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声股份(300805)
icon
搜索文档
电声股份(300805)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5 18:38
广东电声市场营销股份有限公司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 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财务报表 KPMG Huazhen LLP 8th Floor, KPMG Tower Oriental Plaza 1 East Chang An Avenue Beijing 100738 China Telephone +86 (10) 8508 5000 Fax +86 (10) 8518 5111 Internet kpmg.com/cn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 东长安街 1 号 东方广场毕马威大楼 8 层 邮政编码:100738 电话 +86 (10) 8508 5000 传真 +86 (10) 8518 5111 网址 kpmg.com/cn 审计报告 毕马威华振审字第 2515351 号 广东电声市场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广东电声市场营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电声股份") 财务报表,包 括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4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股 ...
电声股份(300805) - 广东电声市场营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鉴证报告
2025-04-25 18:38
我们接受委托,对后附的广东电声市场营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电声股份") 2024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以下简称"专项报告") 执行了合理保证的鉴证 业务,就专项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证监会") 发 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 (2022 年修 订) 》(证监会公告 [2022] 15 号) 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相关格式指引的要求编制,以及是否在所有重大 方面如实反映了电声股份 2024 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和实际使用情况发表鉴证意见。 毕马威华振专字第 2503215 号 广东电声市场营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一、企业对专项报告的责任 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 求 (2022 年修订) 》(证监会公告 [2022] 15 号) 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相关格式指引的要求编制专项报告 是电 ...
电声股份:2024年报净利润0.14亿 同比下降57.58%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8:3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下降62.5% [1] - 每股净资产为3.61元,同比增长0.28% [1] - 每股公积金为1.23元,同比增长0.82%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17元,同比下降0.85% [1] - 营业收入为22.87亿元,同比增长1.6% [1] - 净利润为0.14亿元,同比下降57.58% [1] - 净资产收益率为0.92%,同比下降57.99个百分点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4891.1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51.85%,持股比例较上期无变化 [1] - 梁定郊持有2806.56万股,占总股本9.77%,持股数量不变 [2] - 赏睿集团新进持有2619万股,占总股本9.12% [2] - 添赋国际新进持有2426.76万股,占总股本8.45% [2] - 曾俊持有1347.15万股,占总股本4.69%,持股数量不变 [2] - 周晓露持有1189.41万股,占总股本4.14%,持股数量不变 [2] - 黄勇持有1169.37万股,占总股本4.07%,持股数量不变 [2] - 舜畅国际新进持有1065.96万股,占总股本3.71% [2] - 谨进国际新进持有1013.04万股,占总股本3.53% [2] - 张黎持有648万股,占总股本2.26%,持股数量不变 [2] - 风上国际新进持有605.88万股,占总股本2.11% [2] 分红送配方案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 [3]
电声股份(30080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8: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2.87亿元,同比增长1.58%[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04万元,实现连续两年盈利[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40,498.86元,同比下降57.3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30,759.97元,同比下降83.49%[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17,278.16元,同比下降126.27%[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下降62.50%[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下降62.5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2%,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23]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6.38亿元,环比第三季度增长14.97%[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1.98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仅为314.64万元[2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757.15万元,同比增长202.45%[32]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06.85万元,同比亏损收窄28.89%[32] - 2024年理财产品收益为228.67万元,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21.97%[35]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1.73万元,较2023年的4802.86万元下降126.27%[123] - 