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翔宇医疗(688626)
icon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行业30日主力净流出4.36亿元,诺唯赞、翔宇医疗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59
行业表现 - 医疗器械行业单日下跌0.38% [1]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36亿元 [1] - 成分股41只上涨、56只下跌 [1] 资金流出个股 - 诺唯赞主力净流出1345.21万元 [1] - 翔宇医疗主力净流出1328.4万元 [1] - 山东药玻主力净流出1264.96万元 [1] - ST凯利主力净流出1228.57万元 [1] - 之江生物主力净流出1055.64万元 [1] 资金流入个股 - 康泰医学主力净流入7210.99万元(净占比7.05%)[1] - 迈瑞医疗主力净流入5584.03万元(净占比1.73%)[1] - 九安医疗主力净流入4117.95万元(净占比9.47%)[1] - 新华医疗主力净流入2981.82万元(净占比5.89%)[1] - 爱博医疗主力净流入2538.28万元(净占比5.85%)[1]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17:46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参与员工165人,认购资金总额4895 80万元,对应股份数量188 30万股,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的A股普通股 [1] - 2025年7月28日完成非交易过户,过户价格26 00元/股,持股计划证券账户持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 1769% [2] - 持股计划存续期36个月,锁定期12个月,锁定期满后满足考核条件可一次性解锁标的股票 [2]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严格遵循《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及科创板自律监管指引,及时披露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及过户进展公告 [1][2] - 股票过户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正式确认书,流程合规性得到第三方机构验证 [2] 股权结构变动 -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导致公司回购账户减少188 30万股,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专用账户新增等量股份,总股本未发生变化 [1][2]
翔宇医疗(688626) - 翔宇医疗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7-29 08:15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 2025年实际参与认购员工165人[1] - 缴纳认购资金总额4895.80万元[1] - 认购对应股份数量188.30万股[1] 股份过户情况 - 188.30万股于2025年7月28日非交易过户[2] - 过户价格为26.00元/股[2] 持股相关情况 - 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账户持股188.30万股[3] - 持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1.1769%[3] 计划期限与解锁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36个月[3] - 所获标的股票锁定期为12个月[3] - 锁定期满满足条件一次性解锁标的股票[3]
翔宇医疗出资1000万元成立元枢智能医疗设备(重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0%
金融界· 2025-07-27 06:36
公司投资动态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元枢智能医疗设备(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治锋,注册地位于重庆市 [2] - 新公司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 [1] 业务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与经营、医疗设备租赁、互联网信息服务 [2] - 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医疗设备制造(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应用(机器人/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电子设备制造与销售 [2] - 延伸业务涉及大数据服务、健康咨询、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领域 [2] 经营资质 - 具备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全产业链资质(生产/销售/租赁) [2] - 拥有进出口贸易资质(货物/技术)和互联网数据服务许可 [2] - 覆盖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研发/生产/销售/租赁/技术服务) [2]
翔宇医疗收盘下跌1.60%,滚动市盈率83.78倍,总市值72.7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33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23日收盘价45.46元,下跌1.60%,总市值72.7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83.78倍,高于行业平均53.52倍和中值37.14倍 [1][3] - 市净率3.58倍,低于行业平均4.67倍 [3]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6家机构持仓,均为基金,合计持股63.48万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0.28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康复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产品涵盖10大门类、55大系列、上千种产品 [2] - 主要产品包括康复理疗、训练、护理、辅具、评估等 [2] 研发与技术成果 - 报告期内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 [2] - 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 [2] - 减重平衡评估训练系统获2024国际CMF设计奖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0.02% [3] - 净利润2295.10万元,同比下降41.26% [3] - 销售毛利率65.30% [3]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总市值111.58亿元,中值51.72亿元 [3] - 公司总市值72.74亿元,处于行业中游水平 [1][3]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为10.94倍,安图生物PE为19.34倍 [3]
