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力风电(301155)
icon
搜索文档
海力风电(30115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5-06 09:07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原因是受到“抢装潮”期间已完工项目结算进度影响,导致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龄变长[2]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685,311,354.83元,较2022年增长3.22%[10]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075,396.70元,较2022年减少143.00%[10] - 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7,725,892,549.76元,较2022年末增长8.86%[11] - 公司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344,873,195.65元,较2022年末减少1.22%[1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1,108,903.76元、537,120,544.49元、516,315,919.82元、130,765,986.76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098,694.14元、52,818,972.18元、-69,867,449.97元、-153,101,465.01元[13] 风电行业发展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20] - 2023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4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683万千瓦[20] - 2024-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景气基础有望奠定[21] -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GW,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的15%[32] - 全球海上风电预计将新增装机3.8亿千瓦,到2032年底,海上风电总装机或将达到4.47亿千瓦[33] 公司业务及发展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等,涵盖8MW及以下普通规格产品和10MW以上大功率等级产品[34] - 公司计划通过设备制造、新能源开发以及施工及运维三大板块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可持续发展[22] - 公司计划在启东吕四港、海南儋州和广东湛江投建的基地项目,布局面向出口的重装码头,以拓展海外市场[37] 公司财务管理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1,028,002.39元[16] - 公司2023年度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先进制造业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抵减及个税手续费返还,金额为28,952,224.62元[16] 公司内部管理 - 公司通过多渠道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48] - 公司独立董事王建平、陆兵、李昌莲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10万元[178]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为1,217人,其中生产人员为583人,销售人员为10人,技术人员为141人,财务人员为22人,行政人员为461人[184]
海风投建加速在即,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申万宏源· 2024-05-06 09: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增长3.22%[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降低75.22%、环比降低5.04%[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0.74亿元,同比降10.28%、环比扭亏[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投资收益0.55亿元,同比提高240.97%、环比提高561.35%[2] - 公司2023年净利润605万元,2024年预计净利润917万元[6]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025年有望迎来大规模海风投建,约有11-12GW预计在2024年并网,公司有望率先受益[2] - 公司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05、9.17、11.4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4年市盈率为17倍,2025年为12倍,2026年为9倍[6] - 公司2024年PE分别为17、12、9倍,对应PEG为0.47[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具备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分析师维持独立、客观的“买入”评级[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提醒投资者不同研究机构采用不同评级术语和标准,建议投资者不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做决策,应该阅读整篇报告获取完整观点和信息[11]
23年业绩阶段性承压,海风产能扩张顺利
华金证券· 2024-05-02 15: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增长3.22%[1] - 公司24Q1单季度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75.22%[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7.17和9.14亿元,对应EPS为2.33、3.30和4.2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2] - 2026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6420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了292.3%[6] - 2026年预计公司净利润率将达到14.2%,较2023年增长了28.4个百分点[6] 风险评级 - 公司风险评级为A级,未来6个月投资收益率的波动小于等于沪深300指数波动[7] 公司信息 -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和深圳[12] - 公司电话号码为021-20655588[12] - 公司网址为www.huajinsc.cn[12]
行业需求复苏在即,海风产能储备充足
信达证券· 2024-04-29 13:30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增长3.2%[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下降75.2%[1] - 公司2023年销售9套导管架,实现营收1.28亿元,产品发展进入“3.0时代”[3]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3,316百万元,同比增长96.8%[6]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3,316百万元,同比增长96.8%[7]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和7.7亿,对应PE为24.0、14.0倍[4] - 公司短期业绩受压,但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行业需求复苏或将带来较大业绩弹性[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3年销售9套导管架,实现营收1.28亿元,产品发展进入“3.0时代”[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3,316百万元,同比增长96.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48百万元,同比增长608.8%[6]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3,316百万元,同比增长96.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48百万元,同比增长608.8%[7]
关于海力风电的年报问询函
2024-04-29 03:51
营收利润 - 2023年度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3.22%[1] - 2023年度扣非后净利润 -1.17亿元,同比下滑340.14%[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24亿元,同比下滑75.22%,净利润7365.54万元,同比下滑10.28%[1] 业务数据 - 2023年风电塔筒、桩基毛利率分别为3.52%和10.32%,同比下滑7.11和3.26个百分点[1] - 2023年新增导管架业务收入1.29亿元[1] 资产数据 - 2023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3.68亿元,坏账准备2.62亿元[4] - 2023年末合同资产账面余额6.92亿元,坏账准备2.07亿元[4] - 公司存货期末账面余额8.88亿元,计提跌价准备2059.91万元[6] 销售数据 - 报告期向前五大客户销售11.45亿元,占比67.97%[7] - 向第一大客户销售4.00亿元,占比23.75%[7]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23年业绩承压,期待海风建设加速背景下盈利改善
