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计量(002967)

搜索文档
广电计量(00296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16:00
财务表现 - 广电计量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45,072,846.91元,同比增长50.8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7,821.41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2] - 公司报告期(2023年1-3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0.87%[6] - 公司报告期(2023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7,686.22万元[6] - 公司报告期(2023年1-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1,148.92万元[6] - 公司报告期(2023年1-3月)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0.1336元[6]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588股[7] - 公司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5,563,753,525.7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7%[2] - 公司本报告期累计增值税加计抵减233.89万元[4] - 公司本报告期累计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338,932.07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153,367.79元,呈现正向趋势[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15.37万[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431.50万,较上期49027.19万增长27.52%[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8116.17万,较上期55860.77万增长4.03%[15] 股东情况 - 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6.72%的股份,股东性质为国有法人[7]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8.51%的股份,股东性质为国有法人[7] -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黄敦鹏持有公司6.01%的股份,相当于34,560,000股[8] - 曾昕持有公司5.00%的股份,相当于28,742,400股[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境外法人,持有公司2.37%的股份,相当于13,644,856股[8] 资产负债情况 -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总额为296.37亿元,较年初增长约3.9%[10]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60.00亿元,较年初略有下降[10] - 公司资产总计达到556.38亿元,较年初略有增长[10] - 公司短期借款金额为62.75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7.6%[10] -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流动负债合计为1,445,596,922.98元,较上期略有下降[11]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566,876,395.94元,较上期有所增加[11] - 公司股本为575,225,846.00元,资本公积为1,981,738,340.49元[11] 营业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总成本为558,207,345.48元,较上年同期487,888,030.48元增长14.4%[12] - 营业利润为-14,768,674.50元,较上年同期-104,264,043.02元有所改善[12] - 净利润为-8,594,714.88元,较上年同期-83,849,250.69元有所改善[12]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04 07:1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 年度主要经营情况参见 2022 年年报 [3] - 2022 年食品和生态环境检测业务分别实现收入 1.8 亿和 1.78 亿,同比增长 13.16% 和 2.87%,但毛利率均下滑 [4] - 2022 年末员工人数较 2021 年末上涨 18% [5] - 2022 年技改计划合同金额签订率完成 91%,目标未执行完部分 2023 年继续完成 [4] - 2022 年深圳博林达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62 万元,完成承诺业绩;江西福康收入 1,196 万元,同比增长 47% [6] - 公司过去年份净利率长期保持 10% 左右,2022 年降至 8% [7] 业务板块情况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 - 2022 年毛利率下降,原因是跨区协作受阻致外包成本增加、集成电路检测业务实验室投入大、跨期订单增多拉长实验周期使成本上升 [3] - 2023 年预计毛利率提升,将通过控制实验设备投入节奏等提升改善 [3] 集成电路检测业务 - 