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股份(000959)

搜索文档
首钢股份(000959) - 2014 Q3 - 季度财报
2014-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8.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9%[9]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84.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2%[9]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9.2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24%[9] - 投资收益本期金额1.22亿元人民币,较上期增加1200.33%[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7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持有太钢不锈股票490万股,占其总股本100%,期末账面价值为1519万元[25] - 证券投资报告期总损益为523.997397万元,其中太钢不锈贡献264.6万元[25] - 太钢不锈股票最初投资成本为1269.1万元,报告期内实现投资收益264.6万元[25] - 其他证券投资期末实现损益259.397397万元[25] 资产和投资变动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72.5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96.45%[16] - 其他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501.8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52.21%[16]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21.308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减少20.141亿元人民币[18]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28.009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增加26.842亿元人民币[18] - 迁安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少180万元人民币,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8] -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少970.12万元人民币,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8] - 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少7513.75万元人民币,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8]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导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增加5.026亿元人民币[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14年度累计净利润未出现亏损或大幅变动[24] - 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26] 公司治理和承诺履行 - 首钢总公司承诺将京唐钢铁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 - 首钢股份作为首钢集团境内钢铁及铁矿资源唯一发展平台,目标实现整体上市[20] - 首钢特钢公司和新钢公司相关业务将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 - 重大资产重组已于2014年4月25日实施完毕,相关承诺事项已履行完成[20] - 重组完成后3至5年内将首钢集团其他钢铁经营生产业务公司注入首钢股份[21] - 重组完成后三年内推动首钢矿业公司注入首钢股份[21] - 重组完成后两年内解决首钢特钢公司和首钢新钢公司与首钢股份的关联采购问题[21] - 重组完成后三年内现金分红金额不少于首钢股份当年可分配利润的80%[22] - 首钢总公司承担因报批手续问题可能引发的全部法律责任[21] - 首钢总公司承诺置入资产不存在抵押质押等限制转让情形[21] - 首钢总公司承诺最迟在重组交割前完成五宗土地及房产产权登记[22] - 首钢总公司承担未出具债务转移同意函的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全部责任及费用[22] - 保持首钢股份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上的独立性[21] - 首钢迁钢公司全部相关资产已通过合法方式转为首钢总公司直接拥有[21] - 首钢总公司承诺其认购股份自发行上市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23] - 公司承诺在重组完成后三年内推动首钢矿业铁矿石业务资产注入[23] - 重大资产重组于2014年4月25日实施完毕,相关承诺仍在履行过程中[23] - 首钢总公司对未出具债务转移同意函的债权人承担全部责任及费用[23]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604.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减少7.4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2.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减少18.06%[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7,922户[13]
首钢股份(000959) - 2014 Q2 - 季度财报
2014-08-1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26.63亿元,同比下降9.63%[23][2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9.6%至126.63亿元,上期为140.12亿元[10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6.02万元,同比增长108.82%[20][23] - 净利润由亏损16.52亿元收窄至亏损0.35亿元,改善幅度达78.8%[1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现盈利936万元,同比改善108.8%[101]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73.1%至1.69亿元[103] - 净利润为-3.50亿元[111] - 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0.61亿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14] - 本期净利润为人民币97,470,046.23元[1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19.06亿元,同比下降10.35%[25]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9.2%至128.11亿元,其中营业成本下降10.3%至119.06亿元[100] - 销售费用3.06亿元,同比增长28.46%[25]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上升28.5%至3.06亿元[100] - 财务费用2.38亿元,同比增长10.78%[25] - 