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瑞电子(300976)

搜索文档
达瑞电子:关于部分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2024-04-23 12:06
业绩总结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305.3667万股A股,募资总额21.93016056亿元,净额20.3809686589亿元[1] 项目情况 - “3C电子装配自动化设备生产项目”计划投资10681.12万元,承诺募资10319.00万元[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该项目累计投入募资8778.36万元[6] - 项目节余募资2068.75万元,节余比例20.05%[6] 资金安排 - 公司拟将节余募资2068.75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 决策进展 - 2024年4月22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节余资金议案[5][6][7] - 保荐机构核查认为符合规定无异议[8] 其他 - 项目节余原因包括未用铺底资金等[3] - 实施后用自有资金付尾款并注销专户[4]
达瑞电子:关于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公告
2024-04-23 12:06
董监高责任险 - 拟为董监高购买责任险,赔偿限额不超5000万元/年[2] - 保费限额不超55万元/年,保险期限12个月[2] 审议安排 - 4月22日会议审议议案,董事监事回避,提交股东大会[2][5] - 董事会提请授权管理层办理购买及续保事宜[3][4] 监事会意见 - 认为购买利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程序合法合规[5]
达瑞电子: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04-23 12:06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减少4.87%[8] - 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6.88万元,同比减少63.38%[8] - 2023年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减少26.40%[8] - 2023年可穿戴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减少8.20%[8] - 2023年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营业收入0.52亿元,同比减少68.13%[8] - 2023年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加107.29%[8]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8362.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98%[9]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0亿元,同比增加368.97%[9] 未来展望 - 2024年董事会将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布局AI、折叠屏等新兴电子科技产品及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领域[19] - 2024年董事会将提升规范运作和公司治理水平,健全内部控制体系[20][21] - 2024年董事会将规范信息披露,确保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22] - 2024年董事会将加强投资者管理,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2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是“关键组件及配套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供应商,坚持大客户战略[19] - 公司将深化与客户合作,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综合解决方案能力[19] 会议相关 - 2023年度公司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10] - 2023年度公司董事会召开3次股东大会[14] - 2023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薪酬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16]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4月25日召开[11] - 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3年7月5日召开[12] - 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3年8月29日召开[12]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3年9月26日召开[12]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3年10月10日召开[12]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5日召开[12]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3年12月19日召开[12]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5月17日召开,审议多项议案[15]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9月15日召开,审议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变更议案[15] - 会议审议了《2022年年度报告》等议案[11][12] - 涉及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2]
达瑞电子(300976)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1: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达瑞电子,股票代码为300976[6] - 公司中文名称为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为达瑞电子[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清平[7] - 公司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洪金路48号,邮政编码为523168[7] - 公司办公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洪金路48号,邮政编码为523168[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dgtarry.com,电子信箱为ir@dgtarry.com[8]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张真红,证券事务代表为李怡芳[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洪金路48号1号楼10楼董秘办[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152号中山大厦B座7-9楼[8]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397,831,990.40元,同比下降4.87%[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368,764.49元,同比下降63.38%[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827,469.67元,同比下降70.18%[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9,899,313.26元,同比增长368.97%[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同比下降63.38%[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3,677,787,293.81元,同比增长3.58%[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16,859,818.09元,同比增长1.68%[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9,541,294.82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4,086,555.49元[10]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72,768,252.96元[10]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下降4.87%[29]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336.88万元,同比下降63.38%[26] - 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业务收入4.58亿元,同比下降26.40%[29] - 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07.29%[29] - 境内业务收入9.01亿元,同比下降7.21%[29] - 境外业务收入4.97亿元,同比下降0.29%[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9,899,313.26元,同比增长368.97%,主要系收回应收款项和经营活动的付现费用减少所致[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0,892,815.35元,同比下降2,609.55%,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的现金流出增加所致[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34,306,420.00元,同比增长81.57%,主要系收到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认购款增加所致[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79,587,299.42元,同比下降978.23%[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净利润的306.63%,主要系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非付现项目对净利润的影响,以及应收账款收回金额增加[40] - 