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科轨道(688569)

搜索文档
铁科轨道(68856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05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为6.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1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29%[25]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211.76%[26] - 稀释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211.76%[26] - 扣非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231.25%[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1%,同比增加3.04个百分点[26][27] -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7%,同比增加3.17个百分点[26][2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4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6.12%[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36.29%[26] - 报告期营业收入601,138,834.03元同比增长49.44%[103] - 净利润126,786,890.48元同比增长148.03%[10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1,982,545.46元同比增长206.12%[103]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60113.88万元,净利润12678.69万元[92]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7.52%至383,833,633.21元,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10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12%,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26][28] - 研发投入总额为30,754,080.82元,同比下降0.87%[69][7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2%,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7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9341.76万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687.27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加20623.08万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116,872,723.57元(上年同期为-93,417,620.62元),因销售回款增加[10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下降3.84%至1,322,447,730.97元,占总资产比例39.72%[108] - 存货较上年期末增长17.43%至449,433,340.69元,占总资产比例13.50%[108] - 使用权资产暴增463.61%至26,091,658.69元,因控股子公司铁科腾跃签订租赁合同[108] - 短期借款减少100%至0元,因控股子公司铁科翼辰归还信用借款[108] - 合同负债增长36.56%至6,962,269.00元,因按约定预收货款[10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22亿元,较期初13.75亿元下降3.85%[19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69亿元,较期初6.61亿元增长1.22%[195] - 存货期末余额为4.49亿元,较期初3.83亿元增长17.42%[19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54亿元,较期初2.39亿元增长6.00%[195] - 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为2609.17万元,较期初462.93万元增长463.19%[19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元,较期初4028.96万元减少100%[19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89亿元,较期初4.25亿元下降8.49%[196]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9.10亿元,较期初8.50亿元增长6.98%[197]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27亿元,较期初12.74亿元下降3.70%[200] - 母公司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3181.78万元,较期初9416.64万元下降66.20%[200] 业务和产品线 - 高铁扣件系统满足时速250至350公里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应用于客运专线有砟及无砟轨道[38] - 重载扣件系统支持最大轴重25至30吨运营条件,适用于重载铁路有砟及无砟轨道[39] - 弹条Ⅳ型扣件应用于温福高铁、厦深高铁等250-350km/h无挡肩有砟轨道项目[38] - 弹条Ⅴ型扣件应用于雅万高铁、弥蒙高铁等250-350km/h有挡肩有砟轨道项目[38] - WJ-7型扣件应用于雅万高铁、丰台站改等250-350km/h无挡肩无砟轨道项目[38] - WJ-8型扣件应用于雅万高铁、京唐铁路等250-350km/h有挡肩无砟轨道项目[38] - 弹条Ⅵ型重载扣件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通道等25-30吨轴重有挡肩有砟轨道[39] - 弹条Ⅶ型重载扣件应用于兴泉铁路、浩吉铁路等25-30吨轴重无挡肩有砟/无砟轨道[39] - WJ-12型重载扣件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通道等25-30吨轴重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39] - 预应力钢丝采用φ10.00mm螺旋肋钢丝配合锚固板,用于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双向先张预应力体系[44] - 工程材料包括轨道板用复合掺合料、粘度改性材料、铁路隧道防水用止水带和铁路混凝土桥梁梁端弹性体防水装置[49] - 轨道部件加工服务指对轨道部件中的弹性垫板硫化加工服务[50] - 公司是国内唯一高铁特殊调整扣件系统供应商[88][90] 经营模式 - 公司主要采取投标按订单组织生产和采购的经营模式[51] - 销售模式通过参与客户招投标形式获取订单[52] - 生产模式按照以销定产组织生产根据销售订单编制生产计划[53] - 采购模式分为扣件配件采购以及一般原材料和办公用品采购[54] - 