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000050)

搜索文档
深天马A(000050) - 关于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并征集相关问题的公告
2025-08-27 10:20
财报披露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于2025年8月23日披露[2] 业绩说明会 - 2025年9月5日15:00 - 16:30举行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2] - 采用视频录播结合网络文字互动方式,投资者可通过全景网参与[2] -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成为等,可能因行程调整[2] - 投资者可于9月5日15:00前访问指定网址征集问题[4] - 公司将在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4]
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20家上市公司最新业绩榜单与投资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29
新材料产业核心观点 - 新材料产业作为化工行业未来增长的基础性赛道,正迎来政策、需求与技术多轮催化,下游应用处于爆发阶段,核心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 [1] - 基础化工板块近一年涨幅达48.1%,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市场对高成长新材料企业关注度持续升温 [1] - 行业盈利预测整体乐观,半导体材料、OLED、液晶、碳纤维等子指数同步走强,多家龙头企业被维持"买入"或"增持"评级 [5][103] 电子信息板块 - OpenAI首席执行官明确未来数万亿美元资金将投向AI基建,拉动全球半导体、存储材料及高性能组件需求 [2][11] - 全球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631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速15% [2][13] - 国内企业业绩表现分化:国瓷材料营收21.54亿元(同比+10.29%)、鼎龙股份营收17.32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同比+42.78%、晶瑞电材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5倍、深天马A营收174.75亿元(同比+9.93%)并实现扭亏为盈 [2][26][28] 航空航天材料板块 - 多型火箭密集完成首飞与批产,空间站在轨任务由"悟空AI"大模型辅助完成,国产AI与高端材料应用加速融合 [3][12] - 行业分化明显:光威复材营收12.01亿元(同比+3.87%)、归母净利润2.69亿元;中天火箭营收3.01亿元、净利润同比-80.74% [3][39] - 国际企业如Blue Origin、SpaceX持续推进火星通信、拼车发射及可重复使用技术创新,国内运载火箭市场进入密集发射周期 [3][36][38] 新能源材料领域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要求规范竞争秩序、健全价格监测与打击低价无序竞争 [3][42] -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新能源材料作为核心支撑环节 [3][42] - 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中材科技营收133.3亿元(同比+26%)、净利润10亿元(同比+115%);天赐材料营收70.29亿元(同比+28.97%)、净利润同比+12.79%;星源材质营收18.98亿元(同比+14.78%) [3][50][52] 生物技术新材料赛道 - 中国公司与越南合作布局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推动技术出海发展 [4][53] - 凯赛生物营收16.71亿元(同比+15.68%)、净利润同比+24.74% [4][55] - 蓝晓科技中标罗布泊盐湖提锂扩能项目(金额3577万元),并拟投建11.5亿元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上半年营收12.47亿元、净利润4.45亿元(同比+10.01%) [4][55][57] 节能环保材料领域 - 新疆发布新规严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推进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目标2026年实现重点监管单位全覆盖 [4][60] - 企业表现分化:嘉澳环保营收12.98亿元(同比+71%)、但归母亏损扩大至-0.78亿元;奥福环保营收1.77亿元(同比+24.90%)、亏损幅度大幅收窄 [4][65] - 蓝晓科技等公司加速布局水处理、吸附树脂、膜材料项目,PTFE、PLA、PBAT等降解塑料价格波动成为盈利关键因素 [4][61][62] 行业数据与指数表现 - 新材料指数近一年涨幅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半导体材料、OLED、液晶、碳纤维等子指数同步走强 [5][67][69][75][77][79][81][83][85][91][93][95][97][99][101] - 半导体材料板块龙头公司如国瓷材料、鼎龙股份、万润股份、巨化股份、江化微、福斯特、蓝晓科技、合盛硅业等获"买入"或"增持"评级 [5][103] - 板块内个股涨跌幅分化显著,中材科技、双一科技、国轩高科等涨幅居前,恩捷股份、德方纳米、鹏辉能源等出现下跌 [72][74]
深天马A:公司积极推进新产线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8-25 12:41
产线建设进展 - TM20产线2025年上半年加速推进产能爬坡和客户项目导入 [2] - 车载及IT模组产品开案数量和交付规模快速提升 [2] - TM19产线产能快速爬坡并提前达成阶段交付能力目标 [2] - TM19产线实现全产品线覆盖和顺利开案 [2] - Micro-LED产线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交付 [2] - Micro-LED产线成功点亮首款车载标准产品 [2] 技术突破与客户拓展 - 氧化物产品开发取得突破并获得行业重要奖项 [2] - 多应用领域头部客户成功导入 [2]
