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利信(300287)
icon
搜索文档
飞利信(300287) - 2016年10月28日机构调研会议纪要
2022-12-06 01:2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16年10月28日14:00 - 16:00 [2] - 会议地点在公司九层大会议室 [2] - 来访与会人包括东吴证券陈晨、长江证券余庚宗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公司与会人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许莉女士、副总经理王守言先生等 [2] 会议内容 - 许莉女士汇报公司三季报情况并进行业务梳理 [2] - 王守言先生、高波先生依次介绍智慧城市、智能会议、大数据板块情况并回答问题 [2] 公司经营情况 - 2016年第三季度公司现金流较好,10月7 - 9日成都会议后整体现金流有很大改观 [2] - 2016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最快的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教育两大板块 [2] - 前三季度尤其是第三季度大数据板块业绩表现受关注 [2]
飞利信(300287) - 2018年3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0:2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18年3月6日14:00 - 16:00,地点在飞利信大厦九层多媒体会议室 [2] - 会议主题是公司高管高波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并会同高管岳路、许莉等与调研机构沟通互动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诺安基金何石、国泰君安李嘉露等多家机构人员 [2][3] - 上市公司与会人员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许莉、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高波等 [3][4]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 成立初期以智能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为主,后拓展业务场景 [4] - 2011年有类似大数据业务案例,2012年上市,2014 - 2017年业务形态和研发能力提升,加大前沿技术投资并融合业务场景 [4][5] - 经过20多年发展,成为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的信息服务商 [5] 研发历程 - 底层硬件技术研发线,代表产品有流媒体总线、自主MCU等,流媒体总线一代成行业标准,奠定工业互联网业务基础 [5] - 以快速开发平台、大数据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形成核心能力产品 [5] 技术驱动场景提升与开拓 - 新型智能会议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应用到既有系统,支持业态发展;互联网教育将新核心能力技术融入智慧校园,提升增值原有场景 [6] - 新开拓场景包括智能制造、精准营销、大数据溯源、AI公共安全、大数据 + 政务,除AI公共安全模块外均已形成规模 [6] 成功案例 - 包括沈阳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RFID项目、海尔胶南电热水器自动化生产线等多个项目,以及北京银行等的精准营销金融业务和互联网金融项目 [6][7] 大数据相关 - 数据源有政务及行业数据、运营商数据、视频数据等 [7] - 智慧城市业务创新亮点是将前沿技术植入,集中在城市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行管控系统 [7] 问答交流内容 业务合作形式与规模 - 大数据业务以产品能力形式对外合作,能力产品服务收入占大头 [8] - 为银行在营销、风控、产品设计环节服务,每个服务年收入在千万元以上且业务具持续性 [8][9] 业务竞争情况 - 2017年金融管制和严格考核后,飞利信进入精准营销业务领域,目前无强有力竞争对手 [9] MCU产品进展 - 公司注重基础原研技术,自主可控MCU研发是新阶段,具有完全自主可控等三大优势,2017年6月完成FPGA版本设计和仿真,目前在芯片流片最后阶段 [9][10] MCU成本与价格 - 首次流片成本700 - 1000万,一次性成功700万,意外追加300万左右,不包括设计成本;民用市场每片约15元,模组约100多元,军用市场成本和售价较高 [10][11] 芯片供货与军队业务 - 芯片 + 模组供货目前是预签合同,结果未知 [11] - 为军队提供会议、主动防御、量子通讯产品,业务规模保守估计每年10亿以上,历史上承接过军方科研项目,已取得军队保密资质,还将申请国军标证书 [11][12] 业务占比与增长目标 - 大数据业务中精准营销及溯源占比约6成,其他占4成,2018年大数据业务增长不低于50%,净利润增长不少于50% [12][13] 区块链应用 - 区块链是关注的前沿技术,在食品溯源、安全方面探索,基础密码学算法基于国产密码算法,应用场景集中在政务数据、食品溯源和扶贫等 [13] 会议业务情况 - 预期每年增长30% - 40%,自有会议产品替代进口产品能力增强,客户扩展到企业级,无纸化、同声传译产品新增量高,银行精准营销带动会议产品销售 [14] - 新技术应用使会议业务利润率提升,2015 - 2016年单体订单最大超1亿元,3000 - 4000万订单常见 [14] 子公司发展情况 - 天云科技2017年业绩完成好,增速近30%,应收账款大 [14] - 精图信息2016年超额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增长较好 [14] - 欧飞凌有突出业务优势,持续增长有保障 [15] - 上海杰东属轨道交通行业,合同额大,业绩持续性强,2017年应收账款大幅减少,现金流好 [15] - 东蓝数码分宁波和北京两部分,承接电子政务业务,2017 - 2019年均无商誉减值风险 [15] 大数据业务增速保障 - 17年底和18年初签单增速达50%以上,能保证大数据业务增速 [16] 数据源与合作情况 - 数据源以运营商数据为核心,合作及服务互联网行业产生新数据 [16] - 与运营商合作利润扣除成本后基本对半分成 [16] - 运营商数据不出机房,在机房内运行模型 [16] 智慧城市项目 - 业务属综合资源整合及应用,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进行资源整合,与各地政府合作有优势 [16]
飞利信(300287) - 2020年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9:3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0年6月30日下午15点,采用电话会议形式 [1] - 参与单位包括约调研、正方(杭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高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 [1][3] - 上市公司与会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董事、副总经理、垂直板块协管人岳路先生等 [4] 公司业务发展思路 整体战略 - 自2018年开始加大技术投入研发产品,总体战略目标为“1+1+N”新型数字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一体化服务体系 [4] - 发力自主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进行华为等国产化认证 [4][5] 各业务板块发展 - **物联网业务**:培养相关团队,占领市场高地,为新型数字城市奠定底层技术支撑 [5] - **厦门精图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在KingMap基础上拓展遥感方向,采用产学研方式切入 [6] - **大数据业务**:形成稳定市场,案例包括国网湖南电力等 [6] - **人工智能业务**:突出特色应用,研发农业、国家林草局、金林工程等方面,致力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6] - **区块链业务**:去年开始算法研究,应用于文档管理等,今年扩展至物流、产品追溯方面 [7] - **大数据研发**:一部分是数据治理工具软件开发,年底完成投入使用;另一部分与工信部合作研究数据管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7] - **智慧城市业务**:贯彻“1+1+N”模式,从业务和技术产品层面开展,涉及音视频与控制、数据软件及服务、物联网与智能化三大版块 [7][8] 回答主要交流内容 业务模式与收入 - 在线教育方面,互联天下和国家培训网合作,疫情期间收入有一定增长 [9] 产品计划 - MCU有外销计划,联系合作伙伴寻找使用场景并通过更多认证 [10] 合作模式 - 与大量之旅针对旅游和城市信息化领域合作,提供景区信息化建设 [10] 市场情况 - 会议系统在传统政府和事业单位渗透率高,在企业(大型国企等)市场占有率为40 - 60%,设备更新周期为3 - 5年,改造和新建可带来利润 [10][11] 数据采集整合优势 - 在电力行业完成湖南电网业务数据采集,向其他省份电网渗透;在农业领域发力溯源数据采集,参与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提高数据整合能力 [11][12] IDC数据中心 - 在新疆、丽水建设并运营大型数据机房,为金融领域客户提供数据分析工具支持 [12] 经营模式变革 - 目标是在细分行业成为龙头企业,重点在于有自己的产品和研发亮点 [13] 营销战略 - 各子公司、分公司及业务中心为销售中心,获取市场信息,经研究院分析后,技术团队支持,实施团队实施项目 [13][14] 业务展望 - 音视频方面巩固原有客户群体并拓展,向大的国企、央企延伸,同时在智慧教育等领域延伸技术 [14] - 大数据业务从技术发展延伸到数据采集、治理,引入区块链技术,重点应用于电力、农业等场景,是未来增长点之一 [15] 项目进度 - 丽水项目按计划7月底投入使用,8月初正式投入,已与意向客户签署租赁框架协议 [15][16] 纠纷进展 - 是四位控股股东个人与银河、平安有纠纷,与银河正在积极协商解决;与平安信托截止1月份有一次开庭或证据交换,后续无新进展 [16][17]
