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兆讯传媒(301102)
icon
搜索文档
兆讯传媒:关于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2024-05-27 09:11
股份转让 - 2024年5月27日联美控股、华新联美与三六六签署《股份转让协议》[2][5] - 拟转让217,500,000股,占总股本75%[2][5][15] - 转让价格10.55元/股,价款合计2,294,625,000元[5][16] 支付与过户 - 深交所确认30日内三六六支付转让款[17] - 支付30个工作日内双方办理股份过户[18] 相关信息 - 联美、华新联美、三六六注册资本分别为228,811.95万、20,000.00万、5,000万元[6][9][12] 收购结果 - 完成后三六六直接持有上市公司75%股份[27]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三六六,实控人不变[5] 其他情况 - 收购不涉及资产、业务和人员调整[31] - 股份转让需深交所确认,结果不确定[3][5][23][38]
兆讯传媒: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4-05-27 09:11
公司信息 - 联美控股成立于1999年1月25日,注册资本228,811.95万元[13] - 华新联美成立于2004年3月25日,注册资本20,000.00万元[12] - 兆讯传媒所在地为天津市,股票代码301102[46] 股权结构 - 联美控股持有华新联美100%股权[14] - 联美控股前五大股东中,联众新能源持股52.39%,联美集团持股17.04%[14] - 转让前联美控股和华新联美分别持有兆讯传媒74.25%和0.75%股权[24] 股份转让 - 联美控股和华新联美拟转让兆讯传媒217,500,000股股份,占比75%[24] - 转让单价10.55元/股,价款合计2,294,625,000元[27] - 三六六自深交所确认30日内付款,30个工作日内办过户[28][29] 未来展望 - 未来12个月信息披露义务人有持股计划,不排除增减股份[8][47] - 此前6个月信息披露义务人无买卖兆讯传媒股票情况[36][47]
兆讯传媒20240517
2024-05-21 15:35
业绩总结 - 公司已在多个核心城市顶级商圈打造了“地标级”户外裸眼3D大屏媒体[1] - 公司与国内18家铁路局集团签署媒体资源使用协议,签约561个铁路客运站,运营5,346块数字媒体屏幕[5] - 公司高铁数字媒体网络覆盖广度、深度和品质优势明显,难以被新进入者复制或颠覆[6]
兆讯传媒:关于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的提示性公告
2024-05-20 03:51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5月23日14:30召开2023年度现场股东大会,网络投票9:15 - 15:00[1]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17日[3] - 现场会议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7号院1号楼联美大厦15层会议室[3] 提案相关 - 提案包括《2023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等多项议案[4] - 议案5.00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5] 登记信息 - 登记方式分自然人和法人股东要求,异地信函或传真2024年5月20日17:00前送达[7] - 登记时间为2024年5月20日9:30 - 17:00[8] 投票信息 - 普通股网络投票代码“351102”,简称“兆讯投票”[15] - 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2024年5月23日9:15 - 9:25等时段[16] - 深交所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时间为2024年5月23日9:15 - 15:00[17] 其他 - 授权委托有效期至股东大会结束[23] - 需填写兆讯传媒2023年度股东大会参会股东登记表[25]
兆讯传媒(301102) - 2024年5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5-17 11:44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兆讯传媒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为301102 [2] - 公司于2024年5月17日召开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邀请投资者参与 [2] - 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独立董事等 [2] 业务发展 - 公司正式开启商圈数字户外媒体业务的"第二曲线",已在多个核心城市商圈打造3D大屏媒体 [3] - 公司组建视觉创意团队,将AIGC技术融入项目制作流程,提升数字内容创意制作能力 [3] - 公司已与国内18家铁路局集团签署媒体资源使用协议,运营561个铁路客运站5,346块数字媒体屏幕 [4] - 公司高铁数字媒体网络覆盖广度、深度和品质优势明显,新进入者难以短时间内复制或颠覆 [4] 经营情况 - 公司"第二曲线"业务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商业应用规模效益还未完全体现 [3] - 高铁媒体资源不断扩展及优化中,将推动市场规模增长,促进公司业绩改善 [3] - 公司通过在核心城市新增裸眼3D大屏布局,提升用户粘性,受到广泛关注和传播 [4] - 公司数字内容生产能力强,助力商圈焕新、引领消费升级,提升公司数字经济商业价值 [4]
兆讯传媒: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兆讯传媒广告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定期现场检查报告
2024-05-10 08:55