研发模式为自主研发立足于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和工艺研究三个方向[55] - 部分非核心产品如普通桥梁支座工程材料等采取从第三方获得授权许可生产[56] 研发和技术能力 - 核心技术包括轨道扣件设计制造技术如高铁扣件系统技术重载扣件系统技术等[57][58] - 扣件系统弹条制造技术由自动切定尺技术温度分选技术自动成型技术和防腐技术等组成[59] - 自动化技术节省人员并减少安全隐患[61] - 全自动渗锌设备提高产品粉末渗锌层厚度均匀性[62] - 在线视觉检测技术节约检测人员并避免人为测试误差[64] - 预埋套管取件打磨装置提高作业效率[66]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05项,其中发明专利95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67] - 公司拥有专利226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183项[67]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3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67]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授权32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67] 研发项目和投入 - 人造道砟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0万元,本期投入99.19万元,累计投入1116.1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13.95%[72] - 3D打印技术在铁路辙叉制造中的应用前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万元,本期投入174.10万元,累计投入829.07万元,占总投资比例27.64%[72] - 3D打印技术在扣件高分子材料部件制造中的应用前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00万元,本期投入28.68万元,累计投入444.36万元,占总投资比例29.62%[72] - 超低刚度扣件高减振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400万元,本期投入77.51万元,累计投入693.7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28.91%[72] - 超低刚度新型减振无砟轨道结构及部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万元,本期投入539.80万元,累计投入1436.0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47.87%[72] - 新一代高速铁路扣件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0万元,本期投入232.12万元,累计投入1523.91万元,占总投资比例19.05%[73] - 废弃扣件高分子部件环保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0万元,本期投入181.43万元,累计投入892.99万元,占总投资比例22.32%[73] - 轨道扣件检测作业机器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本期投入4.57万元,累计投入207.2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69.08%[73] - 高频动刚度阻尼试验机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43.80万元,本期投入20.39万元,累计投入73.6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30.21%[74] - 轨道系统高频激励实验平台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8万元,本期投入13.02万元,累计投入72.31万元,占总投资比例45.77%[74] - 轨道减振用聚氨酯弹性垫板应用技术研究投入资金893.2万元,本年度投入118.36万元,累计投入273.25万元[77] - 弹条用弹簧钢性能与工艺研究投入资金649.7万元,本年度投入83.84万元,累计投入207.24万元[77] - 山地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及部件研究投入资金468.8万元,本年度投入25.01万元,累计投入86.62万元[76] - 城市轨道交通中等减振扣件研究投入资金268.5万元,本年度投入34.02万元,累计投入127.69万元[76] - 改进挡肩式大调整量扣件研究投入资金267.5万元,本年度投入34.54万元,累计投入98.83万元[76] - 川藏扣件系统工艺研究投入资金227.9万元,本年度投入27.7万元,累计投入103.22万元[76] - 道岔弹性扣压件研究投入资金256.3万元,本年度投入32.77万元,累计投入79.82万元[76] - 弹性支承块式轨道部件研究投入资金373.8万元,本年度投入41.92万元,累计投入106.43万元[77] - 扣件弹性垫板现场静刚度测试仪研制投入资金166.3万元,本年度投入13.14万元,累计投入67.99万元[76] - 高铁用弹条疲劳特性研究投入资金241.2万元,本年度投入35.79万元,累计投入99.9万元[77] - 实验室可视化管理系统项目预算170万元,本期投入21.46万元,累计投入58.97万元[78] - 3D打印用混凝土材料研究项目预算200万元,本期投入29.31万元,累计投入45.99万元[78] - 基于车辆-轨道系统缩尺试验平台的高铁轮轨周期性磨耗产生机理研究项目预算110万元,本期投入26.99万元,累计投入26.99万元[78] - 时速400公里扣件系统性能优化提升技术研究项目预算110万元,本期投入20.93万元,累计投入20.93万元[78] - 装配式轨道非线性减振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预算20万元,本期投入3.95万元,累计投入3.95万元[78] - 无砟轨道刚度变化及对车辆和轨道振动影响机制研究项目预算20万元,本期投入5万元,累计投入5万元[78] - 高速轮轨激励下关键部件损伤机理研究项目预算75万元,本期投入14.05万元,累计投入14.05万元[79] - 高装配无砟轨道系统用隔离缓冲垫层技术研究项目预算60万元,本期投入12.92万元,累计投入12.92万元[79] - 新型混凝土预应力轨枕用快速封锚砂浆的研制项目预算60万元,本期投入4.22万元,累计投入4.22万元[79] - 合成轨枕一体化成型设备及附属设施改造项目预算500万元,本期投入16.64万元,累计投入78.51万元[79] - 梁端防水装置快固化配方优化研究项目预算75万元,累计投入37.7万元,完成进度92.97%[80] - 玄武岩纤维在复合材料型材应用研究项目预算126万元,累计投入1.29万元,完成进度15.46%[80] - 自粘式防排水板工艺优化研究项目预算100万元,累计投入17.96万元,完成进度75.91%[80] - 铁路改良土性能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预算60万元,累计投入3.21万元,完成进度33.46%[80] - 铁路隧道防排水用塑料止水带项目预算117.8万元,累计投入115.52万元,完成进度124.33%[80] - 川藏铁路高耐候性防水层制备技术工艺研究项目预算130万元,累计投入19.89万元,完成进度19.89%[81] - 时速400km/h道岔用弹性铁垫板研究开发项目预算275万元,累计投入100.47万元,完成进度100.47%[81] - 地铁用平坡垫板研究开发项目预算30万元,累计投入6.43万元,完成进度6.43%[81] - 