所得税费用83.60万元,同比下降98.22%[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钢材产品收入79.27亿元,同比下降8.36%[28] - 主要子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总资产71.72亿元,营业收入43.4亿元,净亏损1.41亿元[38] - 参股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798.93亿元,营业收入272.14亿元,净利润24.57亿元[38] - 参股公司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24.91亿元,净利润5353.83万元[39] 资产重组与公司结构变化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于2014年4月25日完成[11]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嘉华公司及彩板公司已置出合并报表范围[54] - 新投资设立的首钢股份迁安会议中心有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54] - 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后资产规模从2013年末的158亿元大幅提升至2014年半年度末的596亿元[29] - 公司注册资本由296,652.6057万元变更为528,938.96万元,增幅约78.3%[17] - 公司总股本由重组前的2,966,526,057股增加至5,289,389,600股,增幅78.3%[78] - 公司向首钢总公司定向发行股份2,322,863,543股用于重大资产重组[78] - 重大资产重组于2014年4月25日实施完毕[71][72][78] - 资产重组涉及2,322,863,543股股份变动[78] - 公司于2014年向首钢总公司定向增发2,322,863,543股,每股发行价4.29元[123] - 重大资产重组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5,289,389,600元[123] - 合并报表范围减少2家子公司,嘉华公司及彩板公司因资产重组置出[193] - 新纳入合并范围的首钢股份迁安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期末净资产为169,314.90元,本期净利润为-1,730,685.10元[195] - 不再纳入合并的北京首钢嘉华建材有限公司处置日净资产为54,328,957.27元,年初至处置日净利润为51,485.50元[196] - 不再纳入合并的北京首钢富路仕彩涂板有限公司处置日净资产为-248,134,779.35元,年初至处置日净利润为275.00元[196] 关联交易 - 关联采购原燃料金额为645,515.83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50.57%[56] - 关联销售钢材金额为240,639.7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9.00%[56] - 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为886,155.55万元[57] 投资活动 - 公司对外投资额同比大幅下降98.97%至190万元[31] - 公司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298.5万元,报告期收益为382.64万元[33] - 非募集资金重大项目配套完善项目累计投入204亿元,超计划投资进度116.04%[41] - 冷轧项目累计投入151.21亿元,超计划投资进度112.58%[41] - 首黔200万吨焦化项目累计投入8.06亿元,投资进度25.4%[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4.49亿元,较上年同期流出8.66亿元有所收窄[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6亿元,较上年同期-8.14亿元改善52.6%[10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加213倍至2.61亿元[10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6亿元,同比下降54.72%[20][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7%[10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4%至10.67亿元[10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9%至144.37亿元[10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增加5.8%至121.99亿元[108]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115%至5.35亿元[10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52亿元,同比改善64.0%[10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2亿元,较上年同期-17.65亿元改善68.7%[10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74亿元,较期初增长16.5%[10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2亿元,较期初增加25.6%[109] - 期末货币资金总额为680,122,111.58元,较期初572,545,804.56元增长18.8%[197] - 期末现金为80,392.84元,较期初225,524.73元下降64.4%[197] - 期末银行存款为417,086,035.04元,较期初313,545,835.38元增长33.0%[197] - 期末其他货币资金为262,955,683.70元,较期初258,774,444.45元增长1.6%[197] - 受限其他货币资金为5,805,778.79元,包括应付票据保证金及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98]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总资产595.65亿元,同比下降7.8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7.92亿元,同比下降18.41%[20]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646.2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595.65亿元人民币,减少50.64亿元(降幅7.8%)[95] - 流动资产从期初173.15亿元大幅下降至期末74.41亿元,减少98.74亿元(降幅57.0%)[9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32亿元,较期初4.93亿元增长28.1%[97] - 短期借款从期初31.47亿元降至期末29.18亿元,减少2.29亿元(降幅7.3%)[94] - 应付账款从期初127.73亿元降至期末115.86亿元,减少11.87亿元(降幅9.3%)[9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52.58亿元,较期初52.30亿元微增0.5%[97] - 固定资产从期初306.57亿元降至期末295.97亿元,减少10.60亿元(降幅3.5%)[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46.35亿元至211.93亿元[111][1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年末余额77.99亿元增长至期末余额260.29亿元,增幅显著[114][115] - 