博时健康成长双周定期可赎回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696.99万元 净值增长率7.62%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37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696.9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627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7.62%,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75亿元 [2][16]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4.74%,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12/138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5.4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00/138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4.9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00/133 [4]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9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6/107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140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1/105 [9]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29.8%,同类可比基金排名97/106 [11]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为24.63% [11] 基金经理及管理情况 - 基金经理陈西铭目前管理3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博时健康生活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25.95% [2] - 博时医疗保健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11.62% [2] 行业及投资策略 - 医药行业表现回暖,创新药行业表现突出 [3] - 创新药板块普遍出现重估行情,市场对大多数创新药公司进行了又一轮价值发现 [3] - 看好创新药板块行情,认为行情已从普遍重估的第一阶段进入考验实际兑现的第二阶段 [3] - 倾向哑铃型布局,即高胜率或高赔率的创新药公司 [3] - 看好业绩表现突出的板块,如骨科、创新药上游 [3] - 部分业绩有望改善的板块已提前配置,如医疗设备 [3] - AI、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将改变医疗体系运行方式,但短期相关上市公司报表变化不大 [3] 基金持仓及仓位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5.43%,同类平均为86.95% [14] - 2020年末基金达到90.08%的最高仓位,2020年三季度末最低为56.46% [14] - 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泽璟制药、信达生物、迪哲医药、科伦博泰生物-B、大博医疗、山外山、京东健康、开立医疗、翔宇医疗、纳微科技 [19]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 [2] - 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0.96元 [2]
研判2025!中国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市场规模、细分市场情况及未来趋势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行业集中度十分分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1:11
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概述 - 产后护理及修复指女性生产后身体恢复与保养,涵盖身体状况恢复及心理调节 [1][2]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675亿元(同比+13.6%),其中产后修复227亿元(+18.8%),产后护理448亿元(+11.2%) [1][8] - 服务类型分为月子中心(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和月嫂(居家灵活服务),两者价格与服务模式差异显著 [10][1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生育女性群体规模仍较大: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同比+52万人),为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 [4] - 消费能力提升:2024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547元(2015年为1165元),2025Q1医疗保健消费占比达8.4% [6] - 健康观念升级:现代女性对产后身材恢复/心理健康/科学护理的投入意愿增强 [1][6] 细分市场现状 月子中心 - 市场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增至2024年296亿元(CAGR 27.2%),渗透率持续提升 [1][12] - 价格分层明显:6万元以下大众型占比54%(主导),6-10万元中端占比23% [14] - 服务优势:配备专业团队/营养餐定制/产后形体修复/婴儿看护等 [12] 月嫂市场 - 2024年市场规模151亿元(同比+4.1%),受消费观念转变及工资上涨推动 [1][16] - 特点:依赖个人经验,价格低于月子中心但缺乏系统化培训 [10][12]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6300家月子中心,前五企业份额仅3.7% [18] - 头部品牌包括圣贝拉(02508)、爱帝宫(00286)、喜之家等 [18] 未来趋势 - 规模扩容:2030年行业规模预计超2000亿元,下沉市场潜力显著 [20] - 规范化发展:监管政策与标准将细化,推动供给侧高质量发展 [21] - 服务升级:专业化培训/医疗设备完善,增值服务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23] - 数字化转型:通过互联网平台/智能管理系统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24]
【私募调研记录】青骊投资调研复旦张江、翔宇医疗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05
