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bileye (MBLY)
icon
搜索文档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Mobileye (MBLY) Rating Upgrade to Buy
ZACKS· 2025-07-25 17:00
核心观点 - Mobileye Global (MBLY) 近期被上调至Zacks Rank 2 (买入)评级 反映其盈利预期的上升趋势 这是影响股价的最强大因素之一 [1][3] - 盈利预期的变化与短期股价走势高度相关 机构投资者利用盈利预期计算公司公允价值 进而推动股票交易和价格变动 [4][5] - Zacks Rank系统基于盈利预期修订的四个因素将股票分为五类 历史数据显示Zacks Rank 1股票自1988年以来平均年回报率达25% [7] - Mobileye作为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制造商 2025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为0.32美元 过去三个月Zacks共识预期大幅增长440% [8] - Mobileye进入Zacks覆盖股票的前20% 表明其盈利预期修订表现优异 有望在短期内跑赢市场 [10] Zacks评级系统 - Zacks评级核心关注公司盈利前景的变化 跟踪卖方分析师对当前及未来年度EPS预期的共识估计 [1] - 该系统对覆盖的4000多只股票保持"买入"和"卖出"评级的均衡比例 仅前5%获"强力买入"评级 接下来15%获"买入"评级 [9] - 实证研究显示盈利预期修订趋势与短期股价走势存在强相关性 跟踪这些修订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6] Mobileye基本面 - 公司盈利预期持续上调 Zacks共识预期三个月内增长440% 反映业务基本面改善 [8] - 2025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保持稳定 为0.32美元 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 [8] - 评级上调至Zacks Rank 2 表明公司盈利前景向好 可能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3][10] 机构投资者行为 - 机构投资者利用盈利预期计算股票公允价值 估值模型中盈利预期的增减直接影响其买卖决策 [4] - 大额股票交易导致价格变动 因此盈利预期的变化通过机构投资者行为传导至市场价格 [4] - Mobileye盈利预期上升导致公允价值提高 可能吸引机构投资者买入 推动股价上涨 [5]
Mobileye上调全年营收预期至18.85亿美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10:51
财务表现与预期调整 - 公司将2025财年营收预期上调至17.77亿至18.9亿美元,此前为17亿至18.1亿美元,主要因自动驾驶芯片需求强劲[2] - 第二季度营收达5.0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81亿美元[2] - 2025年下半年预计迎来更积极增长,因汽车制造商完成库存调整后恢复芯片需求[2] 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 - 自2025年4月以来芯片供需关系逐步恢复,ADAS领域需求尤为强劲[2] - 疫情后汽车制造商库存恢复推动芯片订单显著增长[2] - 多个车企确认2026至2027年推出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及Chauffer平台的新车型[3] 技术发展与商业应用 - 2027年将成为增长关键期,基于EyeQ芯片架构的自动驾驶技术将大规模商用[3] - 公司技术优势在ADAS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3] 政策与供应链影响 - 美国加征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因芯片多由整车厂直接从以色列进口[3] - 分析人士指出若关税推高成本可能间接影响芯片需求[3] 高管观点与未来展望 - CEO Amnon Shashua强调尽管经济环境不确定,但对下半年市场需求预期更清晰[2] - 公司对宏观经济风险持谨慎态度,关注供应链风险及政策变动[2] - 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需求强劲复苏支撑公司未来增长潜力[3]
Mobileye Global (MBLY) Q2 Earnings and Revenues Surpass Estimates
ZACKS· 2025-07-24 13:11
业绩表现 - 公司季度每股收益为0.13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0.11美元 同比增长44% [1] - 季度营收达5.06亿美元 超出预期0.51% 同比增长15.3% [3] - 过去四个季度中 公司三次超出每股收益预期 四次超出营收预期 [2][3]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9.2%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8.1% [4] - 当前Zacks评级为3(持有) 预计近期表现将与市场持平 [7] 行业比较 - 所属汽车原装设备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前39% [9] - 同行业公司Lear预计季度每股收益3.23美元 同比下降10.3% 营收预计58.9亿美元 同比下降2% [10][11] 未来展望 - 下季度预期每股收益0.06美元 营收4.3649亿美元 本财年预期每股收益0.32美元 营收18.4亿美元 [8] - 业绩电话会议中管理层评论将影响股价短期走势 [4]