实收资本从期初29.67亿元增至期末52.89亿元,增长78.3%[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254.85亿元降至期末207.92亿元,减少46.93亿元(降幅18.4%)[95]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7.44亿元增至期末7.89亿元,增长6.1%[9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80,122,111.58元,较期初增长18.8%[9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83,904,394.98元,较期初增长3.2%[93] - 存货期末余额4,157,491,589.13元,较期初下降11.4%[93]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8,220,239,933.87元,较期初下降39.2%[9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4,660,891,690.46元,较期初下降2.9%[9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1,828,008,846.02元,较期初增长12.0%[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12,985,000.00元,较期初12,691,000.00元增长2.3%[200] 所有者权益与资本结构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29.67亿元增加至52.89亿元,主要因资本公积转增资本[118] - 资本公积从203.20亿元减少至129.98亿元,减少73.22亿元[118] - 盈余公积从13.31亿元微增至13.40亿元,本期提取898.69万元[118] - 未分配利润从27.53亿元增长至29.58亿元,增加2.05亿元[118]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73.71亿元下降至225.86亿元,减少47.85亿元[11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负49.99亿元,显著减少资本公积[118]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人民币2,966,526,057.00元[120] - 资本公积为人民币20,319,793,489.14元[120] - 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2,692,751,397.72元[12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27,264,796,157.55元[120] - 专项储备增加人民币5,245,844.66元[12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836.71万元,使用524.58万元,净增加608.26万元[115] - 其他综合收益为负59.06亿元,进一步减少所有者权益[11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59.34%提升至77.20%,增加2,322,863,543股[78]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40.66%降至22.80%,数量保持1,206,150,119股不变[78]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增至4,083,239,481股,占比77.20%[7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13,301户[80] - 控股股东首钢总公司持股比例79.38%,持股数量4,198,760,871股[80] - 山西焦煤集团持股比例0.57%,持股数量30,108,918股[80]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持股比例0.49%,持股数量25,992,147股[80] 承诺与指引 - 首钢总公司承诺在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于2014年4月25日实施完毕[69] - 重组注入资产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首钢股份2010年经营生产状态下的水平[69]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3年内解决首钢特钢公司和新钢公司同业竞争问题[69]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3年内通过委托管理或租赁经营解决京唐钢铁同业竞争问题[69]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3年内推动首钢矿业公司注入首钢股份以减少关联采购[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2年内解决首钢特钢公司和新钢公司与首钢股份的关联交易问题[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若未按时注入首钢矿业公司将通过委托管理或租赁经营交由首钢股份管理[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保持首钢股份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上的独立性[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承担因置入资产报批手续问题可能引致的全部法律责任[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置入资产不存在抵押质押等限制转让情形且转让无法律障碍[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80%[71] - 首钢总公司认购股份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转让[72] - 公司计划三年内推动铁矿石业务资产注入[72]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首钢股份迁安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90万元,项目总投资额2.78亿元[190]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6亿元,公司持股比例为70.28%[190][192]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首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2635万元[190]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期末实际投资额为183,107.59元,少数股东权益为61,835,470.53元[192] - 贵州首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期末实际投资额为66,580.83元[191] 会计政策与税务 - 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3%和17%[189] - 公司经营租赁会计处理中,租金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当期损益[186] - 公司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中,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187] -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孰低计量[188]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期限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18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32] - 子公司股东权益中非公司拥有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132] - 