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内动力(000903)
icon
搜索文档
云内动力(00090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16:00
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45亿元,同比下降15.2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84.49万元,同比增加44.3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1亿元,同比增加73.50%[4] - 总资产为137.78亿元,同比增加3.3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3.30亿元,同比下降1.05%[4]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566.16万元[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92.13万元[5] - 应收账款为29.99亿元,同比增加42.86%[7] - 应交税费为3675.49万元,同比增加276.70%[8] - 少数股东权益为3085.10万元,同比增加149.62%[8]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7,389,926,326.38元,年初为6,974,169,226.72元[13]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6,388,529,029.15元,年初为6,353,840,594.16元[13] - 公司总资产为13,778,455,355.53元,年初为13,328,009,820.88元[13] - 公司短期借款为674,334,671.05元,年初为698,476,320.91元[13] - 公司应付票据为3,100,483,676.70元,年初为3,112,639,300.00元[13] - 公司应付账款为3,447,413,688.93元,年初为2,999,543,555.01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45亿元,同比下降15.3%[16] - 营业成本为15.30亿元,同比下降19.9%[16] - 净利润为-5026.8万元,同比下降46.7%[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84.5万元,同比下降44.4%[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1亿元,同比下降73.5%[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77亿元,同比下降5.4%[1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56亿元,同比下降44.0%[19] - 应付职工薪酬为1103.1万元,同比下降22.6%[15] - 应交税费为3675.5万元,同比增长276.7%[1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98亿元,同比增长248.4%[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6,991,816.75元,相比上期的691,068,114.51元有所减少[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10,030,647.27元,相比上期的560,388,564.24元有所减少[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038,830.52元,相比上期的130,679,550.27元有所减少[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69,827,363.31元,相比上期的257,700,000.00元有所增加[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9,474,692.02元,相比上期的40,912,483.37元有所增加[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0,352,671.29元,相比上期的216,787,516.63元有所增加[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3,723,430.94元,相比上期的-788,495,231.15元有所减少[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3,367,278.49元,相比上期的783,105,466.23元有所减少[20]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0] 股东信息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持有650,142,393股,占比65.01%[9] - 上海厚葳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持有16,212,134股,占比0.82%[9] - 黄静持有13,231,780股,占比0.67%[9] 公司计划 - 公司计划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及云南煦和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云南合原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12]
云内动力(00090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云内动力,代码000903,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杨波,注册及办公地址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经开区经景路66号,邮编650224[16] - 董事会秘书是翟建峰,证券事务代表是范政瑜,联系电话0871 - 65625802,传真0871 - 65633176,邮箱assets@yunneidongli.com[1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事务办公室[18]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30100713404849F[19] - 1999年成立后主营柴油机研发、生产与销售,2017年收购铭特科技后增加智能化产品业务,2021年新增汽油机业务[19] - 2013年控股股东云南内燃机厂启动改制,2014年1月24日更名为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3月12日完成股份过户,公司控股股东变更[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47.90亿元,较2021年的80.29亿元减少40.34%[20][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3.06亿元,较2021年的7203.38万元减少1912.96%[20] - 