Mobileye (MBLY)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1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2营收同比增长15%,调整后运营收入增长34%,调整后运营利润率提高3个百分点至21% [6] - 运营现金流本季度超2亿美元,上半年超3亿美元,约占营收的33% [7] - 公司将全年营收预期提高4%,调整后运营收入预期提高14% [7] - 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略有下降,运营费用同比增长7%,与Q1持平 [23][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ADAS业务表现良好,过去四个季度的季度销量均达到或超过850万美元,IQ 6 Lite系统已在多个地区上路 [7][8][9] - 高级产品方面,公司的四个高级产品(Surround ADAS、Supervision、Chauffeur和Drive)共享通用元素,创造了协同效应 [9] - Surround ADAS系统持续发展,需求增长,有望提高每辆车的ADAS内容 [10] - Supervision业务活动依然活跃,Q2指导销量接近翻倍至40,000台 [44] - Chauffeur业务获得多个新的OEM客户,与奥迪的合作将于2027年开始量产 [40] - Robotaxi业务取得进展,已成功过渡到量产硬件,预计2025年底达到KPI目标,2026年移除司机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IQ销量在2025年有所增长,Q2调整后同比增长13%,预计稳定运行率为150万台 [66][68] - 各个市场的收入表现普遍出色,前十大客户大多有一定程度的超预期表现 [6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是唯一的OEM中立平台,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扩展性,技术路径可靠,可实现私人车辆和机器人出租车的自动驾驶 [9] - 公司通过共同的技术架构同时开发和执行四个解决方案,对市场变化保持灵活应对 [9] - 公司与多个OEM合作,包括大众、荷兰等,在运营和分销方面与大众的Moya和日本的Marubeni合作,还与Uber、Lyft等需求生成方合作 [15][16] - 在Robotaxi市场,公司认为自己在成本效益、地理扩展性和生产能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与大众的合作有助于在欧洲市场获得政治关注 [58][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当前的机会比2022年上市时更大、更广泛、更深入、更紧迫,OEM的规划和决策更加清晰,短期销量强劲,对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需求增加 [18] - 2027年将是收入的转折点,Supervision、Chauffeur和Robotaxi业务将开始产生收入 [4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CFO因家庭原因未参加电话会议,由首席通信官Dan Galves承担其职责 [4][5] - 公司在非GAAP指标中排除了无形资产摊销和基于股票的薪酬 [20] - 公司认为客户库存与潜在需求保持一致,预计下半年营运资金将更加现金中性 [22][2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Chauffeur业务势头增强,Supervision业务决策放缓的原因 - 欧洲和美国市场缺乏竞争压力,OEM仍处于规划阶段,不仅考虑Supervision,还关注Chauffeur和Robotaxi业务,且公司邀请OEM参观第二代Supervision系统,引起了更多兴趣 [31][33][35] 问题: Supervision是否是Chauffeur的先决条件 - 公司认为并非所有OEM都认为Supervision是Chauffeur的先决条件,一些OEM考虑直接进入Chauffeur业务,公司的产品可满足不同OEM的需求 [38][39] 问题: Supervision业务销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及2027年的影响 - 销量增长是因为Zika 9出口市场销量超预期,Polestar 4生产和需求良好,2027年将是收入的转折点,Supervision和Robotaxi业务将开始产生收入 [45][46] 问题: 英特尔减持股份的未来计划 - 公司无法评论英特尔的未来计划,但英特尔对公司潜力有信心,持有超过80%的股份 [47] 问题: Robotaxi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业务模式 - 公司认为在Robotaxi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与大众的合作有助于在欧洲市场获得政治关注,公司通过销售系统和按里程收取费用获得收入 [58][59][60] 问题: IQ出货量增长的原因及中国市场的情况 - 增长是因为市场表现良好,中国市场IQ销量有所增长,预计稳定运行率为150万台 [66][68] 问题: DRIVE业务的资源分配和对运营费用的影响 - 公司认为运营费用在未来不会大幅增长,目前的增长已涵盖了为DRIVE、Chauffeur和Supervision业务做准备的成本 [72] 问题: 成像雷达业务的规模和未来计划 - 成像雷达业务是战略传感器,目前的交易是为了提高可信度,未来将作为EyesOff系统的一部分,不会单独销售 [77][79] 问题: 2027年Supervision、Chauffeur和Drive业务的排名 - 公司尚未准备好对2027年的业务进行指导,但Drive业务将在2026年底开始扩展到多个城市,有望推动显著增长 [80][81] 问题: 2026年Supervision业务的销量预期 - 公司认为现有车辆的出口销量将增长,美国市场的Polestar 4也将带来增长,但目前无法提供具体预期 [86][87] 问题: 库存水平与去年同期的比较 - 公司无法披露OEM的安全库存水平,但总体库存与历史时期相比处于适度水平,与需求保持一致 [90] 问题: 公司资本支出低但业务发展良好的原因 - 公司在计算资源上的支出有不同的理念,通过高效的模型训练和系统设计,实现了良好的性能 [98][99] 问题: 公司的模拟堆栈和合成数据使用情况 - 公司使用两种模拟方式,一种是用于模拟边缘情况的逼真模拟,另一种是用于训练驾驶策略的合成模拟,后者更高效 [110][111][112] 问题: Surround Data业务的获奖到项目启动的时间线 - 对于西方OEM,从提名到开始生产的时间通常为2 - 2.5年,目前大多数RFQ目标是2027 - 2028年开始生产 [116][117] 问题: 公司对Robotaxi业务车辆数量的信心来源 - 公司认为其产品在成本效益、地理扩展性和性能方面具有优势,最终将成为少数几个获得高销量的公司之一 [119][120] 问题: Drive和Robotaxi业务的商业部署地点和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 司机将在2026年年中在美国的第一个城市移除,公司与大众ADMT部门紧密合作,拥有独特的远程操作员设计,可实现快速扩展 [125][126] 问题: 公司是否会考虑对合作伙伴进行战略投资 - 公司支持大众的战略投资计划,并将认真考虑参与投资 [128] 问题: 公司Compound AI平台的学习节奏和成本降低潜力 - 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目前所有指标均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到2025年底达到目标,未来可能通过减少传感器数量和升级芯片来降低成本 [131][132][134]
Mobileye (MBLY)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2营收同比增长15%,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34%,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上升3个百分点至21%,超过40%的营收增长转化为营业利润,Q2较Q1近70%的额外营收转化为营业利润 [5] - 运营现金流表现出色,本季度超2亿美元,上半年超3亿美元,约占营收的33% [6] - 毛利润率同比和环比略降,取决于ADAS业务和监管业务中中国业务量的占比 [22] - 运营费用同比增长7%,与Q1持平 [23] - 全年营收中点上调4%,调整后营业利润中点上调14% [6][24] - 预计2025年毛利润率同比上升约0.5个百分点,调整后运营费用同比增长约7%,略低于10亿美元 [26][27] - 预计Q3交付约870 - 930万个IQ单位,营收同比基本持平,毛利润率略低于Q2,运营费用季节性高于Q2 [27][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ADAS业务 - 核心ADAS业务表现良好,过去四个季度每季度业务量达或超850万美元,IQ 6 Lite系统已在北美、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上路 [6][7] - 预计2025年IQ销量在3350 - 3550万个之间,高于此前预期的3200 - 3400万个 [25] 高级产品业务 - 监督业务活动依然活跃,但缺乏竞争压力使OEM决策放缓,公司将目标从2万多单位上调至约4万个单位 [10][26] - chauffeur业务获得多个新的OEM潜在客户,公司与大众集团的四个生产项目是重要战略资产 [10][11] - Robotaxi业务方面,Waymo在旧金山获得25%的市场份额,激发行业热情,公司与大众、荷兰等OEM合作,与Uber、Lyft等达成需求平台合作,预计2026年开始商业部署 [11][14][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2 IQ业务量经调整后同比增长约13%,Q3预计同比增长约5%,优于前十大客户表现 [65][66] - 中国业务表现改善,上半年出货量超150万个,预计下半年出货量稳定,但因可见度低保持保守态度 [67][6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业务模式具有强大的运营杠杆,核心ADAS业务是执行机器,IQ 6 Lite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的高销量芯片 [5][6] - 公司是唯一中立、经济高效且可扩展的OEM平台,拥有通向自动驾驶的可靠技术路径,其四种高级产品具有共同元素,创造协同效应 [7] - surround ADAS系统作为下一代标准化驾驶辅助系统发展,满足安全标准、降低成本、支持OEM整合ECU和集成技术目标,近期OEM对其需求增加 [8][9] - 公司在Robotaxi领域具备安全和可扩展性优势,通过REM实现地理扩展,内部设计计算、成像雷达等实现成本优势,与OEM合作实现生产和业务模式的可扩展性 [12][13] - 行业竞争方面,在监督业务上缺乏竞争压力, chauffeur业务的关键在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Robotaxi领域公司与Waymo、特斯拉等竞争,公司认为自身在成本、可扩展性和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10][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目前的机会比2022年上市时更大、更广泛、更深入和更紧迫,OEM规划和决策更加清晰,近期业务量强劲,对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需求加剧,自动驾驶不再是科学实验,而是可行的商业产品 [18] - 2027年将是营收的转折点,监督、 chauffeur和Robotaxi业务将开始产生收入 [4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财报电话会议讨论包含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提供GAAP和非GAAP数据,两者的调节信息在发布的财报中 [2][3] - 公司CFO因家人去世未参加电话会议,由首席通信官承担其职责 [3][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chauffeur业务势头增强而监督业务决策放缓的原因 - 欧洲和美国的监督系统缺乏竞争压力,OEM需要更多竞争压力来加快决策,特斯拉FSD的渗透率数据令人鼓舞,但OEM仍在规划阶段,不仅考虑监督业务,还涉及 chauffeur和Robotaxi业务 [30][31][32] - 公司邀请OEM参观第二代监督系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兴奋,为监督业务带来积极势头 [35][36] 问题2: 监督业务是否是 chauffeur业务的先决条件 - 公司不认为监督业务是 chauffeur业务的先决条件, chauffeur业务对消费者有吸引力,但关键在于技术成熟度、成本和时间线,公司在 chauffeur和Robotaxi业务上的进展正在说服OEM该技术已成熟 [38][39] 问题3: 监督业务指南上调的驱动因素及奥迪监督和 chauffeur业务的推出时间 - 监督业务指南上调是因为Zika 9出口市场销量超出预期,Polestar 4的生产和需求良好,非中国市场对监督系统的需求显示了其成熟度 [44][45] - 保时捷和奥迪的监督业务将于2026年底开始生产,2027年产生收入,2027年将是营收的转折点 [46] 问题4: 英特尔减持股份的未来意图和时间框架 - 英特尔对公司股份表现出耐心,近两年未出售股份,仍持有超80%的所有权,公司无法透露其未来计划 [48][49] 问题5: Robotaxi业务的市场情况、潜在新订单和竞争环境 - 公司与大众在ID Buzz上合作,与Uber有相关交易,还有与Marubeni的合作,以及与其他OEM的合作正在推进,大众是Robotaxi业务的高销量机会 [54][55][56] - 在美国,Waymo和特斯拉是竞争对手,但公司作为能提供可扩展、经济高效的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提供商具有独特性;在欧洲,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与大众的合作有利于其发展 [59][60] 问题6: Robotaxi业务的商业模式、系统价格和按里程参与收入的情况 - 公司从系统销售和按里程收费中获得收入,未来可能降低系统成本并增加按里程收费的贡献 [61] 问题7: 近期IQ出货量的优势来源及中国市场的情况 - Q2 IQ业务量经调整后同比增长约13%,Q3预计同比增长约5%,优于前十大客户表现,营收超预期表现广泛,包括中国市场和监督业务 [65][66][69] - 中国业务上半年出货量超150万个,预计下半年出货量稳定,但因可见度低保持保守态度 [67][68] 问题8: DRIVE业务的资源分配和对运营费用的影响 - 公司运营费用在2023 - 2024年增长,预计未来一年基本持平,为DRIVE、 chauffeur和监督业务的准备以及从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的转变已体现在之前的增长中,近期运营费用不会大幅增长 [71] 问题9: 成像雷达业务的规模及未来类似交易的可能性 - 成像雷达交易是与一家知名OEM的战略传感器交易,公司不期望未来单独出售该传感器,它是 EyesOff系统的一部分 [77][78][79] 问题10: 2027年监督、 chauffeur和DRIVE业务的最大驱动力及排名 - 公司有超过19款车型将在2027年配备 chauffeur和监督系统,但尚未准备好提供2027年的指导;DRIVE业务计划从2026年底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多个城市扩展,预计将带来显著增长 [80][81] 问题11: 2026年监督业务的单位数量及库存水平比较 - 公司未准备好提供2026年监督业务的具体预期,但预计现有车辆的出口量将增长,Polestar 4在美国的推出也将带来增长 [85][86] - 公司无法披露OEM的安全库存水平,但总体库存与历史时期相比处于适度水平,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密切跟踪库存情况 [88] 问题12: 公司资本支出下降但业务发展良好的原因及计算资源的使用情况 - 公司需要计算资源,包括本地和云端,但在计算资源的使用上有不同的哲学,公司的系统性能良好,知道如何更有效地训练模型 [96][97] 问题13: 公司的模拟堆栈、合成数据的使用情况 - 公司使用两种模拟方式,一种是用于模拟边缘情况的逼真模拟,另一种是用于模拟驾驶策略的合成模拟,后者使用的计算资源远低于逼真模拟,且更高效 [107][108][109] 问题14: 环绕数据业务中获得奖项到启动项目的典型前置时间及潜在奖项的时间线 - 对于西方OEM,从提名到开始生产的时间通常为2 - 2.5年,多数RFQ目标是2027 - 2028年开始生产 [113][114] 问题15: 如何确保在Uber或Lyft平台上支持的Robotaxi车辆数量 - 公司认为长期来看,获胜的解决方案将是最具成本效益、地理上可扩展、性能最高、可用性最高的,公司的产品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随着行业发展,将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116][117] 问题16: Robotaxi商业部署的地点、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及对合作伙伴战略投资的考虑 - 公司与大众ADMT部门紧密合作,将于2026年年中在美国的第一个城市移除驾驶员,有具体的移除驾驶员和设计远程操作员的计划,远程操作员的设计具有可扩展性 [122][123][124] - 公司支持大众为其自动驾驶部门寻求战略投资的举措,并将认真考虑参与投资 [125] 问题17: 复合AI平台的学习节奏、减少幻觉的情况及感知套件成本降低的可能性 - 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而非幻觉指标,预计到年底达到可移除驾驶员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之后进行远程操作技术开发并移除驾驶员 [128][129] - 公司的系统成本已经很低,到本十年末,可能通过减少冗余摄像头、成像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数量,以及从IQ 6升级到IQ 7来降低成本,但目前这些还为时尚早 [130][131][132]
Mobileye (MBLY)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7-24 11: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预计2025年6月28日止三个月的收入在5.02亿美元至5.06亿美元之间,较2024年同期的4.39亿美元增长6300万至6700万美元,约14%至15%[20] - 公司2025年6月28日止三个月的预计运营亏损在7600万至8200万美元之间,2024年同期为9400万美元[14][20] - 公司2025年6月28日止三个月的调整后运营收入预计在9800万至1.04亿美元之间,2024年同期为7900万美元[14][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与台积电达成协议,台积电将制造公司成像雷达组件和部分EyeQ产品及潜在其他未来产品[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使用非GAAP财务指标调整后运营收入来辅助经营决策和评估业绩,该指标排除了无形资产摊销等项目[14] - 公司最终结果有待管理层最终审查和调整,初步估计结果可能与实际结果不同[21] - 公司2025年6月28日止三个月初步估计财务结果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24][25]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业务投资计划、市场竞争等多方面风险因素[25] - 公司相关风险因素详细信息包含在2024年10 - K和第一季度季度报告中[2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宣布由英特尔海外融资公司进行4500万股A类普通股的承销二次公开发行,承销商有30天选择权可额外购买最多675万股A类股票[4] - 公司与出售股东达成协议,以1亿美元的总价回购A类股票,价格与承销商在发行中的每股购买价格相同[5] - 出售股东计划在发行完成后将5000万股B类普通股自愿转换为A类普通股[8] -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与伊朗冲突,6月23日停火,公司认为当前冲突和以色列安全局势升级短期内不会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12] - 公司于2025年7月7日与英特尔海外融资公司签订股份回购协议[24] - 公司报告日期为2025年7月8日,签字人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29]
ADNT vs. MBLY: Which Stock Should Value Investors Buy Now?