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36]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36]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13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直至终止确认[137]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和其他金融负债[138]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8] - 金融资产减值时将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40] -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140]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标准为期末余额达到期末净资产5%以上的非关联方客户应收款项[145] - 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1年以内5%、1-2年8%、2-3年10%、3-4年20%、4-5年30%、5年以上40%[146][14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超过持有成本50%且趋势非暂时性时需计提减值准备[142]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150]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适用于控制性投资及无重大影响且无活跃市场报价的投资[152]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需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进行公允价值调整[153] - 金融资产转移需根据风险报酬转移程度决定是否终止确认[142][143] - 坏账准备计提采用单独测试与组合测试相结合的方式[145][146] - 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和分次转销法[151]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49] - 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含20%以上但低于50%表决权股份时通常确定具有重大影响[154] - 公司对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和未达可使用状态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55][161]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初始计量并计提折旧或摊销[156]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较低者入账[157][158]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5-44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3.88%-2.16%[159] - 机械动力设备折旧年限12-19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8.08%-5.00%[159]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12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8.08%-7.92%[159]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9.70%-9.50%[159] - 资产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确定[155][161]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155][163] - 在建工程减值测试基于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较高者 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5] - 商誉减值测试每年进行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65][166] - 商誉减值测试首先评估不含商誉资产组 再测试含商誉资产组[166]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购建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67] - 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中断超3个月暂停资本化 正常中断继续资本化[169] - 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进行摊销[171] - 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满足5项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性条件[177] - 销售商品收入确认需满足风险报酬转移/金额可靠计量/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等条件[179] - 提供劳务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完工进度按已发生成本占预估总成本比例确定[181][182]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
首钢股份(000959) - 2014 Q1 - 季度财报
2014-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65.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9.96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67.14%[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09元/股,同比增长800%[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4%[9] 成本和费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307.62万元人民币[10]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净损益为8986.87万元人民币[10]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606.4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6.