桥梁墩部轻质附属设施开发项目预算60万元,累计投入40.71万元,完成进度40.71%[81] - 铁路道岔用弹性铁垫板防锈蚀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预算254万元,累计投入92.25万元,完成进度92.25%[81] - 公司研发项目总预算为45.3756亿元,累计投入13.485亿元,占预算总额的29.7%[84] - 橡胶垫板耐候老化性能项目完成,预算100万元,实际投入8.19万元,完成率99.92%[82] - WJ8-20铁垫板下调高垫板加工工艺研究预算110万元,投入13.16万元,完成率98.37%[82] - 铁路扣件系统非金属零部件长期性能研究预算450万元,投入35.67万元,完成率72.82%[82] - 橡胶制品冷喂料预成型生产线开发预算50万元,投入12.45万元,完成率99.66%[82] - 普速铁路小曲线半径垫板研究预算200万元,投入12.59万元,完成率65.57%[82] - 石墨烯基高速铁路用橡胶垫板研究预算100万元,投入14.05万元,完成率82.57%[82] - 铁路隧道阻燃型防水板材料开发预算150万元,投入39.46万元,完成率53.67%[82] - Moldflow在铁路扣件注塑零部件应用研究预算200万元,投入57.73万元,完成率61.75%[83] - 川藏铁路新型微孔垫板及套靴开发预算150万元,投入16.21万元,完成率84.76%[83]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7人,占员工总数22.99%[87][9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677.71万元,平均薪酬14.34万元[87]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50人,占员工总数9.82%[90]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60.68%(71人)[87] - 研发人员中本科占比35.9%(42人),大专占比34.19%(40人)[87]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铁科腾跃实现净利润1,538.74万元,主营业务利润3,052.97万元[116] - 铁科天津年产1800万件高铁设备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验收[93] - 公司投资4,5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铁科兴城,整合桥梁支座产品业务[112][113] 关联交易和客户集中度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60.34%[97] - 关联销售金额30,667.17万元占营业收入51.01%[99] - 关联采购金额90.45万元占采购总额0.17%[99] - 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合计为121,307.00万元[166] 订单和合同情况 - 新签合同总额25020.86万元,未执行订单金额189677.35万元[92] - 中标铁路建设项目高速扣配件采购金额为44,872.70万元人民币(含税)[167] - 新建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宜宾线高速扣配件采购合同金额为13,189.37万元人民币(含税)[168] - 新建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高速扣配件采购合同金额为31,683.33万元人民币(含税)[16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11.8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1.25亿元[171]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38亿元,整体投入进度为58.7%[171] - 年产1800万件高铁设备及配件项目累计投入2.07亿元,投入进度为45.89%[171] - 北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8158.77万元,投入进度为55.77%[171] - 补充流动资金已全额投入1.5亿元,进度达100%[171] - 超募资金总额为3.78亿元,其中2.2亿元已投入使用[171]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账户余额合计4.81亿元[173] - 因设备进场延期导致高铁项目付款进度延后[173]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13]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科院集团)[13] - 控股股东铁科院集团持股比例37.5%[99]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300
铁科轨道(68856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6:00
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对提供的财报关键点进行分组整理后的结果。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8.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52.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8.20%[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752.71%[4]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6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32亿元人民币增长102.4%[18] - 营业利润为6043万元,同比增长329.5%[19] - 净利润为5148万元,同比增长342.5%[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2万元,同比增长758.7%[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752.7%[20]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6%[26] - 净利润为3922.5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378.