复旦张江 - 公司DC平台研发进展:抗Trop2抗体偶联药物针对三阴乳腺癌、膀胱癌、胃癌等肿瘤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抗DLL3抗体偶联药物针对小细胞肺癌、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针对转移性乳腺癌和胃癌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1] - 光动力技术平台进展:盐酸氨酮戊酸颗粒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辅助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盐酸氨酮戊酸口服溶液用于脑胶质瘤临床试验入组基本结束,注射用FZ-P001钠用于癌症术中恶性病变可视化的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1] - 其他研发进展: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用于治疗中重度痤疮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注射用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II期临床按计划推进,复美达已完成IV期临床研究 [1] - 公司未来计划: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项目进展 [1] 翔宇医疗 - 脑机接口应用前景:在康复领域应用前景明确且需求巨大,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可应用于康复、睡眠监测、脑放松、注意力提升等领域 [2] - 公司产品进展:已有两款脑电采集装置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下半年获得多款以"脑机接口"命名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2] - 技术优势:研发专项技术解决电极与头皮接触不良问题,提高连接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2] - 市场策略:脑电采集装置现阶段自研自用,未来可能向第三方开放销售,康复设备升级为脑机接口产品具备成本竞争力,定价考虑医院支付能力和医保标准 [2] - 政策支持:国家医保局对脑机接口康复收费持积极态度,部分省市已出台收费指导目录 [2] - 销售渠道:从顶尖三甲医院开始,逐步向普通三甲、二甲医院延伸,未来下沉到二级以下医院、社康中心及家庭市场 [2] - 合作进展:与多家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内容包括建设脑机接口专业治疗中心、扩展适应症范围、推动注册证升级、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2] - 未来增长点:康复医疗市场政策支持是主要驱动力,将在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精神心理、心肺康复等领域推出更多产品及解决方案 [2] 青骊投资 - 公司背景: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具有基金业协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3] - 业务范围: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及股权投资的管理与咨询业务 [3] - 团队优势:投研团队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历史投资业绩 [3]
【私募调研记录】誉辉资本调研翔宇医疗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05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誉辉资本近期对翔宇医疗进行了现场参观和线上交流的调研 [1]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应用前景明确且需求巨大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应用广泛 包括康复 睡眠监测 脑放松 注意力提升等 [1] - 公司已有两款脑电采集装置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预计下半年会获得多款以"脑机接口"命名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公司在非侵入式脑电采集方面研发了专项技术 解决了电极与头皮之间的接触不良问题 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1] 产品与市场策略 - 现阶段脑电采集装置主要是自研自用 未来可能会向第三方开放销售 [1] - 公司将现有的康复设备升级为脑机接口产品具备显著的成本竞争力 市场定价会考虑医院支付能力和医保支付标准 [1] - 销售策略是从顶尖三甲医院开始 逐步向普通三甲 二甲医院延伸 适当时机下沉到二级以下医院 社康中心 甚至进入家庭市场 [1] 政策与合作 - 国家医保局对脑机接口康复收费持积极态度 部分省市已出台收费指导目录 [1] - 公司与多家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 内容包括建设脑机接口专业治疗中心 扩展适应症范围 推动注册证升级 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1] 未来增长驱动力 - 未来公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康复医疗市场的政策支持 公司将在康复机器人 脑机接口 精神心理 心肺康复等领域推出更多产品及解决方案 [1] 机构背景 - 誉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22日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2]
研判2025!中国低频治疗仪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行业中标数量同比上涨198%[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4 01:25
低频治疗仪行业概述 - 低频治疗仪利用0-1000Hz电流作用于皮肤和浅层组织,主要功能包括镇痛、肌肉康复和促进血液循环 [3] - 与中频/高频治疗仪相比,低频治疗仪穿透深度最浅但能产生明显肌肉收缩,典型应用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功能 [4] - 行业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口老龄化(202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2.197亿,+1.35%)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 [6][12] 市场需求与政策环境 - 2024年招投标数据显示:采购单位1001家,中标设备3359台(同比+198%),中标金额0.98亿元(同比+100%)[1][12] - 区域集中度显著,广东(12.6%)、广西(10.7%)、湖北(8.66%)合计占中标金额32% [14]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及医疗设备集采推动需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2019年100.76万增至2024年109.36万个 [10][12]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依赖金属/塑料材料及电子元件,中游为制造环节,下游覆盖医院/康复机构等应用场景 [8] - 主要企业包括ST唐邦(832765)、翔宇医疗(688626)等上市公司,以及龙之杰、唐邦科技、翔宇医疗等非上市企业 [2][16] - 天津唐邦2024年营收1786万元(+91.59%)但净亏损595万元(-18.46%),翔宇医疗2025Q1营收1.86亿元(+10.02%)但净利润2300万元(-41.26%)[17][18] 技术趋势与产品创新 - 行业向智能化发展,集成AI算法与传感器实现治疗参数自动调节 [21] - 产品多元化趋势明显,翔宇医疗已推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呼吸训练低频电治疗仪等新产品 [18] - 企业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扩展康复医疗设备功能边界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