公司净利润为1164.08万元,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261.73万元[127] 成本和费用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274.91万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6,064.59万元,下降126.27%[2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62%,从2023年的158,904,373.98元降至2024年的137,261,557.92元[114]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下降67.05%,从2023年的11,172,673.09元降至2024年的3,680,837.78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及人员减少[114]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53.91%,主要因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导致利息收入减少[114] - 互动展示的活动执行成本同比下降13.04%,从2023年的209,532,882.28元降至2024年的182,206,600.84元,占营业成本比从10.57%降至8.90%[107] - 品牌传播的人工薪酬同比大幅增长161.32%,从2023年的3,919,124.78元增至2024年的10,241,364.17元,主要因私域运营业务量增加导致人员投入增加[107][108] - 数字零售的商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7.11%,从2023年的716,402,997.91元增至2024年的767,319,180.11元,占营业成本比从36.16%升至37.52%[107] - 零售终端管理的人工薪酬同比增长5.42%,从2023年的797,113,549.31元增至2024年的840,321,749.24元,占营业成本比达41.09%[107] - 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2.46%,从2023年的17,271,025.60元增至2024年的21,149,958.66元[10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增长接近200%,医药行业营收增长超过40%[4] - 数字零售B2C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10%[4] - 私域营销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70%[4] - 公司2024年向零售终端场景发布十款AI+系列产品[5] - 数字零售业务B2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12.04%[71][78] - 消费电子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98.33%,医药行业营业收入增长42.35%[71] - 零售终端管理业务营业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长1.07%,占总收入的43.74%[74] - 数字零售业务营业收入8.50亿元,同比增长7.58%,占总收入的37.17%[78] - 即时零售业务实现营收0.39亿元,同比增长868.17%[80] - 互动展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下降16.36%,占营业总收入的10.51%[83] - 品牌传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4.38%,占营业总收入的7.27%[85] - 新能源汽车出行业务实现营收2,728.99万元,同比增长63.77%[86] - 第三方平台销售收入73,632.3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2.63%,同比增长11.85%[87] - 拼多多综合服务平台(含多多买菜)营收40,860.9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8.11%,同比增长197.79%[90] - 多多买菜营收26,980.0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1.96%,同比增长186,483.89%[90] - 食品-休闲食品线上销售31,754.18万元,占线上渠道销售43.13%,占主营业务收入14.07%[91] - 食品-方便速食线上销售26,902.70万元,占线上渠道销售36.54%,占主营业务收入11.92%[91] - 酒水乳饮-酒类线上销售9,426.21万元,占线上渠道销售12.80%,占主营业务收入4.18%[91] - 线上核心品类(休闲食品、方便速食、酒类)合计占比线上销售92.47%,占主营业务收入30.17%[91] - 快消品行业营业收入为985,416,275.12元,占比43.09%,同比下降4.52%[99] - 批发零售行业营业收入为868,579,135.40元,占比37.99%,同比增长11.87%[99] - 医药行业营业收入为112,391,197.20元,同比增长42.35%,主要因业务开拓[99][100] - 消费电子行业营业收入为144,388,156.97元,同比增长198.33%,主要因增加华为业务[99][100] - 营销服务营业收入为1,406,664,539.23元,占比61.52%,同比下降2.05%[99] - 数字零售营业收入为849,868,499.14元,占比37.17%,同比增长7.58%[99]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1,193,074,888.27元,占比52.18%,同比下降1.48%[9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450,087,972.32元,占比19.68%,同比增长5.45%[99]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为95,400,068.78元,同比增长45.61%,主要因老客户营销预算增加[99][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3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50%,2024年拟分红比例超过60%[3]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6] - 公司计划以2025年3月31日股本424,253,592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11] - 公司开展数字零售业务,与拼多多、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合作,帮助品牌商拓展销售渠道并优化营销策略[45]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体验营销综合服务提供商,与雀巢、菲仕兰、玛氏、华为等知名品牌达成长期合作[53]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互动展示、零售终端管理、品牌传播及数字零售业务四类业务[55] - 数字零售业务基于与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提供数字化销售运营[55] - 互动展示业务利用多元化科技和创意手段,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的认可度[56]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34家子公司、66家分公司,覆盖300余个地级市和1,400余个县域城市[66] - 