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002414)

搜索文档
高德红外(002414)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0:2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80,759,855.7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4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545,903.8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6.5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287,709.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54.7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288,114.6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00%[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683,068,449.0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4%[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415,871,183.3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5%[4]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80,759,855.77元,上期为467,973,388.98元,较上期增长45.47%[22]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602,639,676.40元,上期为454,164,083.33元,较上期增长32.69%[22] - 营业利润本期为112,405,464.38元,上期为35,601,919.97元,较上期增长215.73%[23] - 净利润本期为83,545,903.88元,上期为8,383,466.62元,较上期增长896.51%[23]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84,129,041.55元,上期为8,154,829.96元,较上期增长931.62%[24]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196元,上期为0.0020元,较上期增长880%[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869,543,917.69元,上期为600,882,706.37元,较上期增长44.71%[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28,255,803.01元,上一时期为807,366,986.51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288,114.68元,上一时期为 - 206,484,280.14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7,116,267.56元,上一时期为2,108,476.40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13,436,759.12元,上一时期为244,422,775.85元[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06,320,491.56元,上一时期为 - 242,314,299.45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40,000,000.00元,上一时期为248,158,948.41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10,635,257.96元,上一时期为106,058,136.31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5,396,901.39元,上一时期为 - 306,117,313.06元[27] 资产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票据期末较期初增长95.63%,主要系期末商业承兑汇票增加所致[7][8] - 合同资产期末较期初减少51.57%,主要系与履约义务有关的应收款项减少所致[7][8] - 短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增长35.78%,主要系本期银行贷款增加所致[7][8]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33,518,978.11元,期初余额为573,566,813.45元 [18]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361,159,747.26元,期初余额为1,418,798,161.80元 [18] - 2025年3月31日存货期末余额为2,301,232,355.90元,期初余额为2,160,784,016.43元 [19]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4,776,467,267.48元,期初余额为4,593,385,006.09元 [19]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4,906,601,181.54元,期初余额为4,642,899,840.97元 [19]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9,683,068,449.02元,期初余额为9,236,284,847.06元 [19]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290,769,541.67元,期初余额为950,625,486.10元 [19] - 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2,832,438,831.66元,上期为2,519,560,348.89元,较上期增长12.41%[20]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434,758,434.04元,上期为392,481,293.73元,较上期增长10.77%[20] - 负债合计本期为3,267,197,265.70元,上期为2,912,041,642.62元,较上期增长12.20%[20]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8,913 [13] - 武汉市高德电气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6.39%,持股数量为1,554,198,364 [13] - 黄立持股比例为27.10%,持股数量为1,157,349,375,其中868,012,031为限售股,质押数量为80,000,000 [13] 经营活动现金支出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94,264,363.87元,上一时期为248,703,691.33元[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0,729,760.96元,上一时期为54,472,043.09元[26]
高德红外(002414)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8 10:2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18日送达,4月28日通讯表决召开[2] - 会议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2] 议案通过 - 以7票同意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 以7票同意通过《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3] 公告发布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于2025年4月29日刊载[3] - 《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于2025年4月29日刊载[3] 后续安排 - 《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将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3]
东风猛士百万级顶奢电动越野交付,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成首位车主
凤凰网· 2025-04-28 07:04
