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川智能(300720)
icon
搜索文档
海川智能:关于召开2023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2024-04-28 07:52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4年4月29日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1]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5月10日15:00 - 17:00在“海川智能机器”小程序举行[1]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投资者可登陆小程序参与[1] - 提问通道自公告发出日开放[1] 参与方式 - 微信小程序搜索“海川智能机器”[1] - 微信扫公告中二维码[1] 出席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YING ZHENG女士[3] - 副总经理等林锦荣先生[3] - 独立董事关天鹉先生[3]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于2024年4月26日[5]
海川智能: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制度
2024-04-28 07:52
审计制度 - 公司制定审计委员会相关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2]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制定、解释及修订,审议通过后生效[10] 审计流程 - 审计委员会与年审会计师协商确定年报审计时间,公司进场前提供报表初审[4] - 年审完成后,事务所五个工作日内提交审计报告供审核[6] 审计职责 - 审计委员会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等六项职责[5] 人员聘任 - 续聘或改聘年审会计师需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表决[6][7] 交易限制 - 年报披露前30日和业绩预告、快报披露前10日,委员不得买卖公司股票[7]
海川智能: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3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4-04-28 07:52
人员数据 - 2023年末立信合伙人278人,注册会计师2533人,签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的693人[1] - 项目合伙人章顺文近3年签10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4]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立信收入总额46.14亿元,审计业务34.08亿元,证券业务15.16亿元[1] - 2022年度立信上市公司审计客户671家[1] 风险保障 - 截至2023年末,立信提取职业风险基金1.66亿元,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12.50亿元[4] 审计情况 - 立信对公司2023财报及内控有效性审计,出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5] - 项目合伙人章顺文等自2021或2023年开始提供审计服务[6] 评价意见 - 审计委员会认为立信具备审计资质和专业能力[8] - 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认为立信按时高质量完成2023年报审计[9]
海川智能:公司章程
2024-04-28 07: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7月26日经核准首次公开发行1800万股,11月6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6] - 公司注册资本为19487.7256万元[7]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发、生产、销售自动化计量和检测设备及提供技术配套服务,经营和代理商品及技术进出口业务[10] 股份情况 - 公司成立时向发起人发行股份5400万股[12] - 2018年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合计转增3600万股,股份总数达10800万股[13] - 2020年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合计转增8640万股,股份总数达19440万股[13] - 2018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内激励对象自主行权477256份,股份总数变更为19487.7256万股[13] - 公司发起人郑锦康认购股份31174200股[13] - 公司股份总数为19487.7256万股,均为普通股[14] 股份管理规定 - 公司因特定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等情形收购的股份不超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并应在三年内转让或注销[1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总数的25%[21] - 持有公司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质押股份,应于当日书面报告公司[28] 股东大会相关 -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1次,应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举行[36]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36] - 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向公司提出提案[44]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44] - 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2/3以上通过[57]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包括2名独立董事[79] - 董事会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报告工作,执行决议,决定经营计划等多项职权[79]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于会议召开10日以前书面通知[90] 管理层相关 - 公司设总经理1名,每届任期三年,连聘可连任[96][98] - 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由总经理提请董事会聘任或解聘[99] - 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多项事务,应由董事、副总经理或财务负责人担任[100]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提取10%列入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注册资本50%以上可不再提取[117] - 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时,留存额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118][119] - 无重大投资计划时,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119] 信息披露相关 - 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披露年报,前6个月结束后2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117] - 公司应建立并执行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133]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刊登公司公告和其他需要披露信息的媒体[136] 其他 - 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138] -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143] - 本章程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施行[151]
海川智能:章程修订条款对照表
2024-04-28 07:52
公司章程修改 - 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议案[2] 股东与董事相关 - 单独或合计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可对独立董事提质疑或罢免提议[2] - 董事会2日内披露董事辞职情况[3] - 公司60日内完成董事补选[3] - 独立董事行使部分职权需全体过半数同意[4] - 独立董事行使特别职权公司应及时披露[4] - 独立董事行使职权费用由公司承担[4]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 专门委员会成员均由三名董事组成[5] - 审计等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过半数并担任召集人[5] -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应为会计专业人士[5] 董事会会议 - 特定主体可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7] - 董事长10日内召集主持董事会会议[7] 委员会职责与决策 - 审计委员会审核事项需全体成员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考核标准及薪酬方案[6] - 提名委员会负责拟定选择标准和程序[7] - 董事会对专门委员会建议未采纳需记载意见及理由并披露[6][7] 监事相关 - 监事任期届满未改选或辞职致人数不足,原监事继续履职[7] - 公司60日内完成监事补选[8] 利润分配 - 董事会2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派发[8][9][12] - 利润分配方案需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表决通过[9][12] - 利润分配政策调整议案需经多环节表决通过[11][13] - 特定情况公司可不进行利润分配[10]
海川智能: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
2024-04-28 07:52
提名委员会设立 - 公司设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并制定工作细则[2] 成员构成 - 提名委员会成员由三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占半数以上[4] 提名与任职 - 提名委员会委员由董事长等提名,主任委员由独立董事担任[4] 会议规则 -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11] 细则相关 - 工作细则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14]
海川智能:独立董事关于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2024-04-28 07:52
1、2023 年度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违规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 也不存在将资金直接或间接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的情形。 2、2023 年度公司没有违反对外担保的审批权限、审议程序的规定实行对外 担保事项,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情况。 广东海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关于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 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 市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作为公司的独立董事,我们就第 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相关事项,经认真审查后,基于独立判断立场, 发表独立意见如下: 一、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公司对外担保情况的独 立意见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8 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 求》等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我们作为公司独立董事,对 2023 年度公司控股股 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和公司对外担保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核查,现发表如下专 项说明和独立意见: 二、关于公司 2023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独立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编制的《公司 2023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符合《公司 法》《公 ...