飞利信(300287) - 2017年10月27日机构调研会议纪要
2022-12-04 08:3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17年10月27日14:00 - 16:00,地点在公司九层多媒体会议室 [1] - 来访与会人包括东吴证券郝彪、天安人寿王朋存等多家机构人员 [1] - 公司与会人员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许莉女士、副总经理高波先生等 [3] 公司整体工作汇报 -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018.38万元,同比增长4.78%;净利润32,566.42万元,同比增长5.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019.67万元,同比增长5.87%,因东蓝数码业绩欠佳影响整体业绩,公司资产负债率低、偿债能力较强 [4] 公司大数据业务发展布局 - 愿景是做中国的Palantir及大数据专业领头羊公司,利用为政府服务二十年的资源为政府提供更好服务 [4] - 2013年与国家信息中心成立大数据实验室,业务经历内部积累、收购扩张到内部集聚优势的历程,通过大数据服务实现人工智能目标 [5] - 优势包括资源、数据、技术实力和经验、数据源、专业团队等方面,关注数据安全和所有权问题,具备数据源获取能力和安全风险意识 [5] - 数据源优势有政府及行业数据、运营商数据、视频数据 [5] - 针对政府数据痛点,以外部数据补充部委数据,互联网技术团队支撑闭环数据采集;针对运营商痛点,提供安全大数据等服务,实现数据商业价值转换,与运营商合作形成新战略合作,数据以产品形式输出,运营模式为2B到2C [6] - 公司在音视频等方面有技术和案例积累,四大板块业务有数据采集需求,人工智能关注训练集质量,已取得训练集使用成果,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大数据产品和案例 [7] 公司人工智能发展简述 - 目前基于图像识别开展人工智能,推出的图像识别平台处于测试阶段,有宁波无人公路等实际应用 [8] - 应用方向包括视频领域的视频云等监测分析、交通领域的多路视频智能分析检索等、零售业的精准营销等 [8][9] 公司国产安全MCU和物联网布局 - 国产安全MCU项目在通用通讯芯片后端加自主可控CPU,确保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 [9] - 自主研发生产的RFID产品读写性能在北方地区名列前茅,中标大量智能制造项目,如重庆粮油企业600万元项目,主攻专有网络 [9] 问题互动 技术前景类 - 对于NB - IoT,公司只做配套MCU;对于LORA,做包含通讯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LORA产品在中国至少存在5年,3G、4G水表卖300元,LORA水表200元,LORA建基站成本约3万,NB - LOT要给运营商付费且有政府补贴 [10][11] 业务订单类 - 可预期的大数据订单有大数据信用二期、雪亮工程类视频应用汇聚项目 [11] - 海尔项目预计12月验收,公司负责控制和识别 [11] 公司进展类 - 科技保险公司股东基本确定,总经理人选已定,公司名字核完,等待上会,争取尽早完成牌照申请,预计3年持平、3年盈利 [12] - 公司在北京木材交易所开展信息化服务,煤炭交易所牌照在最终审批阶段 [12][13] 业务运营类 - 公司以参股形式参与交易所,北京和大同交易所处于试运行阶段,明年业务正常运营,交易所开发收入等正式上线确认,北京木材交易所已有成本投入未确认收入 [13] - 智慧城市业务紧贴国家政策方向落地,前三季度硬件比例大致毛利率下降,回款时间延长,增速平稳,预计四季度确认收入项目多,东蓝数码预计业绩反转 [14][15] 业绩情况类 - 今年前三季度业绩3.2亿元,四季度增速通常较快 [15] - 厦门精图、杰东控制、成都欧飞凌、互联天下、天云科技等下属公司业绩完成情况良好,其他控股公司预计表现和往年出入不大 [15][16] 行业拓展类 - 公司通过客户积累布局数据服务,具备的数据获取和政府共享数据能力可变现,大数据团队盈利,政府人工智能应用主要是维稳,创新与互联网平台产生的能力将成爆发点 [16]
飞利信(300287) - 2017年11月10日机构调研会议纪要
2022-12-04 06:5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17年11月10日14:00 - 16:00 [2] - 会议地点在公司九层多媒体会议室 [2] - 会议主题是公司高管及技术团队与调研机构现场互动,回复投资者关注问题 [2] 与会人员 来访与会人 - 北京贷易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解诗洋等多家投资、金融机构人员 [2] 公司与会人员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许莉女士、董事及副总经理高波先生、大数据业务中心技术总监王玥先生等公司高管团队及相关人员 [2] 会议内容 - 公司高管团队及大数据业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公司整体发展情况、大数据业务发展规划并展示人工智能成果 [2] - 公司与会人员逐项回复广大机构投资者提出的各项问题 [2]
飞利信(300287) - 2018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业务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是服务于政府、企业、市民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2018 年公司对利润和业绩有明确规划,在大数据和智慧城市领域取得较好发展 [3] - 智慧城市领域推广数字城市智慧大脑业务,大数据领域围绕金融领域专项突破 [3] - 近期落地为政府服务平台中标金额近 5000 万,C 端服务达 2000 多万 [4] - 公司业务从 B2G 转向 B2G2C,在中央权力机构垂直领域部署安全产品和安全云 [4] 问答交流内容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业务 - 与去年相比,今年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变化,公司智慧大脑业务有增量,优势在于技术和解决方案及客户资源 [5][6][7] - 大数据业务分数据采集、处理等链条,各链条有收益,是增长最快板块 [7] - 欧飞凌为大数据采集服务,2015 - 2017 年按每年 30% - 40% 增量成长,在固网等数据采集有优势 [8] MCU 与芯片业务 - 公司做国内军用 MCU 是自身发展诉求,满足军方需求,后续会完善物联网产品 [8][9] - 芯片投入几百万,自身军方应用可消耗,也可卖给第三方 [9] 智慧城市集成与上云业务 - 公司集成业务自主产品占比大,能满足客户特定需求,客户上云要求强烈,公司早有云数据中心布局 [10][11] 并购业务 - 并购围绕客户同源和技术覆盖宗旨,成功经验是保持营收持续,失败经验是东蓝数码并购带来困惑 [11] 会议系统业务 - 会议系统业务 2016 年实际持续 30% - 40% 增长,服务方式向租赁模式转变,利润提高 [14][15] - 会议业务省一级覆盖率 80% - 90%,市一级约 50%,县一级不到 30%,市场庞大 [16] - 县一级和市一级大会推租赁模式,常委会推固定安装模式,电子设备 5 - 7 年更新 [17] - 会议系统营收预计每年达 40% 增长 [17] 财务与现金流业务 - 应收账款大集中在做集成业务的三家公司,公司进行项目转型和业务模式转换,现金流预计改善 [18][19] - 丽江项目审计结束将有大额进账,乌鲁木齐机房今年有回款,中报现金流暂不明显改善 [19] 定增与市值管理业务 - 部分定增股票 5 月 30 日解禁,一致行动人不减持,基金可能减持市值约 2 亿 [20] - 公司期望整体营收实现 30% 增长,总部 40%,子公司 20% [21] - 公司市值表现不佳,核心团队对资本市场不熟悉,正思考核心业务定位 [23][24] 其他业务 - 建议公司请市值管理公司、与机构多沟通,公司表示会考虑并解决东蓝数码遗留问题 [25][26][27] - 投资者建议加大分红比例,公司表示今年分红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会考虑建议 [27]