采用自建模式培育,检测能力布局全面综合,资金投入大,人员素质要求高,是博士人员最多的业务板块 [4] - 近年市场需求旺盛,收入增长较快 [4] 食品和生态环境检测业务 - 2023 年对收入规模无更高要求,目标是大幅度减亏 [4] - 积极因素包括政府采购业务预算预计恢复、第三次土壤普查带来业务增量、实验室设备折旧成本将减少 [4] 汽车检测业务 - 新能源汽车发展和销量提升给第三方检测机构带来积极影响,目前汽车行业价格战未产生明显影响 [7] 人员情况 - 2022 年新增人员分布在技术人员约 400 人(集中在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等业务)、市场人员约 100 人、信息化服务业务约 60 - 70 人、外延并购约 100 余人、上门服务团队约 70 人 [5] - 2023 年人员增速预计控制在 15% 以内(不含并购),将调整人员素质结构,招聘倾向高端人员 [5][6] - 去年新增技术人员已适应工作,工作效率有提升空间 [6] 技改与投入情况 - 2023 年技改计划投入 3.8 亿元,仪器设备投入 3.48 亿元,投入方向为计量校准等优势业务 [4] - 华东检测基地预计 2023 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广州总部检测基地预计明年中投入使用,但部分实验室因资质迁移和租赁合约问题暂无法搬迁 [6] 其他情况 - 销售费用增长原因是考核调整新增业务员预收款奖励、去年铺设 83 个计量服务网点并招聘市场人员,今年会继续铺设并增少量人员 [7] - 公司正积极开展并购工作,无明确并购指标要求,关注有资质门槛、逐步市场化领域及事业单位改制标的 [6] - 正积极推进股权激励相关事项,但无具体启动及实施时间安排,存在不确定性 [6][7] - 董事长变更对经营管理影响不大,未来会更关注投资并购工作;短期目标恢复净利率到 10%,长期追求更高净利率目标 [7][8]
广电计量(00296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广电计量,股票代码为002967[7] - 公司的中文名称为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为广电计量[7] - 公司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7]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经过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75,225,84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197.17亿元,同比增长19.717%[25]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1.84亿元,较上年增长0.98%[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6亿元,同比增长10.00%[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2022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较上年下降3.03%[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2022年度总资产为555.41亿元,较上年增长5.19%[9] 行业发展趋势 - 2021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090.22亿元,较2020年度增长14.06%[16] - 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84亿份,较2020年度增长20.58%[16] - 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51,949家,较2020年末增长6.19%[16] - 2021年全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59.15%,实现营业收入1,656.91亿元,较2020年增长19.04%[16] -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7,021家,营业收入达到3,228.30亿元,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3.52%,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8.93%[16]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所属行业为“M745 质检技术服务”,主要业务包括计量服务、检测服务、EHS评价服务等专业技术服务[19] - 公司提供的计量服务覆盖了电磁学、无线电学、时间频率学、光学、几何量学、力学、热学、化学、声学、电离辐射等十大计量专业领域[20] - 公司在电磁兼容检测领域具有深厚实力,尤其在装备与系统、汽车及汽车电子电器、航空机载产品、外场试验方面[20] - 公司提供食品检测服务,主要按照国家指标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为食品安全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21] 公司发展战略和风险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现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公司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骨干员工流失的风险”和“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2]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强调,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应当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理性投资[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包括董事长、董事、监事会主席等离任、被选举、解聘等情况[131]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132] -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有多位具有研究生学历和技术经济管理硕士学位[132] 