海川智能:防范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制度
2024-04-28 07:52
广东海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制度 二〇二四年四月 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防止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广东海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下 称"公司")资金的长效机制,杜绝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行为的发生,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 市规则(下称"《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 ——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及《广东海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下称"《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维护公司资金安全的义务。 第三条 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及下属分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发生的经营 性资金往来,包括正常的关联交易产生的资金往来,应当严格按照《上市规则》、《规 范运作指引》和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进行决策和实施。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资金占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一) 经营性资金占用:指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通过采购、销售、相互提供劳务等 生产经营环节的关联交易产生的资金占用。 (二)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
海川智能: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
2024-04-28 07:52
会计师事务所选聘 - 选聘需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查,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2] - 质量管理水平分值权重不低于40%,审计费用报价分值权重不高于15%[7] 人员与期限规定 - 文件保存期限为选聘结束起至少10年[8] - 审计人员满5年后连续5年不得参与[9] 改聘与监督 - 改聘应经审计委员会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11] - 审计委员会监督检查选聘情况[14] 其他规定 - 存在严重问题的事务所不再选聘[15] - 制度自董事会批准生效,修改亦同[17]
海川智能(30072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8 07:52
财务数据概述 - 2023年营业收入225,499,535.00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2.62%[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85,787.20元,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11.60%[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911,850.97元,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32.51%[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653,908,264.15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2.88%[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1,286,094.70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1.17%[9]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13亿元、5.69亿元、5.48亿元、7.2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1.16亿元、1.14亿元、0.81亿元[1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79030.17元,2022年为1522972.14元,2021年为3746416.64元[1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8.58万元[29]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2%,仪器仪表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5.15%,计量设备收入同比增长13.70%,国内收入同比增长21.38%[32] - 2023年配件收入同比下降7.47%,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39%,检测设备收入同比增长1.25%,国外收入同比增长0.70%[32] - 2023年智能水表收入同比增长45.94%,包装设备收入同比增长100%[32] - 仪器仪表行业毛利率48.50%,同比下降1.47%;计量设备毛利率49.25%,同比下降0.55%;国内毛利率42.48%,同比下降4.01%;国外毛利率64.55%,同比增长4.13%[32][33] - 仪器仪表制造业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71.01%,同比增长2.90%;直接人工占比20.76%,同比下降4.73%;制造费用占比8.23%,同比增长1.83%[33] - 2023年销售费用2771.10万元,同比增长52.56%;管理费用2434.49万元,同比增长19.51%;财务费用 -782.49万元,同比增长22.25%;研发费用2083.73万元,同比下降2.90%[3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8亿元,同比增长13.58%;现金流出小计2.21亿元,同比增长23.90%;现金流量净额2691.19万元,同比下降32.51%[3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4亿元,同比下降57.27%;现金流出小计3.27亿元,同比下降15.93%;现金流量净额 -1.23亿元,同比下降240.26%[37]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06.56万元,同比下降100%;现金流出小计3165.67万元,同比下降19.22%;现金流量净额 -3165.67万元,同比增长1.72%[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27亿元,同比下降225.62%[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27,205,508.67元,同比减少225.62%[38] - 投资收益681,602.3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62%;资产减值4,885,654.29元,占比11.64%;其他收益2,928,166.51元,占比6.98%;信用减值损失4,015,328.33元,占比9.57%[3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259,880,242.75元,占总资产比39.74%,较年初比重减少21.16%;其他流动资产121,807,121.71元,占比18.63%,较年初比重增加18.59%[38]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85,787.20元,报告期末未分配利润272,289,149.30元[106] - 母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49,238,198.12元,报告期末可供分配利润258,496,784.99元[106] - 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18,997,049.10元[175]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账面余额101,792,718.69元,存货跌价准备为17,478,904.89元,账面价值为84,313,813.80元[176] - 2023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计653,908,264.15元,较年初635,609,524.58元增长约2.88%[182][183] - 2023年公司合并营业总收入225,499,535.00元,较2022年的200,226,951.72元增长约12.62%[186] - 2023年公司合并营业总成本179,528,093.35元,较2022年的148,767,012.87元增长约20.68%[186] - 2023年末公司合并货币资金259,880,242.75元,较年初387,085,751.42元减少约32.86%[182] - 