公司通过绩效考核挂钩回款、信用管理等措施加强应收账款风险控制[170] 研发和技术应用 - 使用数十万条客户对话数据训练AI Agent,缩短外呼客服50%的培训时间[117] - 通过AI模型实现步态识别去重,解决客流统计中隐私保护和数据准确性的矛盾[117] - 货架消费行为洞察系统将电商关键数据(如加购率和点击率)引入线下购物场景[117] - 活动合规检查系统利用自动化和AI分析,相比人工操作显著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117] - 基于大型语言模型和RAG技术打造电声策略智库,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和决策支持能力[117] - AI智能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整合复杂源数据表,提高报表制作效率并减少人工失误[117] - 掌中店检PaaS平台采用多租户权限模式,支持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117] - 深度感知摄像头精准捕捉客户手部动作,分析购物习惯并优化货架陈列[117] - AI质检陪练系统持续评估并提升运营团队效率,控制风险并优化客户转化率[117] - 智能数据处理平台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业务洞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117]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人,较2023年的26人减少53.85%[118]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68.08万元,较2023年的1117.27万元下降67.05%[120]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16%,较2023年的0.50%下降0.34个百分点[120] - 2024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数量为9人,较2023年的20人减少55%[120] - 2024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为5人,较2023年的9人减少44.44%[120] 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 - 中国广告市场规模从2023年9,787.5亿增长至2024年10,300.9亿,同比增长5.24%[39] - 2024年超70%的品牌将短视频、直播作为核心传播形式[39] - AI技术已深度融入营销工作流,覆盖数据洞察、内容生成等环节[41] - 中国网民规模从1997年的62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45]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11%下滑至2024年的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8.4%降低至2024年的6.5%[45] - 直播电商和短视频营销已成为电商行业重要销售渠道,促进消费增长[49] - 即时零售等新兴消费场景蓬勃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便利性和个性化的需求[50] - 全渠道零售成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传统电商企业布局线下实体店[51] 子公司表现 - 广州天诺子公司总资产558,743,042.30元,净资产424,733,441.47元,营业收入259,206,840.30元,净利润16,938,452.05元[160] - 广州电声投资子公司总资产74,669,616.46元,净资产11,038,915.85元,营业利润-3,429,254.81元,净利润-3,532,455.00元[160] - 广州贝叶斯净利润同比增长282.40%,增加376.41万元,主要因营业毛利率增长及期间费用减少[164] - 江西普悦净利润同比增长5717.50%,增加373.50万元,主要因营业毛利率增长[164] - 广东电声企业服务净利润同比增长280.80%,增加224.41万元,主要因营业收入及毛利增加[164] - 广州天诺净利润同比增长7146.08%,增加1670.47万元,主要因毛利率增长及期间费用减少[163] - 海南新灵售净利润同比增长1941.77%,增加165.24万元,主要因营业收入及毛利额增加[165] - 东莞迈达欣旺净利润同比下降524.79%,减少322.81万元,主要因业务终止运营导致成本一次性费用化[165] - 广州尚瑞净利润同比增长131.24%,增加185.49万元,主要因期间费用减少[165] - 广州迈达悦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6.79%,增加40.66万元,主要因出行业务运营满一个会计年度[165] - 北辰青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4%,增加63.06万元,主要因期间费用大幅减少[164] - 电声数字科技2024年新设公司,净利润受日常运营费用增加影响[164] 资产和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8.48亿元[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020,017,012.77元,同比下降0.75%[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27,297,120.26元,同比增长0.31%[2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10%,至8.477亿元[133]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40%,至5.7499亿元[133] - 租赁负债减少至2,292,189.15元,占比0.11%,较上期下降0.64%,主要因新能源车体验中心提前终止租赁[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至25,000,000元,占比1.24%,主要因购买未到期理财产品[135]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至3,979,779.26元,占比0.20%,主要因收到"6+10"银行票据增加[135] - 预付款项增加至86,603,371.82元,占比4.29%,较上期增长0.84%[135] - 应付票据减少至32,388,391.93元,占比1.60%,较上期下降3.57%,主要因票据到期支付及减少票据支付供应商货款[135] - 其他应付款增加至53,732,138.40元,占比2.66%,主要因数字零售业务收到品牌方预付款及股权激励出资款增加[135] - 金融资产投资总额增加至95,009,697.61元,其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4,655,444.43元至36,981,297.61元[136] - 报告期投资额大幅增长至746,537,816.4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8.41%[139] 应收账款管理 -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账面余额2022年末为80,908.41万元,2023年末为59,974.09万元,2024年末为63,965.88万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7.20%、26.64%、27.97%[169] - 