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300244)

搜索文档
迪安诊断: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关于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09-09 10:58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8月22日决定召开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8月24日公告通知[5] - 召开时间为9月9日,股权登记日为9月3日[5] - 现场投票时间为9月9日14:30,网络投票有多个时段[6] 参会情况 - 279人参与投票,代表174,925,315股,占已发行股本27.9890%[7] 审议议案 - 审议《关于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并通过[10][12]
迪安诊断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ICL业务增长稳健
东方证券· 2024-09-09 0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迪安诊断"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2.80元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2.2亿元,同比下降9.12%,收入降幅缩窄。诊断服务业务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下降13.4%;诊断产品业务实现营收40.9亿元,同比下降5.9% [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84.2%,主要系诊断服务毛利率下滑,以及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5亿元 [1] - 公司ICL业务实现营收2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新开检测项目176项,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神经免疫业务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 [1] - 公司诊断产品业务新增5个二类证和18个一类证,其中控股子公司"凯莱谱"新增6个一类试剂注册证,参股子公司"迪谱诊断"国内首个核酸质谱法"合并用药-联合检测"先蕊谱®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三类注册证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2,673百万元、13,568百万元和14,543百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5.5%、7.1%和7.2% [8] -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98百万元、662百万元和806百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29.6%、66.2%和21.7% [8] - 2024-2026年,公司毛利率预计分别为30.0%、31.5%和31.8% [8] - 2024-2026年,公司净利率预计分别为3.1%、4.9%和5.5% [8] - 2024-2026年,公司ROE预计分别为5.1%、8.0%和8.9% [8]
迪安诊断: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9-04 08:38
回购方案 - 2024年2月6日通过回购方案,金额1 - 2亿元,价格不超27.94元/股,期限12个月[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4年8月31日,累计回购1340.6万股,占总股本2.14%[2] - 最高成交价18.91元/股,最低11.64元/股,成交总金额1.93590266亿元[2] 合规情况 - 首次回购符合规定,未在特定期间回购,方式符合要求[4][5] 后续计划 - 后续结合市场继续实施回购,期间及时披露信息[5]
迪安诊断:二季度收入环比改善,减值影响利润
华安证券· 2024-09-03 06:02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迪安诊断"买入"评级(维持)[1][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18亿元,同比下降9.12%,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84.17%,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77.34%[1] - 公司经营环比改善,同比承压,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经济环境下行、消费恢复较慢、一过性应收账款影响减值等原因[1] - 公司诊断服务毛利率32.28%,同比下降9.96个百分点,渠道产品毛利率22.47%,同比下降1.91个百分点,下滑主要系政策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签检验外送客户1153家,其中新签三级客户114家,三级医院合作持续推进,特检收入9.61亿元,占诊断业务收入40.6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共建实验室41家,累计700+家,新建精准中心10家,累计80家,持续推进合作共建业务[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预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70亿元,同比下降5.5%;实现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40.2%[4][8] - 2025年预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24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58.9%[4][8] - 2026年预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74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归母净利润7.86亿元,同比增长14.8%[4][8] - 公司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28.1%、28.4%、28.8%,ROE预计分别为5.5%、8.0%、8.4%[4][8]
迪安诊断:特检占比持续提升,数智化提升运营能力
信达证券· 2024-08-28 07: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认为公司股价相对基准指数强于15%以上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ICL业务稳健增长,特检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 2024年上半年公司ICL业务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长6.32%,保持稳健增长 [2] - 公司特检业务收入9.61亿元,占诊断服务业务收入的40.69%,较2023年末提升1.19个百分点 [2] - 公司针对重点疾病和业务模式,不断丰富解决方案、加大拓展力度,2024H1新开检测项目176项 [2] 数智化布局加速,提升运营效率 - 公司加大数智化建设,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精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优化大数据及AI技术在诊疗和健康管理的创新应用 [2] - 通过数字交易系统,助力公司降本增效,业务流程效率提升25%,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90% [2] - 公司将数字化延伸至业务端,通过AI驱动检测更高效精准化,如IrisLIMS第四代产品的推出,病原体宏基因报告效率提升10倍,染色体自动识别率高达99%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75、144.44、157.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8.8%、9.2%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39、7.01、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9%、59.7%、32.0% [2] -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5、9、7倍 [2]