飞利信(30028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9.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82%[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5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064.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6.7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7.8%至9.31亿元,较上年同期12.90亿元减少3.59亿元[22] - 净利润亏损8213.70万元,较上年同期盈利6565.08万元转亏[23] - 营业利润为-9023.4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5.38%,主要受疫情影响未确认收入成本[1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62元,同比下降217.1%[24] - 综合收益总额为-82,136,972.86元,同比下降225.1%[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80,640,062.84元,同比下降216.7%[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4.4%至6317.64万元,较上年同期7378.80万元减少1061万元[23]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9.2%至6465.36万元,较上年同期5918.59万元增加547万元[2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25,646,148.87元,同比增长6.9%[2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0.5%[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49,311,962.94元,同比下降26.9%[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867,410.94元,同比改善20.5%[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75,370.23元,同比下降83.9%[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15,443.45元,同比改善95.5%[27]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8,687,214.64元,同比增长1317.8%[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886,614.69元,同比下降66.6%[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余额为7332.1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60.95%,主要因支付项目款及丽水数据中心建设投入[8] - 在建工程余额为3.0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94.74%,主要因持续投入丽水数据中心项目建设[8] - 合同负债余额为3.1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6.21%,主要因部分项目未最终验收未确认收入[8] - 货币资金从年初1.88亿元减少至7332.1万元,下降61%[18] - 应收账款增长14.8%至11.90亿元,较期初10.36亿元增加1.54亿元[19] - 存货下降23.6%至3.57亿元,较期初4.67亿元减少1.05亿元[19] - 合同负债增长36.2%至3.13亿元,较期初2.31亿元增加8336万元[19][20] - 资产总计下降0.5%至33.99亿元,较期初34.18亿元减少2364万元[19][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3.6%至20.54亿元,较期初21.31亿元减少7610万元[20] - 短期借款增长76.0%至1366.13万元,较期初776.19万元增加590万元[20] 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为639.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46%,主要因股权处置减少[1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94,825户[12] - 第一大股东杨振华持股6.05%(86,851,209股),其中62,351,209股为限售股,46,047,445股被冻结[12] - 股东陈洪顺持股2.92%(41,911,225股),其中31,433,419股为限售股,29,656,885股被冻结[12] - 股东曹忻军持股2.92%(41,881,910股),其中41,645,700股为限售股,全部41,881,910股被冻结[12] - 期末限售股总数151,014,890股,本期无变动[1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0.31%(4,438,416股),均为无限售流通股[12][13] - 股东王守言持股0.53%(7,601,944股),其中7,600,930股被冻结[12] - 宁波众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26%(3,663,080股),全部为限售股且处于质押状态[12]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赵经纬持有2925万股,占比最大[13]
飞利信(30028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36.6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371.2万元,同比下降275.28%[17] - 基本每股收益-0.0583元/股,同比下降294.33%[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1%,同比下降5.98个百分点[1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6.6%至5.37亿元,从去年同期的8.48亿元下降[176]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8514.78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4491.20万元[17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8371.20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775.88万元[17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83元,去年同期为0.03元[178] - 公司净利润为-625.79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收窄70.94%[18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3.79%至4.21亿元,与收入变动同步[59]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3.8%至4.21亿元,从去年同期的6.36亿元下降[176] - 房屋及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成本同比增长79.75%至2557.88万元[65] - 研发费用为4114.13万元,与去年同期的4137.28万元基本持平[177] - 信用减值损失达6064.03万元,占利润总额67.86%,因应收账款账龄较长[66]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6064.0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660.11万元增加65.7%[177] - 信用减值损失为-505.59万元,同比收窄28.48%[181]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8625.01万元,同比增长8.38%[1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联网与智能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1.94%至3.51亿元,毛利率17.03%[61][62] - 数据、软件及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68%至9626.04万元,但毛利率下降6.36%[61][62] - 行政单位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33.09%至6737.04万元,但毛利率下降11.69%[62] -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是业内领先的服务提供商,配套绿色低碳节能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50] -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已形成完整技术团队和自有产品体系并拥有众多落地案例[50] - 公司智能建筑业务聚焦大型建筑群系统,提供绿色节能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解决方案[50] - 公司"国培在线"平台在报告期内整合课程资源并开通热门职业资格考前辅导项目[51] - 