公司员工情况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6,315人[149]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技术人员数量为3,147人,占总员工数的49.8%[150] - 公司2023年将优化薪酬政策和员工考核方式,进一步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实现公司与员工绩效共同提升[150]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0215
2023-02-15 09:16
公司业务现状与影响 - 去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多数员工和客户居家,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实验室产能受影响,计量校准业务上门服务和 12 月回款工作受较大影响,目前业务已正常开展 [1][3] 公司考核导向 - 作为国有控股且市场化的上市公司,考核以企业经营为主,今年确定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思路,强化对利润指标的考核 [3] 环保和食品检测业务 - 起步晚,规模效应与同行有差距,设备折旧、耗材、人工成本高且固定,导致毛利率低;业务结构上政府类业务客户占比高,受政府采购预算缩减影响,利润水平受影响 [3] - 大客户订单价格不一定比中小客户好,但有规模化优势,综合来看大客户略有优势 [3] 优势领域市场竞争 - 各检测机构优势相对,竞争力非绝对持续高效,公司布局技术研究院,推动业务结构从计量检测向“计量 + 检测 + 科研 + 认证”综合化升级 [4] 资本开支 - 未来保持资金绝对值与现有水平相当的技术改造投入,因收入增长投入占比将下降,资金投入倾向扩建实验室提升产能和拓展新兴领域 [4] 维持自身优势方式 - 通过内部技改和科研投入提升检测能力,把握新发展机会,开拓新检测领域 [4] 未来着重发展行业 - 聚焦国家战略新兴行业领域,如芯片检测、软件测试和储能相关检测等 [5] 子公司被列入 UVL 清单影响 - 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聘请律师应对,与供应商沟通,做国产设备替代评估及考虑其他国家产品替代,目前对设备采购影响较小 [5] 经营管理调整 - 高速发展扩张阶段强总部垂直化经营管理有效,现定期研讨总结,推进人才、技术、管理前移,做强做优子公司,实施大区业务协同管理模式 [5] 第三次土壤普查业务 - 10 个检测基地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标准化验室”,去年中标部分试点业务,今年继续跟进 [5] 股权激励计划 - 正积极推进,但无具体启动及实施时间安排,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6]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48
薪酬与考核制度 - 普通员工按自然年考核,主管级别以上员工年底集中考核,依岗位考核制度进行薪酬调整 [3] - 市场人员连续三个月考核不达标淘汰,采用一年一聘制,根据年度业绩调整底薪,不达标则降职降薪 [3] - 实验室技术人员薪酬与工作年限有关,工作满三年、技术熟练的调薪幅度相对较大,考核年度质量、任务完成情况,影响幅度在 5%-10%之间 [3] 人员与业务发展 - 公司人员数量增长控制在 10%以内,注重提升人均产值和效率,下半年追加技改投入不会导致人员快速增长 [3] - 公司不断发展,每年有新岗位需求及竞聘机会,年度考核竞聘对不同级别员工有不同业绩要求,不会出现人员不稳定问题 [3] 疫情影响与应对 - 2 - 7 月各公司根据当地政策,享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费用免征或减半征收,2 - 6 月享受单位医疗费用减半征收 [4] - 疫情期间公司积极落实政策,履行国企责任,员工薪酬、人数及结构保持稳定 [4] 价格与利润维持 - 2019 年公司计量业务质量提升,仪器校准均价较大提高,随着同行技术提升,同类项目价格下降,公司通过提升技术掌握定价权、实施大客户战略抵消降价影响 [4] - 公司为大客户提供设计、咨询和研发类附加服务收取服务费,提升利润率 [4] 客户策略调整 - 公司近年实施“大客户服务策略”,部分业务板块受产能限制聚焦特殊和汽车行业客户,放弃其他行业客户,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对其他行业客户做针对性拓展 [5] - 其他业务板块针对中小客户加强市场拓展,搭建网络营销平台,降低营销成本,加大对优质中小客户开发力度 [5] 业务板块情况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相关业务量未单独统计,部分业务与传统汽车业务不易拆分,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厂家合作 [5] - 食品检测上半年业务增长明显,但实验室设备投入大,成本高,扭亏压力大;环保检测业务收入下滑与政府采购订单完成周期有关,预计今年表现会更好 [6] - 公司较为优势的业务板块是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其他业务板块努力追赶 [6]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更关注增量市场,围绕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国家战略新兴行业领域进行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6] 公司计划与考虑 - 未来公司将结合自身经营和资本市场情况,在合适时机考虑启动股权激励计划,目前无明确时间表 [7] - 子公司根据当地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情况配置相应实验室 [7] - 公司设有子公司进行办公和业务流程信息化系统自主开发及实验室自动化建设,目前正在尝试和推进通过自动化提升效率和测试准确性,尚未大规模实施 [7]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46