产品发布 - 东风猛士发布两款百万级豪华电动越野车型: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全球限量66台,售价128 8万元起)和蛟龙战甲加长版(全球限量199台,售价109 8万元起)[1] - 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采用"星际蓝"渐变车漆 融入"战机""龙鳞""天际"三大东方元素内饰 配备零重力航空座椅和二排245mm膝部空间[1] - 蛟龙战甲加长版保留"龙牙""龙髯""龙鳞"设计 座舱软性包覆面积近50平方米 牛皮覆盖率超95% 采用意大利Pasubio半苯胺真皮 每台车需70小时20道手工工序[1] 技术配置 - 两款车型基于猛士917长轴版改装 搭载三电机与增程器协同系统 最大功率600kW 轮边扭矩12938N·m[2] - 配备后轮线控转向 蟹行模式 五级可调空气悬架 最大离地间隙326mm[2] 市场定位 - 产品体现"一车一价格 一人一座驾"高端定制理念 蛟龙战甲加长版支持皮质纹理 缝线颜色等毫米级定制 可选用绿松石等材质装饰[2] - 发布进一步完善东风猛士在豪华电动越野市场布局 助力中国高端汽车品牌国际化[3] 营销活动 - 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首位车主为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 蛟龙战甲品牌代言人杜江现场分享使用体验[2]
高德红外“晒”2024年“成绩单”:研发费用7.46亿,同比增37.5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5: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47亿元,为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1][2]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021.23万元,但第四季度单季亏损近5亿元[2]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红外民品领域拓展,但型号项目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 亏损原因分析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9亿元和资产减值损失1.69亿元,合计减少利润总额3.29亿元[4] - 信用减值损失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达1.5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中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跌价损失8230.69万元,商誉减值损失8610.76万元[4] - 研发费用7.46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增幅37.51%,主要由于项目持续投入和研发人员薪酬增加[1][4]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是专业从事红外核心芯片、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3] - 国内主要红外厂商包括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久之洋、大立科技和富吉瑞五家上市公司[3]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持续加大高科技产品研发投入,加快在数字化产业新领域的布局[4] - 规模化基础建设逐步投入使用导致资产折旧摊销大幅增加[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微光器件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安防监控、军事国防等领域对微光器件需求不断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6 01:11
微光器件行业市场规模 - 2019年市场规模为112.65亿元,2024年增长至192.7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8] - 安防监控领域需求持续增长,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微光摄像器件需求 [1][8] - 军事国防领域占比高达48%,军队现代化建设带动微光夜视装备需求升级 [11][8] 微光器件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光电阴极材料、微通道板材料等关键原材料,工业硅产量2024年达536.1万吨,同比增长42.76% [3][7] - 中游为微光器件制造商和组件集成商,专注像增强器、微光摄像器件研发生产 [3] - 下游应用多元化,军事国防(48%)、安防监控(28%)、工业检测(15%)为主导领域 [11] 行业发展历程 - 早期(50-80年代)依赖苏联技术,产品以简单光电倍增管为主 [5] - 中期(90年代-21世纪初)通过"863计划"实现国产化量产,应用扩展至安防和科研 [5] - 近期(2010年至今)高端产品国产化,新材料推动创新,覆盖自动驾驶、医疗成像等新兴场景 [5] 重点企业分析 - 北方夜视科技:全产业链布局,生产多代次像增强器,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13][14] - 长城微光:专注微光像增强器,2023年营收2671.7万元(+71.98%),2024H1营收904.6亿元(-58.86%) [16] - 波长光电:2023年营收3.64亿元(+6.4%),专注光电探测器研发,优化微光成像光学系统 [14] - 滨松光子:全球化业务,产品覆盖医疗成像设备如荧光显微镜 [14] 未来发展趋势 - 集成化与小型化:功能模块融合提升效能,满足精密设备空间要求 [18] - 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原材料、芯片制造等环节自主研发,降低对外依赖 [19] - 应用领域拓展:从传统安防向自动驾驶、智能医疗、工业检测等新兴领域延伸 [20]
高德红外2024年年报简析:增收不增利,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4-25 22:5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 [1][3] - 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同比下降760.56%,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盈利2.44亿元 [1][2] - 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7.85%,但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下降128.24% [1] - 扣非净利润-4.94亿元,同比下降2628.52% [3] - 毛利率40.72%,同比下降6.6%,净利率-16.7%,同比下降686.39% [2][3] 费用与现金流 - 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总计4.5亿元,占营收比16.81%,同比增长33.29% [1][2][3]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5元,同比下降25.05% [2][3] - 货币资金5.74亿元,同比下降61.36%,有息负债11.15亿元,同比增长81.92% [3] - 现金流状况需关注,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30.74%,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3.88% [4] 资产与负债 - 应收账款14.19亿元,同比下降9.76% [3] - 每股净资产1.48元,同比下降6.79% [2][3] - 每股收益-0.1元,同比下降758.49% [2][3] 业务与融资 - 公司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净利率为-16.7% [3] - 上市以来累计融资50.71亿元,累计分红22.79亿元,分红融资比0.45 [3] - 商业模式主要依赖股权融资驱动 [3] 机构持仓 - 博时军工主题股票A持有1386.20万股,为持仓最多的基金,规模21.5亿元,近一年上涨10.74% [5] - 交银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A等7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 [5]
