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商行(002958)

搜索文档
青农商行上半年营收下滑陷分红争议,董事长195万薪酬领跑农商行
观察者网· 2025-09-04 07: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52亿元 同比下滑1.8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4亿元 同比增长5.22% [1]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 高于2024年同期的0.34元/股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88% 较2024年同期11.04%下降0.16个百分点 [2] 同业比较 - 在10家A股农商行中 仅青农商行与沪农商行出现营收下降 [1] - 沪农商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4% [1] - 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7%和0.97% [3] - 青农商行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5% 虽较2024年末1.79%有所改善 但仍居行业高位 [3] 分红政策 - 股东提议2025-2027年连续实施三季报现金分红 比例不低于三季度净利润30% [2] - 董事会否决股东分红提案 并决定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2]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6次 平均分红率20.23% 近年呈下降趋势 [3] 高管薪酬 - 董事长2024年税前薪酬195.84万元 位居A股农商行首位 [3] - 2023年税前薪酬187.26万元 同样为行业最高 [4] - 同期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董事长薪酬分别为41.24万元和99.46万元 [3] - 薪酬水平与业绩表现形成对比 渝农商行归母净利润约为青农商行4倍 [3]
银行研究框架及25H1业绩综述: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国盛证券· 2025-09-04 06: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营收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 较25Q1分别提升2.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4] - 净息差降幅收窄 25H1净息差为1.42% 较24A下降10bp 负债端成本改善力度加大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1% 较25Q1提升3.8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保险"报行合一"政策影响消化及港股市场活跃 [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7% 较25Q1大幅提升13.9个百分点 主要源于二季度债市利率下行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5]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5Q2不良率1.23% 与上季度持平 拨备覆盖率239% 较上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 [5] 资产端分析 - 2025Q2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35% 同比增速9.60% [21][22] - 贷款及垫款总额179.4万亿元 占总资产55.84% 较年初增长5.92% 同比增速8.07% [22] - 贷款增长主要依靠对公业务支撑 新增对公贷款9.05万亿元 占新增资产50% 其中基建贷款新增3.65万亿元 制造业贷款新增2.09万亿元 [18][20] - 个人贷款需求较弱 同比增速仅3.6% 按揭贷款重回正增长 但消费类贷款增量转负 [18][20] - 投资类资产余额97.5万亿元 占总资产30.34% 较年初增长6.65% [22][24] - 同业资产规模18.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0.92% 占总资产5.60% [22][24] 银行类型差异 - 国有大行贷款占比超55% 投资性资产占比25%-34% 邮储银行贷款占比51.2% 为国有行中最低 [25][26] - 股份行资产结构分化明显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个人贷款占比达51.7%和50.6% 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对公贷款占比超65% [25][27][39] - 城商行投资类资产占比较高 平均达39.5% 贷款占比48.0% 贵阳银行和成都银行对公贷款占比分别达82.9%和80.1% [25][28][40] - 农商行贷款占比52.0% 高于城商行 常熟银行零售占比54.2% 为农商行中最高 [25][29][42] 业绩表现 - 国有行营收同比增长1.9% PPOP同比增长2.0% 股份行营收同比增长0.3% PPOP同比下降2.3% [4] - 城商行营收同比增长6.7% PPOP同比增长5.2% 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长4.4% PPOP同比增长0.9% [4] - 南京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2.1% 宁波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1.1% 表现突出 [4]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521% 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374% 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4]
稳中向好、提质增效,青农商行上半年“稳”得扎实
