣下降至166.577億元人民幣,減少2.9%[140] - 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值,淨流出4.021億元人民幣[141] - 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淨流入2.589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提取受限制存款2.994億元人民幣[141] - 公司融資活動現金流淨流出0.88億元人民幣,主要因償還計息貸款3.166億元人民幣及支付利息2.487億元人民幣[141] - 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5年初的6.951億元人民幣減少至4.635億元人民幣,下降33.3%[1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籌集計息貸款4.908億元人民幣[1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计息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44.87亿元,其中117.59亿元需在一年内偿还[14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64亿元,远低于一年内到期贷款[1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逾期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5.49亿元,由账面价值139.83亿元的库存物业抵押[144] - 报告期后新增2.64亿元贷款逾期,使截至报告日逾期贷款总额增至47.46亿元[144] - 一笔银团离岸贷款于2025年1月到期,包含8000万美元及4.15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9.5亿元)[144] - 公司持有受限制预售款项人民币3700万元,需经批准后方可用于偿还特定负债[152] - 公司持有与5.78亿元建筑负债索赔相关的受限制银行存款人民币4.74亿元[152] - 总可申报分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4.70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3.60亿人民币,减少4.5%[172] - 物业销售分部资产从1275.75亿人民币降至1227.68亿人民币,减少3.8%[172] - 总可申报分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973.19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7.02亿人民币,减少4.7%[172] 业务运营和项目进展 - 公司合約銷售額約為人民币29.72亿元,已售合約總建築面積約為364,398平方米[23][29] - 已售出及交付項目的總建築面積為520,991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7%[25] - 物業銷售平均售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2,340元[25] - 长租业务小菁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所有项目保持盈利,营收和利润实现同比及环比正增长[36][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优质土地储备约1700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46][50] - 公司商业运营项目如义乌绿地朝阳门、南宁289上海天地、广州绿地缤纷城等综合出租率令人满意[37][39] - 2025年公司物业业务收入实现稳健增长,在管项目版图加速扩[40][43] - 公司新增多个外拓项目,在政府公建、医疗、教育等业态实现突破[40][43] - 公司建设“韶绿智算中心项目”,积极推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部署[42][44] - 2025年绿地智造全新升级“3+3专属服务体系”[45][49] - 公司采用“长租+短租”复合运营模式,有效提升资产运营效能与盈利水平[35][38]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为3.0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9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66][7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人民币301,511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91,750千元收窄49.1%[13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在2025年上半年净减少3.015亿元人民币[192] - 公司将账面价值为4.177亿元人民币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转为投资物业,并因此确认重估亏损1.697亿元人民币[193][1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总价值为79.528亿元人民币,较2025年初的78.96亿元人民币增长0.7%[192] - 已建成投资物业中,价值75.199亿元人民币的部分采用收入资本化法进行估值[196][199] - 已建成投资物业中,价值4.329亿元人民币的部分采用直接比较法进行估值[197][1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价值35.19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物业被质押作为集团借款的抵押品,较2024年末的35.54亿元人民币略有减少[198][199] 分部业绩和资产 - 物业销售分部在2025年上半年产生亏损2.97632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110.5万元人民币[167][169] - 物业租赁分部在2025年上半年亏损2.054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4.92331亿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67][169]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业绩在2025年上半年为溢利3783.