2023年末公司合并应收账款37,413,057.69元,较年初29,297,000.25元增长约27.70%[182] - 2023年末公司合并存货84,313,813.80元,较年初78,660,200.69元增长约7.19%[182] - 2023年末公司合并应付账款12,548,397.09元,较年初6,753,431.35元增长约85.81%[183] - 2023年末公司合并租赁负债5,941,432.73元,较年初973,389.26元增长约509.36%[183] - 2023年末母公司资产总计634,164,388.61元,较年初616,578,136.07元增长约2.85%[185] - 2023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258,496,784.99元,较年初243,413,995.08元增长约6.20%[186] - 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4202.74万元,较2022年的4678.47万元有所下降[187] - 2023年公司净利润3558.96万元,较2022年的4042.35万元有所下降[187] - 2023年母公司营业收入2.16亿元,较2022年的1.76亿元有所增长[189] - 2023年母公司营业利润5590.15万元,较2022年的5275.92万元有所增长[190] - 2023年母公司净利润4923.82万元,较2022年的4641.38万元有所增长[190] -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2771.10万元,较2022年的1816.39万元增长52.56%[187] - 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2434.49万元,较2022年的2036.99万元增长19.52%[187]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2083.73万元,较2022年的2145.93万元下降2.80%[18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1857元,较2022年的0.21元有所下降[188]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1857元,较2022年的0.21元有所下降[188]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923.82万元,2022年为4641.38万元[19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8亿元,流出小计2.21亿元,净额2691.19万元;2022年流入小计2.18亿元,流出小计1.78亿元,净额3987.33万元[19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4亿元,流出小计3.27亿元,净额 - 1.23亿元;2022年流入小计4.77亿元,流出小计3.89亿元,净额8788.49万元[191][19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06.56万元,流出小计3165.67万元,净额 - 3165.67万元;2022年流入无数据,流出小计3918.82万元,净额 - 3112.26万元[19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27亿元,期初余额3.87亿元,期末余额2.60亿元;2022年净增加额1.01亿元,期初余额2.86亿元,期末余额3.87亿元[192] - 2023年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5亿元,流出小计1.96亿元,净额2915.39万元;2022年流入小计2.07亿元,流出小计1.46亿元,净额6031.69万元[192] - 2023年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1亿元,流出小计3.22亿元,净额 - 1.20亿元;2022年流入小计4.77亿元,流出小计3.95亿元,净额8194.20万元[192][193] - 2023年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6.56万元,流出小计3001.45万元,净额 - 3001.45万元;2022年流入无数据,流出小计3900.72万元,净额 - 3244.16万元[193] - 2023年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20亿元,期初余额3.56亿元,期末余额2.35亿元;2022年净增加额1.14亿元,期初余额2.41亿元,期末余额3.56亿元[193]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626.11万元[194] - 2023年提取盈余公积4,923,819.8元,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29,231,588.40元[196] - 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592,975,940.51元,2022年末为577,180,356.19元[198] - 2023年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9,534,490.62元[199]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0,444,346.36元[200] - 2023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8,065,595.46元[200]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194,877,256.00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2] - 2022年度利润分配以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104] - 2023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5月29日,除权除息日为5月30日,含税金额29,231,588.40元[105] -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94,877,256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1.80元(含税),现金分红35,077,906.08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00%[106] 行业与公司业务 - 智能机器制造是制造业发展方向,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呈蓬勃发展趋势[16] - 公司下游行业领域广泛,除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外,无明显周期性[17] - 公司是国内能提供动态组合称重和连续自动混合配料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部分产品获评定,微机组合秤产品销量位列国内同行前列[19] -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动衡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微机组合秤等,用于多行业自动计量[20] - 公司经营模式采取“订单装配式”生产模式,多部门沟通制定生产计划[22] - 产业升级等因素促使自动衡器设备替代人工,公司受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增长有望发展[23] 公司研发与创新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5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外观设计18项,实用新型专利87项、商标注册证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3项[24] - 公司拥有高端创新研发人才队伍,能针对下游客户需求进行产品个性化开发设计[25]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处于小批试产或样机试制中,如NB/4G多功能数据采集终端、4G物联网水表等[34][35][36]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86人,同比增长2.38%,占比15.03%,较2022年下降0.30%[36] - 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023年2083.73万元、2022年2145.93万元、2021年1862.4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24%、10.72%、7.37%[37]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5580.8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4.75%,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3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5580.85万元,占比24.75%[3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357.60万元,占比29.42%[34]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