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002015)

搜索文档
能源服务成业绩增长新引擎 协鑫能科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约690MW
证券日报网· 2025-09-03 12: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元 同比增长15.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 同比增长26.4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4亿元 同比增长67.91% [1] 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 能源服务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2] - 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达1998.57MW [2] - 虚拟电厂业务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 [3] - 在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3] 业务战略布局 - 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1] - 能源资产方面以电力、热力销售为业务根基 [1] - 能源服务聚焦节能服务及交易服务两大方向 [1] - 交易服务涵盖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售电、绿电、绿证及碳资产交易 [2] 技术创新与区域拓展 - 开展AI模型+广义虚拟电厂的创新开发行动 [3] - 虚拟电厂业务由江苏拓展至上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区域 [3] - 在多年虚拟电厂数字化运营基础上进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3] 行业发展机遇 - 国内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和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增长迅速 [2] - 虚拟电厂迎来发展契机 [2] - 煤炭等燃料价格同比下降助推热电联产业绩提升 [2]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巩固能源资产收益 夯实核心热电联产和新能源资产 [3] - 发力能源节能服务 聚焦优质区域布局 [3] - 深化节能服务业务创新 升级能源交易生态 [3] - 拓展多元业务矩阵 强化科技赋能能力 [3]
协鑫能科的“反内卷”利器:虚拟电厂、人工智能和RWA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4:56
行业背景 - 新能源行业普遍存在内卷焦虑 产业链焦点高度集中于光伏与储能等上游制造环节 商业模式趋于同质化[1][3] - 行业共同课题是寻求差异化的增长路径以突破同质化竞争格局[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元 同比增长15.29%[2] - 归母净利润5.19亿元 同比增长26.42%[2] - 扣非净利润4.64亿元 同比增长67.91% 增速为账面净利润两倍以上[2] - 能源服务业务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营收占比从4.79%提升至19.9%[5] 业务结构 - 业务由热电联产和新能源应用两部分构成 包括光伏电站与储能电站投资建设运营[2] - 能源服务业务毛利率31.23% 同比下降17.49个百分点 主要因业务结构变化[6] - 节能与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74.5% 营收占比从3.26%增至16.26%[6] 虚拟电厂业务 - 虚拟电厂是可聚合分散资源协同参与电力市场的能源管理系统[6][7] - 通过互联网技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电池、充电桩等零散电力资源[7][8] - 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取利润 用户可获得补贴收益[8] - 截至2025年6月底可调负荷规模达690MW 业务覆盖江苏、上海、浙江等多区域[9] - 在江苏辅助服务市场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9] 发展驱动因素 - 市场层面: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和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提供聚合资源[11] - 政策层面: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文赋予虚拟电厂独立市场主体地位[11] 核心竞争力 - 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协同模式[12] - 通过实体能源资产接触锁定高价值工商业客户[12] - 资产推动服务客户导入 服务驱动资产增值[13] 技术创新布局 - 与蚂蚁数科合资成立蚂蚁鑫能 引入人工智能提升运营效率[16] - 应用大模型多智能体协作进行负荷预测、策略算法和调度控制[16] - 探索资产通证化(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资产收益权数字化分割[17][18] - 2024年12月完成国内首单光伏RWA 标的为82MW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 融资规模超2亿元[19] 发展挑战 - RWA业务面临监管政策不明朗限制 需通过境外市场进行[19] - 需建立可信统一的数字化标准体系[20] - 存在资产上链数据可信度与估值模型匹配度等操作层面风险[21]