2022年末总资产133.28亿元,较2021年末的145.78亿元减少8.57%[2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76亿元,较2021年末的57.03亿元减少23.27%[2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725.84万元,2021年为6866.34万元,2020年为7866.08万元[27]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2.70亿元,2021年为1.73亿元[2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0亿元,同比降低40.34%;利润总额-12.98亿元,同比降低238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6亿元,同比降低1912.96%[45] - 2022年发动机产品毛利率为负值,主要因销量下降、零部件成本高和促销力度大[45] - 销售费用1.89亿元,同比增27.85%,主要因本期三包索赔费用增加[61] - 管理费用1.97亿元,同比降8.43%[61] - 财务费用1.34亿元,同比增36.91%,因本期借款、票据贴现利息增加及银行存款减少[61] - 研发费用2.01亿元,同比降9.10%[61]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341人,较2021年的319人增长6.90%,占比13.10%,较2021年的12.07%增长1.03%[63]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428,510,694.50元,较2021年的620,759,818.93元降低30.97%,占营业收入比例8.95%,较2021年的7.73%增长1.22%[63] - 2022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227,148,305.87元,较2021年的399,240,934.23元降低43.10%,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53.01%,较2021年的64.31%降低11.30%[6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76,249,414.03元,较2021年的9,444,736,464.04元降低56.84%[65]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001,678,201.70元,较2021年的9,885,634,865.94元降低39.29%[6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5,428,787.67元,较2021年的-440,898,401.90元降低336.71%[66]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10,824,646.12元,较2021年的3,931,658,946.34元降低41.23%[66]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62,354,670.47元,较2021年的4,036,965,981.32元降低51.39%[66]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37,564,542.69元,较2021年的1,307,662,607.82元增长63.46%[66]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85,137,528.67元,较2021年的1,092,464,056.90元增长45.10%[66] - 货币资金从年初的16.69亿元降至年末的6.37亿元,占比从11.45%降至4.78%,下降6.67%[69] - 应收账款年末为20.99亿元,占比15.75%,较年初占比上升0.51%[69] - 存货年末为27.16亿元,占比20.38%,较年初占比上升3.87%[69] - 长期借款从年初的1.7亿元增至年末的12.19亿元,占比从1.17%增至9.14%,上升7.97%[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的7.64亿元降至年末的3.74亿元,占比从5.24%降至2.80%,下降2.44%[69] - 应付票据从年初的23.80亿元增至年末的31.13亿元,占比从16.33%增至23.35%,上升7.02%[7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年初的5.25亿元降至年末的0.57亿元,占比从3.60%降至0.43%,下降3.17%[70]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11.41亿元变为年末的 - 1.94亿元,占比从7.82%降至 - 1.46%,下降9.28%[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7.6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23.13万元,本期购买15.54亿元,出售19.47亿元,期末数3.74亿元[72]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10.16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受限[74]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为1800万元,变动幅度-100%[7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30] - 2022年柴油机累计销量428.66万台,同比下降29.88%,商用车用多缸柴油机全年共计销量167.01万台,同比下降43.81%[30] - 2022年公司累计销售各型发动机33.10万台,同比下降33.23%[30] - 2022年公司工业级电子产品销售规模保持稳定增长[32] - 本报告期发动机产量336,426台,上年同期511,819台,同比下降34.27%;销售量331,047台,上年同期495,801台,同比下降33.23%[39] - 发动机产销量下降主因是商用车受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油价高位、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需求放缓[40] - 2022年工业级电子产品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幅达97%以上[51] - 发动机行业2022年营收43.89亿元,占比91.62%,同比-43.13%;电子行业营收1.15亿元,占比2.40%,同比14.72%;其他业务营收2.87亿元,占比5.98%,同比35.10%[53] - 发动机产品2022年营收39.40亿元,占比82.26%,同比-45.45%[53] - 国内市场2022年营收47.70亿元,占比99.59%,同比-40.53%;国外市场营收0.20亿元,占比0.41%,同比143.08%[53] - 自销模式2022年营收38.16亿元,占比79.66%,同比-42.94%;经销商分销营收9.74亿元,占比20.34%,同比-27.39%[54] - 发动机行业营业收入43.89亿元,同比降43.13%,营业成本48.79亿元,同比降31.75%,毛利率-11.17%,同比降18.54%[56] - 发动机销售量33.10万台,同比降33.23%,生产量33.64万台,同比降34.27%,库存量4.58万台,同比增13.30%[57] - 