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7.8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8.43%[9] 证券投资 - 证券投资期末持有太钢不锈股票490万股,占持股比例100%[21] - 太钢不锈股票最初投资成本为1269.1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1161.3万元[21] - 报告期太钢不锈股票投资亏损107.8万元[21] - 其他证券投资报告期损益为盈利170.7万元[21] - 证券投资合计报告期净盈利62.9万元[21] 重组承诺和安排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于2014年4月25日实施完毕[16] - 首钢总公司承担资产置换相关费用共计2,082,472,457.39元[17] - 首钢总公司承诺注入资产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公司2010年水平[17] - 首钢总公司承诺若未能按时注入首钢矿业公司或解决关联交易问题,将通过委托管理或租赁经营方式交由首钢股份管理[19] - 重组完成后首钢总公司承诺保持首钢股份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上的独立性[19] - 首钢总公司承诺承担因置入资产报批手续问题可能引发的全部法律责任[19] - 置入资产(首钢迁钢公司)不存在抵押、质押等转让限制或纠纷可能[19] - 置入资产涉及的土地、房产权属证书办理承诺不存在实质性障碍[19] - 首钢总公司承诺承接置出资产的全部权利、义务和责任[19] - 现金分红金额承诺不少于首钢股份当年可分配利润的80%[19] - 分红承诺自重组完成后三年内执行[19]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后36个月内不转让认购股份[20] - 重组涉及未达成债务转移同意的债权人由首钢总公司承担相关责任[20] - 置出资产交割前少数债权人未出具债务转移同意函[20] 业务定位和同业竞争解决 - 首钢股份被定位为首钢集团境内钢铁及铁矿资源唯一发展整合平台[18] - 公司昌平第一线材厂按规划于2012年停产(已履行完毕)[18] - 石景山区钢铁业务需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18] - 京唐钢铁需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18] - 首秦公司及秦皇岛板材业务需协调境内外上市公司利益关系[18] - 首钢集团承诺3-5年内完成竞争性钢铁资产整合并注入股份公司[18] - 首钢矿业公司承诺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注入股份公司[18] - 关联采购问题承诺在重组完成后2年内通过改变供货途径解决[18] - 公司计划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注入首钢矿业铁矿石业务资产[20] 资产权属办理 - 首钢迁钢项目相关土地及房产产权登记正在办理中[19]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15,509户[12] 业绩预测 - 公司对2014年1-6月经营业绩预测不适用重大变动警示[21]
首钢股份(000959) - 2013 Q4 - 年度财报
2014-04-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为92.50亿元,同比下降8.44%[23][28][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29亿元,同比减亏35.85%[23][28][31] - 净亏损3.42亿元,较上年同期5.35亿元亏损收窄36.1%[15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亏损2.29亿元,同比改善35.9%[159] - 基本每股收益-0.0772元,较上年-0.1204元有所改善[15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7%,较上年改善1.61个百分点[23][31] - 公司201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229,093,987.79元[69] - 公司2013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29,093,987.79元[70] - 公司2012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57,095,068.47元[70] - 公司2011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82,767.41元[70]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8.44%至92.5亿元,上期为101.03亿元[158]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9%至6.58亿元[16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24.9%至1.23亿元[16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25%至0.0414元[161] - 2013年净利润为122,668,294.72元[174] - 2012年净利润为54,544,762.11元[17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冶金行业原材料成本为78.627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5.84%,同比增加0.59%[36] - 冷轧板材原材料成本为72.131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8.75%,同比大幅增长12.23%[38] - 研发支出为23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26%[40]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9.9%至6.75亿元[1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冷轧板材产量202.55万吨,同比增长14.82%,超额完成年计划112.53%[31] - 线材产量同比暴跌77.98%至10.48万吨,主因一线材厂2013年3月停产[31] - 冷轧板材销售量198.19万吨,同比增长10.86%;库存量激增346.42%[34] - 冷轧薄板产品毛利率为2.01%,同比增长2.94个百分点[42] - 冷轧公司设计产能170万吨,其中退火板90万吨、镀锌板80万吨[49] - 公司具备年产800万吨钢生产能力[59] - 公司计划生铁产量775万吨[60] - 公司计划转炉钢产量763万吨,其中板坯720万吨占比94.4%[60] - 公司计划钢材产量716万吨,其中热卷479万吨占比66.9%[60] - 控股子公司冷轧公司计划板材产量190万吨,其中镀锌板80万吨占比42.1%[60] - 贵州投资原煤产量计划15万吨[60] 各地区表现 - 子公司首钢冷轧薄板报告期净亏损3.77亿元,营业收入87.86亿元[52] - 子公司贵州首黔资源开发报告期净亏损147.26万元[54] - 参股贵州松河煤业报告期净亏损2.56亿元[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算营业收入287.38亿元,其中母公司272.16亿元占比94.7%[60] - 公司资金流量预算收入324.59亿元,其中经营收入319.39亿元占比98.4%[60] - 公司项目资金支出预算17.8863亿元,其中在施工程支出5.6634亿元占比31.7%[61] - 重组完成后3年内解决特钢公司及新钢公司同业竞争问题[79] - 重组完成后3年内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京唐钢铁同业竞争[79] - 重组完成后3-5年内完成首秦公司等钢铁资产整合注入[79] - 重组完成后三年内推动首钢矿业公司注入以减少关联采购[80] - 重组完成后两年内解决特钢公司及新钢公司关联采购问题[80] - 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三年内现金分红金额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80%[81] - 公司计划三年内将首钢矿业铁矿石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82] - 首钢总公司承诺以首钢股份作为境内钢铁及铁矿资源整合唯一平台并实现整体上市[133] - 北京石景山区钢铁业务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通过注销、重组或注入解决同业竞争[133] -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将在重组完成后3年内通过委托管理或租赁经营解决同业竞争[133] - 