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rna(KLAR)

搜索文档
Klarna IPO prices at $40 per share, valuing BNPL leader at $15 billion
Yahoo Finance· 2025-09-10 13:23
IPO详情 - Klarna以每股40美元价格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较之前35-37美元定价区间有所上调 显示股票需求强劲[1] - 公司通过IPO筹集13.7亿美元资金 将于周三开始在纽约公开交易[1] - 基于流通股数量计算 此次IPO使公司估值达到约151亿美元[1] 估值变化 - 当前估值较2022年私募融资轮67亿美元估值增长超过一倍 但较2021年软银投资后456亿美元估值下降约三分之二[2] - 2025年科技类IPO共募集超过120亿美元资金[4] - 年内已有144家估值超过5000万美元公司上市 较2024年同期增长53%[4] 市场环境 - 纽约资本市场融资环境从春季低点大幅反弹 本周迎来密集上市期[3] - 同期计划上市企业包括Gemini Space Station交易所、Figure Technologies稳定币发行商以及黑石集团支持的Legence Corp工程公司[3] - 今年成功上市案例包括设计软件巨头Figma、USDC稳定币发行商Circle Internet Group和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4] 业务概况 - Klarna主营"先买后付"业务 为消费者提供短期信贷服务 允许用户分期支付日常购物款项[5] - 公司拥有9300万用户基础 与超过67.5万家商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5] - 2024年公司99%消费贷款按时偿还 表现优于美国商业银行第二季度3.05%信用卡违约率[6] 行业动态 - "先买后付"行业面临批评 被指可能鼓励过度消费 且存在客户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6] - 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Afterpay、Affirm、Sezzle、Zip(Quadpay)、Perpay和Tabby等支付应用[5] - 公司曾因特朗普总统"解放日"关税公告导致市场波动 于4月暂停IPO计划[2]
Munson: Klarna is becoming ubiquitous in fintech
Youtube· 2025-09-10 13:04
IPO uh pricing above the uh the offered range right now at $40. What are your expectations when this company goes public. And do you think that investors they really have an appetite for this kind of a name.Uh unprofitable tech to be fair. Frank, I think that the demand is quite substantial. Companies been becoming ubiquitous in the ecosystem of the fintech ecosystem and we're in the early days of buy now pay later still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markets.It's still a very small portion. So I think we'r ...
Klarna joins IPO wave with $15.1B valuation
Invezz· 2025-09-10 12:55
Klarna Group PLC will make its Wall Street debut on Wednesday with strong investor appetite driving its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above expectations. The financial-technology company priced its sh... ...
?Klarna(KLAR.US)今晚登陆美股 传风投巨头红杉大赚27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12:53
IPO定价与估值 - Klarna美股IPO定价为每股40美元 对应隐含市值151亿美元[1] - 公司2021年软银领投时估值达456亿美元 2022年融资估值骤降至67亿美元[2] - IPO定价高于营销区间 反映美股投资者对新股热情持续升温[2] 投资回报分析 - 红杉资本总投资约5亿美元 所持股份价值约32亿美元[1] - 红杉有望获得六倍多回报 扣除原始投资后收益约27亿美元[1] - 红杉在2010年主导早期投资 迈克尔·莫里茨持续担任董事直至2023年[3] 业务模式与竞争地位 - 公司主营"先买后付"服务 提供消费者购物短期与长期贷款[2] - 业务模式涵盖消费者端与商家端 消费者端提供分期付款与虚拟卡功能[4] - 全球累计用户破1.11亿 服务覆盖数十万商家 是BNPL赛道重要玩家[4] - 竞争对手Affirm Holdings股价今年以来上涨逾40%[2]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全球IPO市场明显反弹 美股IPO市场延续火热势头[2] - 本周可能成为今年美国股市上市最繁忙的一周[2] - Klarna与CoreWeave、Circle、Bullish并列年内重大IPO项目[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20年后上市 为早期支持者带来退出机会[1] - 经历疫情期间估值飙升及加息导致的科技低迷期[1] - 完成全球科技行业最为激进的"降轮"融资之一[1] 治理结构变化 - 2023年发生董事会风波 涉及红杉领导层公开冲突[1][3] - 马修·米勒2024年初要求罢免莫里茨未成功 最终离开风投公司[3] - 安德鲁·里德在董事会接替米勒位置[3]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从BNPL服务转向成为全球性数字银行[2] - 向消费者提供数字化借记卡和其他数字产品[2][4] - 定位为"购物与支付一体"的应用 整合比价、返现等功能[4]
Big-Name Buy Now, Pay Later Company Klarna Set to Go Public Today
Yahoo Finance· 2025-09-10 12:40
IPO基本信息 - 公司将于周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股票代码为"KLAR" [1][3] - 以每股40美元价格发行3430万股 高于原定发行价格区间 [2] - 其中500万股由公司出售 预计募集资金2亿美元 [2] - 总股本显示市场估值接近140亿美元 [2] 业务模式演变 - 公司是先买后付融资模式的先驱 将购买拆分为免息分期付款 [3] - 传统盈利模式包括向商户收取风险评估和交易费用 以及短期贷款利息 [5] - 随着BNPL增长放缓 开始提供传统银行产品并从电商平台获取收入 [5] - 近期新增手机套餐服务 拓展业务范围 [5] 市场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ffirm Afterpay和PayPal等上市公司 [8] - Affirm Holdings市值超过280亿美元 上季度收入8.76亿美元 [7] - 公司历史估值波动较大 在过去四五年间介于67亿至456亿美元之间 [6] 行业发展动态 - 先买后付支付方式在过去二十年迅速普及 从奢侈品扩展到日常消费品 [3] - BNPL交易已变得如此普遍 以至于Fair Isaac公司宣布将其纳入信用评分体系 [3] - 公司原计划4月进行IPO 但因市场对新关税的反应而推迟 [4][8]
Klarna(KLAR.US)今晚登陆美股 传风投巨头红杉大赚27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12:29