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溢利595.3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67][169]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在2025年上半年为亏损1094.7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99.1万元人民币[167][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合营企业业绩为收益人民币37,839千元,去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5,953千元,增幅达535.6%[134] 税务和其他开支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3.01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0亿人民币,减少13.6%[178] - 当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从3.05亿人民币降至1.45亿人民币,减少52.4%[178] - 在建及已完工待售物业减值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39亿人民币,增长116.8%[186] - 公司于两个期间均适用25%的中国企业所得税率[179][182] 持续经营相关风险 - 公司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146] - 管理层正与贷款人协商延长还款期限和重组逾期贷款[147] - 若计划措施失败,公司可能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进行减值调整[154] 每股数据和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19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17元[137] - 公司中期期间未派付股息且董事确定不派发中期股息[187] - 公司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27.692亿股[190] 关联方交易和股权结构 - 2024年度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构成关连交易,金额约为人民币9,550,000元[133] - 2024年度来自一名董事及其控制实体的预付款项构成关连交易,金额约为人民币1,000元[133] - 董事王伟贤通过受控公司持有38,804,571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39%[96] - 主要股東Gluon Xima International Limited實益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1,650,244,409股,佔比59.11%[109] - 董事王偉賢先生通過家族信託間接持有關聯公司廣州廣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2,858,000元,佔其註冊資本28.58%[103][105] - 董事王煦菱女士作為信託受益人,間接持有關聯公司廣州廣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2,858,000元,佔比28.58%[103][105] - 主要股東SPG Investment Holdings Ltd.實益擁有公司股份110,094,641股,佔比3.94%[109] - 王偉賢先生被視為擁有由SPG Investment Holdings Ltd.持有的公司債權證,總本金額為4,475,000美元,其中包括5.625厘永久證券[102][104] - 主要股東Brilliant Bright Investment Limited實益擁有公司股份54,181,492股,佔比1.94%[109] - 受託人HSBC International Trustee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64,276,133股,佔比5.88%[10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791,884,683股[110] - 主要股东Gluon Xima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1,650,244,409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9.1%[110] - 主要股东Brilliant Bright直接持有54,181,492股[110] - 通过控股结构,HSBC International被视为拥有Brilliant Bright持有的164,276,133股权益[110] 其他综合收入和权益变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為123.7萬元人民幣,而2024年同期為其他全面開支188.8萬元人民幣[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保留盈利減少5.382億元人民幣,期末餘額為41.222億元人民幣[140] - 公司非控股權益從2025年初的59.567億元人民幣減少至59.196億元人民幣[140] 融资和公司活动 - 公司设立了一项总额为20亿美元的中期票据计划[117] - 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有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21] - 自2024年年报发布以来,除本报告披露外,集团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及未来前景无重大变化[123] - 在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职务由骆蔚峰先生一人兼任[112] - 董事会主席因其他业务承诺未出席2025年6月27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112] 宏观经济背景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1%,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信心[14][
权识国际(0038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07
| 公 | 司 | 資 | 料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管 | 理 | 層 | 討 論 | 及 | 分 | 析 | | | | | 3 | | 企 | 業 | 管 | 治 及 | 其 | 他 | 資 | 料 | | | | 8 | | 簡 | 明 | 綜 | 合 損 | 益 | 表 | | | | | | 1 0 | | 簡 | 明 | 綜 | 合 全 | 面 | 收 | 入 | 報 | 表 | | | 1 1 | | 簡 | 明 | 綜 | 合 財 | 務 | 狀 | 況 | 表 | | | | 1 2 | | 簡 | 明 | 綜 | 合 權 | 益 | 變 | 動 | 表 | | | | 1 4 | | 簡 | 明 | 綜 | 合 現 | 金 | 流 | 量 | 表 | | | | 1 5 | | 簡 | 明 | 綜 | 合 中 | 期 | 財 | 務 | 報 | 表 | 附 | 註 | 1 6 | 公司 資料 執行董事: 楊鈴先生 (主席 ...
长久股份(0695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04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 | Financial Summary | 財務概要 | 5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6 | |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Other Information |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 29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46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 綜合損益表 | 48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 | 49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50 | | Consolidated Sta ...