公司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入围"行业最佳解决方案"[51] - 公司电网数字化技术已应用于漏损检测和家庭用电端智能用电分析领域[52] - 公司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已在安徽省全省应用并在其他省市陆续落地[53]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同比下降65.94%至1.70亿元,毛利率20.25%[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66%至5.37亿元,主要因疫情影响项目验收滞后[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947.64%至-1.07亿元,因采购支付增加且回款不足[5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169.69%至2320.72万元,因收回天亿股权转让款[59] - 研发投入成本上升但短期内可能无法带来营收影响公司盈利能力[83] - 核心人才流失风险高因软件行业技术变革快人员流动率高[83] - 应收账款账龄较长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给运营资金带来压力[84] - 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压力[84] - 新冠疫情导致项目进度被动延期风险影响按时验收[85] - 市场拓展难以按计划展开因疫情反复存在业绩增长放缓风险[8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1] 技术和产品创新 - 公司成功完成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新建学校的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建设项目[25] - 公司自主研发的PRSM-Bus实时流媒体总线技术实现语音数据通讯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26] - 信锐智慧黑板触控精度≤1mm并采用防蓝光护眼模式[26] - 公司基于超声波传感技术开发新一代电子票箱识别系统提高识别效果[28] - 5.0版会议系统支持远程接入和联动表决功能[28] - 双链路有线数字会议表决系统实现全系统双冗余解决方案[29] - 公司大数据业务在广发证券数据治理国家金林工程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实现重大突破[30] - 诺玛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为元宇宙多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32] - 风电场故障预测技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模型对风机关键部件进行预警[32] - 数据质量治理平台实现数据治理全过程线上闭环管理流程[33] - KingMap平台包括云GIS平台、桌面端GIS平台、服务式GIS平台、三维GIS平台、组件式GIS平台、移动式GIS平台、鸿蒙GIS平台、跨平台GIS软件、遥感版RS软件、航测版Survey软件等[34] -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具有自动处理海量的卫星、航空遥感影像数据的功能[34] - 松材线虫防治系统以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为基础实现松材线虫害的早期预警和预防[36] - 公司提供数据资产管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处理、网络安全、电力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林业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精准营销、元宇宙等综合解决方案[36] - 公司基于PhiliCube物联网平台及自研MCU芯片在元宇宙基础场景应用、新基建、乡村振兴、智慧能源等领域拓展深化[36] - 公司全资子公司欧飞凌以自主研制的OSL6200光传输平台为核心基础平台在光模块、合解波、分光器及光放大等技术领域深耕细作[36] - 飞利信自主开发的LoRa网络可按需部署网关和终端设备支持私有/专有网、企业网或行业网[37] - PhiliCube物联网平台具备多样化的设备接入方式和海量的数据汇聚能力支持2D/3D、GIS等多样化展示方式[37][39]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物联网平台PhiliCube、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IBMS系统集成平台、射频识别设备、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设备、Lora基站及数据采集终端、电子货架标签ESL等[39] - 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设备能够实现农业环境数据采集包括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雨量、光照、土壤温湿度等信息同时提供水质监测功能[40] - 公司KingMap地理信息平台构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提供专业地理数据管理服务[54] - 公司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可实现自动处理海量卫星和航空遥感影像数据[54] - 公司重点在元宇宙教育、元宇宙远程会议、元宇宙旅游等场景持续发力[5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83,019,269.17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08个百分点至2.41%[67] - 应收账款增加至1,120,111,815.60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7个百分点至32.58%[67] - 存货增长至539,232,093.87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01个百分点至15.68%[67] - 在建工程显著增加至213,295,940.59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56个百分点至6.20%[67] -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至368,607,073.17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99个百分点至10.72%[69]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至81,631,776.69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68个百分点至2.37%[67] - 租赁负债减少至12,782,908.16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40个百分点至0.37%[69]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1.88亿元减少至8301.93万元,降幅55.8%[168] - 应收账款从年初10.36亿元增至11.20亿元,增幅8.1%[168] - 存货从年初4.67亿元增至5.39亿元,增幅15.4%[168] - 合同负债从年初2.30亿元增至3.69亿元,增幅60.2%[169] - 短期借款从年初776.19万元减少至721.33万元[169] - 在建工程从年初1.59亿元增至2.13亿元,增幅34.3%[169] - 未分配利润亏损从年初-26.05亿元扩大至-26.89亿元[17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1.31亿元降至20.50亿元[170] - 少数股东权益由正转负,从70.75万元变为-417.46万元[170] - 公司总资产34.18亿元较年初基本持平[168] - 资产总额为21.39亿元,较期初的21.76亿元下降1.7%[174] - 负债总额为1.45亿元,较期初的1.76亿元下降17.5%[174] - 应收账款余额为7.52亿元,与期初的7.32亿元基本持平[173] - 银行存款被冻结39,813,400元,另有5,046,400元保证金受限[7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07亿元,同比下降947.64%[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同比恶化948.19%[1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20.72万元,去年同期为-3329.96万元[1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58亿元,同比下降19.12%[18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808.24万元,同比增长2353.33%[18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68.26万元,去年同期为1761.02万元[1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20,000元,同比增长77.8%[18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49,250元,同比改善87.8%[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15.95万元,同比下降70.80%[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33,255.37元,同比下降88.4%[187]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额576.18万元,主要包含政府补助197.02万元[21] - 