合规情况 - 公司章程和治理制度完备合规且执行符合要求[1] - 内部审计制度和部门运作符合要求[1][2] - 信息披露与实际一致、流程合规[2] - 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合规[2] 资金管理 - 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有效执行[3] - 现金分红和对外财务资助合法合规[3] 业绩表现 - 公司业绩无大幅波动,与同行无明显异常[3] 检查结果 - 保荐机构现场检查未发现问题[4]
兆讯传媒: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兆讯传媒广告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5-10 08:55
监管相关 - 未及时审阅公司信息披露文件次数为0次[2] - 查询公司募集资金专户次数为2次[2] - 列席三会次数均为0次[2] - 现场检查次数为1次[2] - 发表独立意见次数为6次[2] - 向本所报告次数为0次[3] 培训情况 - 2023年8月15日培训1次,对象含5%以上股东等[3] 其他事项 - 公司及股东承诺事项均已履行[6] - 报告期无保荐代表人变更等重大事项[7]
兆讯传媒:关于举办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09 07:44
财报与说明会安排 - 《2023年年度报告》于2024年4月24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1] - 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定于2024年5月17日15:30~16:30召开[1] - 业绩说明会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云访谈”栏目举办[1] 参会人员 - 出席会议人员有董事总经理冯中华等[2] 问题征集与解答 - 公司提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2023年度业绩相关问题[3] - 投资者可提前登录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问[3] - 公司将在业绩说明会回答投资者关注问题[4]
年报点评:租金成本提升使毛利率承压,出行数据回升有望提升投放价值
中原证券· 2024-04-28 03:00
业绩总结 - 兆讯传媒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3.56%[1] - 沪深300指数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加17.45%[2] - 兆讯传媒2023年整体毛利率41.95%,同比下滑10.12pct[3] - 预计兆讯传媒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2.02亿元和2.25亿元[9]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为840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6.85%[12] - 2026年预测净利润为22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19.47%[12] 用户数据 - 出行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8] - 国家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8.5亿人次,同比增长130.4%[8] 未来展望 - 预计兆讯传媒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2.02亿元和2.25亿元,对应PE为22.36倍、18.87倍和16.95倍[9]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为840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6.85%[12] - 2026年预测净利润为22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19.47%[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无相关信息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涨幅10%以上[13] - 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未来6个月内公司相对沪深300涨幅15%以上[14]
点位扩张拖累业绩,户外大屏创收加速
长江证券· 2024-04-26 0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铁广告有望随客流复苏逐步修复,公司持续进行点位资源布局 [3] - 户外裸眼3D高清屏收入大幅增长,资源扩充仍在进行时 [3] - 点位开拓成本前置拖累公司毛利 [3][4] - 2024Q1销售人员增加、租赁负债拖累利润表现 [4] 报告内容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同比上升3.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滑30.75% [3] -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上升17.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滑38.96% [3] 高铁广告业务 - 高铁广告收入2023年同比下滑4.4%,但有望随客流复苏逐步修复 [3] - 公司持续布局高铁媒体点位,新增与乌鲁木齐局集团的合作,完成与国内18家铁路局集体签署协议 [3] 户外裸眼3D大屏业务 - 2023年户外裸眼3D大屏收入大幅增长402.5%,达5654.2万元 [3] - 公司持续布局第二增长曲线资源,在贵阳、重庆、成都等地打造户外裸眼3D大屏 [3] 成本费用情况 - 2023年、2024年Q1营业成本分别增长25.4%和49.4%,主要系新增高铁点位和户外3D大屏开拓推动 [3][4] - 2024Q1销售费用大幅增长37.9%,主要系广告宣传费及人工成本增加 [4] - 2024年Q1租赁负债导致利息费用大幅增加57.7%,拖累利润表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