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洲特材(300963)
icon
搜索文档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26日跌1.96%,中洲特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3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08:41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当日下跌1.96%,领跌个股为中洲特材(代码300963,跌幅5.21%)[1] - 上证指数下跌0.65%至3828.11点,深证成指下跌1.76%至13209.0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20只个股下跌,其中深圳新星(代码603978)涨幅最高达1.15%[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分别为深圳新星(+1.15%)、大地熊(代码688077,+1.02%)、图南股份(代码300855,+0.62%)、斯瑞新材(代码688102,+0.54%)、隆达股份(代码688231,+0.46%)[1] - 跌幅前五分别为中洲特材(-5.21%)、江南新材(代码603124,-4.53%)、铂科新材(代码300811,-4.03%)、惠同新材(代码833751,-3.90%)、鑫科材料(代码600255,-3.90%)[2]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博威合金(代码601137)达7.21亿元,其次为鑫科材料6.70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3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2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3亿元[2] - 斯瑞新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380.46万元(净占比10.71%),为板块最高[3] - 金力永磁(代码300748)主力资金净流出2527.45万元(净占比-1.25%),同时游资净流入3318.01万元[3] - 龙磁科技(代码300835)获游资净流入2008.67万元(净占比8.14%),居游资流入首位[3]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25日涨1.05%,中洲特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38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5% [1] - 上证指数下跌0.01%报收3853.3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报收13445.9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0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5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3.5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洲特材(300963)领涨板块 收盘价19.96元 涨幅10.09% 成交量55.71万手 成交额11.09亿元 [1] - 鑫科材料(600255)涨幅4.81%报收4.36元 成交量262.26万手 成交额11.29亿元 [1] - 龙磁科技(300835)上涨3.68%至64.80元 成交量6.98万手 成交额4.57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中科三环(000970)获主力净流入1.17亿元 占比18.39% [3] - 博威合金(601137)主力净流入1.15亿元 占比10.80% [3] - 金力永磁(300748)主力净流入1.06亿元 占比5.47% [3] 下跌个股情况 - 云路股份(061889)跌幅4.23%报108.88元 成交额9046.73万元 [2] - 深圳新星(603978)下跌3.16%至22.66元 成交额2.53亿元 [2] - 有研粉材(688456)下跌3.04%报50.04元 成交额1.52亿元 [2]
可控核聚变概念上扬,哈焊华通20%涨停,中洲特材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7:14
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25日盘中大幅上扬 哈焊华通20%涨停 中洲特材涨超10% 合锻智能涨停 常辅股份和上海电气涨超9% [1] 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公开亮相 展示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1] - 公司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用于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 要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1] - 日本内阁府6月4日发布修订版《聚变能源创新战略》文件 作为核聚变科研与产业发展纲领 [2] - 美国Helion与微软签订协议 微软将从2028年开始从Helion的核聚变发电厂购买电力 成为全球首个核聚变商业协议 [2] - 中国BEST项目5月1日启动总装 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 [2] 技术发展 - 研发重点包括等离子体位形实时预测-磁约束参数自适应调控智能模型 实现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智能化控制 [1] - 技术路线涵盖托卡马克装置、场反直线型装置和惯性约束聚变混合堆等相关配套系统 [2] 行业前景 - 全球核聚变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各国进入竞赛阶段 [2]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商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2] - 国内外可控核聚变项目持续推进 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2]
