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邦科技(301326)

搜索文档
捷邦科技: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0 11:42
募集资金使用安排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1] - 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1] - 到期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时及时归还至专项账户 [1] 资金安全保障措施 - 已完成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专项账户的开立 [1] - 与开户银行、保荐机构签署《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 [1] - 相关决议经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1]
热管理之端侧行业深度:主动散热释放端侧AI无限潜力
东北证券· 2025-07-30 0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优于大势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摩尔定律放缓叠加端侧 AI 驱动,热管理行业不断升级,端侧散热压力陡增;端侧 AI 的发展受端侧散热限制,也将因散热技术突破释放潜力;被动散热近物理极限,移动终端将进入主动散热时代;看好微泵液冷、微型/超薄风扇两类终端主动散热技术在 AI Agent 时代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摩尔定律放缓叠加端侧 AI 迭代,被动散热已接近物理极限 - 摩尔定律放缓,芯片单位面积功耗增加:先进制程逼近极限,晶体管密度提升速度显著放缓,5nm 以下制程晶体管密度复合增速降为个位数;制程提升,单个晶体管功耗不再下降;芯片单位面积功耗增加,英伟达大算力芯片每 mm²对应的 TDP 逼近 900mW,苹果手机芯片每 mm²对应的 TDP 接近 100mW [19][20][24] - 端侧 AI 加速落地,散热方案持续升级:终端需求提升,手机功耗普遍增加,从最初 5 - 6W 的 TDP 上升到 10W;端侧 AI 加速落地,预计 2028 年 AI 手机渗透率达 54%;SoC 算力需求增加,在摩尔定律放缓趋势下功耗相应提升,旗舰智能手机 AI 算力 2025 年将达 60TOPS 以上 [25][32][37] - 面积增加和材料迭代变慢,被动散热接近物理极限:手机散热主要采用被动散热方式,常见材料有 VC 均热板、石墨烯膜、石墨膜等;面积增加和材料迭代难度递增,通过堆料难以满足散热需求;超薄 VC 工艺仍待突破,厚度与性能不可兼得;吸液芯结构持续优化,材料改进趋于放缓 [43][45][47] 2. 技术成熟度提升叠加成本优化,移动终端有望进入主动散热时代 - 性能提升叠加轻薄化的瓶颈日益凸显,主动散热方案有望陆续推出:主动散热方案过去多用于游戏机,体积、能耗和噪音成为大规模应用障碍;随着微泵液冷、拇指风扇等技术成熟,移动终端有望进入主动散热时代,假设 2030 年主动散热渗透率达 30%,ASP 下降到 44 元,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 201 亿元 [70][74] - 微泵液冷:从手机壳渗透到后盖,有望替代被动散热:微泵液冷方案最早由华为推出,用于 Mate60 系列手机壳,跑分和帧率得以提升,释放手机性能;技术成熟叠加成本下降,看好从配件渗透到手机后盖;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模组厂及下游终端三大环节,国内厂商已实现国产替代 [78][81][84] - 微型风扇:从游戏机渗透到普通机型,微型风扇技术逐渐成熟:内置风扇最早始于红魔游戏手机,OPPO 今年首次搭载于普通机型;手机温度显著降低,微型风扇进一步释放手机性能;体积、噪音、功耗等技术难点突破,看好微型风扇进一步渗透 [95][103][106] - 主流品牌厂商积极储备相关技术,手机即将进入主动散热时代:安卓厂商积极储备相关专利,如华为布局微型风扇技术;苹果前瞻布局主动散热,研发方向为液冷技术;随着技术成熟度和成本进一步优化,手机有望进入主动散热时代 [109][112][113] 3. 投资要点与受益环节 - 主动散热释放端侧 AI 无限潜力:端侧智能体 AI Agent 将改变智能手机使用方式,端侧 AI 发展受散热限制,也将因散热技术突破释放潜力;从直板机到折叠屏、眼镜等 AI 终端,主动散热成长空间广阔 [116][117] - 端侧主动散热产业链各环节梳理:微泵液冷相关标的包括飞荣达、苏州天脉、中石科技、艾为电子、南芯科技等,微型风扇相关标的包括峰岹科技、日本电产、台达电子等 [120] 4. 相关标的 散热模组核心标的 - 飞荣达:华为战略供应商,立足电磁屏蔽材料领域,拓展多元产品矩阵,产品应用广泛,行业矩阵丰富;电磁屏蔽材料为基本盘,热管理材料营收占比提升,2024 年热管理材料产品营收 18.64 亿元,占比 37.05% [123][125][128] - 苏州天脉:中高端导热散热材料开拓者,具备中高端导热材料和热管、均温板量产能力,产品矩阵多元,应用领域广泛;均温板营收占比持续提升,逐渐成为主要营收来源,2024 年热管理材料营收 9.28 亿元,占比 98.37% [132][134][138] - 中石科技:石墨散热龙头,散热解决方案行业领先,立足导热材料及消费电子级导热产品,多元布局胶黏剂产品矩阵;导热材料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 年导热材料产品营收 14.90 亿元,占比 95.13% [140][142][144] - 领益智造:果链精密制造供应商,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以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为核心,布局材料、汽车及光伏产业;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为基本盘,充电器营收占比不断提高,2024 年 AI 终端产品营收 407.31 亿元,占比 92.13% [147][148][149] - 思泉新材:北美大客户进展顺利,深耕热管理材料领域,探索多元产品矩阵,行业领域覆盖广泛,产品应用拓展丰富;热管理材料营收持续提升,逐渐成为主要营收来源,2024 年热管理材料产品营收 6.09 亿元,占比 92.81% [153][156][158] - 