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7] - 投资收益为22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7%[26]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合计为1462.4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9%,同比减少8.59个百分点[5] - 营业总成本为2.123亿元,同比增长66.8%[19] - 研发费用为1462万元,同比下降21.1%[19] - 研发费用为1092.3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1611万元下降32.2%[2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222.73万元,同比增长4.45%[29]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184.5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14.8%[29]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269.26万元,同比略降1.94%[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4亿元,同比增长47.2%[2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12.2万元人民币[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212万元,较去年同期-4686万元大幅改善[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929亿元,同比增长93.5%[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824亿元,较期初增长1.3%[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396万元,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付4397万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81.58万元,同比改善,上年同期为-2471.35万元[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8.19万元,同比净流出扩大69.3%[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97亿元,较期初增长2.18%[29]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008.49万元,同比增长51.3%[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776.88万元,同比改善,上年同期为净减少3657.76万元[2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13.9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13.75亿元人民币增长1.1%[14] - 应收账款为5.7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6.61亿元人民币下降13.6%[14] - 存货为4.1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3.83亿元人民币增长7.3%[14] - 在建工程为2.5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2.39亿元人民币增长6.2%[15] - 短期借款为4027.77万元人民币,与2021年末基本持平[15] - 应付账款为3.5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4.25亿元人民币下降17.7%[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3.6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23.22亿元人民币增长2.0%[16] - 未分配利润为8.9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8.50亿元人民币增长5.5%[16] - 货币资金为13.0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12.74亿元增长2.1%[24] - 应收账款为3.3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3.99亿元下降15.9%[24] - 存货为2.6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2.73亿元下降1.3%[24] - 应付账款为3.2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4.09亿元下降20.8%[25] - 未分配利润为7.0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6.67亿元增长5.9%[25] 其他重要信息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9.75万元人民币[7] - 前三大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卢圣润0.54%、姜春龙0.49%、周扬中0.37%[12] - 公司未适用新会计准则调整,年初财务报表无相关变更[30]
铁科轨道(68856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9 16:00
财务业绩: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6%至13.51亿元,2020年为12.29亿元[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53%至1.68亿元,2020年为1.49亿元[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29%至1.58亿元,2020年为1.38亿元[23]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072.38万元,净利润20,687.66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801.77万元[3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9.86%[126][128] - 净利润为2.07亿元,同比增长1.54%[126]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增长12.53%[126] 财务业绩: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9.17亿元,同比增长13.68%[128] - 主营业务成本总额91,705.84万元(同比增13.68%),其中轨道扣件成本61,186.74万元(同比增25.23%)[138] - 工程材料成本10,203.04万元(同比增32.7%),轨道部件加工服务成本1,038.12万元(同比增71.39%)[138][139]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7%,较2020年10.72%减少3.25个百分点[24] - 毛利率为32.50%,同比下降2.15个百分点[131]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91%至2.40亿元,2020年为2.55亿元[23] 分红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5266.67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1.35%[5] - 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8.50亿元,其中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6.67亿元[5] - 公司总股本为2.11亿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5] - 公司2021年度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 业务表现:订单与合同 - 公司新签合同总额182,068.19万元,较2020年增长5.88%[3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金额为223,056.67万元[35] - 