投资收益为24,710,450.89元,占利润总额的32.12%,主要系现金管理收益增加[4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44,461.20元,占利润总额的-1.23%,主要系以公允价值变动的金融资产在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导致[42] - 资产减值为-5,546,897.18元,占利润总额的-7.21%,主要系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2] - 货币资金为1,136,673,281.28元,占总资产的30.91%,同比下降10.28%,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所致[43] - 应收账款为370,296,595.56元,占总资产的10.07%,同比下降3.20%,主要系收入减少和以票据结算的客户货款增加所致[43] - 报告期投资额为2,013,957,80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45%[4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5,314,491.34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53,584,491.34元,冻结资金1,730,000.00元[47] - 银行承兑汇票期末余额为4,461,405.42元,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47]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为1,770.68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的0.55%[48] - 报告期内公司已出售的远期外汇合约实际损益为-63.51万元[48] 行业数据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降至11.7亿台,创10年来最低的全年出货量[15] - 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5%,达到3.26亿台[15] - 2023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总量2.47亿台,同比下降13%[15] - 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其中笔记本电脑出货5160万台,同比增长4%[15] - 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15] -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705.5GWh,同比增长38.6%[15] -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85GWh,同比增长53%[15]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降至11.7亿台,创10年来最低的全年出货量[19] - 2023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总量2.47亿台,同比下降13%[19] - 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5%,达到3.26亿台[19] - 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其中笔记本电脑出货5160万台,同比增长4%[19]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2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3C装配自动化设备、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17]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制定生产计划[17] - 公司通过严格的采购流程和供应商管理,确保物料的及时有效供应[17] - 公司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正处于初期拓展阶段,受2023年下游行业波动的影响较大,规模增长效应尚未显现[20] - 公司已成功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兰钧、吉利威睿、上汽伊控、海辰储能等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20]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从电池系统,拓展至直接应用于车灯、电控、电驱动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0] - 公司坚持工艺技术创新,拓展新的产品线,强化内部能力建设,以逐步构建起公司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20] - 公司长期为国内外高端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客户对供应商的高要求促进了公司在研发能力、管理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售后协调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21] - 公司通过研发不断引领创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资质[22] - 公司在东莞、苏州、秦皇岛、越南等地搭建智能制造基地,并在深圳、美国设立办公室,布局全球化产能和服务[22] - 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及软件著作权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技术壁垒[23] - 公司通过精益生产理念和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制程,减少浪费,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准和良品率[24] - 公司通过ISO14001、ISO9001、ISO45001、QC 080000、IATF 16949、ISO27001等认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24] - 公司提供从产品研发到售后服务的完整服务链,区别于传统的“来图加工”模式,直接参与客户产品设计和研发[24] - 公司拥有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三大业务分部,提供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24]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全景图,提供多层次的晋升发展平台及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增强员工归属感[25] - 公司倡导“客户至上、敢于承诺、勇于创新、长期主义、追求卓越、精进协作”的核心价值观,打造学习型组织[25] - 公司通过核心员工持股等激励措施,吸引和保留核心骨干和高端技术人才[25] - 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提交审议的全部议案[90] - 公司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5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会议,1次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会议,2次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会议,3次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会议[90] - 公司共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全体监事勤勉尽责,充分履职[90] - 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91]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92]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相互独立,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93] - 公司独立拥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土地、厂房、生产设备、专利、商标等资产项目,具备资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93]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公司专职工作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领取薪酬[93] - 公司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独立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拥有独立的银行账户,独立进行纳税申报并履行纳税义务[93] - 公司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要求建立了完整、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行使经营管理职权[93]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系统和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不存在依赖或委托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进行产品销售或原材料采购的情况[93] - 公司在2023年召开了三次股东大会,其中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2.35%[9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未发生股份增减变动[95] - 