业务经营情况 - 北京子公司订单饱满,对完成全年经营目标有信心,计量校准板块受疫情影响小且有增长,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板块5月恢复繁忙,电磁兼容检测板块特殊行业业务增长、汽车行业业务下滑 [3] - 公司维持2020年全年任务指标预期不做调整,二季度及7、8月经营恢复较快增长,疫情影响逐步减弱 [3] - 上半年汽车检测业务表现不佳,公司调整客户结构、增加新主机厂认可、加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投入,6月以来汽车检测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业务目标是保持正向增长 [6] 产能与运营管理 - 因服务种类多、价格独立,难以统计产能利用率、产销量,公司以设备投入产出比为投资参考,相应数值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一致 [3] - 公司将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全国市场和实验室管控体系,提升内部运作效率,健全内控制度,建立人才储备 [4] 人员规划与薪酬 - 人员规划依据市场和业务需求,以提升人均效率为目标,2020年及未来人员增速不超过10%,倾向吸收行业成熟人才,提高实验室自动化水平 [4] - 普通员工按自然年考核,主管级别以上员工年底集中考核,市场人员连续三个月考核不达标淘汰,采用一年一聘制,实验室技术人员薪酬与工作年限有关,考核年度质量、任务完成情况,调薪幅度5%-10% [4][5] 资本开支与并购 - 未来技术改造投入资金绝对值与现有水平相当,但投入占比将下降,资金投入倾向扩建现有实验室和拓展新兴领域,制定“十四五”规划,围绕国家战略新兴行业打造领先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 [5] - 积极寻找与现有业务协同性高或互补的并购标的,作为国企会考量并购风险,通过银行授信余额和加强应收账款回收保障并购资金储备 [5] 价格维持与激励计划 - 关注增量市场,围绕国家战略新兴行业进行计量检测技术研究,构筑高端技术能力和差异化优势以保持价格水平 [5][6] - 未来结合自身经营和资本市场情况,在合适时机考虑启动股权激励计划,目前无明确时间表 [6]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2:36
业务情况 - 特殊行业客户订单恢复正常,但实验室产能未完全恢复,二季度不能完全体现收入 [2][3] - 汽车检测业务主要需求来源为整车厂新车型研发(占比约70%)和车厂规模销售带来的供应链质量管控(占比约30%),业务基本正常,前景谨慎乐观 [3] 公司规划 - 未来合适时机考虑启动股权激励计划,目前无明确时间表 [3] - 2019年人员增速为4.83%,预计2020年及未来人员增速不超过10%,调整人才结构,吸收成熟人才,提升自动化水平,依据市场和业务需求,以提升人均效率为目标 [3] - 未来两年业务增长点为现有业务内生增长和寻找合适并购标的 [4] - 积极寻找与现有业务协同性高或互补的并购标的,作为国企会考量并购风险 [4] - 2020年技改计划布局于特殊行业、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对新领域检测投入不过于超前 [4] 财务情况 - 短期借款为流动资金借款,用于日常经营开支 [4]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上午)
2022-12-05 02:3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967,证券简称广电计量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投资者电话交流会议,66 位投资者参与,时间为 2020 年 7 月 9 日 9:30 - 11:00,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赵倩等 [2][3] 上半年及二季度经营情况 - 上半年预计亏损 5500 万元至 4500 万元,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0.34%,净利润为 -1.16 亿元,二季度经营逐渐恢复正常,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同比恢复增长,单月增长态势更明显 [3] - 除武汉、北京、沈阳子公司受疫情反复影响外,总部及其他子公司实验室产能恢复到较高水平,上半年产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部分长周期订单未确认收入 [3][4] - 二季度订单增长明显,上半年开案订单金额超去年同期,二季度实验室开案金额大幅增长 [4] - 加强市场拓展开源和内部成本费用管控,取得明显效果 [4] 三季度及全年经营展望 - 维持 2020 年全年任务指标预期不做调整 [4] - 市场端:在手订单充足,特殊行业客户订单、政府采购中标订单在计量校准等业务板块增长明显,虽电磁兼容检测、化学分析业务受汽车行业影响有压力,但预计全年仍有一定幅度增长 [4] - 成本费用端: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重点成本费用项目管控和历史应收账款回收,强化销售闭环管理,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下半年效果更明显,保障利润目标实现 [4][5] - 外延并购端:积极寻找合适并购标的,关注与现有业务协同或互补性高的标的,争取年内突破 [5] 问答环节要点 业绩预期与目标 - 对全年业绩目标不做调整,有信心完成目标,虽部分子公司业务未完全恢复,但二季度收入和利润仍有小幅增长,且销售收入有季节性,利润集中在下半年 [5] 成本端管控 - 2020 