联营企业股权转让取得投资收益438.72万元[21] - 投资收益为431.77万元,去年同期为-103.27万元[181] 股东和股权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203,664,196股减少至151,014,890股,占比从14.19%降至10.52%[146]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1,231,609,612股增加至1,284,258,918股,占比从85.81%升至89.48%[146] - 股份总数保持1,435,273,808股不变,占比100%[147] - 控股股东杨振华被司法拍卖27,913,100股并于2022年1月18日完成过户[147][148] - 控股股东曹忻军减持13,645,690股并于2022年1月17日完成减持[148] - 杨振华限售股变动后持有52,351,209股高管锁定股[151] - 曹忻军限售股变动后持有41,645,700股高管锁定股[151] - 陈洪顺限售股变动后持有31,433,419股高管锁定股[151] - 罗伟限售股变动后持有2,094,750股高管锁定股[151]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193,157,284股减少至140,507,978股,占比从13.46%降至9.79%[14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1,212人[154] - 第一大股东杨振华持股86,851,209股,占比6.05%,报告期内减持27,913,100股[154] - 杨振华持有股份中42,129,489股处于冻结状态[154] - 一致行动人杨振华、曹忻军、陈洪顺、王守言合计持股比例约12.42%[154][15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767,766股,占比0.75%,报告期内增持5,182,554股[154] - 无限售条件股东中赵经纬持股最多,达29,250,000股[155] - 前10名股东中7名存在股份冻结或质押情况,涉及冻结/质押股份总数超过1.3亿股[154]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比例未达到80%披露标准[156] - 董事长杨振华报告期内减持27,913,100股,期末持股降至86,851,209股[156] - 公司不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及约定购回交易情况[155] - 公司控股股东杨振华部分股票于2022年7月1日被拍卖[141] - 公司控股股东曹忻军于2022年1月18日进行股份减持[141] 诉讼和仲裁事项 - 东蓝数码2016年度业绩承诺未完成[101] - 2014年东蓝数码承诺净利润为4000万元[101] - 2015年东蓝数码承诺净利润为5050万元[101] - 2016年东蓝数码承诺净利润为5950万元[101] - 公司于2017年就未完成业绩承诺事项依法提起仲裁[101] - 北京仲裁委员会于2019年8月作出终局裁决((2019)京仲裁字第1114号)[101] - 相关方于2020年3月向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撤销仲裁裁决申请((2020)京04民132号)[101] - 东蓝数码业绩补偿义务人包括东蓝商贸、宁波众元、宁波海宇、宁波乾元,按交易前持股比例承担补偿责任并负连带责任[103] - 业绩补偿计算方式为:(累计承诺净利润-累计实现净利润)÷补偿期内承诺净利润总和×标的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发行价格-已补偿股份数量[103] - 补偿股份数计算至整数位,小数舍去,计算结果小于0时按0取值且不冲回已补偿股份[103] - 若公司实施转增或送股,补偿股份数调整为原计算数量×(1+转增或送股比例)[105] - 补偿股份由公司以总价人民币1.00元定向回购并注销,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05] - 补偿股份对应现金分红需在股份回购后30日内返还,返还金额为每股现金股利×补偿股份数量[105] - 股份不足或受限时需现金补偿,现金补偿额为差额股份数×发行价格,需在专项审核报告出具后30日内完成[105] - 补偿期满需对标的公司进行减值测试,资产减值额为交易价格减期末评估值并扣除期内增资减资等影响[105] - 公司于2020年5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103] - 公司于2021年1月向法院提交恢复执行申请书,请求恢复执行京仲裁字1114号裁决书[103] - 精图信息涉及应收账款金额为19,743,808.70元,存在无法收回风险[107] - 补偿义务人承担补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为标的公司100%股权的交易价格[107] - 陈剑栋与陈建英于2020年11月向公司支付1000万元[109] - 陈剑栋与陈建英承诺为上海杰东承揽项目实现超过1亿销售收入,毛利率不低于15%[109] - 部分承诺人出现违反竞业禁止承诺的情况[109] - 才泓冰承诺2019年3月底前完成中科精图股权转出事宜[107] - 才泓冰承诺最迟2019年内完成中科精图更名事宜[107] - 34位股东承诺若2年内未收回应收账款将按股份比例承担连带责任[109] - 陈剑栋与陈建英将未完成业绩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109] - 陈剑栋与陈建英承诺增加1000万销售收入[109] - 东蓝数码业绩承诺方4名拒绝履行补偿义务导致公司申请仲裁并采取财务保全措施[111] - 2019年8月收到北京仲裁委员会终局裁决书(2019京仲裁字第1114号)[111] - 2020年3月宁波东控集团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法院驳回(2020京04民特132号)[111] - 2020年5月公司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111] - 2021年1月公司申请恢复执行仲裁裁决[111] - 精图信息原股东关联公司中科精图未按承诺在2019年内完成更名[111] - 才泓冰等34位股东未完全履行应收账款回收承诺[111] - 陈剑栋与陈建英承诺为上海杰东承揽项目实现超1亿销售收入(毛利率不低于15%)但未完成[112] - 2022年5月19日承诺将未完成业绩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并增加1000万销售收入目标[112] - 涉及宁波东控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名被申请人的业绩补偿仲裁案,涉案金额18,506.7万元,未执行款项且被申请人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119] - 江苏亨通起诉浙江东蓝、东蓝数码等公司,涉案金额19,884.36万元,尚未判决[119] - 飞利信电子起诉迪维置业及吴振要求支付工程款等,一审已判决但双方上诉,涉案金额16,003.4万元[119][121] - 东蓝数码起诉上海克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要求解除协议并退还保证金,
飞利信(30028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97%至3.22亿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1.47%至565万元[3]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7.0%至3.22亿元[21][22] - 净利润同比下降69.1%至590.45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9%至0.0041元/股[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0.54个百分点至0.28%[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41元[23]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5%至2.40亿元[22]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27.1%至2565.71万元[2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5%至1758.75万元[22]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199.79%至63.7万元[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22.41%至-1.03亿元[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03亿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678.00万元[25][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52,791.04元[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961,206.01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87,488,316.54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3,205,782.31元[27] - 