其他钢铁资产计划在重组完成后3至5年内通过收购、合并或重组方式注入首钢股份[134] - 首钢总公司承诺优先将新业务机会提供给首钢股份并确保资产可注入条件[134][135] 重大资产重组相关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于2014年1月29日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证监许可[2014]170号)[11]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工作于2014年4月25日完成[11] - 重大资产重组后总股本增至52.89亿股,按新股本计算每股收益为-0.0433元[26] - 资产重组后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2.89亿元,资产规模从158亿元提升至605亿元[49] - 首钢总公司承担资产置换相关费用共计2,082,472,457.39元[79] - 注入资产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首钢股份2010年水平[79] - 第一线材厂于2012年停产承诺已履行完毕[79] - 未按时注入资产将通过委托管理方式交由首钢股份管理[80] - 首钢总公司承诺保持与首钢股份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五分开[80] - 公司重组涉及首钢迁钢公司全部相关资产置换[81] - 首钢总公司承诺认购股份自上市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82] - 少数债权人未出具债务转移同意函可能引发补偿责任[82] - 资产交割存在未办理权属证书的土地房产需补偿[81] - 重组置入资产需完成立项环保等行业准入审批[81] - 公司保证置入资产无抵押质押等转让限制[81] - 公司董事会延期换届系因重大资产重组所致[99] 现金流量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8.26%至3.90亿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5亿元,同比增长18.26%[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39亿元,同比改善38.25%[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8.3%至3.9亿元[163][1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52.2%至4.29亿元[16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2%至34.9亿元[16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57.6%至2.96亿元[166]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为3.94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43] - 固定资产为51.78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2.84%,同比下降20.81个百分点[43] - 短期借款为1.34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86%,同比下降8.74个百分点[46] - 长期借款为19.859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59%,同比下降7.69个百分点[46] - 公司201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3.94亿元,较期初6.14亿元下降35.8%[15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269万元,较期初1768万元下降28.3%[150]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3683万元,较期初6.25亿元大幅下降94.1%[15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48亿元,较期初1.15亿元增长28.4%[150] - 存货期末余额10.32亿元,较期初12.14亿元下降14.9%[150]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42.38亿元,较期初3.05亿元大幅增长1290%[150] - 流动资产合计61.91亿元,较期初29.57亿元增长109.4%[15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51.79亿元,较期初86.47亿元下降40.1%[15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35亿元,较期初15.48亿元大幅下降91.3%[151]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4.38亿元,较期初10.11亿元下降56.7%[151] - 货币资金减少40.7%至3.15亿元,期初为5.31亿元[155] - 应收账款大幅下降99.4%至440万元,期初为7706万元[155] - 存货降至零,期初为4.03亿元[155] - 长期借款减少39.3%至19.86亿元,期初为32.69亿元[156]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4.88亿元,期初为2.47亿元[15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下降4.4%至74.57亿元[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4.7%至4.01亿元[16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38.8%至3.25亿元[167] - 公司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9.09亿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341.89亿元[169]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金额为3.16亿元,使用金额为9.51亿元,净减少6.35亿元[170] - 公司本期盈余公积增加1226.68万元,系利润分配提取所致[170]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45.71亿元,较年初779.93亿元减少4.38%[170]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期末余额为296.65亿元[170]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343.86亿元,较年初343.96亿元小幅减少0.03%[170]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为-48.79亿元,较年初-24.66亿元亏损扩大97.8%[170]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为34.28亿元,较年初45.53亿元减少24.7%[170]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57.09亿元,所有者权益减少534.65亿元[172] - 上年同期通过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权益42.04亿元,其中股东投入25.27亿元[17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966,526,057.00元[174][176] - 资本公积为3,317,793,489.14元[174][176] - 2013年提取盈余公积12,266,829.47元[174] - 2012年提取盈余公积5,454,476.21元[176] - 