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宋科强持有120,000股股份,副经理吴玄持有50,000股股份[95] - 公司监事朱琴女士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96] - 梁诗婷女士被选举为公司第三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96]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付华荣先生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96] - 李清平先生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96] - 邓瑞文女士当选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96] - 张真红女士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97] - 唐志建先生被聘任为公司财务总监[97] - 王海源先生被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98] - 李清平先生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新增担任公司总经理[98] - 邓瑞文女士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新增担任公司董事[9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李清平、邓瑞文、李军印等[99] - 公司监事会成员包括汤玉敏、贺利松、梁诗婷等[9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宋科强、吴玄、彭成效、张真红等[99] - 王海源担任公司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2023年4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100] - 唐志建2023年12月起任公司财务总监[100] - 李清平在晶鼎管理和晶鼎贰号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101] - 李清平在东莞市东喜印务有限公司担任监事[101] - 李东平在义乌市迈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101] - 李东平在杭州颐聚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101] - 李东平在杭州杏香园杏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10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981.27万元[106] - 非独立董事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及绩效工资两部分[102] - 独立董事薪酬为固定薪酬制,按年度发放[103] - 监事在公司担任实际工作的,按照所担任的实际工作岗位领取薪酬[104]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105] - 董事长、总经理李清平税前报酬总额为66.7万元[106] - 董事、副总经理邓瑞文税前报酬总额为57.38万元[106] - 独立董事刘勇税前报酬总额为6万元[106] - 监事会主席汤玉敏税前报酬总额为34.89万元[106]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真红税前报酬总额为97.1万元[106] 公司战略与计划 - 2024年公司计划在消费电子业务上抓住行业回升机会,提升营收[27] -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业务的推进,拓展产品线和客户群[27] - 公司计划通过经营预算和精益改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27] - 公司计划从研发体系重构、制造精益改善、材料降本等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27] -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包括加快在AI、折叠屏等高端智能手机、AI个人电脑(PC)、XR(AR/VR/MR)等代表性新兴电子科技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光伏储能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布局[76] - 2024年公司经营计划以“持续健康经营,寻求战略突破”为核心,保持高目标牵引,保障主营业务的健康发展,管控新业务的风险投入,聚焦战略性突破点,实现公司整体高质量的发展[76] - 公司2023年实现全面扭亏[77] - 消费电子业务在2023年抓住行业触底回升的机会,加快越南工厂产能释放[77] - 新能源产品线实现增量提质,与头部客户建立更深合作关系[77] - 公司推进“5+10+N”客户战略,以新工艺、新材料为突破口延伸产品线[78] - 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及时公布财务信息和业务情况[78]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产业环境变化[78] - 公司面临贸易摩擦和全球产业转移风险,积极推进全球产能布局[79]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79] -
达瑞电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4-04-23 11:58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的募集资金使用 及结余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 关于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或"保荐机构")作 为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瑞电子"或"公司")首次公 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 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深 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以 下简称"《规范运作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3 号— —保荐业务》《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 管要求》(以下简称"《监管指引第 2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 定,对公司 2023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慎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位时间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1】 ...
达瑞电子:公司章程(2024年4月)
2024-04-23 11: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4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发行1305.3667万股[5] - 公司注册资本为95377100元,股份总数95377100股,每股面值1元[10][18] 股权结构与转让 - 设立时李清平、李东平、付学林、李玉梅分别出资768.30万、280.28万、176.80万、74.62万,比例为59.10%、21.56%、13.60%、5.74%[18]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总数25%[28] 股份收购与注销 - 因减少注册资本收购股份,应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注销;其他情形6个月内转让或注销[24] - 用于员工持股等收购股份,合计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额10%,并在3年内转让或注销[24] 股东权益与诉讼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可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诉讼[35] - 持有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股东质押股份应当日书面报告公司[38] 股东大会相关 -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1次,应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举行[51] - 董事人数不足规定人数2/3等情形需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51][53] - 单独或合计持有3%以上股份股东可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61] - 股权登记日与会议日期间隔不多于7个工作日且不得变更[65] - 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2/3以上通过[78] - 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担保金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需特别决议通过[81] - 关联交易事项决议须经出席非关联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定事项需2/3以上通过[84] 董事相关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05] - 董事任期3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兼任职务及职工代表董事总计不超董事总数1/2[98] - 董事连续两次未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应建议撤换[101] 交易与担保审议 - 交易涉及资产总额等多项指标超一定比例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6]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等多种情形下担保须经股东大会审议[42] - 董事会审议担保事项需经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同意[43] 利润分配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10%列入法定公积金,累计达注册资本50%以上可不再提取[157]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占比最低80%[163]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最近三年累计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67] 信息披露与审计 - 公司需在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披露年报等[157] - 会计师事务所聘期1年,可续聘,解聘或不再续聘需提前30天通知[176][177] 公司解散与清算 -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191] - 公司因特定情形解散,应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191]