投资支付的现金11,625,000.00元[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2,000,000.00元[27]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114,285.72元[27] - 分配股利等支付的现金21,551.79元[27]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0,694,098.85元[2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49.20%至9539万元[7] - 预付款项增加49.86%至1.34亿元[7] - 货币资金减少至95,387,939.55元,较年初下降49.3%[17] - 应收账款增加至1,129,146,172.76元,较年初增长9.0%[17] - 预付款项增至134,470,955.55元,较年初增长49.9%[17] - 存货增至523,613,334.89元,较年初增长12.0%[17]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92,125,329.62元,较年初下降19.2%[17] - 资产总计3,444,450,876.37元,较年初增长0.8%[18] - 总资产微增0.77%至34.44亿元[3] - 合同负债增至244,721,353.72元,较年初增长6.4%[18] - 应交税费增至112,917,001.07元,较年初增长16.4%[18] - 负债总额为13.08亿元[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1.38亿元[19] 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09.11%至397万元[7] 股权和公司治理 - 董监高及关联方锁定股合计151,014,890股,占总股本74.1%[13] - 控股股东杨振华股份解除质押及冻结事项披露[14][15] 审计和报告说明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8]
飞利信(30028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7.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522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80.82%[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85.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12%[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79.12%[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4%,较上年改善31.86个百分点[18]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6.769亿元人民币[1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64.50万元人民币,主要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146.87万元[24] - 第四季度净亏损3.213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其他季度[2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13亿元人民币[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3286万元,同比下降124.12%[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为4265万元,同比上升137.88%[99] - 货币资金减少至1.8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74个百分点[104] - 应收账款减少至10.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63个百分点[104] - 固定资产减少至3.3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49个百分点[104] - 投资收益达2778万元,占利润总额-9.15%[101]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至776万元,同比下降88.91%[104] - 财务费用为-341万元(同比下降195.98%),主要因银行贷款大额减少[90] - 研发费用1.23亿元(同比增长9.73%),销售费用1.02亿元(同比下降11.39%)[90] 各业务线表现 - 物联网与智能化产品收入为10.7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26%,占总收入62.85%[75] - 音视频与控制产品收入为1.5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56%,占总收入9.19%[75] - 数据、软件及服务收入为3.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5%,占总收入20.26%[75] - 物联网与智能化产品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284.26%),但毛利率同比下降3.46个百分点至9.18%[79] - 音视频与控制产品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52.56%),毛利率同比上升5.70个百分点至10.48%[79] - 营业成本构成:物联网与智能化占比65.11%(同比增长299.47%),音视频与控制占比9.39%(同比下降55.40%)[84] - 公司音视频与控制板块基于PRSM-Bus实时流媒体总线技术等自主技术[112] - 数据软件及服务板块以分布式数据处理和数据治理技术为基础支持城市数据分析[113] - 物联网与智能化板块聚焦数字基建、政务管理、智慧教育、能源管理等优势行业[115] - 数据软件及服务业务在广发证券数据治理和国家金林工程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实现重大突破[48] - 公司自主研发"国培在线"、"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学员提供课程培训等服务[34] - 公司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已在安徽省全省应用[37]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蓝数码2021年度参与全国智慧党建试点项目建设工作[37] - 公司重点在元宇宙教育、元宇宙远程会议、元宇宙旅游等场景持续发力[39] - 公司依托人社部推荐的百家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之一国培在线扩大各地市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规模[116] - 公司以新研发云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拓展远程视频会议业务并丰富政府专业会议系统形式[116] - 公司以Philicube物联网平台为基础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开展智慧水务布局重点提升水污染治理和内涝防治能力[116] - 公司通过既有技术与BIM低碳节能等新技术结合优化数字基建领域设计实施及运维服务能力[116] - 公司拓展电网线损监测高效用能家庭用电监测等数字能源领域创新实践[116] - 公司于2018年投身电网行业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其他地区电网数字化转型业务[35] - 公司自主开发KingMap地理信息平台构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38] - 公司自主开发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实现自动处理海量卫星、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功能[38] - 