近三年期末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均在87.44%以上,2022年期后12个月回款率94.63%,2023年96.15%,2024年至2025年3月31日为59.17%[169]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7.20%、26.64%、27.97%[16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达1,002,227,289.3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3.83%,其中第一名客户占比17.28%[110][11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60,616,740.2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8.91%,其中上海康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占比最高达21.16%[112] - 电商业务前三大渠道拼多多、京东、美团营收占比分别为18.11%、6.30%、3.70%[177]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51亿元,较2023年的2098.68万元增长4906.76%[123]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47亿元,较2023年的1.25亿元增长816.25%[1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1808.76%,达到1.3746亿元[125][1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257.62%,达到4816.7万元[125][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24.92%,达到8929.9万元[125][1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69.44%,减少1904.9万元[125][1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4906.76%,增加10.2977亿元[1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816.25%,增加10.214亿元[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6.27%,减少6064.59万元[12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4.3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3.79亿元[144] - 截至2024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2,683.83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59.77%[143][147]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6,870.02万元(含利息),其中本金余额15,264.89万元[147] - 变更部分募投项目用途涉及金额8,911.04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21.96%[143][146] - 2021年将原项目8,000万元变更为"数字零售升级项目",911.04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46] - 2020年向全资子公司广州天诺增资6,000万元用于体验营销服务升级项目[145] - 2019年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785.69万元及发行费用458.66万元[144] - 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147] - 数字零售升级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147] - 体验营销服务升级项目累计投入10,867.67万元,投资进度达99.62%[148] - 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大数据运营平台
电声股份(30080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8: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5%至6.38亿元(上年同期5.25亿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5.46%至433.7万元(上年同期513.0万元)[5] - 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1.76%至141.1万元(上年同期242.4万元),主要因市场竞争导致毛利下降[5][6] - 公司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38亿元,同比增长21.45%(上期5.25亿元)[29] - 净利润本期为5528.05万元,同比增长16.24%(上期4755.73万元)[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本期为4337.08万元,同比下降15.45%(上期5130.28万元)[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337,076.65元,同比下降15.46%[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本期为5.85亿元,同比增长25.11%(上期4.68亿元)[29]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31.45%至79.4万元(上年同期-252.3万元),因利息收入减少及贴息费用增加[14] - 销售费用本期为2929.22万元,同比下降15.70%(上期3475.01万元)[30] - 研发费用本期为67.57万元,同比下降26.45%(上期91.88万元)[3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9876.88%至-3668万元(上年同期37.5万元),因数字零售业务采购支出增加[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飙升1368.06%至8.3亿元(上年同期5654万元),因理财投资增加[1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暴增198222.75%至1.98亿元(上年同期10万元),主要来自票据贴现[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681,271.41元,同比大幅下降(上期为375,183.88元)[3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4,054,872.85元,主要因830,000,000元投资支付[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256,918.45元,主要来自198,322,749.48元其他筹资现金流入[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6,264,755.29元,较期初下降28.74%[3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59,532,806.24元,同比增长6.18%[33][34]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280,603,374.45元,同比增长2.22%[34] - 