达瑞电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核查意见
2024-04-23 11:58
外汇业务概况 - 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资金效率[1] - 涉及外币为美元、欧元等,业务含远期结售汇[2] - 投资额度不超1500万美元,期限12个月内可循环用[3] 业务相关安排 - 交易对方为有资格金融机构,与公司无关联[5] - 交易资金用自有资金,不使用募集资金[6] 风险与控制 - 业务存在汇率波动、内控、违约风险[7] - 通过关注市场等方式控制风险[8] 审批情况 - 2024年4月2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业务议案[12] - 保荐机构认为审批合规,符合经营需要[13]
达瑞电子(300976)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3 11:58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52,900,659.39元,同比增长65.2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035,691.66元,同比增长1,131.75%[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52,900,659.39元,上期发生额为274,086,555.49元[2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9,281,152.62元,同比增长2089.5%[2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035,691.66元,同比增长1132.0%[2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9,368,533.66元,同比增长2029.8%[2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78,415.29元,同比下降92.53%[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78,415.29元,同比下降92.5%[3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846,535.24元,同比改善7.3%[3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63,637,401.67元,同比下降33.7%[3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27,101,423.64元,同比下降5.9%[30] 资产与负债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24,101,874.29元,同比增长35.56%,主要系报告期内购入理财产品增加所致[8] - 公司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37,970,887.99元,同比增长49.58%,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入增加、以票据结算的客户货款增加所致[8] - 公司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5,385,879.46元,同比增长110.35%,主要系报告期内预付货款增加所致[8] - 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335,476,681.09元,同比增长30.32%,主要系报告期末在制品、发出商品增加所致[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90,908,365.26元,期初余额为1,136,673,281.28元[2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07,792,436.49元,期初余额为370,296,595.56元[2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存货期末余额为335,476,681.08元,期初余额为257,426,985.72元[2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2,480,424,701.37元,期初余额为2,486,752,693.05元[2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40,829,660.83元,期初余额为1,191,034,600.76元[24] 成本与费用 - 公司营业成本为352,955,022.02元,同比增长73.77%,主要系报告期内产品结构变化,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收入与成本增加所致[11] - 公司管理费用为32,907,025.98元,同比下降30.21%,主要系报告期内管理人员薪酬、股权激励费用减少所致[1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24,666,318.05元,同比增长48.7%[2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1,790,502.10元,同比增长9.6%[27] 股东与股份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273人[16] - 公司控股股东李清平持股比例为35.06%,持股数量为33,509,700股[16]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为1,032,409股,占总股本的1.08%[17] - 公司限售股份总额为57,124,436股,其中40,000股为新增限售股[20] - 公司股东李东平质押股份数量为2,350,000股[16] - 公司股东付学林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6,357,607股[16] - 公司股东黄庆仰通过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350,000股[17] - 公司股东于素娟通过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244,000股[17] - 公司回购注销9.6万股限制性股票,股份总数从95,564,600股减少至95,468,600股[21]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72元/股[2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回购1,032,409股,占总股本的1.08%,成交总金额为31,587,629.62元[22] 投资与融资 - 公司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83,129,998.35元,同比增长135.94%,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回理财产品本金增加所致[13] - 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57,129,998.35元,同比增长55.75%,主要由于报告期内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4]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0元,同比下降100%,主要由于上期收到子公司投资款[14] 每股收益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同比增长1000%[28]
达瑞电子: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4-04-23 11:58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305.366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21.93亿元,净额20.38亿元[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拟投入20.38亿元,累计投入10.25亿元[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11.00亿元[3] 现金管理计划 - 公司拟用不超1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7] - 有效期自股东大会通过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7] - 单个产品投资期限不超12个月[7] 决策流程 - 2024年4月22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议案[14][15] - 保荐机构对现金管理事项无异议[18] 投资产品类型 - 现金管理投资产品为保本型,流动性好、安全性高[5]
达瑞电子:监事会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4-04-23 11:58
业绩考核与股票处理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不达标[2] - 监事会同意回购注销4名激励对象9.15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3] - 因11人离职及业绩不达标,作废103.92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