诺玛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提供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服务[48] - 遥感遥测技术基于色度学的光谱学原理开发智能图像识别技术[48] - 人工智能技术以联邦学习和多方计算为主干建立行业知识图谱[48] - 公司物联网平台PhiliCube已通过国产化认证并实现关键行业突破[52] - 公司自主开发LoRa网络支持私有/专有网部署 数据本地处理保障安全[54] - PhiliCube物联网平台具备多样化设备接入和海量数据汇聚能力[54] - 电子货架标签ESL基于电子墨水屏技术实现远程自动更新[55] - 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设备监测风速/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56] - 智慧水务平台整合人地物事组织信息实现一站式指挥调度[56] - 光通讯技术子公司欧飞凌以OSL6200光传输平台为核心基础[52] - 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非接触式双向通信[53] - 信锐智慧黑板触控精度≤1mm并采用防蓝光护眼模式[44] - 双链路有线数字会议表决系统实现全系统双冗余解决方案[46] - 云视频会议平台采用SFU架构视频系统集成多类服务功能[46] - 欧飞凌BS网管软件开发基本型已完成并获得著作权,旨在完全替代现有C/S架构网管平台,预计每年为公司节约C/S架构授权费用[91] - PHILIHUB新会议终端已实现小批量生产,设计目标为替代投影并支持远程视频会议及会议室基础设施集中控制[91] - 视频交互云平台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重点增强远程会议功能稳定性、易用性和安全性[91] - 嵌入式彩投票箱处于样机研发阶段,目标是通过嵌入式化降低原电子票箱成本并提高运维可靠性[91] - 人大信访系统处于试运行阶段,目标形成全国推广的自有信访业务系统平台[91]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试运行中,聚焦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计划向省市县三级推广[91] - 基于AI的水位预测闸门控制系统研发中,目标实现AI自动控制阀门泵站以提升抗灾能力[91][92] - 二三维一体化WebGis大屏可视化系统研发中,支持多厂商地图接入及真实场景模拟[92] - KingMap V9.0于2022年1月发布Alpha版,完成与华为openEuler等10余项国产化适配,目标在80%项目替代国内外GIS平台[92][93] - PhiliIBMS系统发布1.0版本,提供智慧校园及园区的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94]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为7.6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21%,占总收入44.53%[76] - 华北地区收入为5.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33%,占总收入32.87%[76] - 华东地区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98.21%),但毛利率仅为1.95%(同比下降13.05个百分点)[80] 客户行业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按客户行业分:行政单位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63.32%),企事业单位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78.42%)[79] - 企事业单位客户收入为14.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42%,占总收入85.01%[75] - 公司毛利率按客户行业分:行政单位毛利率15.11%(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毛利率11.85%(同比上升1.44个百分点)[7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8.2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8.02%,其中第一名客户销售额5.84亿元(占比34.18%)[87][88] - 公司重大合同:上海嘉定二期数据中心项目合同金额7.96亿元,本期确认收入5.84亿元,回款6.37亿元[8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已在音视频、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遥感、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沉淀出自有核心技术[32]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242项,外观专利82项,软件著作权699项,资质46项[65] - 2021年度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但获得授权5项,年度净增5项[68] - 2021年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得授权12项,年度净增12项[68] - 2021年新申请外观专利10项,但获得授权0项,年度净增0项[68] - 2021年新申请软件著作权52项,获得授权38项,年度净增39项[68] - 2021年新申请资质10项,获得8项,年度净增8项[68] - 公司拥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壹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高水平资质[63] - 公司2021年新获得AAA信用等级证书及多项ISO体系认证[70] - 公司2021年新增10项实用新型专利,涵盖GIS、物联网和智能监控等领域[71]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633人,同比下降10.59%[95]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1.228亿元,同比增长9.73%[9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降至7.18%,同比下降4.34个百分点[95]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数字基建领域,在数据中心、轨道交通、智能建筑等行业重点布局[33] - 公司构建"1个城市可视化+1个城市数字大脑+N个城市数字化应用"的新型数字城市建设模式[42] - 公司创建1+1+N新型数字城市建设模式[58] - 公司经营模式涵盖解决方案/成熟产品/运营服务三种类型[58] - 公司2021年深化新型数字城市建设,采用1+1+N模式(1个城市可视化+1个城市数字大脑+N个城市数字化应用)[112] - 公司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成功完成新建学校的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建设[43] - 公司建立全国大区人力资源和市场信息共享机制以拓宽销售渠道并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118] - 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并加强账期较长应收款项的回款清理以改善现金流[122] - 公司完善引才育才爱才稳才激励机制提高核心技术人员福利待遇并增加培训机会[122] - 公司加强业务部门综合回款率考核并通过财务规划实现项目建设期与融资期限匹配[122] - 公司处置北京东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补充现金流并减少运营成本[109] - 公司转让互联天下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以优化公司结构[10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31]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数字城市业务提供政策支持[60] - 2021年《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出台,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60]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要培育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拓展智慧城市应用[61]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振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曹忻军[4] - 