ZACKS· 2025-07-21 16:41
核心观点 - Adient (ADNT) 和 Mobileye Global (MBLY) 是汽车原始设备行业中值得关注的两只股票,但ADNT在价值投资方面更具吸引力 [1][7] - ADNT的Zacks Rank为1(强力买入),而MBLY的Zacks Rank为3(持有),表明ADNT的盈利前景改善更显著 [3] - ADNT的估值指标(如P/E、PEG、P/B)均优于MBLY,使其获得Value grade A评级,而MBLY仅为D级 [5][6] 估值指标分析 - ADNT的远期市盈率(P/E)为11.66,显著低于MBLY的51.98 [5] - ADNT的PEG比率为0.66(考虑盈利增长率后),远低于MBLY的2.07,显示其增长潜力被低估 [5] - ADNT的市净率(P/B)为0.94,低于MBLY的1.08,反映其账面价值更被市场低估 [6] 投资方法论 - 价值投资需结合Zacks Rank(盈利预测修正趋势)和Style Scores系统中的Value grade(特定基本面指标) [2][4] - 关键估值指标包括P/E、P/S、每股现金流等,ADNT在多项指标中表现优异 [4][5][6]
Mobileye Global (MBLY) Earnings Expected to Grow: Should You Buy?
ZACKS· 2025-07-17 15:06
核心观点 - Mobileye Global (MBLY) 预计在截至2025年6月的季度报告中实现收入和盈利的同比增长,华尔街对此持乐观态度 [1] - 实际业绩与市场预期的对比将显著影响公司短期股价走势 [1][2] - 公司盈利报告预计于7月24日发布,超预期或低于预期将分别推动股价上涨或下跌 [2] 财务预期 - 公司作为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制造商,预计季度每股收益(EPS)为0.10美元,同比增长11.1% [3] - 预计季度收入为5.0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 [3] - 过去30天内,市场对EPS的共识预期上调了25%,反映分析师集体修正了初始预测 [4] 盈利预测模型 - Zacks Earnings ESP模型通过对比"最准确预估"与"共识预估"来预测盈利偏差,Mobileye的ESP为+25.37%,显示分析师近期对其盈利前景转趋乐观 [12] - 结合Zacks Rank 3的评级,模型显示公司大概率将超共识EPS预期 [12] - 历史数据显示,具备正ESP且Zacks Rank 1-3的股票有70%概率实现盈利超预期 [10] 历史表现 - 上一季度公司EPS为0.08美元,与预期完全一致,未产生偏差 [13] - 过去四个季度中,公司三次超越共识EPS预期 [14] 市场影响 - 盈利超预期或低于预期并非股价变动的唯一因素,其他未预见催化剂或负面因素同样可能导致股价反向波动 [15] - 尽管Mobileye当前数据支持盈利超预期,但投资者仍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17]
赛道Hyper | 英特尔出售Mobileye股份:肌腠影响几何?