协鑫能科的“反内卷”利器:虚拟电厂、人工智能和RWA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13:36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元 同比增长15.29% [2] - 归母净利润5.19亿元 同比增长26.42% [2] - 扣非净利润4.64亿元 同比增长67.91% 增速为账面净利润两倍以上 [2] 业务结构分析 - 传统热电联产与新能源应用双轮驱动 包括光伏电站与储能电站运营 [2] - 能源服务业务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营收占比从4.79%提升至19.9% [4] - 能源服务毛利率31.23% 同比下降17.49个百分点 因业务结构变化及市场拓展投入 [6][7] 虚拟电厂业务详解 - 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形成可调度资源池 包括光伏板/储能电池/充电桩等 [10][11] - 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利 用户可获得补贴收益 [12][13] - 可调负荷规模达690MW 覆盖江苏/上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区域 [14] - 在江苏辅助服务市场可调负荷占比约30% [15]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新能源行业存在同质化内卷焦虑 寻求差异化增长路径 [3] - 2025年4月国家层面发布虚拟电厂发展指导意见 赋予独立市场主体地位 [17] - 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提供资源基础 [17] 竞争优势与商业模式 - 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协同发展 实体资产作为高价值客户触点 [18] - 通过热电联产资产识别客户绿电消纳/能效优化需求 延伸轻资产服务 [18] - 资产推动服务客户导入 服务驱动资产增值的双轮驱动模式 [19]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与蚂蚁数科合资成立蚂蚁鑫能 应用AI提升虚拟电厂运营效率 [20][21] - 通过大模型多智能体协作实现负荷预测/策略算法/调度控制等 [21] - 探索资产通证化(RWA) 将实体资产收益权数字化分割提升流动性 [22][23] - 2024年12月完成国内首单82MW户用光伏RWA 融资规模超2亿元 [24] 发展挑战与应对 - RWA面临监管政策不明朗限制 需通过境外市场操作 [24] - 需解决资产上链数据可信度与估值模型匹配度问题 [26] - 通过引入蚂蚁数科等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技术解决方案 [26]
协鑫能科:接受参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3:18
公司业绩说明会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朱钰峰等人参与并回答投资者提问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全部来自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占比100% [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205亿元 [1]
调研速递|协鑫能科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聚焦能源服务与转型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2 13:18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顶层战略 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1] - 能源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其中节能与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4.49% 交易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44%[1] - 能源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占营收比重从3.26%增长到16.26%[1] 能源服务业务布局 - 节能服务以鑫零碳和鑫阳光品牌为核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998.57MW 报告期内新增并网740.97MW 转让300.33MW[2] - 交易服务端报告期内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 绿电交易3.55亿kWh 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2] - 能源服务毛利率有所下滑 但公司预计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化 综合能源服务整体毛利率有提升空间[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认为新能源资产是资产上链优质标的 通过区块链技术分割产权与收益权 提升资产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4] - 在能源AI领域打造四维业务体系 基于业务数据训练AI平台提升电价预测精度与套利策略有效性[4] - 开展虚拟电厂运营服务 开发功能智能体模型算法库 为虚拟电厂提供精准服务[4] 运营模式与战略合作 - 公司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依托多元化能源资产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客户资源价值传导与资产增值[5] - 与蚂蚁数科成立合资企业蚂蚁鑫能 聚焦AI技术落地 探索能源资产创新方案[5] - ESG管理水平获权威评级机构认可 Wind ESG评级由BB上调至A 商道融绿评级由B+上调至A-[5] 虚拟电厂业务 - 虚拟电厂业务从江苏拓展至多地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6] - 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6] - 基于数字化运营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为虚拟电厂提供多种交易服务[6]
协鑫能科(002015) - 2025年9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2 12:42