新明中国(0269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0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33.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7.9%[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36.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减少约59.1%[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0.728元[14] - 总收入约33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60万元人民币或57.9%[19][23][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6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减少59.1%[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36.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9.1%[49][50]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728元,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人民币1.783元[49][50] - 收益同比下降57.9%,从2024年上半年的78,696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142千元[178] - 期内亏损为147,66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42,809千元收窄56.9%[17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36,804千元,同比收窄59.1%[178] - 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728元,较2024年同期的1.783元收窄59.2%[1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46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3.428亿元亏损,收窄了57.2%[181][1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净亏损约人民币1.477亿元[195] 物业销售业务表现 - 已交付物业的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32.6百万元,同比下降约58.3%[15] - 已交付物业的总楼面面积约为3,647.38平方米,同比下降约78.2%[15] - 合约商业物业销售的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8,937.9元,同比上升约91%[15] - 山东项目第四期第9及16座销售额人民币23百万元因产权登记未完成而未确认收益[16] - 物业销售额约32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70万元人民币或58.3%[19][27][28] - 已交付物业销售建筑面积约3647.4平方米,同比下降78.2%[19][23][27] - 山东项目第四期第9座及第16座的住宅销售已完成,金额为人民币2300万元[92][93] - 山东项目第四期第9座及第16座的预计交付日期为2025年9月[92][93] 成本和费用表现 - 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4.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9.5%[14] - 毛利约4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90万元人民币或69.5%,毛利率为14.5%,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31][35] - 其他开支约1.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3亿元人民币或63.3%,其中借款违约金约1.069亿元人民币[39][40] - 经营亏损约1.47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97亿元人民币或56.2%[41] - 财务成本约47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240万元人民币或35.3%[43] - 公司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47.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337.4百万元减少56.2%[45] - 公司融资成本为人民币47.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3%[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775.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530.7万元增加了35.3%[182] - 2025年上半年罚息支出为1.069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1.974亿元,减少了45.8%[182] 其他业务收入表现 - 租金收入约5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万元人民币或22.9%[30][34] 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人民币2,124.6百万元[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约为人民币5,821.5百万元[18] - 于2025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值约58.215亿元人民币,资产总值约21.246亿元人民币,亏绌总额约36.969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包括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1.5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2.1百万元减少[55][58]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2,124.6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0.9%[61][66]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5,821.5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2.3%[62][67] - 公司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655.6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3.3%[63][67] - 公司流动比率为0.18:1,与2024年末持平[64][68] - 公司负债比率为(67.1)%,较2024年末的(72.7)%有所改善[69]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3,521,132千元,较2024年末的负3,373,522千元恶化4.4%[179] - 负债净额为负3,696,874千元,较2024年末的负3,549,264千元扩大4.2%[18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2千元,较2024年末的662千元增加107.3%[179] - 公司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2.3万元增加了120.2%[184]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6月末的-33.02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36.969亿元人民币[181]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人民币46.556亿元[195] 借款和融资活动 - 可换股债券发行金额为3亿港元,年利率6.5%外加1%手续费,转换价格为每股1.39港元[70][76] - 可换股债券本金约人民币274.1百万元(相当于3亿港元)及利息截至报告日期尚未结算[72][77]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1,212.6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轻微减少人民币0.1百万元[74][78][80][86]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67.1)%,较2024年12月31日的(72.7)%有所改善[75] - 公司约人民币1,212.6百万元的计息银行借款未按还款计划支付,构成违约事件[89][91] - 可换股债券于2025年1月15日以总代价31.5百万港元被转让[71][76]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总金额约8420万港元,净额约7890万港元,其中92%(约726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8%(约630万港元)用作未来六个月的一般营运资金[92][93]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总资金约8420万港元,净资金约为7890万港元[118][122] - 供股净资金约92%(约726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118][122] - 供股净资金约8%(约63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18][122] - 于2025年6月30日,本金总额约人民币12.126亿元的借款及约人民币2.741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已逾期[195] - 公司已完成供股,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7830万港元,其中约92%(约7200万港元)将用于偿还债务[200]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8%(约630万港元)将用作未来六个月的一般营运资金[200] 现金流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70.6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出73.