捷邦科技:苹果供应链深度渗透,深耕结构功能件领域,布局多元产业生态,行业领域覆盖广泛,产品应用拓展丰富;碳纳米管业务营收稳步增长,逐步成为新增长极,2024 年碳纳米管产品营收 5576 万元,占比 7.03% [160][164][166] 芯片端核心标的 - 艾为电子:中国领先的数模混合芯片设计企业,深耕模拟芯片行业,多元布局产品矩阵;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为主要收入来源,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营收稳定增长,2024 年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收入 13.92 亿元 [168][170][172] - 南芯科技:电源管理芯片深耕者,为多场景提供电源管理方案,产品矩阵覆盖移动设备、智慧能源、通用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产品矩阵拓展带动营收结构优化,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担当营收增长主力,2024 年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营收 18 亿元,占比 70% [178][180][184] - 峰岹科技:国内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行业领先者,专注于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设计,掌握核心技术,产品线涵盖电机驱动控制全部关键芯片,布局多元化;电机主控芯片 MCU 为主要收入来源,各项产品营收稳中有进,2024 年电机主控芯片 MCU 收入 3.85 亿元 [186][188][192]
捷邦科技(301326) - 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2025-07-30 07:38
融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810.00万股,发行价51.72元/股,募资9.36132亿元,净额8.3695033322亿元[2] 资金使用 - 2025年7月4日同意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12个月[3] 资金余额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0元[5] 资金支取规定 - 甲方一次或十二个月内累计支取超5000万元或募资净额20%(孰低),应通知丙方[7]
7月17日午间涨停分析





快讯· 2025-07-17 03:50
创新药 - 浙江震元连续2天涨停,涨幅10.01%,因创新药概念[2] - 亚太药业连续2天涨停,涨幅9.98%,因创新药概念[2] - 昂利康4天内2次涨停,涨幅10.00%,因创新药概念[2] - 维康药业首日涨停,涨幅19.99%,因创新药概念[2] - 成都先导首日涨停,涨幅20.02%,因创新药概念[2] - 迈威生物-U涨幅10.54%,因创新药概念[3] 华为产业链 - 泰晶科技首日涨停,涨幅9.97%,因华为海思概念[5] - 延华智能首日涨停,涨幅9.94%,因华为鸿蒙概念[5] - 智微智能首日涨停,涨幅10.00%,因华为+机器人概念[5] - 常山北明首日涨停,涨幅10.02%,因华为鸿蒙概念[5] - 金现代首日涨停,涨幅20.00%,因华为鸿蒙概念[5] - 慧为智能涨幅18.72%,因算力+华为概念[5] PCB - 东材科技4天内2次涨停,涨幅9.98%,因PCB+光刻胶概念[6] - 广合科技首日涨停,涨幅10.00%,因PCB概念[6] - 满坤科技首日涨停,涨幅20.01%,因PCB概念[6] - 东山精密首日涨停,涨幅10.00%,因消费电子+PCB概念[6] - 生益电子涨幅15.21%,因光模块+PCB概念[6] - 本川智能涨幅12.45%,因光模块+PCB概念[6] 机器人 - 上纬新材连续7天涨停,涨幅20.01%,因智元机器人拟入主[8] - 索辰科技涨幅16.26%,因机器人概念[10] - 中邮科技涨幅14.78%,因机器人概念[10] 业绩超预期 - 联发股份连续3天涨停,涨幅10.03%,因业绩预增[12] - 力生制药连续3天涨停,涨幅10.01%,因业绩预增[12] - 沃华医药6天内3次涨停,涨幅10.01%,因业绩预增[12] 光通信 - 剑桥科技首日涨停,涨幅10.00%,因光模块概念[14] 低空经济 - 中化岩土首日涨停,涨幅10.15%,因低空经济+芯片概念[18] - 南京聚隆首日涨停,涨幅20.01%,因PEEK+低空经济概念[18] 算力工程 - 鸿博股份连续2天涨停,涨幅10.01%,因算力+英伟达概念[20] - 电光科技连续2天涨停,涨幅9.99%,因算力+机器人概念[20] 商业零售 - 国光连锁首日涨停,涨幅9.98%,因零售概念[23] - 汉商集团首日涨停,涨幅9.97%,因零售+医美概念[23] 光伏 - 天宸股份连续2天涨停,涨幅10.00%,因光伏+医院概念[25] - 琏升科技涨幅13.51%,因光伏电池概念[25] 食品饮料 - 皇氏集团连续2天涨停,涨幅10.10%,因光伏+食品饮料概念[27] - 庄园牧场首日涨停,涨幅9.99%,因食品饮料概念[28] 其他行业 - 兰生股份连续5天涨停,涨幅10.03%,因参股券商概念[28] - 海星股份连续2天涨停,涨幅9.98%,因电极箔概念[28] - 浙江黎明连续2天涨停,涨幅10.00%,因汽车零部件概念[28] - 生物股份连续2天涨停,涨幅10.05%,因兽用疫苗概念[28] - 柳钢股份3天内2次涨停,涨幅10.08%,因钢铁+业绩概念[28] - 凯撒旅业首日涨停,涨幅10.07%,因海南+旅游概念[28] - 恒银科技首日涨停,涨幅10.00%,因金融科技概念[28] - 美邦股份首日涨停,涨幅9.99%,因农药概念[28] - 人民同泰首日涨停,涨幅9.95%,因医药连锁概念[28] - 沧州大化首日涨停,涨幅10.02%,因TDI概念[28] - 海航科技首日涨停,涨幅10.03%,因航运概念[28] - 仁智股份首日涨停,涨幅10.02%,因油气概念[29] - 宏裕包材涨幅12.49%,因包装印刷概念[29] - 五新隧装涨幅11.49%,因工程机械概念[29] - 捷邦科技涨幅11.13%,因消费电子+固态电池概念[29] - 扬电科技涨幅10.16%,因实控人变更概念[29]
捷邦科技(301326) -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的提示性公告
2025-07-16 10:30