搜狐财经· 2025-09-04 06:1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收窄 贷款市场利率持续下行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同业竞争同质化加剧 存款定期化趋势显著增加经营压力 [2] - 行业从规模竞速转向质量深耕 激进扩张导致高息负债成本上升及低效网点固定成本居高不下 盈利空间受挤压 [3] 公司战略定位 - 青农商行坚持长期主义 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 聚焦提升发展质量与服务实体经济 [3] - 战略核心为支农支小 涉农贷款余额591.61亿元 较年初新增67.26亿元 增幅12.83% 规模和新增量居全市银行业首位 [2][4] 财务表现与资产质量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34亿元 同比增加1.06亿元 增幅5.22% [4] - 资产总额5052.4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06%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721.99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56.16亿元 [2][3] - 不良贷款率1.75% 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实现不良率与余额双降 显著低于农商行行业平均不良率2.77% [5] - 2024年度分红金额6.67亿元 分红比例23.34%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6次总额42.78亿元 [5] 业务结构优化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84.15亿元 较上年末新增18.39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154.86亿元 新增15.60亿元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56.84亿元 新增16.32亿元 [4] - 个人存款余额突破2300亿元 保持全市同业领先 个人消费贷款上半年增长额超10亿元 新增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8] - 理财产品规模308.01亿元 普益标准理财能力排名农村金融机构第5位 累计发卡超41.78万张 [9] 零售业务转型 - 零售业务作为穿越周期压舱石 通过客群分层与精准营销推动转型 [6][7] - 打造养老金融生态 "七彩康年"体系入选2025山东好品金融创新产品 开展千村万户走访行动覆盖14.53万人次 [8] - 普惠金融产品覆盖56个场景批量审批 发放贷款9.12亿元 为170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8200万元 [8]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 - 累计获数字金融领域奖项超20个 拥有国家发明专利7项 实用新型专利3项 软件著作权32项 [11] - 手机银行用户数突破284万 小微云支付终端超1400台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11] - 部署DeepSeek等AI模型 应用于办公、合规、信贷助手领域 上线RPA流程超230个业务场景 [12] - 构建300项风险信号预警体系 嵌入80个风险管控场景 实现风险管理从事后被动向事前主动跃变 [12] 创新场景应用 - "芯生态·GBbC聚合平台"服务530所学校收费 "一脸通"平台推动C端年轻客户增长 [12] - "丰收宝"为农产品收购结算2.09万笔 总交易金额1.23亿元 覆盖草莓、葡萄等种植农户 [12]
金融中报观|银行零售业务梯队格局背后,谁在领跑,谁在补课
北京商报· 2025-09-03 14:17
零售AUM梯队分化格局 - 行业形成三大梯队分化格局 第一梯队为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AUM均超16万亿元 第二梯队为股份制银行和头部城商行AUM在1-6万亿元 第三梯队为区域银行AUM低于1万亿元[1][4][5] - 工商银行以24万亿元AUM居行业首位 农业银行23.68万亿元紧随其后 建设银行突破22万亿元较2024年末20.6万亿元明显增长[2] - 邮储银行凭借县域优势实现AUM17.67万亿元较上年末16.69万亿元增长5.87% 中国银行16.83万亿元 招商银行16.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9%[2] - 第二梯队中交通银行AUM5.79万亿元增长5.52% 兴业银行5.52万亿元增长8% 中信银行4.99万亿元增长6.52% 浦发银行4.29万亿元净增4093.51亿元[3] - 平安银行AUM4.21万亿元微增0.4% 民生银行3.15万亿元 光大银行3.1万亿元 江苏银行等多家城商行AUM超1万亿元[3] - 第三梯队代表南京银行9448.14亿元增长14.25% 上海农商行8270.56亿元增长3.99% 浙商银行7050.16亿元增长12.48% 杭州银行6543.6亿元增长8.66%[4] 零售业务盈利表现分化 - 工商银行个人金融营收1693.06亿元同比下降0.67% 但净利润927.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05%[6] - 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和营收均实现小幅上涨 光大银行零售利润总额9.21亿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6] - 中信银行零售营收同比下降6.85% 但税前利润55.95亿元实现超100%同比暴涨[6] - 农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营收1901.77亿元同比下降6.61% 营收占比从55.5%降至51.4%[7] - 建设银行个人金融营收1814.65亿元微增0.99% 但利润总额787.34亿元同比下降19.61%[7] - 平安银行零售营收310.81亿元同比下降20.49% 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下降44.46%[7] - 青岛银行零售营收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12.48%和14.79% 重庆农商行零售营收降至59.1亿元贡献度下滑3.18个百分点[7] 零售资产质量面临挑战 -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1.04%较上年末0.98%上升0.06个百分点 重庆农商行从1.6%攀升至2.04%上升0.44个百分点[9] - 重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3.01%上升0.3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1.35%上升0.2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1.1%上升0.12个百分点[9] - 交通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34%上升0.26个百分点 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不良率均较上年末上升[9][10] -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通过风险模型升级和资产结构优化实现质量改善[10] - 兴业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22%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通过全流程风险管控提升效能[10] -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上升主要因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和透支行为增加 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上升因中小微企业主经营压力大[10] - 交通银行关注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出现小幅上升 主要源于零售类贷款风险逐步显现[11]