公司2021年新签合同金额为182,068.19万元,较2020年增长5.88%[74] - 扣件产品新签合同金额为128,623.06万元[74] - 高铁特殊调整扣件2021年履约金额为1,127.30万元[74] 业务表现:产品产量与销量 - 轨道扣件生产量339.88万套(同比增14.77%),销售量341.85万套(同比增2.02%)[134] - 预应力钢丝生产量9781.94吨(同比降3.64%),销售量8906.23吨(同比降0.1%),库存量3040.78吨(同比增40.45%)[134][135] - 铁路桥梁支座生产量14438个(同比降20.78%),销售量15162个(同比降25.71%),库存量1915个(同比降27.43%)[134][136] 研发投入与活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38%,同比增加0.63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7261.06万元,同比增长24.44%[8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8%,较上年增加0.63个百分点[88] - 研发费用总额为47,601.80万元,其中费用化支出为7,261.06万元,资本化支出为13,405.52万元[104] 研发项目与进展 - 研发设备采购完成MTS动态疲劳试验系统等关键设备采购[40] - 公司2021年申请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86] - 截至2021年末累计拥有专利194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61项[86] - 视觉检测技术已申请三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83] - 全自动化粉末渗锌技术提升产品渗锌层厚度均匀性[83] - 尼龙件自动切削端口技术获发明专利(ZL202011563143.5)[84] - 弹性体件自动在线测量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3244356.X)[84] - 弹性垫板自动去毛边技术获发明专利(ZL202011594577.1)[85] -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扣件实现减振效果8~11dB[85] - 公司研发聚焦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和工艺研究三个方向[63] - 公司开展3D打印技术在铁路工务工程产品应用的研究,布局智能制造技术[76] 具体研发项目投资 - 人造道砟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0万元,本期投入373.93万元,累计投入1016.95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12.7%[91] - 3D打印技术在铁路辙叉制造应用前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万元,本期投入259.82万元,累计投入654.97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21.8%[91] - 3D打印技术在扣件高分子材料部件制造中应用前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00万元,本期投入129.53万元,累计投入415.68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27.7%[91] - 环保型水溶性混凝土脱模剂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万元,本期投入6.8万元,累计投入53.18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66.5%[91] - 超低刚度扣件高减振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400万元,本期投入250.14万元,累计投入616.23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25.7%[91] - 超低刚度新型减振无砟轨道结构及部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万元,本期投入320.52万元,累计投入896.25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29.9%[92] - 粉末渗锌工业化生产设备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87.2万元,本期投入56.95万元,累计投入99.25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53.0%[92] - 新一代高速铁路扣件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0万元,本期投入478.21万元,累计投入1291.79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16.1%[92] - 玄武岩纤维在高分子材料扣件部件中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00万元,本期投入137.64万元,累计投入332.76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22.2%[92] - 废弃扣件高分子部件环保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0万元,本期投入299.68万元,累计投入711.56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17.8%[92] 研发项目预算与完成情况 - 弹条在线视觉检测项目预算284万元,实际支出53.85万元,完成率19.0%[93] - 弹条车间生产执行系统项目预算170万元,实际支出18.68万元,完成率11.0%[93] - 扣件弹条振动疲劳研究项目预算50万元,实际支出50.22万元,超支0.4%[93] - 铁路桥梁预应力体系研究预算160万元,实际支出150.88万元,完成率94.3%[93] - 轨枕用高强钢丝研发项目预算141万元,实际支出122.61万元,完成率87.0%[93] - 重载铁路轨枕与扣件研究预算600万元,实际支出159.63万元,完成率26.6%[93] - 预埋套管性能研究预算30万元,实际支出12.83万元,完成率42.8%[94] - 高频动刚度试验机研制预算243.8万元,实际支出53.25万元,完成率21.8%[94] - 实尺轮轨耦合模态平台预算129万元,实际支出70.88万元,完成率55.0%[94] - 轨道系统高频激励平台预算158万元,实际支出59.29万元,完成率37.5%[94] - GD-I型减震扣件项目开发完成,预算60.00万元,实际投入59.42万元[103] - 钢枕上可滑动扣件及大阻力扣件产品开发完成,预算100.00万元,实际投入99.95万元[103] - 铁路用橡胶垫板性能的影响研究项目预算150.00万元,实际投入33.04万元[103] - 铁路隧道阻燃型防水板PE/EVA复合树脂颗粒开发项目预算150.00万元,实际投入41.04万元[103] - 原料设备模具工艺参数对轨距块产品尺寸稳定性影响研究项目预算300.00万元,实际投入109.78万元[103] 其他研发投入 - 无螺栓弹条现场扣压力测试仪研制投入资金65.7万元[96] - 扣件弹性垫板现场静刚度测试仪研制投入资金166.3万元[96] - 山地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及部件研究投入资金468.8万元[96] - 城市轨道交通中等减振扣件研究投入资金268.5万元[96] - 