核心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聚焦电力交易、节能服务及数字化升级 [2] -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新能源资产上链,提升资产流动性和透明度,破解资金沉淀周期长等困局 [4][5] - 与蚂蚁数科合资成立"蚂蚁鑫能",聚焦电站智能运维、电力交易优化及虚拟电厂AI技术落地 [8] 财务表现与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能源服务业务营收10.79亿元,同比增长378.81% [11] - 节能与技术服务营收8.82亿元,同比增长474.49%,占营收比重从3.26%提升至16.26% [3][11] - 交易服务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174.44% [11] - 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1,998.57MW,报告期内新增并网740.97MW,转让300.33MW [11] - 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绿电交易3.55亿kWh,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 [11] 虚拟电厂与AI技术应用 - 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在江苏省辅助服务市场占比约30% [10][11] -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拥有国家一级需求侧管理资质 [10][11] - 基于大模型多智能体(VPP)开发负荷预测、调度控制等算法模型,覆盖电力现货交易、绿电交易等场景 [6][10] - AI数智平台通过海量交易数据训练提升电价预测精度和套利策略有效性 [6] ESG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度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Wind ESG评级从BB上调至A,商道融绿评级从B+上调至A- [9][10] -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完善ESG治理架构 [10] - 2025年6月组织ESG专题培训,7月修订委员会议事规则推动ESG融入战略决策 [10]
协鑫能科(002015):主业业绩稳健 新能源RWA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43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54.22亿元同比增长15.29% 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6.42% 扣非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67.91% [1] - 2Q25营收24.89亿元同比增长8.75%环比下降15.12%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9.08%环比增长4.75% 扣非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31.18%环比增长40.33% [1] 业务板块表现 - 能源服务业务收入10.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8.81% 占总营收比重从4.79%提升至19.90% 其中节能与技术服务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474.49% 交易服务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74.44% [1] - 传统业务电力销售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3.09% 热力销售收入11.57亿元同比下降14.42%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1H25综合毛利率26.93%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 电力销售毛利率提升0.87个百分点 热力销售毛利率提升3.26个百分点 能源服务板块毛利率达31.23%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 [2] 战略转型与创新布局 - 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 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 绿电及绿证交易对应电量合计14.44亿kWh [2] - 与蚂蚁数科成立合资企业"蚂蚁鑫能" 聚焦电站智能运维、电力交易和虚拟电厂等场景的AI技术落地 [2] - 成功发行全球首单光伏RWA产品 盘活存量光伏资产超2亿元 [2] 增长前景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亿元、9.6亿元、11.9亿元 对应动态PE分别为25倍、21倍、17倍 [3] - 能源服务业务处于高速发展期 成为未来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AI能源与资产通证化布局开辟新价值空间 [3]
公用事业行业跟踪周报:9月江苏电价不及预期,关注新能源对火电发电量的挤占影响-20250901
东吴证券· 2025-09-01 08:04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江苏电力集中交易加权均价319.48元/兆瓦时 低于市场预期[4] - 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对火电发电量形成挤占效应[1][4] - 绿电国补欠款问题有望解决 资产质量见底回升[4] - 光伏、充电桩资产有望通过RWA和电力现货交易实现价值重估[4] - 水电板块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核电成长确定性增强[4] 电力板块跟踪总结 用电量情况 - 2025H1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7%[4][15] -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7% 第二产业增长2.4% 第三产业增长7.1% 居民用电增长4.1%[4][15] - 用电量增速较2025M1-5的3.4%提升0.3个百分点[15] 发电量情况 - 2025H1累计发电量4.5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8%[4][23] - 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1% 水电下降2.9%[4][23] - 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3% 风电增长10.6% 光伏增长20.0%[4][23] 电价情况 - 2025年8月电网代购电价算术均价388元/MWh 同比下降2% 环比上升1.3%[4][41] - 江苏2025年8月电网代购电价为427.4元/兆瓦时[45] 火电板块 - 动力煤秦皇岛5500卡平仓价690元/吨 周环比下降14元/吨 同比下降17.76%[4][46] - 2025H1火电新增装机2578万千瓦 同比增长41.3%[4][49] - 2024年火电利用小时数4400小时 同比下降76小时[49] 水电板块 - 三峡水库水位162.19米 处于正常水平[4][55] - 三峡入库流量16800立方米/秒 同比上升35.48% 出库流量17400立方米/秒 同比上升47.46%[4][55] - 2025H1水电新增装机393万千瓦 同比下降21.2%[57] 核电板块 - 2024年核准11台核电机组 2019-2024年累计核准46台[67] - 2025H1核电累计装机0.61亿千瓦 同比增长4.9%[69] - 2024年核电利用小时数7683小时 同比上升13小时[69] 新能源发电 - 2025H1风电累计装机5.7亿千瓦 同比增长23% 光伏累计装机11亿千瓦 同比增长54%[74] - 风电新增装机5139万千瓦 同比增长99% 光伏新增装机21221万千瓦 同比增长107%[4][74] - 2024年风电利用小时数2127小时 同比下降107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数1211小时 同比持平[74] 投资建议 - 推荐长江电力在高股息资产中的配置价值[4] - 绿电板块关注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三峡能源、龙净环保[4] - 光伏和充电桩资产关注南网能源、协鑫能科、朗新集团、霍普股份[4] - 火电板块推荐京津冀地区投资机会 关注建投能源、京能电力、大唐发电[4] - 核电板块重点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关注中广核电力H[4]