2013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519,499,691.15元[174] - 2012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409,098,225.90元[174] - 201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998,072,039.14元[174] - 2012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875,403,744.42元[174] 关联交易和客户集中度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31.28%,总计28.93亿元[34] - 公司与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钢坯关联交易金额为21,158.0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100%[77] - 公司与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钢卷关联交易金额为728,637.68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100%[77] - 公司关联交易总额为749,795.69万元[77] 投资和金融资产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99.8万元,期末余额1269.1万元[48] - 报告期对外投资额1.84亿元,同比下降68.63%[50] - 证券投资太钢不锈导致报告期损失475.3万元,期末账面价值1269.1万元[51] - 参股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6.12%,该公司报告期净利润28.18亿元[52] - 非募集资金重大项目累计投入173.63亿元,其中焦化项目计划投资317.45亿元[5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13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股票简称首钢股份,代码000959,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靳伟,董事会秘书章雁[17][18]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19]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部[19]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办公地址为北京市石景山路99号[17] - 公司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钢铁主流程于2010年底停产[10] - 股份总数保持2,966,526,057股不变,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59.34%[88]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40.66%,数量为1,206,150,119股[88] - 国有法人持股占比59.34%,数量为1,760,375,938股[88]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217,760户,较前期减少20户[90] - 控股股东首钢总公司持股63.24%,数量1,875,897,328股[90] - 首钢总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760,375,938股[90] - 首钢总公司2013年合并营业总收入21,084,265万元[92] - 首钢总公司2013年利润总额21,216万元[92] - 首钢总公司持有华夏银行20.28%股份,投资金额1,194,344.59万元[9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93] - 公司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初、增持、减持及期末持股数均为0股[97] - 董事长王青海于2014年3月25日辞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99] - 董事方建一因退休于2014年4月25日辞职[99] - 离任董事朱继民任职期间为2009年11月30日至2013年5月16日[99] - 离任董事王毅任职期间为2009年11月30日至2013年5月16日[99] - 离任独立董事单尚华任职期间为2009年11月30日至2013年5月16日[99] - 副董事长徐凝兼任首钢总公司总经理及首钢京唐钢铁等多家子公司董事[101] - 董事赵民革现任首钢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研究院院长[102] - 总经理韩庆兼任贵州首钢产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及贵州松河煤业副董事长[102] - 董事长王青海从股东单位获得报酬82.26万元[107] - 副董事长徐凝从股东单位获得报酬82.26万元[107] - 董事许建国从股东单位获得报酬65.81万元[107] - 董事张功焰从股东单位获得报酬65.81万元[107] - 董事方建一从股东单位获得报酬61.7万元[107] - 董事赵民革从股东单位获得报酬61.7万元[107] - 总经理韩庆从公司获得报酬60.26万元[107] - 独立董事干勇、高培勇、杨雄各获得津贴9万元[108] - 职工代表监事屠学信从公司获得报酬16.52万元[108] - 董事、监事及高管报告期内总报酬835.07万元[108] - 公司聘任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报酬为88万元[84]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提供审计服务15年[84] - 独立董事干勇出席董事会4次(现场2次,通讯2次),无缺席[122] - 独立董事高培勇出席董事会4次(现场2次,通讯2次),无缺席[122] - 独立董事杨雄出席董事会4次(现场2次,通讯2次),无缺席[122] - 独立董事樊剑出席董事会3次(现场1次,通讯2次),无缺席[123]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阅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股东权益变动表并确认无重大错报[127][128]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协商确定年度审计安排并完成2013年度审计工作[127][128]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13年度薪酬领取情况符合相关规定[129] - 监事会确认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且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30] - 公司业务、人员、资产、机构及财务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首钢总公司[131] -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总数245项,其中内部制定206项(84.1%),转发政府制度39项(15.9%)[120] 员工和子公司情况 - 公司员工总数2218人,其中生产人员1230人(55.5%),销售人员5人(0.2%),技术人员131人(5.9%),财务人员34人(1.5%),行政人员459人(20.7%),服务人员117人(5.3%),其他人员242人(10.9%)[111] - 员工学历分布:大专及以上855人(38.5%),中专125人(5.6%),高中/技校858人(38.7%),初中380人(17.1%)[112] - 子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员工总数1370人,其中生产人员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