激励计划调整 - 2024年5月31日取消向3名激励对象授予6.5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和6.5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权益总数调为343.75万股[8][9] - 2024年5月31日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人数调为69名,首次授予总数调为275万股,预留授予总数调为68.75万股[9] - 2025年4月11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为19.12元/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调为27.40元/股[10] - 2025年4月11日对首次授予5名激励对象的4.15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废,4.15万份股票期权注销[10] - 2025年4月16日完成4.15万份股票期权注销事宜[8] 行权相关 - 本次符合行权条件激励对象64人[3][15] - 本次行权条件成就的股票期权拟行权数量26.67万份,占总股本0.37%[3][15] - 行权价格27.40元/股[3][16] - 实际可行权期限为2025年7月22日至2026年5月29日[3][16] - 公司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等待期于2025年5月30日届满[12] - 2025年7月4日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和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议案[8] 业绩数据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92,805,238.89元,同比增长16.90%,公司层面行权比例100%[13] 影响情况 - 本次行权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19] - 若本次可行权股票期权全部行权,公司总股本将增加26.67万股[21] - 本次股票期权行权产生的摊销费用将对有效期年内净利润有所影响,以审计报告为准[21] - 本次行权不会对公司股权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化[21] - 若全部行权,公司股份分布仍具备上市条件[21] - 全部完成行权后将影响和摊薄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以审计报告为准[21] - 本次股票行权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2] 其他 - 参与激励的公司相关人员在本次董事会决议前6个月无买卖公司股票情况[18] - 激励对象缴纳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费资金自行承担,公司代扣代缴[20] - 公司将按规定披露股权激励对象变化等信息[23]
捷邦科技(301326) -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2025-07-16 10:30
激励计划概况 - 符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64人[2] - 本次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数量26.67万股,占总股本0.37%[2][23] - 激励计划拟授予股票权益合计不超360万股,占草案公告时股本总额4.99%[3]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80万股,占拟授出权益总数50%[3]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180万份,占拟授出权益总数50%[4]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9.32元/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27.60元/股[5] 考核与行权 - 首次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考核年度为2024 - 2026年[7]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71%或净利润为正[7] - 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2.86%或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7]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8.57%或净利润不低于10000万元[7] - 首次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第一个归属/行权期归属/行权比例为20%,第二个为30%,第三个为50%[5]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分4等级,A、B、C、D对应可归属/行权比例为100%、75%、50%、25%[9] 时间进程 - 2024年3月29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披露文件[11] - 2024年3月29日至4月9日公示激励对象名单,期满无异议[11] - 2024年4月15日股东大会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披露自查报告[12] - 2024年5月31日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调整激励计划及首次授予事项[13] - 2024年6月7日完成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登记工作[13] - 2025年4月11日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调整价格、作废注销及预留授予事项[13] - 2025年4月16日完成4.15万份股票期权注销事宜[14] - 2025年5月9日完成股票期权预留授予登记工作[14] - 2025年7月4日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归属和股票期权行权条件成就议案[14] - 