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精医疗(688613)

搜索文档
奥精医疗: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
2024-07-16 08:0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3年研发投入4550.42万元,近三年累计投入1.36亿元[2] - 截至2023年底,获专利授权119项,发明专利70项[2] 项目与荣誉 - 2023年颅骨大面积个性化再生修复项目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 - 2023年牵头项目申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立项[3] - 2023年7月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新产品进展 - 2023年6月胶原蛋白海绵提交注册,预计2024年内获批[4] - 矿化胶原/聚酯复合新型人工骨修复材料2023年完成临床试验,2024年计划提交注册申请[4] 市场扩张 - 2024年4月完成对德国HumanTech Dental公司的并购[5] 其他策略 - 2024年度召开业绩说明会不少于3场[8]
奥精医疗20240703
2024-07-04 04:0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专注于高端再生医学材料的研究,核心技术源自清华大学,拥有矿化胶原仿生人工骨材料的专利技术 [1][2]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骨科、神外和口腔三大块,其中骨科占比最高,约60%-70% [2][3] - 公司在骨科和神外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占率,分别约17%-20%和50% [19] - 公司近期完成了德国口腔种植体公司的并购,计划在口腔领域进一步拓展产品线 [4][5][20][21] - 公司在山东建立了新的产业基地,将自主生产胶原原料,有利于降低成本 [7] - 公司产品已纳入国家集采,价格下降40%左右,但覆盖医院数量大幅增加 [6][8][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各条线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如何 [10][11][12] **公司回答** 公司在骨科、神外和口腔领域均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骨科方面将受益于人工骨替代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的趋势;神外领域渗透率较低,有较大提升空间;口腔领域公司正在通过并购和自主研发丰富产品线,未来增长可期 [13][14][19]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核心壁垒和竞争优势在哪里,是否存在潜在竞争对手 [13][14] **公司回答** 公司掌握了独有的矿化胶原仿生技术,在结构和成分上与天然骨材料高度相似,具有较强的临床优势。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未来将推出新一代可塑性更强的骨材料。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可再生骨材料,但公司在技术和品牌方面仍保持领先地位 [13][14][15][16]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未来的业绩指引和发展趋势如何,特别是在骨科和海外市场的情况 [27][28][29][30] **公司回答** 在骨科方面,随着集采的落地和人工骨替代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的趋势,公司有望在下半年或明年实现业绩拐点。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计划今年下半年获得4个左右海外市场的准入,未来一到两年内有望看到海外收入。整体来看,公司各条线发展前景良好,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27][28][29][30]
奥精医疗策略会交流
国投证券· 2024-07-03 08:4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专注于高端再生医学材料的研究,核心技术源自清华大学,2011年攻克了矿化胶原仿生人工骨材料的技术 [1][2][3] - 公司的主要业务分为骨科、神外和口腔,其中骨科占收入的60%-70%,神外占20%,口腔占10% [2][3][4] - 公司今年完成了对德国口腔种植体公司的并购,未来将在口腔业务上进行更多投入和布局 [4][19][20] - 公司在山东建立了产业基地,将自主生产胶原原料,有利于降低成本 [6] - 公司骨科产品今年进入集采,出厂价格下降40%-50%,但覆盖医院数量增加一倍 [5][6][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想请教一下公司领导我们公司是否涉及到机台的问题以及机台的进度怎么样后续如何看待 [7] **袁远总回答** 公司骨科产品已经进入集采,集采价格下降但覆盖医院数量大幅增加,今年销售情况还需观察,预计到三四季度会有更清晰的数据 [8][9]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想请教一下公司领导我们现在各条线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如何看待各条线的市场发展前景 [9][10][11] **袁远总回答** 公司产品在骨科、神外和口腔领域都有明显优势,可以替代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未来在口腔领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10][11][12][13]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想请教一下公司领导我们目前的核心壁垒在哪里,是否能看到潜在竞争对手,未来竞争格局如何 [12][13][14] **袁远总回答** 公司在2011年就率先推出了矿化胶原仿生人工骨,在技术和专利上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将继续研发新一代产品提升性能,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12][13][14]
奥精医疗: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4-07-01 08:46
利润分配 - 2024年5月16日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利润分配方案[4] - 股权登记日为2024/7/8,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4/7/9[3][9] - 以总股本135,551,584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06001元(含税),共派8,134,450.56元[6] 税收政策 - 不同持股期限自然人股东和基金、QFII和RQFII股东、“沪股通”股东、其他机构和法人股东税负不同[11][12][13]
奥精医疗:关于调整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红金额的公告
2024-06-26 11:08
利润分配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61元(含税)[2] - 调整后每股派现约0.06001元(含税)[4] - 实际利润分配总额8,134,450.56元(含税)[4] - 现金分红总额占净利润比例15%[3] 股本变动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新增股份2,218,250股[2] - 变更后股本总数由133,333,334股增至135,551,584股[2] 激励计划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激励对象51人[4] - 归属限制性股票2,218,250股,5月9日上市流通[4]
奥精医疗: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奥精医疗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06-17 10:4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6月1日发布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距召开日15日[3] - 6月17日14:30现场会议在京召开,由董事长主持[4] - 网络投票交易系统与互联网平台时间不同[4] 股权与表决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7日,7名股东参会,持股27,593,097股,占比20.3561%[6] - 三项议案同意股数27,347,097股,占比99.1084%[9][11][13]
奥精医疗: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6-17 10:40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7人,表决权27,593,097,占比20.3561%[3] - 9名董事、3名监事、董事会秘书出席,其他高管列席[6] 议案表决结果 - 调整募投项目等议案同意票27,347,097,比例99.1084%[7] - 更换独立董事等议案同意票27,347,097,比例99.1084%[7] - 变更监事议案同意票27,347,097,比例99.1084%[7] 会议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2024年6月17日于北京大兴召开[4] - 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5] - 见证律所是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10]
奥精医疗: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
2024-05-31 08:21
独立性要求 - 直接或间接持股1%以上或前十股东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具独立性[2] - 直接或间接持股5%以上股东单位或前五股东单位任职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具独立性[2] 任职纪录与限制 - 曾任职独立董事未亲自出席董事会次数超当年三分之一属不良纪录[3]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不超三家[3] - 在公司连续任职不超六年[3] 任职资格与离职 - 需有高级会计师职称且会计岗全职工作超五年[3] - 任职后不符资格30日内辞去职务[5]
奥精医疗:关于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05-31 08:21
股东大会时间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6月17日14点30分召开[3]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7日[11]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4年6月17日[3] 投票时间 - 交易系统投票平台6月17日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5] - 互联网投票平台6月17日9:15 - 15:00[5] 其他信息 - 提交审议议案于2024年6月1日披露[5] - 会议登记时间为2024年6月12日9:30–11:30、13:30 - 16:30[12] - 公司邮编102600,电话010 - 56330938,邮箱information@allgensmed.com[16] - 委托他人出席需填授权委托书[18] - 本次审议3项非累积投票议案[5]
奥精医疗:关于更换监事的公告
2024-05-31 08:21
人员变动 - 2024年郗砚彬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监事,补选前仍履职[1] - 2024年5月30日公司审议通过更换监事议案[2] - 提名邢怡诺为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待股东大会审议[2] 候选人信息 - 邢怡诺1998年生,专科学历,现任证券事务专员[5] - 邢怡诺未持股,无关联关系及不良情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