华尔街见闻· 2025-07-11 03:00
英特尔出售Mobileye股份交易概况 - 英特尔计划出售4500万股Mobileye股票,价值9亿美元,同时Mobileye将回购1亿美元股票,交易总收益可能达10亿美元 [1] - 交易完成后英特尔在Mobileye的持股比例将降至不足80% [1] - Mobileye当前市值约135亿美元(截至7月10日收盘),较2022年IPO发行价每股21美元表现不佳,年初以来回报率为-7% [5] 英特尔战略调整背景 - 公司面临AMD、苹果和英伟达等竞争对手压力,前任CEO激进转型战略导致财务不堪重负 [2] - 新任CEO陈立武调整战略,聚焦财务健康与资源高效配置,系统梳理非核心资产 [2][3] - Mobileye 2024年二季度下调全年营收预期至16-16.8亿美元(原预期18.3-19.6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预期降至1.52-2.01亿美元(原2.7-3.6亿美元) [3] 交易战略意义 - 资金将用于改善现金流,并投向数据中心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战略领域 [3] - 部分资金可能用于先进制程研发和工厂建设,以缩小与台积电、三星的技术差距 [4][5] - 体现公司从"垂直整合"转向"水平协作"的战略转变,回归芯片制造核心能力 [8] Mobileye业务现状与挑战 - 专注ADAS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宝马、奥迪、大众等主流车企 [5] - 面临"视觉主导+封闭生态"技术路线的系统性挑战,行业转向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6] - 封闭生态模式受到特斯拉自研路线、英伟达开放平台等替代方案的冲击 [6][7] - EyeQ Ultra芯片176TOPS算力落后于英伟达Orin芯片的254TOPS+ [7] 行业趋势影响 - 汽车行业软件和服务收入占比将显著提升,预计2030年达50%以上,2025年全球规模2500亿美元 [8] - 车企加速"去Mobileye化",大众、日产等客户已减少订单,采用多供应商策略 [10] - 中国本土供应商崛起,如地平线征程6芯片进入比亚迪、理想供应链 [11] - 行业呈现三大变化:中小玩家生存空间挤压、跨界融合加速、地域化技术标准分化 [12] 交易深层影响 - 反映自动驾驶行业资本逻辑从"规模为王"转向"精益投资" [9] - 车企通过自研、合资等方式夺回产业链主导权,案例包括大众与地平线合资、宝马与高通绑定等 [10] - 可能加速全球产业链从"欧美技术输出"向"多极协同"转变 [11] - 预示行业将进入洗牌阶段,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面临重构 [12][13]
Aeva & Mobileye: LiDAR Stocks Powering the Autonomous Revolution
MarketBeat· 2025-07-02 13:40
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 与Waymo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展开直接竞争 [1] - Waymo已累计完成5600万英里无人驾驶测试 覆盖洛杉矶 旧金山等6个城市 并计划2025年拓展至东京 [3] - Waymo采用LiDAR技术实现80%的事故率降低 显著优于人类驾驶员 [8] 技术路线差异 - Waymo核心优势在于LiDAR系统 通过每秒数千次激光脉冲实现高精度3D环境建模 [4] - LiDAR采用"飞行时间"原理测量物体距离 相比雷达使用光波而非声波 空间数据精度更高 [5]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 依赖摄像头与AI算法 成本更低但面临安全性和可靠性挑战 [6][7] 关键供应商表现 Aeva Technologies - 4D LiDAR技术突破 可同步测量目标距离与速度 采用FMCW技术路线 [9] - 股价过去12个月暴涨1400% 近期单周涨幅达30% [10] - 2025年Q1营收340万美元 同比增长62% 运营亏损收窄至2590万美元 [11] Mobileye Global - 提供ADAS系统及自动驾驶平台 整合摄像头 雷达与LiDAR技术 [13] - EyeQ芯片已搭载于全球2亿辆汽车 但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0% [12] - 2025年Q1实现每股收益0.08美元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