年上半年运营费用稳定,推出设备耗材采购、人员结构等方面提质增效措施,成立采购中心集中管控成本费用,已取得一定成效 [6] 业务板块恢复情况 - 食品业务板块增长明显,计量校准等业务板块恢复正常且趋势较好,电磁兼容检测和化学分析业务板块同比降幅明显 [6] 毛利率变化 -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因固定成本占比高,半年度与全年情况不同,还需看下半年经营;通过技改投入和大客户战略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6] 业务板块问题 - 2019 年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业务毛利率和收入增速下降,原因是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投入及客户结构问题 [7] - 芯片检测业务有较多主流芯片研发制造厂商客户,特殊行业需求大,正加强能力建设和针对性市场策略 [7] - 电磁兼容检测业务调整市场策略和技术能力布局,拓展航空航天等领域客户,效果体现需时间 [7][8] - 环保、食品检测业务希望排进行业前列,但无明确占比目标,正追赶行业龙头提升业务规模 [8] - 上半年汽车检测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对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维持增长目标不变,主要需求来自整车厂新车型研发(约 70%)和车厂供应链质量管控(约 30%),加大市场拓展和能力布局建设 [8][9] 结构调整措施 - 针对不同业务板块有不同调整策略,计量校准聚焦大客户,电磁兼容检测增加其他行业客户占比,食品和环保检测加大企业客户开发力度 [9]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2:31
费用区分 - 按部门性质划分归属费用类别,实验室成本费用在营业成本列支,业务部门费用归集在销售费用,职能部门费用归集在管理费用,明细费用类别可能相同 [3] 应收账款 - 2019年末应收账款7.71亿元,主要为一年以内账款,因业务特点、客户结构和业务收入增长导致规模较大,特殊行业和政府客户信用度高,坏账风险小 [3] - 2020年加强管控,成立催收小组,修订业绩考核制度,3月末应收账款6.93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近8千万元,回款情况良好 [3][4] 成本费用 - 推行采购、人员结构、车辆使用、场地租赁等提质增效措施,成立采购中心集中管控采购项目,已取得一定成效 [4] 短期借款 - 首发上市募集资金使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风险降低,短期借款用于日常经营,是否下降取决于后续经营和发展情况 [4] 产能影响 - 疫情不影响整体产能,但影响员工返岗和产能恢复,2020年技术改造计划投入3.28亿元,将优化布局,提高产能 [4] 业务恢复 - 一季度订单延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特殊行业订单恢复快但转化产值速度略低预期,汽车、通信等行业业务正常 [4][5] - 各地区子公司复工复产时间不一,武汉子公司计量校准业务与去年持平,部分业务省内订单增长、省外恢复慢,北京子公司产能未充分发挥,沈阳子公司受影响但占比低 [5] 客户策略 - 推行大客户服务策略,放弃部分价格敏感型中小客户,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开发优质中小客户,不意味着价格水平下降 [5][6] 检测价格 - 计量检测项目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2019年计量业务质量提升,仪器校准均价提高,同行技术提升使同类项目价格下降,公司通过技改和大客户战略维持价格水平,今年民品项目价格竞争激烈 [6] 汽车检测业务 - 2019年汽车检测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近四分之一,行业调整使业务增速下降但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业务需求主要来自整车厂新车型研发(占比约70%)和车厂规模销售供应链质量管控(占比约30%),目前基本正常,前景谨慎乐观 [6][7] 技术改造资金分配 - 2020年技术改造计划合计投入32,834万元,其中10,764万元用于计量校准标准仪器购置,19,223万元用于检测设备购置,2,109万元用于实验室场地装修改造,738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 [7]
广电计量(0029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2:24
公司战略 - 推行“两个高端”战略,围绕高端行业市场和重点行业高端大客户,增强优势行业市场开发能力,形成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灵活配置业务和技术资源,提供定制化服务,完善大客户项目团队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2][3] - “十四五”规划正在研究制定,未来将立足检验检测服务业及其关联行业,拓宽业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拓展高端市场业务,双轮驱动成长为行业龙头 [4] 大客户服务 - 推行“技术营销”和“团队营销”,强调技术引领,统筹市场和技术资源,加强跨部门协调,完善大客户项目管理制度,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定期研讨总结提升满意度 [3] 大客户战略优势 - 具有“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全国性实验室布局及服务网络、技术和科研开发、全国一体化运营管控模式、严格质量管理等优势 [3] 实验室建设 - 不同业务类型实验室从建设到投产时间周期不同,受设备采购、建设周期、资质认可、市场培育等因素影响,从几个月到一两年都有,如环保、食品检测类实验室从建设到完全达产需2到3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