光大证券· 2024-04-29 02:33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3.22%[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减少75.22%[1]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8,47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418.2%[2] 用户数据 - 公司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4.16元,较2022年增长342.6%[2] 未来展望 - 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持续承压,主要受海风平价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影响[1] - 海力风电2026年预计ROE为12.2%,较2022年增长221.7%[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7]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的核心金融服务平台之一[7]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7]
海力风电20240427
2024-04-28 12:51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16.85亿,亏损8.8亿,扣非亏损1.17亿[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4亿,亏损7300万,扣非亏损7200万[1] - 2023年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83亿,通厂投资收益2700万[1] - 一季度出现较多坏账冲回,主要是强王朝项目回款,预计未来两年内能够全部冲回[20] - 今年下半年项目启动后,毛利有望明显上升,预计净利可望达到700到800万[24] 用户数据 - 海上风电合同签订较晚,目前在手订单超过50亿[16] - 海南24.9GW风电项目编制规划良好,但需解决送出问题后才能大规模启动[17] - 导网价产能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少数民营企业,行业格局基本稳定[18] - 公司出海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已进入多家海外开发商的供应商名录[19] 未来展望 - 海外订单乐观,有望年底落地,优先出口单桩和导网价产品[26] - 公司与三峡进行置换交易,卖出一个风场再拿一个,未来对海上供电厂的财务投资预期不明确[27] - 2024年Q4将有约3万吨的突破,固定资产增加趋势持续,毛利率大幅转正,主要原因是去年Q4的情况[2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导网价产能规划中,成都湾产能将增至120到150套,启东产能规划为50万吨[22] - 未来船只将针对海外市场进行改造,可用于打深远海的庄和钓海外游戏平台,日租金收入可能较高[3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固定资产增加主要集中在小羊口二期工程、山东东营和鲁山等地,再建工程预计在2024年Q3投产[30] - 预计固定资产增加趋势将在2024年年底阶段性结束,产能达到150吨,运输成本可能会降低[31]
短期业绩承压,看好未来海风规划落地带来业绩弹性
国金证券· 2024-04-28 02: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增长3.2%[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亏损0.88亿元,同比下降143.0%[1] - 公司1Q24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下降75.2%[2] - 公司1Q24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10.3%[2]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9.8%,同比-4.98%,净利率为-5.13%,同比-18.11%[3] - 公司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65亿元,2025年为7.36亿元[3] - 公司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9.67亿元,对应PE为17、13、10倍[3] - 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5.65亿和7.36亿[3] 用户数据 - 公司2024年海风预计并网规模超过10GW[3] 未来展望 - 报告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2021年至2026年预计呈现不稳定增长趋势,2023年至2024年增长率达到113.0%[4] - 公司毛利率在2021年至2026年预计保持在20%左右,2022年出现明显下降至14.7%[4] - 公司净利润在2021年至2026年预计呈现波动增长,2021年至2022年增长率达到80.80%[4] - 公司现金净流量在2021年至2026年预计呈现不稳定变化,2022年出现较大负值[4] 其他新策略 - 公司1Q24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总费用率同比提升22.45%[3] 免责声明 - 报告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8] - 报告仅供高风险评级投资者使用,不考虑个别客户情况,不构成特定证券建议[9] - 仅限中国境内使用,保留所有权利[10]
2023年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23年业绩不及预期,24年海风放量有望修复盈利
东吴证券· 2024-04-28 01:30
业绩总结 - 公司发布的23年报及24年一季报显示,23年营收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下降143%[1] - 公司预计24年海风装机量有望提升,盈利能力将得到提振[1] - 公司预计24年塔架出货量为1.3~1.4万吨,预计产能将持续扩张[1] - 公司预计24年国内海风装机量将同比增长60%,有望受益行业高成长[1] - 公司23年减值计提1.84亿元,24年因江苏海风推进开始回款,冲回0.58亿元[1] - 公司23年费用率增加,24年风场盈利转正[2] - 公司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6.1/8.4/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3] - 公司面临风电装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发电量不及预期等风险[3] 未来展望 - 海力风电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8,890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429.6%[4]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954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211.6%[4] - 2026年每股净资产预计为35.19元,较2023年增长43.3%[4]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静待需求释放
民生证券· 2024-04-28 01:30
业绩总结 - 海力风电2023年营业收入为16.85亿元,同比增长3.22%[1] - 公司2023Q4营业收入为1.31亿元,同比下降71.73%[2]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营收分别为30.6/48.9/54.4亿元[2] - 公司2023A-2026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22%/81.69%/59.80%/11.12%[3] 用户数据 - 23年桩基营收占比65.56%,风电塔筒占比23.36%,导管架占比7.63%[2]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9/9.3亿元[2] - 公司2023A-2026E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2.30元/3.63元/4.27元[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4Q1毛利率5.05%,净利率58.74%[2] - 23年毛利率9.77%,净利率-5.1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评级标准中,推荐评级表示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5%以上[5] 其他新策略 - 报告仅供本公司境内客户使用,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6] - 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地址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深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