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现金流入为699.9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流出1524.2万元[182] - 2025年上半年合約負債減少1550.2萬元人民幣,而2024年同期減少6771.4萬元[182] 资产抵押和资本承担 - 公司为部分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金额约为人民币2790万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800万元)[103][109] - 公司已抵押或受限制的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20万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40万元)[104][110] - 与开发中物业活动相关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2450万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450万元)[106][112] - 公司在本期间就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0百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0百万元)[105][111] 战略计划和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出售上海项目,预计大部分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偿还尚欠借款[94][9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公司存在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情况,董事长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陈先生)兼任[144][148] - 蔡伟康先生于2025年2月24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及公司授权代表[145][149] - 曹志强先生于2025年3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并于2025年4月11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46][147][149] - 董事会于2025年4月14日发生重大变动,四位董事(两位执行董事、两位非执行董事)及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退休[150]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任命胡朝州先生和石艦文先生为执行董事[151][152][155]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三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和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2][155][156] - 审计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彦雯女士,并已审阅公司2023及2024年中期业绩和2022、2023及2024年全年业绩[160][161][163] - 薪酬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彦雯女士[166][170] - 提名委员会由一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承守先生[168][171] 股权结构和股份计划 - 董事陈承守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Xinxi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243,300股,约占已发行股本的0.26%[126] - 陈承守先生持有相联法团Xinxing Company Limited 100%的权益[129] - 公司无控股或主要股东(即无任何股东拥有10%或以上投票权或5%或以上已发行股本权益)[135]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规定,董事会授予的奖励股份总面值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38]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规定,单个获选参与者可获授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38]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2016年1月26日采纳起计[139][142] - 于2016年4月7日,公司向150名获选参与者授予了13,716,666股奖励股份[139][142] - 报告期间内,公司未授出、行使或注销任何购股权[140][142] - 报告期间内,公司董事会未向计划受托人支付任何资金用于购买公司股份,受托人也未在联交所购买任何公司股份[140][142] 运营和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42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0人,减少约4.8%[114][120] - 公司主要以人民币运营,部分银行存款以港元计价,未订立外汇对冲政策[11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74] - 董事会议决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75] 其他事项 - 公司报告期末后无重大事项[115][121] - 公司在报告期内及直至报告日期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69][172]
超大现代(0068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30 09:0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之 全年業績公告 業績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 | 附註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 | --- | --- | --- | --- | | | | 人民幣千元 | 人民幣千元 | | 收益 | 3 | 63,360 | 74,467 | | 銷售成本 | | (44,155) | (50,441) | | 毛利 | | 19,205 | 24,026 | | 其他收入 | 4 | 14,220 | 14,520 | | 其他淨收益或虧損 | 5 | 313 | (2,077) | | 銷售及分銷開支 | | (9,066) | (9,482) | | 一般及行政開支 | | (39,192) | (40,319) | | 經營虧損 | | (14,520) | (13,332) | | 融資成本 | 7(a) | (179 ...
捷隆控股(0142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01
中 期 報 告 目 錄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2 | | --- | --- | | 其他資料 | 11 | | 財務資料目錄 | 17 | | 公司資料 | 34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業務回顧 本集團是主要從事OEM服裝製造業務,專門生產睡衣及家居便服產品。我們經營垂直整 合業務,包括(1)原材料採購及坯布生產、(2)原料及布料開發、(3)服裝設計、(4)就產品 設計及布料使用向客戶提供意見、(5)使用我們的生產設施進行主要服裝生產流程、以及 (6)在各主要生產階段及對製成的服裝產品進行質量控制。因此,本集團能夠為客戶提供 一站式解決方案,由布料設計研發至最終生產及付運。本集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河南省、柬埔寨金邊市及洪都拉斯均設有生產設施,而目前在越南亦有通過長期合作的 代工廠進行生產。除在西班牙的設計中心外,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已在美國設立代表辦事 處以加強設計及售前╱後的工作,及加強與客戶的溝通。 隨著全球貿易逐漸復甦,各國央行預期即將迎來最近緊縮周期結束,全球經濟環境於二 零二五年得以重回正軌,惟世界仍然面臨分散供應鏈的趨勢增長、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 劇及關稅相關干擾等各種挑戰。在全球未明 ...