川藏扣件系统工艺研究投入资金227.9万元[96] - 改进挡肩式大调整量扣件研究投入资金267.5万元[96] - 道岔弹性扣压件研究投入资金256.3万元[96] - 弹性支承块式轨道部件研究投入资金373.8万元[97] - 轨道减振用聚氨酯弹性垫板应用技术研究投入资金893.2万元[97] - 弹条用弹簧钢性能与工艺研究投入资金649.7万元[97] - 3D打印用混凝土材料研究投入预算200万元[99] - 缩尺车辆总体设计方案研究投入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94.21万元(94.21%)[99] - 聚氨酯护木研究投入预算77万元,实际支出23.35万元(30.32%)[99] - 自粘式EVA防水板研发投入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102.63万元(102.63%)[99] - 合成轨枕一体化成型设备改造投入预算500万元,实际支出61.87万元(12.37%)[99] - 弹性铁垫板压缩永久变形改进研究投入预算400万元,实际支出490.08万元(122.52%)[100] - 喷涂橡胶沥青配方优化研究投入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106.6万元(106.6%)[100] - 聚氨酯弹性体梁端防水装置快固化研究投入预算75万元,实际支出55.27万元(73.69%)[100] - 自粘式防排水板工艺优化研究项目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57.95万元,完成度57.95%[101] - 铁路隧道防排水用塑料止水带项目预算117.8万元,实际支出8.81万元,完成度7.48%[101] - 重载铁路用微孔橡胶垫板生产工艺优化项目预算170万元,实际支出36.85万元,累计支出142.63万元[101] - IIIc型预应力混凝土弹性轨枕用弹性垫层项目预算180万元,实际支出26.9万元,累计支出177.93万元[101] - 橡胶垫板耐候老化性能指标优化研究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41.64万元,累计支出91.73万元[101] - 铁路扣件系统非金属零部件长期性能变化研究预算450万元,实际支出124.13万元,累计支出292.04万元[102] - 预埋套管自动切削打磨装置研制预算130万元,实际支出116.56万元,累计支出128.28万元[102] - 钢轨道岔用橡胶垫板开发及性能研究预算240万元,实际支出103.16万元,累计支出239.74万元[102] - 橡胶套靴尺寸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预算50万元,实际支出44.74万元,累计支出47.18万元[102] - 石墨烯基高速铁路用橡胶垫板制备研究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33.21万元,累计支出68.52万元[102]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2.11%[10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272.72万元,平均薪酬为28.96万元[108]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2人,本科41人,专科38人,高中及以下10人[108]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30人,30-40岁63人,40-50岁12人,50-60岁4人,60岁及以上4人[108] - 公司员工总数511人,其中研发人员113名占比22.1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7人占比9.20%[110]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高铁扣件为核心的高铁工务工程产品研发生产销售[41] - 高铁扣件产品覆盖时速250-350公里高速铁路应用场景[44] - 重载扣件系统满足30t轴重重载铁路建设需求[44] - 公司产品包括弹条Ⅳ型/V型及WJ-7/WJ-8型等多型号扣件系统[44] - 公司重载扣件可满足最大轴重25至30吨的运营条件,应用于有砟及无砟轨道[45] - 弹条Ⅵ型扣件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通道线路等重载铁路项目[45] - 弹条Ⅶ型扣件应用于兴泉铁路、山西中南部通道、准朔、浩吉等线路[45] - WJ-12型扣件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通道、准朔等线路的无砟轨道[45] - 高铁特殊调整扣件分为WJ-7型和WJ-8型,分别适用于原对应扣件系统的特殊调整[46] - 特殊调整扣件具备钢轨高低和左右位置大调整量功能,用于应对路基沉降和低温冻胀等特殊情况[46] - WJ-7型特殊调整扣件具备特殊调低、调高和左右调整功能,应用于兰新、沪昆等线路[47] - WJ-8型特殊调整扣件同样应用于兰新、沪昆等高铁线路[47] - 公司智能测力桥梁支座已应用于港珠澳跨海特大桥、京张城际、郑济高铁、济莱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52] - 粘度改性材料已应用于京沈、济青、商合杭等高铁项目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工程[55] - 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高铁特殊调整扣件系统技术的扣件系统集成商[71][74]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高铁扣件系统技术、特殊调整扣件系统技术及重载扣件系统技术[78] - 公司产品系列以轨道扣件为核心以CRTSIII型轨道板预应力钢丝等为补充[171] 市场与客户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1,273.4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5.37%),其中关联方销售额54,861.21万元(占40.62%)[140][142] - 最大客户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17,426.02万元(占总额12.9%)[142]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45.37%[117] - 关联销售金额为4.59万元和6.3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0%和47.17%[120] - 雅万高铁全线扣件产品由公司提供[67] - 向雅万高铁和中老铁路供应桥梁支座产品[67] 供应链与采购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4,226.1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0.1%),其中关联方采购额5,200.44万元(占4.57%)[144][146] - 最大供应商晋亿实业采购额11,125.16万元(占采购总额9.78%)[146] - 关联采购金额为1221.24万元和265.83万元,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1.07%和0.23%[120] - 供应链管理要求重要物资供应商不少于3家[62] - 一般类物资供应商不少于2家[62] 资产与投资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100%至0元,因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结构性存款到期[152] - 