收到的税费返还仅为9.17元,同比无实际改善(上期0元)[3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激增1180%至3.2亿元(期初2500万元),主要系理财投资增长[12] - 合同资产增长80.99%至5664万元(期初3129万元),因未结算款项增加[12] - 短期借款增长86.63%至1.99亿元(期初1.07亿元),因贴现票据增加[1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00,420,959.10元,较期初减少247,288,124.80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20,000,000元,较期初增加295,000,000元[25] - 应收账款本期为5.86亿元,较上期5.75亿元增长1.83%[26] - 短期借款本期为1.99亿元,较上期1.07亿元增长86.64%[26] - 流动资产合计本期为17.98亿元,较上期17.05亿元增长5.50%[26] - 应付账款本期为1.36亿元,较上期1.60亿元下降14.99%[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384股,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8] - 第一大股东梁定郊直接持股比例为26.46%,持股数量为112,262,4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84,196,800股[18] - 第二大股东黄勇直接持股比例为11.03%,持股数量为46,774,800股,其中质押股份为8,130,100股[18] - 第三大股东赏睿集团(境外法人)持股比例为6.17%,持股数量为26,190,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8] - 第四大股东添赋国际(境外法人)持股比例为5.72%,持股数量为24,267,6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8] - 公司办理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股份登记,上市流通数量为1,023,592股[21] - 梁定郊通过添赋国际等机构间接持股28,160,137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20] - 黄勇通过谨进国际等机构间接持股11,360,397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20]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3.08元,全部来自外币报表折算差额[3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1元,与上期持平[31]
天键电声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8 08:5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模式,专注于耳机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助听器等健康医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 [5] - 主要产品包括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TWS耳机、OWS耳机和骨传导耳机,同时经营对讲机配件、车载配件、声学零部件等 [5] - 持续拓展智能可穿戴产品,包括助听器、听力辅助设备、智能戒指等健康医疗类产品以及AR眼镜、AI眼镜、智能音箱和车载麦克风等 [5]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公司优先储备LE Audio应用技术、空间音频技术等核心技术,推动产品智能化、多元化、差异化 [6] - 大力引进声光电领域专业人才,整合产业链资源,积极布局智能眼镜等新型可穿戴产品 [7] - 在健康医疗领域取得Ⅱ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等资质,通过自有品牌覆盖专业助听器、辅听器、智能戒指等产品 [7] 财务与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62,87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4] -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8] -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深耕声学领域,坚持自主研发,紧抓声学技术、光学技术、通信技术、医学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 [7] - 积极探索第二成长曲线,发展新质生产力,追求高质量的稳步增长 [7]
电声股份(300805)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4 09:32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 - 2024年12月31日[3] 业绩盈利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50 - 1500万元,较上年同期3290.43万元下降65.05% - 54.4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37 - 487万元,较上年同期2198.55万元下降93.77% - 77.85%[3] 业绩预告审计情况 - 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审计,但与会计师事务所预沟通无重大分歧[4] - 本次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未经审计[7] 净利润下降原因 - 净利润下降主因市场竞争激烈、广告主营销投放保守、应收账款转回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及业务调整产生费用[5]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1013万元,2023年为1091.88万元[6] 后续披露安排 - 2024年具体财务数据将在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7]
电声股份(300805) - 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1-10 10:52
股票期权注销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审议通过注销部分未行权股票期权议案[4] - 因离职和绩效未达标,合计注销16.9万份未行权股票期权[4] - 2025年1月10日注销手续办理完毕,不影响股本结构[5]
电声股份(300805) - 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自主行权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10 10:52