86只股中线走稳 站上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3:30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报3854.14点 收于半年线之上 日内涨跌幅0.01% [1] - A股总成交额达11405.91亿元 [1] 个股突破半年线概况 - 86只A股价格突破半年线 [1] - 乖离率最高个股为哈焊华通(15.90%)、中洲特材(4.60%)、中公高科(3.68%) [1] - 乖离率较低个股包括青矩技术、裕兴股份、雪浪环境等 刚站上半年线 [1] 高乖离率个股明细 - 哈焊华通(301137)涨19.99% 换手率11.08% 最新价36.31元较半年线31.33元偏离15.90% [1] - 中洲特材(300963)涨11.42% 换手率14.20% 最新价20.20元较半年线19.31元偏离4.60% [1] - 中公高科(603860)涨3.75% 换手率2.03% 最新价31.80元较半年线30.67元偏离3.68% [1] 中等乖离率个股表现 - 东方材料(603110)涨3.87% 换手率9.09% 最新价16.92元较半年线16.33元偏离3.60% [1] - 金桥信息(603918)涨3.87% 换手率5.31% 最新价19.34元较半年线18.68元偏离3.51% [1] - 亚康股份(301085)涨3.59% 换手率3.33% 最新价61.20元较半年线59.15元偏离3.46% [1] 低乖离率个股数据 - 泓淋电力(301439)涨2.80% 换手率2.18% 最新价15.76元较半年线15.51元偏离1.59% [2] - 广联达(002410)涨1.37% 换手率0.87% 最新价14.07元较半年线13.92元偏离1.09% [2] - 并行科技(839493)涨1.41% 换手率1.79% 最新价157.20元较半年线155.53元偏离1.08% [2]
核聚变指数盘中涨超2%,成分股表现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1:46
核聚变指数市场表现 - 核聚变指数盘中涨幅超过2% [1] - 成分股整体表现活跃 [1] 成分股涨幅详情 - 合锻智能涨停 [1] - 哈焊华通上涨9.65% [1] - 百利电气上涨7.26% [1] - 中洲特材上涨7.00% [1] - 天力复合上涨4.17% [1]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24日跌0.96%,江南新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当日下跌0.96% 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上涨1.8%至13356.14点 [1] - 板块资金呈现分化态势 主力资金净流出3.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7125.7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4.51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福达合金(603045)涨停 收盘价20.38元 涨幅9.98% 成交量7.66万手 成交额1.51亿元 [1] - 倪安新材(688786)涨幅6.17% 收盘价28.38元 成交量4.42万手 成交额1.22亿元 [1] - 云路股份(688190)涨幅5.70% 收盘价113.69元 成交量7665.03手 成交额8492.48万元 [1] - 图南股份(300855)涨幅4.33% 收盘价28.93元 成交量6.66万手 [1] - 安泰科技(696000)涨幅2.81% 收盘价13.15元 成交量24.41万手 成交额3.18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江南新材(603124)领跌板块 跌幅2.67% 收盘价86.15元 成交量2.61万手 成交额2.27亿元 [2] - 惠同新材(833751)跌幅2.06% 收盘价24.29元 成交量3.65万手 成交额8969.97万元 [2] - 整科材料(600255)跌幅1.89% 收盘价4.16元 成交量129.17万手 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5.31亿元 [2] - 中洲特材(300963)跌幅1.68% 收盘价18.13元 成交量8.04万手 成交额1.46亿元 [2] 成交活跃度 - 整科材料(600255)成交最为活跃 成交额达5.31亿元 成交量129.17万手 [2] - 铂科新材(300811)成交额5.73亿元 成交量7.76万手 [2] - 深圳新星(603978)成交额3.58亿元 成交量15.29万手 [2] - 安泰科技(696000)成交额3.18亿元 成交量24.41万手 [1]
中洲特材: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0775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0:1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0775户 [1]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22日涨0.85%,斯瑞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0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85% [1] - 上证指数报收3828.58点,上涨0.22% [1] - 深证成指报收13157.97点,上涨0.67% [1] 领涨个股表现 - 斯瑞新材收盘价16.56元,涨幅4.81%,成交量15.82万手,成交额2.58亿元 [1] - 安泰科技收盘价13.10元,涨幅2.34%,成交量21.93万手,成交额2.84亿元 [1] - 屹通新材收盘价30.80元,涨幅2.22%,成交量1.37万手,成交额4160.26万元 [1] - 中科磁业收盘价61.60元,涨幅2.16%,成交量2.67万手,成交额1.62亿元 [1] - 中洲特材收盘价18.18元,涨幅2.13%,成交量10.13万手,成交额1.83亿元 [1] 跟涨个股表现 - 天力复合收盘价30.10元,涨幅1.86%,成交量9053.04手,成交额2697.00万元 [1] - 博威合金收盘价25.64元,涨幅1.71%,成交量28.39万手,成交额7.26亿元 [1] - 华达新材收盘价8.73元,涨幅1.63%,成交量6.56万手,成交额5627.99万元 [1] - 