冠均国际控股(0162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00
開拓創新 追求卓越 Champion Allianc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冠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629 2025 中期報告 2025 INTERIM REPORT Champion Allianc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冠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1629 LEADING IN 公司資料 董事名稱 陳辰先生 (主席兼執行董事) 陳小龍先生 (執行董事) 胡恩鋒先生 (執行董事) 李愛國先生 (執行董事) 羅豔紅女士 (執行董事) 陳華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趙振東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錢志浩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INNOVATION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冠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目 錄 2 公司資料 3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9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12 中期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14 ...
三生制药(0153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43.55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8%(人民币3390万元)[12] - 收入为4,355,485千元,同比略微下降0.8%[145] - 报告期收入约为人民币4,355.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4,389.4百万元减少约33.9百万元或约0.8%[67] - 公司总收入为43.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其中中国内地收入为42.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62][164] - 其他地区收入为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7%[16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13.5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6%(人民币2.683亿元)[1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至约人民币1,358.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4.6%[82] - 期内溢利为1,388,574千元,同比增长25.4%[14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58,204千元,同比增长24.6%[14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3.5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90亿元增长24.6%[151][15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0.36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89.43亿元,增长4.8%[151] - 母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為1,358,204千元,同比增長24.6%[17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6.2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22亿元增长14.1%[153] - 每股基本盈利增至约人民币0.57元,同比增长约26.7%[8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7元,同比增长26.7%[145] - 每股基本盈利基於加權平均股數2,397,136,743股計算,股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3%[175][176] 成本和费用 - 毛利为人民币37.15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1%(人民币8160万元),毛利率由86.5%降至85.3%[12] - 公司毛利减少至约人民币3,715.8百万元,毛利率由86.5%降至85.3%[72] - 研发成本为547,523千元,同比增长15.0%[145] - 除稅前溢利相關成本中,僱員福利開支為810,218千元,同比增長4.7%[167] - 融資成本總計53,002千元,同比大幅下降49.2%,主要由於銀行借款利息下降至27,824千元[168] - 期內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163,933千元,同比增長33.5%[167][1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1.6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3亿元增长33.5%[153] - 以股本結算的薪酬開支為59,856千元,去年同期無此項開支[167] 核心产品市场表现 - 核心产品特比澳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份额为63.0%[3] - 特比澳在2025年上半年以销量计占据中国内地血小板减少症市场份额30.1%,以销售额计市场份额为63.0%[31] - 主要产品特比澳销售额减少至约人民币2,371.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约2,475.9百万元减少约104.7百万元或约4.2%,占收入总额约54.4%[67] - 两种rhEPO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共占中国内地rhEPO总市场份额的41.5%[3] - 益比奥自2002年起在中国内地rhEPO市场的销量和销售额均占据主导地位[34] - 益比奥及赛博尔合并销售额减少至约人民币455.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约515.7百万元减少约60.3百万元或约11.7%[68] - 益比奥销售额减少至约人民币345.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约393.1百万元减少约47.5百万元或约12.1%[68] - 赛博尔销售额减少至约人民币109.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约122.6百万元减少约12.8百万元或约10.4%[68] - 2025年上半年蔓迪在中国内地米诺地尔市场占据主要份额[40] - 脱髮领域销售额增至约人民币689.9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3.8%[70] - 核心产品蔓迪销售额增至约人民币681.