不靠利息靠投资?透视A股农商行中期业绩:营收持续分化,非利息收入扛起增长“大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3:08
上市农商行业绩分化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农商行营收持续分化 形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渝农商行147.41亿元和沪农商行134.44亿元 第二梯队常熟银行60.62亿元和青农商行57.52亿元 第三梯队六家银行营收均低于30亿元[1][4] - 常熟银行和江阴银行营收同比增幅均超10% 净利润增幅均超12% 表现显著优于同业[4] - 江苏省聚集6家上市农商行 占总数10家的60% 其余分布在沪渝浙鲁四省市[1] 营收结构变化与非利息收入贡献 - 行业净息差普遍走低 多家银行利息净收入下滑 紫金银行净息差较去年末下降24BP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7.02%[5] - 非利息收入成为营收稳定关键 除渝农商行和瑞丰银行外 其他上市农商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较去年末提升 紫金银行、张家港行和江阴银行占比提升超10个百分点[5] - 投资收益是非利息收入核心组成部分 多数银行投资收益明显增加 紫金银行同比增95.41% 江阴银行同比增81.44%[6] 代表性银行业务策略及表现 - 常熟银行通过中间业务和交易业务驱动增长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2亿元(增幅637.77%) 投资收益12.01亿元(增幅30.94%) 坚持轻资本发展路径[5] - 江阴银行投资收益增长主要来自处置金融投资[5] - 渝农商行通过利息收入增长抵消投资收益下滑 利息净收入117.44亿元(同比增5.98%) 利息支出下降9.88% 最终营收微增0.46%[8] 中期分红成为行业新趋势 - 多家农商行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 常熟银行每股派0.15元 合计4.97亿元(占净利润25%) 苏农银行每股派0.09元 合计1.82亿元(占净利润15.42%) 张家港行每10股派1.0元[8][9] - 江阴银行首次推出中期分红议案 沪农商行连续两年中期分红 每10股派2.41元 合计23.24亿元(分红比例33.14%)[9] - 行业分红模式从仅年报分红转变为"年报+中报"两次分红 预计2025年中报分红将提升银行股息率约0.7个百分点[9]
农商行板块9月3日跌1.58%,青农商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11.9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08:45
农商行板块市场表现 - 9月3日农商行板块整体下跌1.58% 领跌个股为青农商行(跌幅2.66%)[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江阴银行上涨0.61% 其余9只均下跌 跌幅区间为1.44%-2.66%[1] 个股交易数据 - 成交量最高为渝农商行185.52万手 最低为瑞丰银行17.14万手[1] - 成交额最高为渝农商行5.61亿元 最低为瑞丰银行9517.85万元[1] - 青农商行成交量73.33万手 成交额2.43亿元 跌幅居板块首位[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411.99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401.7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989.72万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最高为青农商行1549.14万元(占比6.36%) 净流出最高为渝农商行4020.49万元(占比7.17%)[2] - 游资资金净流入最高为沪农商行2769.51万元(占比7.47%) 净流出最高为青农商行2616.91万元(占比10.75%)[2] - 散户资金净流入最高为无锡银行586.92万元(占比5.14%) 净流出最高为张家港行2381.26万元(占比11.74%)[2]
A股银行股普跌,宁波银行、青农商行跌超2%
格隆汇APP· 2025-09-03 03:49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普遍下跌,截至半日收盘,宁波银行和青农商行跌幅均超过2% [1] - 郑州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渝农商行、长沙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跌幅均超过1% [1] 个股跌幅及市值数据 - 宁波银行跌幅2.10%,总市值1873亿,年初至今涨幅20.59% [2] - 青农商行跌幅2.07%,总市值184亿,年初至今涨幅12.36% [2] - 郑州银行跌幅1.91%,总市值186亿,年初至今跌幅1.49% [2] - 成都银行跌幅1.83%,总市值771亿,年初至今涨幅11.40% [2] - 沪农商行跌幅1.76%,总市值861亿,年初至今涨幅6.93% [2] - 杭州银行跌幅1.75%,总市值1138亿,年初至今涨幅9.23% [2] - 西安银行跌幅1.66%,总市值184亿,年初至今涨幅17.45% [2] - 渝农商行跌幅1.65%,总市值743亿,年初至今涨幅13.30% [2] - 长沙银行跌幅1.65%,总市值384亿,年初至今涨幅12.08% [2] - 中信银行跌幅1.63%,总市值4374亿,年初至今涨幅14.78% [2] - 重庆银行跌幅1.52%,总市值337亿,年初至今涨幅8.95% [2]
农商行板块9月2日涨2.83%,渝农商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53.8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08:59
农商行板块市场表现 - 农商行板块整体上涨2.83%,领涨个股为渝农商行(涨幅4.23%)和沪农商行(涨幅3.89%)[1] - 板块成交量活跃,渝农商行成交168.30万手(金额11.09亿元),沪农商行成交81.46万手(金额7.34亿元)[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5%至3858.13点,深证成指下跌2.14%至12553.84点,农商行板块逆势走强[1] 个股资金流向特征 - 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653.88万元,但渝农商行获主力净流入1.15亿元(占比10.4%),沪农商行获主力净流入1468.87万元(占比2%)[2] - 游资资金整体净流入1.09亿元,其中沪农商行获游资净流入4913.82万元(占比6.7%),青农商行获游资净流入3716.67万元(占比9.31%)[2] - 散户资金整体净流出1.02亿元,渝农商行遭散户净流出8817.67万元(占比-7.95%),沪农商行遭散户净流出6382.69万元(占比-8.7%)[2] 个股表现分化 - 紫金银行(涨1.7%)、常熟银行(涨1.46%)等涨幅居前,但苏农银行主力净流出3477.56万元(占比-15.67%),青农商行主力净流出6085.02万元(占比-15.24%)[1][2] - 瑞丰银行虽涨幅仅0.72%,但获主力净流入215.79万元(占比1.91%)和游资净流入321.33万元(占比2.85%)[1][2] - 张家港行(涨1.34%)遭主力净流出1341.56万元(占比-5.25%),但获游资净流入659.12万元(占比2.58%)[1][2]