电子行业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14.72%,营业成本0.54亿元,同比增16.98%,毛利率52.98%,同比降0.91%[56]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动机业务和工业级电子产品业务[33] - 发动机业务国内有昆明、成都、青州、合肥四个生产基地,具备年生产75万台发动机的能力,G系列项目产能设计10万台[39] -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发动机领域拥有有效专利295项,其中实用新型201项,外观64项,发明30项[40] - 公司产品跨车用和非道路两大领域,“云内”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四缸柴油机达免检标准[41] - 公司在全国设45个驻外机构,有2600余家特约售后服务站点和50余家配件代理商[42] - 公司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零公里故障率”和“千台故障项次”为零的工程保证产品质量[42] - 公司坚持以“产品品质全面超越合资品牌”为目标,与国内主要整车厂形成长期战略合作[42] - DEV系列柴油机美誉度超越合资品牌,DEF系列非道路柴油机市场销量稳步提升[42] -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工业级电子产品领域拥有有效专利7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49项、外观专利13项、发明专利8项[43] - 森世泰研发生产的传感器有20多种应用于公司发动机,氮氧传感器已小批量供货[43] - 公司开展国六柴油机、非道路柴油机、轻型商用车用汽油机等研发项目[62] - 2022年柴油机累计销量前十企业共销售313.73万台,占销售总量73.19%[84] - 2022年公司第二代无感支付读取器实现量产[87] 公司治理与决策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5次,董事会12次[99][101] - 公司董事成员7名,其中独立董事4名,监事会成员5名[101][103] - 公司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及全景网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200余条[105] - 公司强化员工能力提升,加大重点项目考核力度,强化内部管理控制[91]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发展冲击、商誉减值等风险[92][94] - 公司应对风险采取加强研究、调整策略、技术创新、完善管理等措施[92][94] - 公司持续更新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修订《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制度[98] - 公司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确立党组织法定地位[98] - 公司控股股东规范行为,未干预公司决策及经营活动,无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情形[100] - 公司治理实际情况符合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98][107] - 云内集团于2022年1月18日承诺2026年12月31日前,若山西云内满足注入条件,将其股权注入云内动力;若不满足则出售股权或完成清算[110]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68%,召开日期为2022年2月9日[112]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69%,召开日期为2022年5月10日[112]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32%,召开日期为2022年8月3日[112]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48%,召开日期为2022年10月10日[112]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42%,召开日期为2022年10月19日[112] - 代云辉等11人在2022年离任,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职务,原因有个人原因、工作原因、任期期满、身体原因等[114][115] - 王洪亮、宋国富、屠建国在2022年职务调整[115] - 2022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增加1310000股,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4][115] - 代云辉期末持股280000股,因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4] - 和丽秋期末持股200000股,因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4] - 李岗期末持股250000股,因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5] - 翟建峰期末持股360000股,因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5] - 季俊期末持股220000股,因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5] - 2022年8月3日董事屠建国因个人工作原因离任,独立董事刘伟被选举[116] - 2022年10月19日独立董事葛蕴珊任期满离任,郑冬渝被选举[116] - 2022年6月9日职工监事洪波昌、李岗因个人工作原因离任,杨翠、范政瑜被选举[116] - 2022年10月10日监事徐昆因个人身体原因、和丽秋因个人工作原因离任,黄忠行、
云内动力(000903) - 2014年12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22
分组1:行业政策影响与公司机遇 - 2015年开始柴油机行业国家强制实施国四排放标准,公司有现成国四发动机技术,将迎来机遇 [2][3] - 公司原有的商用车柴油机已达国四排放水平,国四标准实施后市场占有率将持续走高 [3] - 公司D系列产品技术全球领先,搭载该系列发动机的轿车和高端商用车明年上市后销量将质增 [3] - 公司天然气发动机起步早,YN系列发动机结合区域优势和环保法规,市场前景广阔 [3] 分组2:公司产品销售情况 - 截止2014年11月底,公司国四发动机销量约为1.8万台,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3] 分组3:产品毛利率情况 - 因技术优势,国四发动机售价增加高于成本增加,毛利率比国三及以下发动机高 [4] 分组4:公司未来增长点 - 国四排放标准带来机遇,公司凭借雄厚技术发展 [4] - D系列发动机重新定位,实现乘用车和商用车共同配套 [4]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入天然气发动机市场,丰富产品线,增强竞争力 [4] - 山东公司重视非道路发动机市场,自2013年成立后销量不断上升 [4] 分组5:公司增发股东情况 - 公司本次增发共引进新股东6名,具体情况已在11月25日披露的《上市公告书》中详细披露 [5]