迪安诊断:多重扰动下常规ICL增长稳健,看好下半年政策缓和下业绩回升
中泰证券· 2024-08-27 10:43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迪安诊断"买入"评级,维持原有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常规 ICL 业务有望持续恢复,医疗反腐、应收减值等因素可能造成短期影响 [9] - 多条线特检业务驱动常规 ICL 增长,检验业务客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9] - 质谱、病理多条线硕果频出,自产业务未来有望加速 [9]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18亿元,同比下降9.1% [9] - 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45亿元,同比下降10.1%,环比增长9.2% [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诊断服务收入23.62亿元,其中ICL收入21.88亿元,同口径下同比增长6.32% [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产品业务收入40.85亿元,同比下降5.94% [9] 利润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84.2% [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77.3% [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7.69%,同比下降5.46个百分点 [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2.78%,同比下降6.16个百分点 [9]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单二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198万元,环比2024Q1显著提升 [9]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应收款及票据约86.90亿元,较2023年6月末减少约11.4% [9]
迪安诊断: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
中国银河· 2024-08-27 0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诊断服务及诊断产品业务收入均有所下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院端检验量及外送意愿仍受到行业整顿、DRG加速推进、行业竞争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波动式影响 [3] 2) 公司产生信用减值损失2.5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2.32亿元,主要是部分账款账龄延长引起整体减值计提比例提升 [3] 3) 公司持续全面提升数智化实验室流程效率,通过AI驱动检测愈发高效与精准化,学科产品愈发丰富,新开检测项目176项 [4] 公司投资评级分析 1) 公司是国内头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提供商,"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随着全国布局完善、运营效率持续增高、特检占比持续提升,核心业务有望长期稳健成长 [5] 2) 基于年初以来院端检验量恢复不及预期、行业格局有待进一步出清、应收账款回款进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若下半年回款顺利则已产生的减值计提损失仍有望冲回,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87/7.26/8.83亿元,同比增长90.87%/23.76%/21.62%, EPS分别为0.94/1.16/1.4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 11/9/7倍 [5]
迪安诊断:关于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8-23 10:45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69,428,843.00股,发行价每股15.48元,募集资金总额1,074,758,489.64元,净额1,061,976,009.60元,2018年12月26日到账[1] - 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7,895.6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 - 截至2024年1月24日,公司所有募集资金专户完成销户,三方监管协议终止[6] 项目投资情况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468,364,952.87元,比例为44.10%[16]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69,600,834.24元[16] - 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及研发项目累计投入307,715,671.18元,进度81.38%[16] - 冷链物流中心仓储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5,455,327.81元,进度100.00%[16] - 医疗诊断数据存储分析应用平台技术开发及设备改造项目累计投入208,568,000.00元,进度100.00%[16] - 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445,235.25元,进度100.00%[16] - 北京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诊断业务平台能力提升项目累计投入46,416,600.00元,进度100.00%[16] - 承诺投资项目进度89.00%[16] 协议签订情况 - 2019年1月22日,公司与工行杭州延中支行、中信建投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4] - 2019年1月25日,公司及子公司与中信建投、多家银行分别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4] - 2019年5月9日,公司、杭州迪安生物技术与中行杭州高新支行、中信建投签署补充协议[5] - 2019年5月10日,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与杭州联合银行、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中信建投签订协议[5] - 2019年5月21日,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与兴业银行、招行杭州之江支行、中行杭州高新支行、中信建投签订协议[6] - 2022年1月19日,公司、北京迪安医学检验与建行北京大兴支行、中信建投签订协议[6] 报告报出情况 - 本专项报告于2024年8月22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11]
迪安诊断:关于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4-08-23 10:43