深天马A:今年上半年公司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27%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2:10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27% [1] - 面向国际头部整车厂的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0% [1] - LTPS车载业务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6% [1] 市场发展策略 - 快速响应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多元多变的需求,助力多品牌旗舰和热门车型上市 [1] - 推动AMOLED车载产品量产交付,打造车载业务全面竞争力 [1] -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1] 行业趋势展望 - 车载显示产品需求预计持续呈现屏幕数量增长和屏幕规格升级趋势 [1] - 国内新能源市场较快速度增长、LTPS技术渗透持续提升、车载显示屏中大尺寸化趋势带来良好下游需求 [1]
深天马A:今年以来柔性AMOLED技术在手机显示领域渗透率仍在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2:10
行业趋势 - 柔性AMOLED技术在手机显示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并保持结构性增长 [1] - 行业柔性OLED手机面板价格整体稳定 阶段性随外部需求和规格结构动态变化 [1]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柔性AMOLED手机显示产品价格稳健 [1] - 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改善超50% [1] 公司发展战略 - 依托丰富的客户布局和产线能力持续提升 [1] - 通过多维度极致降本等综合措施提升盈利水平 [1] - 在中尺寸和穿戴等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 [1] - 持续提升柔性AMOLED业务的规模和盈利水平 [1]
深天马A:公司推出的面板级超材料智能天线技术,能实现高性能信号传输与低成本量产的平衡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2:10
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面板级超材料智能天线技术 实现高性能信号传输与低成本量产的平衡 [1] - 该技术具备低功耗运行和轻薄形态设计的显著优势 [1] - 创新智能通信解决方案适配车载 船载 便携式智能终端等多元应用场景 [1] 业务进展 - 上半年相关业务助力终端多民用应用场景突破 [1] - 顺利实现产品迭代交付 [1] - 技术为通信技术领域智能化升级提供全新路径并展现良好市场应用潜力 [1]
深天马A:预计公司2025年折旧较2024年差异不大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2:10
折旧趋势分析 - 公司预计2025年折旧金额与2024年差异不大 仍处于高峰水位[1] - 新产线TM20个别新线体达到转固标准 成熟LTPS产线逐步折旧到期[1] - 若无新产线投资 折旧金额预计将从高峰水位开始逐步下降[1]
深天马A:公司重要联营公司投建的TM18产线上半年出货量进一步攀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2:10
业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柔性AMOLED手机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改善超50% [1] - TM17产线通过能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全维度降本推进盈利改善 [1] - 公司将继续推进AMOLED业务全面降本以争取利润端持续改善 [1] 产能与出货情况 - TM18产线上半年出货量进一步攀升并实现旗舰产品在国内头部品牌全覆盖 [1] - 旗舰产品出货量不断提升且支持多款旗舰机型首发 [1] - TM18产能稳步释放将推动折叠/HTD等高规格产品出货量较快增长 [1] 技术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品牌项目渗透方面持续进步 [1] - 积极推进行业新技术前瞻布局并强化高规格产品能力 [1] - TM17产线继续推进产能挖潜以争取更多销售机会 [1]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积极推进在中尺寸、穿戴等领域的多元化拓展 [1] - 在多客户多旗舰项目上继续争取新突破 [1]
TCL电子、深天马、奥来德等8家显示企业公布上半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5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多家显示产业链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其中TCL电子、深天马、新相微、世华科技等公司实现营收和利润增长 而奥来德、深纺织、创维数字等公司业绩出现下滑 行业整体向Mini LED、AMOLED、车载显示等高端技术领域转型升级 [1][2][4][8][11][15][18][22][25][28] 公司业绩表现 TCL电子 - 实现营收547.77亿港元(约500.