本次归属股票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7月18日[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92805238.89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6.90%[20] - 2024年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100%,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71%或净利润为正[20] 股份变动 - 截至2025年7月9日,收到64名激励对象股权认购款509.9304万元[26] - 26.67万元计入新增注册资本,483.260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6] - 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后数量4540.296万股,占比62.66%[28] - 高管锁定股变动后数量32.3595万股,占比0.45%[28] - 首发前限售股变动后数量4507.9365万股,占比62.21%[2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后数量2705.6568万股,占比37.34%[29] - 总股本变动后数量7245.9528万股[29] 其他事项 - 首次授予部分的5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20] - 归属价格为19.12元/股(调整后)[23]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24]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买卖公司股票6个月内的收益归公司所有[25]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需遵守相关规定,且符合《公司法》等规定变化[25] - 本次归属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7] - 本次归属对公司股权结构无重大影响,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股权分布仍具备上市条件[29] - 办理股份归属登记后,公司总股本增加26.67万股,将影响和摊薄基本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30] - 律师事务所认为公司本次归属及行权已取得必要批准和授权,归属和行权条件均已成就[31]
捷邦科技: 监事会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及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4 16:22
捷邦精密科技股权激励计划核查结果 限制性股票归属核查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条件已满足 64名激励对象符合归属资格 [1] - 监事会确认64名激励对象不存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八条禁止情形 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1] - 同意为64名激励对象办理26 67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归属事项 程序符合《激励计划》规定 [1] 股票期权行权核查 - 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条件已达成 64名激励对象符合行权条件 [2] - 监事会核查确认64名激励对象满足《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无不得成为激励对象的情形 [2] - 同意为64名激励对象办理26 67万份股票期权的行权事项 审议程序符合《管理办法》规定 [2]
捷邦科技(301326)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7-04 10:56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81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9.36132亿元,净额8.3695033322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拟使用5.5亿元,累计投入2.135852亿元[4] 资金使用安排 - 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12个月[6] - 预计使用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节省财务费用600万元[9] 决策审批 - 董事会、监事会、保荐机构均同意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事项[12][13][14]
捷邦科技(301326)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2025-07-04 10:56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810.00万股,发行价51.72元/股,募资总额936,132,000.00元,净额836,950,333.22元[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57,000.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55,000.00万元[5] 项目投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高精密电子功能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1,358.52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0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0,000.00万元,合计21,358.52万元[5] 资金使用 - 公司拟用不超2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12个月[2][7][12] - 按1年期LPR 3.0%测算,使用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预计节省财务费用600万元[9] 决策通过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议案[12][13]