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婷证券事务代表程雅倩[16]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振华持股被动减持5858.92万股,期末持股降至11476.43万股[13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曹忻军持股被动减持1850.92万股,期末持股降至5552.76万股[136] - 董事陈洪顺持股被动减持1397.04万股,期末持股降至4191.12万股[136] - 董事岳路持股无变动,维持357万股[136] - 财务总监徐宁于2021年7月30日离任[137] - 董事刘萧于2021年11月5日离任[137]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被动减持9107.33万股[137] - 期末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降至21618.03万股[137] - 副总经理岳路因工作调整于2021年5月6日解聘[138] - 副总经理石权于2021年5月6日被聘任[138] - 财务总监徐宁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7月30日解聘[138] - 曹忻军于2021年7月30日被聘任为财务总监[138][140] - 董事刘萧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11月5日离任[138] - 田浩于2021年11月26日被选举为董事[138][143] - 董事长杨振华自2014年9月任职至今[139] - 董事曹忻军自2014年9月起兼任副总经理[140] - 董事陈洪顺自2008年任职至今[140] - 现任财务总监曹忻军曾于2001-2008年及2016-2021年3月担任子公司总经理[140] - 公司2021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16人,税前报酬总额为298.65万元[156]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振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3.33万元[155] - 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曹忻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3.14万元[155] - 董事兼副总经理石权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8.28万元[155]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李婷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0.93万元[156] - 副总经理唐劼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9.42万元[156] - 离任财务总监徐宁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04万元[156] - 独立董事李荣、王汉坡、张明照各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万元[156] - 监事会主席杨惠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7万元[156] - 监事李士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1.81万元[156]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159人,其中母公司136人,主要子公司1,023人[164] - 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633人,占员工总数54.6%[164]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513人,占员工总数44.3%[164] - 生产人员109人,占员工总数9.4%[164] - 销售人员121人,占员工总数10.4%[164] - 大专学历员工494人,占员工总数42.6%[164] - 行政人员94人,占员工总数8.1%[164] - 管理人员116人,占员工总数10.0%[164] - 公司培训体系分为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三个层面[166]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161]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58] 子公司表现 - 北京飞利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8.6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6.1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0.9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1.58亿元人民币[109] - 上海杰东系统工程控制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3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1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2.2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0.27亿元人民币[109] - 北京飞利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亏损1.58亿元人民币,亏损率约为14.4%(相对于营业收入)[109] - 上海杰东系统工程控制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亏损0.27亿元人民币,亏损率约为12.1%(相对于营业收入)[109] 风险与挑战 - 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项目周期较长应收账款账龄时间较长影响资金周转速度[122] - 新冠疫情反复导致项目进度拖延和验收延迟,影响市场拓展和业绩增长[123] - 资产总额为34.1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3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2%[18] 内部控制与合规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131] - 公司资产独立,合法拥有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及知识产权[131] - 公司人员独立,高管按法定程序聘任,无在控股股东处兼职情形[131] - 公司财务独立,建立独立核算体系,无控股股东干预资金使用[132] - 公司机构独立,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完整治理结构[132] - 公司严格遵循信息披露制度,指定巨潮资讯网为披露平台[130] - 内部审计制度有效规范经营管理,审计委员会监督内审实施[130]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00%[17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00.00%[173]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确认不存在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7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4]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4]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4]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4] -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以资产总额0.5%和1%作为一般缺陷与重要缺陷分界[174] - 利润表相关缺陷以营业收入0.5%和1%作为重要缺陷认定标准[174] - 利润总额指标缺陷认定标准为3%和5%[174]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重点排污单位[179] - 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行政处罚[179] - 公司已披露202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79] 承诺与协议事项 - 东蓝数码2014年承诺净利润为4000万元[183] - 东蓝数码2015年承诺净利润为5050万元[183] - 东蓝数码2016年承诺净利润为5950万元[183] - 补偿股份回购价格为总价人民币1.00元[185] - 补偿义务人需按持股比例承担连带责任[184] - 补偿股份数量计算需包含转增或送股比例调整[185] - 现金分红部分需在股份回购后30日内返还[185] - 2019年北京仲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