从银行半年报看不良信号:风险主要还在地产和个贷
第一财经· 2025-09-02 07:01
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增长情况 - 42家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3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35% 占银行业总资产467.3万亿元的68.76% [2] - 国有大行资产规模214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7.18% 增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城商行资产增速领跑 江苏银行(21.16%)、重庆银行(14.79%)、北京银行(12.47%)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紫金银行(0.79%)、浙商银行(0.63%)、民生银行(-0.59%)资产增速不足1% [2] 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趋势 - 多数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延续下降趋势 20家银行较去年末下降 15家持平 7家上升 [2] - 相较于一季度末 16家银行不良率下降 21家持平 5家上升 [2] - 商业银行二季度末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9% [3] - 西安银行不良率下降12BP 齐鲁银行下降10BP 贵阳银行上升12BP [3] 重点银行资产质量表现 - 国有大行除邮储银行外不良率均改善 下降幅度1BP-3BP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仍为最低 [3] - 不良率较高银行包括兰州银行(1.81%)、郑州银行(1.76%)、青农商行(1.75%)、贵阳银行(1.70%) [3] - 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主要因房地产领域不良率提升70BP至1.75% 个人贷款不良率增长33BP至3.19% [5]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从7.17%骤增至21.32% 不良余额增加约12亿元至20.95亿元 [5] 房地产领域风险状况 - 房地产不良率抬升超1个百分点的包括江苏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等 [6] - 房地产不良率较高银行包括青农商行(21.32%)、郑州银行(9.75%)、重庆银行(7.19%)、杭州银行(6.44%) [6]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上升0.38个百分点至5.37% 交通银行上升0.44个百分点至4.32% [6][8] - 农业银行(5.35%)、建设银行(4.74%)房地产不良率分别下降0.05个百分点 [8] 个人贷款质量变化 - 近10家银行个贷不良率上行幅度超过30BP 包括华夏银行、渝农商行、青岛银行等 [6] - 六大行房贷不良率全面上行 4家增长超过0.1个百分点 [7] - 消费贷方面4家大行不良率上行超0.1个百分点 信用卡不良率全面上行 [7] - 经营贷方面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上行超过0.3个百分点 [7] 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 中国银行加强房地产风险出清 强化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贷后管理 [9] - 工商银行优化个人贷款准入管理 加强全流程风险管控 [10] - 农业银行通过数字化风控体系加强普惠零售风险防控 [10] - 邮储银行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作业 强化集中催收队伍建设 [10] - 针对房地产风险采取"一户一策"资金封闭管理 运用金融16条等政策化解风险 [12] - 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一省一策" 推进债务结构优化和风险敞口降低 [12]
青农商行上半年营收下滑:小股东分红遭否、董事长薪酬195万拔头筹
消费日报网· 2025-09-02 03: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52亿元同比下滑1.83%归母净利润21.34亿元同比增长5.22% [2][3] -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01%至23.0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12%至21.38亿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91.67%至7.36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0.88% [4] 分红政策 - 否决股东提出的连续三年三季报分红30%的提案且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分红 [4][5]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6次平均分红率20.23%2022年零分红2024年股利支付率回升至23.34% [5][6][7]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12.22亿元占年均可分配利润47.36%低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44.9% [7][8]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9%居A股农商行之首不良贷款余额增至47.81亿元 [11][12] - 2025年6月末不良率降至1.75%但仍为行业最高同期渝农商行1.17%沪农商行0.97% [13] -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5.54%接近监管红线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39.36% [14] 公司治理 - 董事长2024年税前薪酬195.84万元连续两年居A股农商行首位同期渝农商行董事长41.24万元 [15] - 薪酬设定依据公司治理程序及青岛市属企业考核优秀等次 [15] - 吸收合并三家亏损村镇银行其中平阴蓝海村镇银行2024年净亏345.4万元日照蓝海村镇银行净亏2530.3万元 [11] 行业监管 - 新"国九条"要求强化现金分红监管限制低分红公司大股东减持 [10] - A股农商行中仅沪农商行等4家拟实施中期分红青农商行从未实施 [4][10] - 公司以资本充足率为底线强调资本安全与股东回报的平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