公司上市与估值 - Klarna以每股40美元定价美股公开发行 对应151亿美元隐含市值[1] - 公司2021年软银领投6.39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456亿美元峰值 2022年估值骤降至67亿美元[2] - 本次IPO定价高于营销区间 反映美股投资者对新股热情持续升温[2] 投资回报与股东情况 - 最大投资方红杉资本总投资额约5亿美元 所持股份价值约32亿美元 实现六倍回报 收益约27亿美元[1] - 红杉资本曾发生董事会风波 合伙人马修·米勒2024年初要求罢免迈克尔·莫里茨未果 最终由安德鲁·里德接替董事席位[3] - 迈克尔·莫里茨2010年主导红杉对Klarna早期投资 2023年脱离公司日常工作后仍担任董事[3]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先买后付"业务 提供消费者购物短期与长期贷款 同时向商家提供支付结账、风险管理和营销解决方案[4] - 服务覆盖全球数十万商家 累计用户数突破1.11亿 是BNPL赛道重要参与者[4] - 业务定位"购物与支付一体" 在App内整合比价、返现、订单追踪与虚拟/实体卡功能[4]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全球IPO市场明显反弹 美股IPO市场延续火热势头 本周可能成为今年美国股市上市最繁忙一周[2] - 竞争对手Affirm Holdings Inc股价今年以来上涨逾40%[2] - Klarna与AI云算力公司CoreWeave、稳定币公司Circle及加密货币公司Bullish并列2025年重大IPO案例[2] 发展战略 - 公司从BNPL服务商转向全球数字银行战略 向消费者提供数字化借记卡和其他数字产品[2] - 成立20年后完成上市 经历疫情期间估值飙升和加息周期估值下挫的波动周期[1]
Klarna(KLAR.US)今晚登陆美股 传风投巨头红杉大赚27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2:24
IPO定价与估值 - Klarna美股IPO定价每股40美元 对应151亿美元隐含市值[1] - 公司2021年估值达456亿美元峰值 2022年估值骤降至67亿美元[2] - IPO定价高于营销区间 反映美股投资者对新股热情持续升温[2] 投资回报分析 - 红杉资本总投资约5亿美元 所持股份价值约32亿美元[1] - 红杉有望获得六倍多回报 扣除原始投资后收益约27亿美元[1] - 红杉在2010年主导早期投资 迈克尔·莫里茨持续担任董事[3]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先买后付"服务 提供短期与长期消费贷款[2] - 业务涵盖消费者端与商家端 定位为购物与支付一体化应用[4] - 全球累计用户破亿(约1.11亿) 服务覆盖数以十万计商家[4]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全球IPO市场明显反弹 美股IPO市场延续火热势头[2] - 竞争对手Affirm Holdings股价今年以来上涨逾40%[2] - 公司是BNPL赛道重要玩家 转向全球数字银行战略[2][4] 公司发展历程 - 成立20年后上市 经历估值大幅波动[1][2] - 完成全球科技行业最为激进的"降轮"融资之一[1] - 2023年发生董事会风波 涉及红杉领导层变动[3]
Klarna IPO: Stock price will be closely watched today as the Swedish BNPL firm makes its market debut
Fastcompany· 2025-09-10 12:20
公司概况 -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 Group成立于2005年 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 是"先买后付"领域最大参与者之一 [2] - 公司业务覆盖26个全球市场 拥有93万活跃消费者和67.5万商户网络 [12] - 股票代码为"KLAR"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8]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28亿美元 较2023年22亿美元增长27% [12] - 2024年实现净利润2100万美元 较2023年净亏损2.44亿美元大幅改善 [12] - 商品交易总额从2020年53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050亿美元 近乎翻倍 [12] IPO详情 - 发行价定为每股40美元 超出原定35-37美元目标区间 [9] - 总计发行3431万股普通股 其中公司仅出售500万股 其余2930万股由现有股东出售 [10] - 通过IPO募集资金13.7亿美元 但公司不会从股东出售股份中获得收益 [11] - IPO后估值达151.1亿美元 远低于2021年超过450亿美元的估值峰值 [11][16] 行业背景 - "先买后付"模式允许消费者分期支付商品款项 在规定期限内免息 [3] - 该模式因可能造成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债务陷阱而受到批评 [3]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科技IPO募资63亿美元 远低于2021年同期的349亿美元 [16] - 2025年其他知名科技IPO包括Chime、Circle、Figma、eToro和Bullish等公司 [15]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es Ltd. and Babcock International Group Execute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Thenewswire· 2025-09-10 12:20
Vancouver, BC – TheNewswire - September 10, 2025 –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es Ltd. (CSE: CTTT) (FRA: X9V) (“CiTech” or the “Company”), a leading developer of autonomous, high-capacity mobile communications platforms, is pleased to announce it has entered into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with Babcock International Group (“Babcock”) to co-develop and build a rapidly deployable platform integrating 5G 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ISR), and counter-Unmanned A ...
Klarna debuts in New York after '25 times oversubscribed' IPO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5-09-10 11:47
About this content About Oliver Haill Oliver has been writing about companies and markets since the early 2000s, cutting his teeth as a financial journalist at Growth Company Investor with a focusing on AIM companies and small caps, before a few years later becoming a section editor and then head of research. He joined Proactive after a couple of years freelancing, where he worked for the Financial Times Group, ITV, Press Association, Reuters sports desk, the London Olympic News Service, Rugby World C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