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兴通讯(000063)
icon
搜索文档
贝莱德在中兴通讯的持股比例于9月22日从7.89%降至6.6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9:17
股东持股变动 - 贝莱德在中兴通讯持股比例由7.89%降至6.68% [2] - 持股变动发生于9月22日 [2] - 变动信息由香港交易所于9月26日披露 [2]
2025年1-5月中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为179.9万射频模块 累计增长3.1%
产业信息网· 2025-09-26 01:05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达43万射频模块 同比增长7.8% [1] - 2025年1-5月累计产量达179.9万射频模块 累计增长3.1% [1] 重点上市企业 - 涉及移动通信基站设备领域的上市企业包括中兴通讯 大唐电信 信科移动 烽火通信 盛路通信 *ST日海 超讯通信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1] - 智研咨询发布《2025-2031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1]
中兴通讯(00763.HK)获UBS Group AG增持121.48万股
格隆汇· 2025-09-25 23:57
股权变动 - UBS Group AG于2025年9月19日以每股均价35.09港元增持中兴通讯H股121.48万股,涉资约4262.73万港元 [1] - 增持后UBS Group AG好仓持股数量增至60,893,194股,持好仓比例由7.90%上升至8.06% [1][3] - UBS Group AG同时持有48,650,450股淡仓(空头仓位),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6.44% [3] 公司基本信息 - 股份代码00763.HK,上市主体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H股 [2] - 披露期间为2025年8月26日至2025年9月26日 [2]
中兴通讯(000063.SZ)不涉及PCB的生产、制造或销售业务
格隆汇· 2025-09-25 11:3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产品使用PCB(印刷电路板)作为组件 [1] - 公司不涉及PCB的生产、制造或销售业务 [1]
中兴通讯:已经进入车载光通讯产品研制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38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积极投入车载光通讯方案研究并携手行业伙伴加速推动商用化进程 [1] - 公司已进入车载光通讯产品研制阶段包括车规级光通讯芯片、车规级局端模组和车规级终端通讯模组 [1] 行业标准参与 - 公司积极参与车载光通讯标准组织包括汽车工程学会系统架构分会车载光通信工作组 [1] - 公司在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车载通信工作组参与车载光通讯标准制定 [1]
中国AI 50概念涨2.36%,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34
中国AI 50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 中国AI 50概念板块上涨2.36%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首位 板块内38只个股上涨[1] - 涨幅居前个股包括浪潮信息涨停 英维克上涨7.94% 中恒电气上涨7.42% 华勤技术上涨6.80%[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盛科通信下跌2.91% 数据港下跌2.78% 北方华创下跌1.53%[1] 概念板块涨跌对比 - 当日涨幅前列概念包括可控核聚变涨1.39% 快手概念涨1.36% 铜缆高速连接涨1.26%[2] - 当日跌幅前列概念包括中韩自贸区跌1.87% 兵装重组概念跌1.79% 天津自贸区跌1.75%[2]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AI 50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2.69亿元 其中31只个股获净流入 14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个股为浪潮信息净流入19.48亿元 新易盛净流入12.66亿元 用友网络净流入10.11亿元 中兴通讯净流入9.22亿元 英维克净流入5.28亿元[2][3] -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前三个股为用友网络23.64% 浪潮信息18.82% 汉得信息10.47%[3] 个股资金流量明细 - 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个股包括中科曙光净流入3.42亿元 中国长城净流入2.52亿元 海光信息净流入2.11亿元[3][4] - 部分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北方华创净流出8.34亿元 数据港净流出4.85亿元 盛科通信净流出1.57亿元[5] - 中国移动主力资金净流出9897.37万元且净流出比率达13.51% 中国联通净流出1.03亿元且净流出比率7.89%[5]