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4.0%[70] 业务发展及合作协议 - 公司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707达成许可协议,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总额最高达48亿美元[18] - 辉瑞获得707在除中国内地外全球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公司保留中国内地权利[17] - 辉瑞获得707在中国内地的商业化选择权,行权后公司将获得总额不超过1.5亿美元的期权金及行权金[21] - 公司双抗产品SSGJ-707与辉瑞达成总额超过60亿美元的交易,首付款12.5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纪录[64]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获得HER2 ADC药物DB-1303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多个适应症的商业化权利[14] - 合同开发与生产运营业务收入为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2%[164] - CDMO业务收入增至约人民币100.9百万元,同比增长约76.1%[70] - 集团CDMO业务中德生生物总规划面积为500亩,旨在建成符合国际规范的生物药CDMO基地[42] 研发管线进展 - 公司拥有30项重点在研产品,其中27项在中国内地作为创新药物开发[4] - 积极研发的30项重点产品中,27项在中国内地作为创新药物开发[45] - 30项重点产品包括18项抗体药物、6项其他生物制品及6项小分子药物[45] - 研发管线覆盖14项血液/肿瘤科在研产品、10项自身免疫疾病等在研产品、3项肾科在研产品、2项皮肤科在研产品及1项代谢科在研产品[45] - 公司自主研发的抗VEGF/PD-1双抗707注射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15] - 抗IL-17A单抗(608)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III期临床试验已达疗效终点并于2024年11月申报NDA[51] - 抗IL-1β单抗(613)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并于2025年6月提交NDA[51] - 抗VEGF单抗(601A)针对BRVO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预计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52] - 抗IL-4Rα单抗(611)用于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已成功达到主要终点[5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已于2025年2月由合作伙伴推进完成[53] - 抗PD-1/HER2双抗(705)在美国的IND申请已获得FDA批准[54] - 雷帕霉素纳米粒(SSS39)的I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57] - 组合疗法SEL-212用于慢性难治性痛风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合作伙伴Sobi已于2024年7月向美国FDA申请滚动生物制剂许可证(BLA)[57] - 特比澳针对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31] - 益比奥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的适应症自2024年起获《国家医保目录》覆盖[34] - 益赛普自2017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35] - 赛普汀于2020年6月获批,并自同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38] 财务状况和现金流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至约人民币408.3百万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7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08,289千元,同比增长374.0%[14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实现公平值收益2.57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公平值亏损5,557万元人民币有大幅好转[166] - 2025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收益人民币2.57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0.56亿元[153] - 利息收入为8,393万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8,122万元人民币相比保持稳定[166] -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约为人民币969.6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1.3%[8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9.7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93亿元下降11.2%[153] - 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2.69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净流出6.19亿元人民币有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获得52.45亿元人民币[155] - 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17.02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银行借款26.02亿元人民币和债券12亿元人民币[155] - 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导致现金流出人民币1.84亿元[153] - 2025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人民币2.3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0亿元减少31.8%[15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8,86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63.2%[155] - 宣派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總額為547,149千元,與去年同期的551,834千元基本持平[174] - 2025年上半年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导致股份溢价减少人民币5.47亿元[151] 资产、负债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人民币4,368.8百万元[8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23,977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19.5%[1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24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21.43亿元人民币下降19.6%[1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至人民币17.23977亿元,较期初的21.42651亿元下降19.5%[183] - 