云内动力(000903) - 2015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8:51
公司战略布局 - 进军新能源领域,与天津松正、中恒安信在无锡惠山合资创建无锡同益汽车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向节能环保领域拓展,目前公司正在按计划筹备中 [2][3] - 为满足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政策要求,抓住市场机遇,筹划并启动满足欧 VI 排放标准柴油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推进“欧 VI 柴油发动机研发平台建设及生产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 [3][4] 资金募集情况 - 2014 年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7.45 亿元,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详见 8 月 11 日在巨潮资讯网发布的专项报告 [3] - 2015 年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是为提升公司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4]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董事会及管理层无压力,原因是公司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充满信心,员工对云内动力快速发展充满信心 [5] 关联公司影响 - 公司为高特佳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出资额 5000 万元,持有高特佳集团 19.26%股份;高特佳集团持有博雅生物 3992.32 万股,占博雅生物股份总数的 35.11%,为控股股东;若博雅生物本次重组顺利实施,将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5] 产品销售情况 - 2015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柴油机行业受国内环保要求升级影响市场低迷,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创新升级、营销策略和提升售后服务质量等措施,产品销量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提高,行业地位提升 [5][6] - 2015 年 1 - 7 月,车用柴油机行业总销量 1567419 台,同比下降 21.13%;公司累计销售各型柴油机 125748 台,同比增长 3.4% [6]
云内动力(000903) - 2014年12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8:42
公司活动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为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人员为林博鸿,时间是2014 - 12 - 29,地点在公司六楼会议室,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翟建峰 [2] 进军新能源领域 - 公司进军新能源领域是为延伸原有产品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向节能环保领域拓展,形成柴油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和新能源动力并驾齐驱态势,且符合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利于长远发展 [2][3] 国四发动机销售情况 - 因2015年国家实施国四排放标准,四季度以来国四发动机销量提升,截止2014年11月底,销量为1.8万台,在发动机行业企业国四发动机销量名列前茅,本月有望完成1万台销量 [3] 定向增发项目进度 - 技术中心二期项目在无锡因土地等原因尚未投资,其他两个项目按预定计划开展,天然气发动机项目因市场供不应求,公司考虑加快投资 [3] 国企改革相关计划 - 公司地处云南,截止目前未收到国资监管机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文件,若未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股权激励计划,将按证券监管机构和国资监管机构规定要求实施,由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 [4]
云内动力(000903) - 2014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8:10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中信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活动时间为2014年8月29日,地点在公司九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董事长杨波 [2] 员工持股计划 - 截止目前,公司未收到国资监管机构关于国企改革相关文件 [3] - 若未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按规定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 [3] 国四发动机销售情况 - 4月工信部发文后,行业进入国Ⅲ向国Ⅳ转型期,市场低迷 [3] -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核心,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新产品研发 [3] - 目前国四发动机月销售量1000多台,在行业排名领先 [4] - 预计四季度后国四发动机销量大幅提升 [4] 股价维护与定向增发 - 投资者建议公司重视股价维护以保证定向增发顺利进行 [4] - 公司管理层致力于多方面努力,做好业绩回馈投资者并保证增发顺利 [4] 天然气发动机销售情况 - 2014年上半年众多整车厂家提出采购意向,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4][5] - 受产能限制,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5] - 已在多家汽车厂实现搭载,上公告80多个,部分厂家实现销售 [5] - 预计未来将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5]
云内动力(000903) - 2014年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7:56