通信行业今日涨1.99%,主力资金净流入6.2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1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5日下跌0.01% [1] - 申万行业中有7个行业上涨 传媒行业涨幅2.23%居首 通信行业涨幅1.99%位居第二 [1] - 纺织服饰行业下跌1.45% 综合行业下跌1.30%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87.78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39.16亿元且上涨1.60% [1] -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25.45亿元且上涨1.55% [1] - 2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162.41亿元居首 [1] -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28.32亿元 基础化工/房地产/国防军工等行业净流出金额较大 [1] 通信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整体上涨1.99% 主力资金净流入6.29亿元 [2] - 行业125只个股中54只上涨 1只涨停 71只下跌 1只跌停 [2] - 42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5只净流入超亿元 [2] 通信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新易盛净流入12.66亿元且上涨6.02% [2] - 中兴通讯净流入9.22亿元且上涨4.16% [2] - 剑桥科技净流入6.25亿元且涨停 [2] - 神宇股份净流入2.14亿元且上涨12.52% [2] - 光环新网净流入1.67亿元且上涨2.65% [2] 通信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数据港净流出4.85亿元且下跌2.78% [3] - 天孚通信净流出3.52亿元且微跌0.06% [3] - 中际旭创净流出3.15亿元但上涨2.62% [3] - 美利信净流出1.46亿元且大跌7.69% [3] - 仕佳光子净流出1.15亿元且下跌0.82% [3] - 中国联通净流出1.03亿元且下跌0.55% [3]
通信设备板块9月25日涨2.28%,神宇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4.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44
板块整体表现 - 通信设备板块当日上涨2.28%,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01%)和深证成指(上涨0.67%)[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3.8%,其中神宇股份(12.52%)、灿勤科技(10.82%)和剑桥科技(10.00%)领涨[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4.93亿元,游资净流出9.23亿元,散户净流出5.7亿元,显示机构资金主导板块行情[2] 领涨个股表现 - 神宇股份收盘48.62元,涨幅12.52%,成交量50.28万手,成交额23.65亿元,主力净流入1.96亿元(占比8.3%)[1][3] - 新易盛收盘376.00元,涨幅6.02%,成交额208.60亿元,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34亿元(占比5.92%),为板块最高[1][3] - 中兴通讯收盘45.80元,涨幅4.16%,成交额120.84亿元,主力净流入8.72亿元(占比7.22%)[1][3] 资金流向特征 - 剑桥科技虽涨停但主力净流入仅6.61亿元(占比14.01%),而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25亿元和5.37亿元[3] - 意华股份呈现主力与游资共同流入态势(主力5188.69万元、游资6299.41万元),但散户净流出1.15亿元[3] - 板块内跌幅最大个股美利信下跌7.69%,成交额9.34亿元,未进入资金流向前十[2] 成交活跃度 - 板块成交额集中度较高,新易盛(208.60亿元)、中兴通讯(120.84亿元)和剑桥科技(47.21亿元)位列前三[1] - 永鼎股份成交量达352.61万手,为板块最高,但涨幅4.83%相对温和[1] - *ST高鸿收盘0.40元下跌4.76%,成交额仅797.16万元,显示市场关注度较低[2]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13%,恒生科技指数涨0.89%
新浪财经· 2025-09-25 08:11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3%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89% [1] ETF产品表现 - 港股科技ETF(159751)上涨0.98%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下跌0.35% [1]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板块涨幅靠前 [1] - 酒店和度假村REIT板块涨幅靠前 [1] - 电脑与外围设备板块跌幅靠前 [1] - 个人护理用品板块跌幅靠前 [1] 个股涨幅表现 - 精技集团大涨超160% [1] - 大同集团大涨超115% [1] - 中国光大控股上涨25.89% [1] - 一脉阳光上涨14.08% [1] - 洛阳钼业上涨11.73% [1] - 宁德时代上涨5.14% [1] - 紫金矿业上涨5.13% [1] - 中兴通讯上涨4.8% [1] - 华虹半导体上涨4.74% [1] - 小米集团-W上涨4.48% [1] 个股跌幅表现 - 中庆股份下跌11.94% [1] - 香港宽频下跌11.71% [1]
中兴通讯涨超5%,机构看好公司智算+终端布局赋能未来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25 07:09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以算力、终端产品为代表的第二曲线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占比超35% [3] - 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 AI服务器营收占比55% [3] - 新增中标AI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且总份额第一 [3] 技术研发进展 - 具备交换芯片自研能力 已实现12.8T关键芯片转发能力 [3] - 持续推动关键芯片转发能力从12.8T向51.2T升格 [3]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演进与应用深入将促进智算中心建设及消费端业务量增长 [3] - 网络建设增长有望成为驱动未来3-5年ICT行业投资主要引擎 [3] - 云厂商持续投入算力布局 [3] 战略布局展望 - 智算与终端业务布局赋能未来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