应收票据增长68.18%至1.5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63%[152]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68.04%至3209.6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97%[15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3210万元,较期初1910万元增长68%[32] - 在建工程增长102.52%至2.3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27%[152] - 对联营企业投资增至4325.14万元,联营公司上铁芜湖分配现金股利[152][160] - 受限货币资金合计927.76万元,用于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1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63万元[30] 子公司与联营企业 - 控股子公司铁科翼辰总资产6.463亿元,净利润4414.34万元[164] - 控股子公司铁科腾跃总资产2.744亿元,净利润3516.05万元[164] - 联营企业上铁芜湖总资产6.158亿元,净利润4231.92万元[164] - 子公司铁科翼辰新建厂房未完成产能转移,主要经营场所仍依赖租赁[11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否选项)[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4
铁科轨道(688569)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1%[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8.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08.1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0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5%[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9%至8.15亿元,2020年同期为8.56亿元[22] - 净利润同比下降1.9%至1.33亿元,2020年同期为1.36亿元[23]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333亿元,同比下降1.9%[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047亿元,同比上升5.1%[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4820.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9%[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92%,同比增加1.78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9%至4820.85万元,2020年同期为3547.51万元[2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0.0%至4274.95万元,2020年同期为3054.01万元[22] - 财务费用减少40614万元,主要因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收益增加所致[1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96.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7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6万元,同比下降134.7%[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644亿元,同比下降26.0%[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710亿元,同比上升12.0%[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1万元,同比改善73.5%[2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3万元,同比下降98.7%[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818亿元,同比下降23.2%[2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1.82%,主要系已开票销货货款尚未回款所致[10] - 存货同比增长20.2%至4.52亿元,2020年同期为3.76亿元[19]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7.6%至2.10亿元,2020年同期为1.18亿元[19]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21.4%至4.16亿元,2020年同期为3.43亿元[20] - 短期借款新增4000万元,2020年同期为0元[20] -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同比下降18.2%至19.64亿元,2020年同期为24.01亿元[19] - 公司预付款项增加8343万元,主要因预付原料款、设备和工程款及许可费增加所致[11] - 其他应收款减少5976万元,主要因收回投标及履约保证金所致[11] - 在建工程增加7763万元,主要因实施募投项目所致[11] - 应付票据减少5341万元,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结算业务减少所致[11] -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1.3146亿元,主要因计提年终奖金所致[11] - 其他应付款增加3.0734亿元,主要因子公司铁科翼辰未支付少数股东股利所致[11] 其他收益和支出 - 其他收益增加20976万元,主要因收到政府上市补贴所致[11] - 投资收益增加76599万元,主要因新增结构性存款收益及联营企业收益增加所致[11] - 营业外支出增加568173万元,主要因铁科翼辰疫情防控捐款支出所致[11]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2.5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64%[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3.6%至22.59亿元,2020年同期为21.79亿元[21] - 未分配利润减少24,457.56元至722,974,219.55元[33]