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 归母净利润10.90亿港元(约9.9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7.8% [4] - 大尺寸显示业务总营收283.5亿港元 同比增长9.4% 全球TV出货量1346万台 同比增长7.6% Mini LED TV出货量137万台 同比增长176.1% [5] - 光伏业务实现营收111.4亿港元 同比增长111.3% 毛利润10.7亿港元 同比增长98.5% [7] - AR/XR眼镜产品销售量达去年同期3.4倍 [7] 深天马 - 实现营收174.75亿元 同比增长9.93%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8] - 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27% 其中国际头部整车厂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0% [10] - TM18产线实现旗舰产品在国内头部品牌全覆盖 TM19产线实现全产品线覆盖 [10] 奥来德 - 实现营收2.81亿元 同比下降17.87% 归母净利润2700万元 同比下降70.59% [11] - 材料业务收入2.57亿元 同比增长21.99% 蒸发源设备收入2335.28万元 同比下降82.20% [12] 深纺织 - 实现营收16亿元 同比下降1.41% 归母净利润3523万元 同比下降19.73% [15] - 受产品价格下降、日元汇率上升导致成本增加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业绩 [17] 创维数字 - 实现营收40.95亿元 同比下降8.04% 归母净利润5400万元 同比下降70.53% [18] - 汽车电子车载显示业务实现营收8.17亿元 同比增长18.63% 新增两家主流车企战略合作 [20] 新相微 - 实现营收2.85亿元 同比增长23.48% 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2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重点布局AMOLED显示驱动芯片、Mini/Micro LED及车载芯片领域 [24] 亚世光电 - 实现营收4.32亿元 同比增长30.01% 归母净利润538万元 同比下降36.21% [25] - 电子纸显示模组营收2.10亿元 同比增长103.01% 占营收比重48.63% [27] 世华科技 - 实现营收5.37亿元 同比增长73.79% 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同比增长86.38% [28] - 高性能光学材料营收1.97亿元 同比增长166.48% 拟投资20.5亿元建设光学胶膜材项目 [29] 技术发展动态 - 深天马成功点亮7英寸Micro LED车载标准品 展出的Micro LED车用显示产品具有高亮度、低反射、高透光率等特点 [10] - 新相微产品覆盖TFT-LCD、AMOLED和微显示技术 成功导入多家面板厂商供应链 [24] - 世华科技高性能光学材料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同比增长166.48% [29]
调研速递|天马微电子接受Citi等40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6.95亿元等要点披露
新浪证券· 2025-08-25 04:5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表现突出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452个百分点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5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844% 资产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246个百分点 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约54个百分点 [1] - 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27% 面向国际头部整车厂的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0% LTPS车载业务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6% [2] - 柔性AMOLED手机显示产品价格稳健 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改善超50% [2] 财务表现 - 消费类显示业务营收占比超八成 带动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452个百分点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5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844% [1] - 资产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246个百分点 [1] - 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约54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27% [2] - 面向国际头部整车厂的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0% [2] - LTPS车载业务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6% [2] - 柔性AMOLED手机显示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改善超50% [2] - TM17产线能力提升带动柔性AMOLED手机业务改善 [2] - TM18产线上半年出货量攀升 [2] - TM20产线加速产能爬坡和客户项目导入 [2] - TM19产线产能快速爬坡 达成阶段交付能力目标 实现全产品线覆盖并导入头部客户 [2] - 氧化物产品开发获突破 [2] 技术进展 - SLOD技术具备量产能力 可降低功耗、延长寿命、提升画质 [2] - 面板级超材料智能天线技术实现高性能信号传输与低成本量产平衡 [2] - 上半年助力终端多民用应用场景突破并实现产品迭代交付 [2] - Micro-LED产线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交付并点亮首款车载标准产品 [2] 行业趋势 - 全球中小尺寸显示领域需求现复苏 [1] - 柔性AMOLED技术在手机显示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行业柔性OLED手机面板价格整体稳定 [2] - 车载显示产品需求预计呈屏幕数量增长和规格升级趋势 [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强化车载显示业务竞争力 [2] - 推进TM17产线产能挖潜 拓展中尺寸、穿戴等领域 [2] - 随着TM18产能释放 高规格产品出货量将增长 [2] - 推进全面降本 [2] - 根据客户需求出货SLOD技术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