资产减值准备和研发费用等增加 高德红外上市14余年来首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10:2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47亿元,为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1][2] - 第四季度亏损近5亿元,导致全年业绩由前三季度的盈利5021.23万元转为亏损[2] - 亏损主要源于资产减值准备3.29亿元(信用减值1.59亿元+资产减值1.69亿元)和研发费用增加2.04亿元[4] 业务表现 - 型号项目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但通过拓展红外民品领域实现营收增长[2] - 国内红外行业主要竞争者包括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久之洋、大立科技和富吉瑞五家上市公司[2] - 同行企业中睿创微纳、国科天成、久之洋和富吉瑞2024年均盈利,大立科技预计亏损3.36-3.96亿元,公司亏损额居行业首位[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达7.46亿元,同比增加37.51%,主要因项目持续投入和研发人员薪酬增长[4]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242人,同比增加154人(增幅7.38%)[5] 资产减值细节 - 信用减值损失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占1.53亿元[4] - 资产减值损失包含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跌价损失8230.69万元、商誉减值损失8610.76万元[4]
上市15年以来首次亏损,高德红外回应“增收不增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 高德红外登陆资本市场15年后首现年度亏损,虽营收增长但利润大幅下滑,多因素致业绩困境,未来仍将持续投入研发 [1][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创近三年新高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4.47亿元,同比降幅达760.56%,扣非净利润亏损更扩大至4.94亿元,降幅达2628.52%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盈利已连续三年大幅下滑,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亿元、6769.83万元,分别同比下滑54.82%、86.51% [1] 业绩困境原因 - 民品领域处在市场开拓阶段,产品利润率有上升空间 [1] - 2024年公司出现较大的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计提、商誉减值 [1] - 研发费用和人力成本增加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1] - 近年公司盈利持续走低受部分订单周期性与公司研发力度持续加大的影响 [1] 公司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4亿元、3.03亿元、642万元、7.46亿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45.25%、18.07%、113.12%、37.51% [2]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仍将对研发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 [2] 公司基本信息 - 高德红外成立于1999年,是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及新型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研制生产企业,围绕型号项目类产品、民用产品、核心元器件领域、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工作 [2]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760.56%,研发投入大增37.51%
新浪财经· 2025-04-25 06:20
营业收入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 [2] - 红外综合光电及完整装备系统收入23.33亿元,占比87.13%,同比增长3.08% [2] - 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收入2.86亿元,占比10.68%,同比大增178.54% [2] - 技术服务业收入0.43亿元,占比1.60%,同比增长34.72% [2] - 国内市场收入23.39亿元,占比87.36%,同比增长35.39% [2] - 国外市场收入3.38亿元,占比12.64%,同比下降50.76% [2] 净利润与亏损原因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7亿元,同比暴跌760.56%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4亿元,同比下降2,628.52% [3] - 亏损主因包括型号项目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部分产品价格下调 [3] - 研发投入、人工成本、资产折旧摊销大幅增加 [3] 费用变化 - 销售费用1.40亿元,同比增长45.25%,主因销售人员薪酬及推广费用增加 [4] - 管理费用3.03亿元,同比增长18.06%,主因职工薪酬及办公费用增加 [5] - 财务费用0.06亿元,上年为-0.49亿元,主因利息收入减少 [6] - 研发费用7.46亿元,同比增长37.51%,主因项目持续投入及研发人员薪酬增加 [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2亿元,同比下降25.05%,主因现金流出增加3.92亿元 [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5.55亿元,净流出扩大,主因购买大额存单较多 [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07亿元,由负转正,主因银行贷款增加及分红减少 [1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8.07亿元,同比增长28.49%,占营业收入比例30.14% [12] - 研发人员数量2,242人,同比增长7.38%,占比43.96% [12] -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7.61%,同比下降6.06% [12] - 积极推进1024×768@10μm高温中波制冷探测器等项目 [12] 业务风险 - 订单波动风险:受最终用户需求及国际形势影响,订单具有突发性大宗订单特点 [13] - 经营管理风险:需不断完善管理架构、制度、机制,重视风险防范 [14] - 信息披露风险:型号产品敏感,部分信息申请豁免或脱密处理,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 [15]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3:02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依据财政部2023年8月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及2024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数据资源会计处理及保证类质量保证的预计负债核算[3][4] - 变更后会计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并对解释18号采用追溯调整法,但未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7][8] - 董事会及监事会均认为变更符合法规要求,能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且不损害股东利益[9][10] 闲置资金现金管理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后12个月内,资金可滚动使用[13][15][18] - 投资品种需满足安全性高(保本承诺)和流动性好(不影响日常周转)的条件,明确排除股票、衍生品等高风险资产[16] - 该计划已获董事会及监事会批准,认为此举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增加投资收益,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7][29]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 - 拟续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因其具备丰富上市公司审计经验且2024年审计工作表现专业[32][33] - 信永中和2023年审计业务收入30.15亿元,证券业务收入9.96亿元,拥有1780名注册会计师,行业覆盖制造业等43家同类上市公司[34] - 项目团队由合伙人王波琴、复核合伙人李文茜及签字注册会计师梁功业组成,近三年无执业违规记录[37][38]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 公司将于2025年4月29日举行线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黄立、总经理张燕等高管将出席,投资者可通过证券时报平台参与互动[45][46] - 投资者可在会前提问,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解答普遍关注的问题[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