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26.63亿元,同比下降9.63%[23][2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9.6%至126.63亿元,上期为140.12亿元[10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6.02万元,同比增长108.82%[20][23] - 净利润由亏损16.52亿元收窄至亏损0.35亿元,改善幅度达78.8%[1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现盈利936万元,同比改善108.8%[101]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73.1%至1.69亿元[103] - 净利润为-3.50亿元[111] - 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0.61亿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14] - 本期净利润为人民币97,470,046.23元[1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19.06亿元,同比下降10.35%[25]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9.2%至128.11亿元,其中营业成本下降10.3%至119.06亿元[100] - 销售费用3.06亿元,同比增长28.46%[25]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上升28.5%至3.06亿元[100] - 财务费用2.38亿元,同比增长10.78%[25] - 所得税费用83.60万元,同比下降98.22%[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钢材产品收入79.27亿元,同比下降8.36%[28] - 主要子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总资产71.72亿元,营业收入43.4亿元,净亏损1.41亿元[38] - 参股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798.93亿元,营业收入272.14亿元,净利润24.57亿元[38] - 参股公司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24.91亿元,净利润5353.83万元[39] 资产重组与公司结构变化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于2014年4月25日完成[11]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嘉华公司及彩板公司已置出合并报表范围[54] - 新投资设立的首钢股份迁安会议中心有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54] - 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后资产规模从2013年末的158亿元大幅提升至2014年半年度末的596亿元[29] - 公司注册资本由296,652.6057万元变更为528,938.96万元,增幅约78.3%[17] - 公司总股本由重组前的2,966,526,057股增加至5,289,389,600股,增幅78.3%[78] - 公司向首钢总公司定向发行股份2,322,863,543股用于重大资产重组[78] - 重大资产重组于2014年4月25日实施完毕[71][72][78] - 资产重组涉及2,322,863,543股股份变动[78] - 公司于2014年向首钢总公司定向增发2,322,863,543股,每股发行价4.29元[123] - 重大资产重组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5,289,389,600元[123] - 合并报表范围减少2家子公司,嘉华公司及彩板公司因资产重组置出[193] - 新纳入合并范围的首钢股份迁安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期末净资产为169,314.90元,本期净利润为-1,730,685.10元[195] - 不再纳入合并的北京首钢嘉华建材有限公司处置日净资产为54,328,957.27元,年初至处置日净利润为51,485.50元[196] - 不再纳入合并的北京首钢富路仕彩涂板有限公司处置日净资产为-248,134,779.35元,年初至处置日净利润为275.00元[196] 关联交易 - 关联采购原燃料金额为645,515.83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50.57%[56] - 关联销售钢材金额为240,639.7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9.00%[56] - 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为886,155.55万元[57] 投资活动 - 公司对外投资额同比大幅下降98.97%至190万元[31] - 公司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298.5万元,报告期收益为382.64万元[33] - 非募集资金重大项目配套完善项目累计投入204亿元,超计划投资进度116.04%[41] - 冷轧项目累计投入151.21亿元,超计划投资进度112.58%[41] - 首黔200万吨焦化项目累计投入8.06亿元,投资进度25.4%[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4.49亿元,较上年同期流出8.66亿元有所收窄[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6亿元,较上年同期-8.14亿元改善52.6%[10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加213倍至2.61亿元[10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6亿元,同比下降54.72%[20][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7%[10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4%至10.67亿元[10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9%至144.37亿元[10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增加5.8%至121.99亿元[108]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115%至5.35亿元[10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52亿元,同比改善64.0%[10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2亿元,较上年同期-17.65亿元改善68.7%[10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74亿元,较期初增长16.5%[10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2亿元,较期初增加25.6%[109] - 期末货币资金总额为680,122,111.58元,较期初572,545,804.56元增长18.8%[197] - 期末现金为80,392.84元,较期初225,524.73元下降64.4%[197] - 期末银行存款为417,086,035.04元,较期初313,545,835.38元增长33.0%[197] - 期末其他货币资金为262,955,683.70元,较期初258,774,444.45元增长1.6%[197] - 受限其他货币资金为5,805,778.79元,包括应付票据保证金及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98]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总资产595.65亿元,同比下降7.8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7.92亿元,同比下降18.41%[20]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646.2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595.65亿元人民币,减少50.64亿元(降幅7.8%)[95] - 流动资产从期初173.15亿元大幅下降至期末74.41亿元,减少98.74亿元(降幅57.0%)[9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32亿元,较期初4.93亿元增长28.1%[97] - 短期借款从期初31.47亿元降至期末29.18亿元,减少2.29亿元(降幅7.3%)[94] - 应付账款从期初127.73亿元降至期末115.86亿元,减少11.87亿元(降幅9.3%)[9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52.58亿元,较期初52.30亿元微增0.5%[97] - 固定资产从期初306.57亿元降至期末295.97亿元,减少10.60亿元(降幅3.5%)[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46.35亿元至211.93亿元[111][1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年末余额77.99亿元增长至期末余额260.29亿元,增幅显著[114][115] - 实收资本从期初29.67亿元增至期末52.89亿元,增长78.3%[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254.85亿元降至期末207.92亿元,减少46.93亿元(降幅18.4%)[95]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7.44亿元增至期末7.89亿元,增长6.1%[9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80,122,111.58元,较期初增长18.8%[9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83,904,394.98元,较期初增长3.2%[93] - 存货期末余额4,157,491,589.13元,较期初下降11.4%[93]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8,220,239,933.87元,较期初下降39.2%[9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4,660,891,690.46元,较期初下降2.9%[9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1,828,008,846.02元,较期初增长12.0%[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12,985,000.00元,较期初12,691,000.00元增长2.3%[200] 所有者权益与资本结构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29.67亿元增加至52.89亿元,主要因资本公积转增资本[118] - 资本公积从203.20亿元减少至129.98亿元,减少73.22亿元[118] - 盈余公积从13.31亿元微增至13.40亿元,本期提取898.69万元[118] - 未分配利润从27.53亿元增长至29.58亿元,增加2.05亿元[118]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73.71亿元下降至225.86亿元,减少47.85亿元[11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负49.99亿元,显著减少资本公积[118]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人民币2,966,526,057.00元[120] - 