激励计划调整 - 2021年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总人数由148人调整为141人[4] - 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权益总量由549.90万份调整为491.16万份[5][6] - 2021年12月10日,股票期权激励对象由83人调整为80人,数量由211.50万份调整为181.1600万份[20] - 2024年12月20日注销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16.9万份,激励对象由80名调整为27名,获授股票期权数量由181.16万份调整为27.076万份[22] 激励计划数据 - 调整后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10.00万股,占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73%,占授予股票权益总数的63.12%[6] - 调整后股票期权数量为181.16万份,占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43%,占授予股票权益总数的36.88%[6] - 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行权比例为40%[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198.550535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36.791286万元后为2235.341821万元,较2022年增长114.33%,公司层面行权比例为100%[27] 行权相关 - 本次股票期权可行权人数为27人,可行权数量270,760份,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0640%,行权价格为11.14元/份[1] - 本次实际可行权期限为2025年1月13日至2026年1月9日[1] - 2021年激励计划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行权比例为40%,将于2025年1月13日进入[25] - 何伶俐获授股票期权8万份,本次可行权3.2万份,占已获授股票期权的40%,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0.0076%[30] - 王云龙获授股票期权8万份,本次可行权2.56万份,占已获授股票期权的32%,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0.0060%[30] - 25名核心骨干人员获授股票期权57.05万份,本次可行权21.316万份,占已获授股票期权的37.3637%,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0.0504%[30] 业绩考核 - 第一个行权期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率不低于10%[10] - 第二个行权期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较2021年增长率不低于10%[10] - 第三个行权期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率不低于10%[10] 其他 - 2024年7月8日,公司2023年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完毕,以423,23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0.40元,共派16,929,200元[19] - 2024年12月20日,2021年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11.18元/份调整为11.14元/份[19] - 2022年4月22日,因8名激励对象离职和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未达成,合计注销45.2720万份股票期权[20][21] - 2023年4月26日,因29名激励对象离职、1名激励对象职位变动和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未达成,合计注销91.9120万份股票期权[21]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等多项议案[17][18] - 本次激励计划股票期权采用自主行权方式,可行权期限为2025年1月13日起至2026年1月9日止[32] - 可行权日必须为本次激励计划有效期内的交易日,但在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等特定期间内不得行权[32] - 未行权或不符合条件的股票期权将由公司注销[34] - 2021年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激励对象中无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告日前6个月未买卖公司股票,行权后6个月内不得卖出,卖出后6个月内不得行权[35] - 本次行权所募集资金存储于行权专户,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36] - 本次行权激励对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扣代缴[36] - 本次行权对公司股权结构无重大影响,行权结束后公司股份分布仍具备上市条件[37] - 假设本次实际可行权的股票期权全部行权,公司总股本将增加270,760股,对基本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影响较小[38] - 公司在授权日采用Black - Scholes模型确定股票期权在授权日的公允价值[39] - 行权模式的选择不会对股票期权的定价及会计核算造成实质性影响[40] - 公司将在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中披露股权激励相关信息[41]
电声股份(300805) - 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限制性股票第三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2025-01-08 16:00
激励计划调整 - 2021年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由549.90万份调整为491.16万份[5][6] - 调整后限制性股票数量由338.40万股调整为310.00万股[6] - 调整后股票期权数量由211.50万份调整为181.16万份[6][7] - 激励对象总人数由148人调整为141人[4][5] 限制性股票情况 - 2021年12月10日授予限制性股票310.00万股,授予人数67人,授予价格6.45元/股[7] - 2024年12月20日授予价格调整为6.41元/股[19] - 2025年1月10日归属102.3592万股,归属人数21人,占总股本0.2419%[3][30] 业绩考核与归属比例 - 2021 - 2023年各归属期业绩考核要求为营收或净利润较上一年增长率不低于10%[8][9] - 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114.33%,公司层面归属比例100%[28] - 第一、二类激励对象部分考核合格,个人层面归属比例100%;第三类部分绩效评定对应不同归属比例[28] 股份变动与资金情况 - 公司原注册资本和股本均为4.2323亿元,新增102.3592万元,变更后为4.24253592亿元[32][33] - 公司收到21位员工出资656.122472万元,部分计入股本和资本公积[32] - 归属后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34] 其他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610.87003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归属后将摊薄[38] - 北京市君合(深圳)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归属事项已取得必要授权和批准[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