深圳新星收盘价22.83元,涨幅1.29%,成交量29.67万手,成交额6.78亿元 [1] - 悦安新材收盘价27.46元,涨幅1.10%,成交量1.91万手,成交额5233.32万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惠同新材收盘价23.57元,跌幅4.77%,成交量3.27万手,成交额8007.08万元 [2] - 隆达股份收盘价19.57元,跌幅1.01%,成交量3.18万手,成交额6178.29万元 [2] - 英华特收盘价82.34元,跌幅0.76%,成交量1.82万手,成交额1.50亿元 [2] - 福达合金收盘价18.90元,跌幅0.63%,成交量1.79万手,成交额3361.37万元 [2] - 合金投资收盘价6.40元,跌幅0.62%,成交量6.66万手,成交额4257.77万元 [2]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3013.49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2.1亿元 [2] - 深圳新星主力净流出9509.83万元,占比14.02% [3] - 博威合金主力净流入5216.53万元,占比7.19% [3] - 安泰科技主力净流入2532.53万元,占比8.91% [3] - 中洲特材主力净流入1271.00万元,占比6.96% [3] - 图南股份主力净流入969.56万元,占比7.89% [3]
中洲特材:公司主营业务是高温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储能领域目前仍主要是应用于飞轮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9:13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是高温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储能领域应用 - 在储能领域目前仍主要是应用于飞轮储能 [2] 新闻来源 - 文章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研判2025!中国钴基合金行业概述、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钴基合金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1:17
行业概述 - 钴基合金是一种以钴为主要成分的硬质合金 具有耐磨损 耐高温 耐腐蚀等优异性能 广泛应用于航空 航天 核能等高端领域[3] - 按用途可分为钴基高温合金 钴基耐磨合金和钴基磁合金三大类别[3] - 行业发展经历了20世纪初的起步阶段 40-6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 70-90年代的多元化应用阶段 以及21世纪后的全面提升和创新阶段[4][5]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钴基合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3.5亿元 同比增长14.6%[1][10] - 但受钴资源不足和价格昂贵影响 行业产能扩张受限 市场规模相对较小[1][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钴 镍 铬 钨 钼 铌等金属原材料 其价格和质量直接决定中游生产成本与质量[5] - 中游为钴基合金的生产制造 通过配方设计 熔炼 成型 热处理等工艺将原料转化为合金产品 技术壁垒高[5]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 医疗 新能源 化工 机械制造等[5] 原材料供应 - 钴是钴基合金主要成分 占比一般在50%以上 能提高合金强度硬度并促进晶体组织稳定性[6] - 2024年全球钴陆地储量为1100万吨 其中刚果(金)储量600万吨 占比54.55%[6] - 2024年全球钴原料产量约29.13万吨 同比增长22.39%[6] - 中国已探明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1%左右 主要分布在甘肃 吉林 内蒙古等省份[7] 价格走势 - 2024年底以来中国钴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2025年2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导致供应减少[8] - 2025年8月1日中国钴价格达268300元/吨高点 较2月20日最低点上涨108100元/吨[8] - 截至2025年9月4日 钴价格仍保持在260000元/吨以上 显著增加生产企业成本[8] 应用领域 - 航空航天是最大应用领域 用于生产高温合金叶片 飞机发动机和火箭推进器等零件[1][10] - 医疗领域用于生产牙科修复材料 假体等植入材料以及手术工具[1][10] - 深海工程领域用于生产海底管道 深海设备等[1][10] 竞争格局 - 国外企业如Precision Castparts Corporation和Kennametal在技术研发和高端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1] - 国内企业中洲特材是行业重要企业 产品涵盖钴基 镍基 铁基 铜基合金系列[12] - 华友钴业 寒锐钴业等钴资源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涉足钴基合金生产领域[11] - 2025年上半年中洲特材营业收入4.53亿元 同比下降16.96% 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下降31.04%[12] - 2024年华友钴业钴产品生产量48974.32金属吨 同比增长20.49% 销售量46837.16金属吨 同比增长13.18%[14]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将推动性能提升 通过纳米技术和复合材料应用提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14] - 航空航天 燃气轮机 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国产大飞机C919量产后需求将显著攀升[15] - 新能源领域应用拓展 氢能储运装备和固态电池等新兴需求带来新增量[15] - 绿色制造成为重要趋势 发展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提高回收利用率 减少对原生钴资源依赖[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