协鑫能科(002015):携手蚂蚁数科 能源+AI打开新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4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22亿元,同比增长15.29% [1] - 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6.42%,扣非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67.91% [1] - 销售毛利率26.93%,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3.46%,同比下降2.98个百分点 [2] - 销售净利率11.24%,同比提升0.90个百分点,ROE(加权)4.34%,同比上升0.84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6亿元,同比略降1.01%,收现比100.75%,净现比1.49 [2] - 资产负债率66.72%,同比上升1.63个百分点,有息负债率42.13%,同比上升4.71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能源资产并网总装机容量6479.19MW,包括燃机热电联产2017.14MW、燃煤热电联产203MW、光伏发电2462.91MW、风电817.85MW、垃圾发电149MW、储能829.29MW [3] - 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绿电交易3.55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 [3] - 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其中江苏辅助服务市场可调规模占比30% [3] -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拥有国家"需求侧管理机构"一级资质 [3] - 海门燃煤热电联产项目(27MW)、重庆石柱二期风电项目(20MW)和建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2400MW)稳步推进 [3] 战略发展 - 与蚂蚁数科成立合资企业蚂蚁鑫能,聚焦电站智能运维、电力交易策略优化及虚拟电厂协同控制三大AI应用场景 [4] - 2024年12月落地国内首单分布式光伏RWA项目,探索能源资产通证化创新方案 [4] - 能源服务业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存量风电、热电联产业绩同比改善 [3]
协鑫能科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4.22亿元 同比增长15.29%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4.89亿元 同比增长8.75% [1] - 归母净利润5.19亿元 同比增长26.42%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19.08% [1] - 扣非净利润4.6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7.91% 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1] - 毛利率26.93% 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 净利率11.24% 同比提升8.66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13.42% 同比下降16.73%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1] - 每股收益0.33元 同比增长29.04% 每股净资产7.45元 同比增长3.95%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46.38亿元 同比增长27.39% 流动性储备增加 [1] - 有息负债200.4亿元 同比增长17.72%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7.73% [1][3] - 流动比率0.95 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39.02% [1][3] - 应收账款49.79亿元 同比增长3.26%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高达1018.14% [1][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6元 同比微降1.01%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16.67% 现金流对负债覆盖能力有限 [3] 历史业绩特征 - 公司业绩呈现周期性特征 去年ROIC为4.52%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7.37% [3] - 历史投资回报表现较弱 2016年ROIC低至-13.37% [3] - 上市以来20份年报中出现3次亏损 生意模式相对脆弱 [3] 业务模式特点 - 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驱动 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3] - 公司布局RWA领域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体产业 提升新能源资产流动性 [4] - 推动绿色资产与境外资金连接 支持国家能源转型战略 [4] 市场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达9.0亿元 每股收益均值0.55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