已抵押存款为人民币1.3423亿元,较期初的1.78568亿元下降24.8%[183][18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490,704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4.2%[148]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总额增长至人民币154.2154亿元,较期初的135.8543亿元增长13.5%[181] - 一年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为95.9%,金额为人民币140.3616亿元[182] - 存货总额增长至人民币90.6152亿元,较期初的79.8803亿元增长13.4%[180] - 原材料存货增长至人民币32.364亿元,较期初的27.5895亿元增长17.3%[180] - 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总额增长至人民币21.725亿元,较期初的17.9561亿元增长21.0%[18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增长至人民币212.8736亿元,较期初的172.1896亿元增长23.6%[187]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为1,798,774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19.8%[14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下降至人民币18.36585亿元,较期初的35.07476亿元下降47.6%[188] - 即期有抵押银行贷款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3.98535亿元,较期初的2.5亿元增长459.4%[188] - 公司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81,37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36,585千元,减少约19.5%[189] - 一年内须偿还的银行贷款及透支为1,798,774千元,占银行借款总额的约98%[189] - 银行借款年利率区间为1.70%至2.75%,较2024年末的2.10%至3.03%有所下降[189] - 人民币计值银行借款从800,374千元大幅增加至1,798,774千元,增幅约124.8%[189] - 公司已赎回总额为12亿元、年利率4.20%的熊猫债券,应付债券余额降至0元[192][193] - 根据有追索权保理协议转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51,803千元增至618,794千元,增长约145.8%[190] - 资产净值(权益总额)为18,943,321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5.0%[150]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6.00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6.24亿元,增长0.9%[151]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1.5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底121.31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63] - 物業、廠房及設備賬面值為5,003,774千元,較期初增加10,313千元[178] - 持有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约人民币3,096.9百万元[97] - 以外币计值的银行存款包括约205.7百万美元(约人民币1,472.4百万元)等[94] - 流动资产净值从人民币3,883.4百万元增至约人民币5,627.2百万元,增幅约44.9%[87] - 流动比率从1.7提升至2.3[87]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从约人民币2,281.4百万元减少至约人民币1,836.6百万元[88] - 报告期内偿还熊猫债券人民币1,200百万元,期末无未偿还熊猫债券[87][90] - 杠杆比率从约19.7%显著下降至约9.9%[91] - 资本承担从约人民币901.9百万元微降至约人民币876.1百万元[93] - 未来三年资本开支总额预计介于人民币800百万元至人民币1,000百万元[98] 股权激励和股东结构 - 2015年購股權計劃已於2025年5月23日屆滿,期滿後不得進一步授出購股權[114] - 於2025年1月1日,2015年購股權計劃可供授出的購股權總數為225,953,857份,至2025年6月30日為零份[115] - 報告期內根據2015年購股權計劃授予的獎勵可能發行的股份數目除以報告期內已發行股份的加權平均數為0[115] - 任何12個月期間向單一參與者授出的購股權行使後發行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116] - 董事婁競持有440,000份尚未行使的購股權,行使價為每股7.62港元[117] - 董事蘇冬梅持有440,000份尚未行使的購股權,行使價為每股7.62港元[117] - 董事張皎娥持有80,000份尚未行使的購股權,行使價為每股7.62港元[117] - 報告期內,非董事僱員參與者已行使4,012,500份購股權[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非董事僱員參與者持有11,513,500份尚未行使的購股權[120] - 所有授出的購股權行使價均為每股7.62港元,授出日期前公司上市股份價格為每股7.37港元[117][120] - 二零一九年股份计划已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终止[123] - 报告期内根据二零一九年股份计划授予的奖励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与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之比为0[124]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根据二零一九年股份计划授出的奖励股份总数约为6,024.3万股[126] - 报告期内有约130.95万股奖励股份归属,期末未归属股份总数约为3,904.82万股[126] - 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向267名雇员授予约3,410.77万股奖励股份[126][128] - 执行董事娄竞博士直接及被视为拥有权益的股份总数约为5.3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2.24%[129] - 执行董事娄竞博士通过全权信托拥有权益的股份约为4.77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9.87%[129] - 执行董事苏冬梅女士拥有权益的股份总数约为2,482.46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03%[129] - 非执行董事张皎娥女士实益拥有约1,237.91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52%[12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399,586,412股[12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399,586,412股[135] - 主要股东Decade Sunshine Limited持有476,774,553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9.87%[135] - 主要股东Century Sunshine Limited持有476,774,553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9.87%[135] - 董事邢丽莉及其关联权益总计持有528,423,001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2.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