分组1:国四排放标准影响及发动机销售情况 - 商用车柴油机100、102、YN系列已达国四排放水平,国四标准实施对公司影响不大 [3] - D系列产品技术全球领先,发动机达欧五标准且已搭载上汽名爵出口英国 [3] - YN系列天然气发动机起步早,已在多品牌商用车搭载,市场前景广阔 [3] - 2015年国四实施对公司机遇大于挑战,目前国四发动机月销1000多台,行业排名领先,四季度后销量预计大幅提升 [3] 分组2:员工持股计划 - 截止目前,公司未收到国资监管机构国企改革相关文件,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按规定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 [4] 分组3:出口业务 - 公司地处昆明,有独特区位优势,产品属汽车中间产品需随整车出口,将利用地理优势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 [4][5] 分组4:D系列发动机前景 - D系列前期因只搭载乘用车且市场比例低致销量小而亏损,2012年起重新定位商用车市场 [5] - 2014年面向国内大品牌整车厂搭载,已与江淮等厂家试搭载且评价高,1 - 8月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5][6] - 加大销售力度后,D系列在乘用车市场预计也有增长,如10月搭载广东福迪的D19产品将上市,市场需求大 [6] - 未来D系列发动机销量将大幅增长,虽目前生产线仍亏损,但销量增长后亏损将减少,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6]
云内动力(000903) - 2014年9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5:18
分组1:D系列发动机情况 - D系列发动机自投入后一直亏损,前期限于搭载乘用车,因乘用车市场柴油车比例未提升,销量小,主要搭载江淮瑞鹰和柳汽风行两款车且销量都小 [2][3] - 2012年以来对D系列发动机重新定位,在D16/D19基础上研发出D20/D25/D30产品,去年质量万里行活动后众多商用车厂家感兴趣,2014年面向国内大品牌整车厂搭载,已与江淮汽车多种商用车试搭载且评价高,下一步将在福田时代、东风汽车、南汽等厂家推广,预计2014年四季度有一定比例销量 [3] - 通过加大销售力度,D系列发动机预计在乘用车市场有一定幅度增长,搭载广东福迪汽车的D19产品预计10月上市销售,已在长丰汽车小批量销售 [3] - 未来D系列发动机销量将大幅增长,2014年销量绝对值可能不大,生产线考虑折旧仍亏损,但随销量增长亏损将减少,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3][4] 分组2:净资产利用率情况 - 公司2007年募集12亿元用于乘用车柴油机项目,该生产线未产生预期效益,一直亏损,导致公司整体净资产利用率较低,除该项目外,公司净资产利用率远超同行业其他公司 [4] 分组3:发动机毛利率情况 - 发动机价格与型号有关,国四发动机单台价格比国三及以下发动机高,毛利率水平也更高 [4] 分组4:合作传闻情况 - 安凯客车拟与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展开客车业务情况属实,但这是大股东行为,与上市公司无关,具体内容可参见巨潮资讯网安凯客车相关公告 [5] 分组5:股权激励计划情况 - 截止目前,公司未收到国资监管机构关于国企改革相关文件,若未来有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股权激励计划,将按证券监管和国资监管相关规定要求实施,由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 [5]
云内动力(000903) - 2015年8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3:01
分组1:非公开发行股票原因 -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将“高效内燃机”作为重点领域推动突破发展,提出智能制造相关内容 [2][3] - 为满足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政策要求,抓住市场机遇,公司筹划启动满足欧VI排放标准柴油发动机研发工作,募投项目将提升公司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增强竞争力 [3] 分组2:博雅生物重组影响 - 公司为高特佳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出资5000万元,持有19.26%股份 [4] - 高特佳集团持有博雅生物3992.32万股,占35.11%,为控股股东,若博雅生物重组顺利实施,将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4] 分组3:柴油机销量增长原因 - 2015年1 - 7月公司柴油机销量同比增长3.4%,行业同比下降21.13% [4] - 公司自1957年建厂致力于柴油机生产销售,产品研发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4] - 公司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创新升级,调整营销策略,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4][5] 分组4: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长幅度大原因 - 2015年1月1日起,车用柴油国家强制实施国四排放标准,国四发动机单台售价远高于国三发动机,导致公司发动机平均售价上升 [5] 分组5:应收账款和存货大幅增加原因 - 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四排放政策落实,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国四发动机生产销售,存货大幅增长因国四发动机成品和零部件储备增加且单价大幅增长 [5]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因柴油机行业国四排放政策影响,公司增加国四发动机等新产品赊销客户 [5][6]
云内动力(000903) - 201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2:0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包括中国中投证券、海富通基金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15年5月7日,地点在公司一楼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翟建峰 [1] 公司债相关情况 - 2012年公司发行期限为“3 + 3”的10亿元公司债,利率6.05% [1][2] - 8月底三年到期后公司不提高债券利率,原因是债券市场利率下降,公司债利率已较高且与银行短期借款利率相比无优势 [2] - 8月到期后遵从市场原则,尊重持有人赎回选择权,按时兑付赎回持有人款项,对不愿赎回者未来三年按时还本付息 [2] 新能源合资公司进展 - 公司拟与合作方在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合资创建无锡同润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目的是延伸产业链、转型升级、拓展节能环保领域 [3] - 已取得昆明市国资委批复,正式协议预计6月初签署,会及时跟踪并公告进展 [3] 柴油机销售情况 - 2015年4月公司柴油机总销量20,715台,其中国四柴油机销售量6,851台,销量同比下滑但市场占有率提高 [4] 国企改革相关计划 - 公司地处云南,尚未收到国资监管机构关于国企改革的相关文件 [4] - 公司将关注改革政策和进展,若实施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将按规定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