业绩数据 - 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71,746,812.52元,母公司净利润35,799,124.26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4,878,338,970.55元,母公司1,785,303,036.64元[1] 利润分配 - 2024年中期拟10股派6.5元,不送股不转增[2] - 以611,573,436股为基数,预计分红397,522,733.40元[2] - 分红超当期净利润100%,未超当期母公司未分配利润50%[4] 决策进展 - 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分配预案[5] - 监事会同意,尚需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1][5][6] - 预案披露时间为2024年8月24日[9]
迪安诊断(300244)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3 10:27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以提供"服务+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31] - 公司在全国布局了40余家连锁化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32] - 公司为超过22,000家医疗机构提供4,1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32] - 公司共获得109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验结果被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32] - 公司是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32] - 公司产品经销网络覆盖16个省市,拥有三大自有产品线,代理产品超1,300种,终端客户超4,000家[33]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体外诊断产品业务,包括检验仪器、体外诊断试剂等[9] - 公司拥有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资质,能够提供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9] - 公司通过ISO15189和CAP等国际认证,代表检验实验室品质达到世界顶尖水平[9] - 公司积极布局生化检验、细胞病理、质谱、NGS等新兴诊断技术[9]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9] -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并进行战略性并购整合[9] - 公司通过全国连锁化的独立医学实验室网络和4,100多项检验项目,为医疗机构提供精准及时的医学诊断外包服务和科研外包服务[34] - 公司通过1,300多种产品的全国经销渠道和三大自有产品线,为医疗机构提供设备、试剂、耗材和技术支持服务[34] - 公司通过深度的合作共建和精准中心模式,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运营、规模化供应链、齐全检验项目和领先技术平台等服务[34]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16亿元[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18亿元,同比下降9.12%;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84.17%[45] - 诊断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62亿元,其中ICL实现营业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长6.32%[47][48] - 公司自有产品新增 5 个二类证和 18 个一类证,产品业务实现收入 40.85 亿元,同比下降 5.94%[65] 研发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9] - 公司新增发明专利 25 项、实用新型专利 52 项、软件著作权 38 项,另有 124 项发明专利在申请[64] - 公司拥有分子诊断省级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78] - 公司持续推进"医疗诊断产业数字化平台经济"信息化战略,拥有数字医学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智慧医疗研究院和省级医疗大数据研究院[79] - 公司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改革,结合AI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化、数字化、集约化和高效率的管理平台[79] 子公司情况 -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合并总资产72.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31.8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24亿元,净利润3.10亿元[157] - 北京联合执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总资产11.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7.2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净利润7.08亿元[160] - 青岛智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总资产15.5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9.6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40亿元,净利润2.35亿元[162] - 广州迪会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并总资产11.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8.4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净利润2.21亿元[164] 风险应对 - 公司面临质量控制风险,一旦出现诊断服务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166] - 公司通过加强质量管控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来应对质量控制风险[166] - 公司将不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从源头抓起,加大过程管控,以客户端和公司收款端为切入口,建立应收账款跟踪机制[174] - 公司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与合理的信用期限,加强后续催收力度,并加大应收账款责任制实施力度[174] 未来发展 - 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给公司在基层市场带来更大空间,公司具备完整的诊疗产业生态链和整体化解决方案[37][38] - 带量采购提质扩面,为公司等规模较大的头部企业提供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40] - 医疗新基建推动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提升,公司具备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能力[42] - 医疗反腐高压态势不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为业务发展奠定基础[44] - 公司致力于打造"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的平台型企业战略目标,凭借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整合式营销竞争策略,提升全要素服务能力[172] - 公司将加大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通过全数字化管理真正实现流程的标准化与决策的智能化,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与客户的无缝对接与增值服务[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