捷邦科技(301326) -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5-07-04 10:56
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 激励计划拟授予股票权益不超360万股,占草案公告时股本总额4.99%[4] - 首次授予权益288万股,占计划授予总量80%,占草案公告时股本总额3.99%[4] - 预留授予权益72万股,占计划授予总量20%,占草案公告时股本总额1.00%[4]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9.32元/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27.60元/股[6] 行权条件 - 首次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第一个归属/行权期归属/行权比例为20%[6] - 若预留授予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授出,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2.86%或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8] - 若预留授予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授出,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8.57%或净利润不低于10000万元[8]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分4个等级,对应可归属/行权比例分别为100%、75%、50%、25%[9] - 第一个归属/行权期要求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71%或净利润为正[9] - 第二个归属/行权期要求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2.86%或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9] - 第三个归属/行权期要求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8.57%或净利润不低于10000万元[9] 调整情况 - 2024年5月31日调整后激励计划权益总数由360万股调为343.75万股,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人数由72名调为69名[15] - 2025年4月11日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19.32元/股调为19.12元/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27.60元/股调为27.40元/股[16] - 2025年4月16日完成4.15万份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注销事宜[14] 会议审议 - 2024年3月29日公司召开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披露文件[11] - 2024年4月15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2] - 2025年7月4日公司会议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及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议案[14] 行权情况 - 本次符合股票期权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人数为64人[2] - 本次行权条件成就的股票期权拟行权数量(调整后)为26.67万份,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0.37%[2] - 行权价格(调整后)为27.40元/股[2]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可申请行权比例为授予总数的20%[1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92,805,238.89元,比2023年同比增长16.90%,公司层面行权比例为100%[20] - 本次股票期权行权期自自主行权审批完毕始至2026年5月29日[23] - 总经理CHIANG HWAI HAI已获授股票期权17.50万份,本次可行权3.50万份,占比20%[24] - 副总经理冯明珍已获授股票期权10.00万份,本次可行权2.00万份,占比20%[24] - 中层管理人员等58人已获授股票期权76.35万份,本次可行权15.27万份,占比20%[24] - 本次可行权股票期权全部完成行权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加26.67万股[30] - 本次行权将影响和摊薄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30] - 本次行权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股权结构产生重大影响[31] 合规情况 - 参与激励的公司董事等在本次董事会决议前6个月无买卖公司股票情况[29] - 公司本次行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3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为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行权事项[27] - 监事会同意为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行权事项[28] - 法律意见书认为公司本次行权已取得必要批准和授权且条件成就[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