资本公积为人民币20,319,793,489.14元[120] - 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2,692,751,397.72元[12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27,264,796,157.55元[120] - 专项储备增加人民币5,245,844.66元[12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836.71万元,使用524.58万元,净增加608.26万元[115] - 其他综合收益为负59.06亿元,进一步减少所有者权益[11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59.34%提升至77.20%,增加2,322,863,543股[78]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40.66%降至22.80%,数量保持1,206,150,119股不变[78]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增至4,083,239,481股,占比77.20%[7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13,301户[80] - 控股股东首钢总公司持股比例79.38%,持股数量4,198,760,871股[80] - 山西焦煤集团持股比例0.57%,持股数量30,108,918股[80]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持股比例0.49%,持股数量25,992,147股[80] 承诺与指引 - 首钢总公司承诺在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于2014年4月25日实施完毕[69] - 重组注入资产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首钢股份2010年经营生产状态下的水平[69]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3年内解决首钢特钢公司和新钢公司同业竞争问题[69]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3年内通过委托管理或租赁经营解决京唐钢铁同业竞争问题[69]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3年内推动首钢矿业公司注入首钢股份以减少关联采购[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重组完成后2年内解决首钢特钢公司和新钢公司与首钢股份的关联交易问题[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若未按时注入首钢矿业公司将通过委托管理或租赁经营交由首钢股份管理[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保持首钢股份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上的独立性[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承担因置入资产报批手续问题可能引致的全部法律责任[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置入资产不存在抵押质押等限制转让情形且转让无法律障碍[70] - 首钢总公司承诺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80%[71] - 首钢总公司认购股份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转让[72] - 公司计划三年内推动铁矿石业务资产注入[72]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首钢股份迁安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90万元,项目总投资额2.78亿元[190]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6亿元,公司持股比例为70.28%[190][192]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首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2635万元[190]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期末实际投资额为183,107.59元,少数股东权益为61,835,470.53元[192] - 贵州首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期末实际投资额为66,580.83元[191] 会计政策与税务 - 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3%和17%[189] - 公司经营租赁会计处理中,租金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当期损益[186] - 公司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中,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187] -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孰低计量[188]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期限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18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32] - 子公司股东权益中非公司拥有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132] - 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36]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36]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13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直至终止确认[137]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和其他金融负债[138]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8] - 金融资产减值时将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40] -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140]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标准为期末余额达到期末净资产5%以上的非关联方客户应收款项[145] - 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1年以内5%、1-2年8%、2-3年10%、3-4年20%、4-5年30%、5年以上40%[146][14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超过持有成本50%且趋势非暂时性时需计提减值准备[142]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150]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适用于控制性投资及无重大影响且无活跃市场报价的投资[152]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需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进行公允价值调整[153] - 金融资产转移需根据风险报酬转移程度决定是否终止确认[142][143] - 坏账准备计提采用单独测试与组合测试相结合的方式[145][146] - 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和分次转销法[151]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49] - 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含20%以上但低于50%表决权股份时通常确定具有重大影响[154] - 公司对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和未达可使用状态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55][161]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初始计量并计提折旧或摊销[156]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较低者入账[157][158]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5-44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3.88%-2.16%[159] - 机械动力设备折旧年限12-19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8.08%-5.00%[159]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12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8.08%-7.92%[159]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3-5%年折旧率9.70%-9.50%[159] - 资产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确定[155][161]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155][163] - 在建工程减值测试基于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较高者 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5] - 商誉减值测试每年进行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65][166] - 商誉减值测试首先评估不含商誉资产组 再测试含商誉资产组[166]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购建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67] - 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中断超3个月暂停资本化 正常中断继续资本化[169] - 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进行摊销[171] - 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满足5项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性条件[177] - 销售商品收入确认需满足风险报酬转移/金额可靠计量/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等条件[179] - 提供劳务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完工进度按已发生成本占预估总成本比例确定[181][182]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
首钢股份(000959) - 201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