铁科轨道(68856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6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23亿元[1]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1] - 营业收入为4.02亿元,同比下降24.8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8.14万元,同比下降35.5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99.48万元,同比下降40.74%[17] - 报告期收入同比下降24.8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5.53%[18]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40221.99万元[93] - 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5111.73万元[93] - 公司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658.14万元[93] - 营业收入402,258,531.76元,同比下降24.85%[110] - 净利润51,117,300元,同比下降39.56%[10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6,581,400元,同比下降35.53%[10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4.9%至4.02亿元人民币(2020年半年度:5.35亿元人民币)[196] - 净利润同比下降39.6%至5111.73万元人民币(2020年半年度:8457.41万元人民币)[19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658.14万元人民币(2020年半年度5674.30万元人民币)[19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111.7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457.41万元下降39.6%[1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3658.14万元,同比减少35.6%[198] - 营业收入为2.56亿元,同比减少24.3%[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60,187,494.47元,同比下降27.30%[111] - 销售费用26,477,196.69元,同比上升48.10%[111] - 研发费用31,024,840.92元,同比上升35.78%[111]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5.78%[1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8%至3102.48万元人民币(2020年半年度:2284.88万元人民币)[19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1%至2647.72万元人民币(2020年半年度:1787.76万元人民币)[197] - 财务费用实现净收益711.89万元人民币(2020年半年度支出276.84万元人民币)[197] - 营业成本为1.81亿元,同比下降27.8%[200] - 研发费用为2280.23万元,同比增长31.1%[200] - 财务费用为-704.00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747.40万元[200]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7亿元[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股[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1%[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65亿元[1] - 存货期末余额为3.28亿元[1] - 研发投入金额为0.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8%[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8.36亿元[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64亿元[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1.7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7]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9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52%[17]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9.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6%[17]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下降52.78%[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54.29%[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71%,同比增加3.44个百分点[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9,341.76万元[1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31,024,840.92元,同比增长35.78%[6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1%,较上年同期增加3.44个百分点[6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31,024,840.92元,较上年同期22,848,758.74元增长35.78%[67] - 公司研发费用总计46,424.00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3,102.48万元,费用化金额9,209.83万元[85] - 货币资金925,614,969.39元,同比下降13.07%[115] - 存货444,681,698.16元,同比上升18.13%[115] - 在建工程169,050,587.39元,同比上升43.02%[1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195,621,369.86元,主要为结构性存款[121] - 公司2021年1-6月新签合同总额为36228.37万元[9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未履行金额为213341.15万元[93] - 应收账款融资期末余额300万元人民币(期初210万元人民币)[193] - 存货期末余额2.86亿元人民币(期初2.56亿元人民币)[19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零(期初无记录)[193][194]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385.66万元人民币(期初325.95万元人民币)[19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较上年同期0.36元/股下降52.8%[198] - 投资收益为1414.82万元,同比增长43.1%[200]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为90.57万元,同比增长141.7%[200]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8.29万元[200] - 货币资金从年初10.65亿元减少至9.26亿元,下降13.1%[1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51亿元减少至1.96亿元,下降22.0%[187] - 应收账款从6.25亿元增至6.75亿元,增长8.0%[187] - 存货从3.76亿元增至4.45亿元,增长18.1%[187] - 在建工程从1.18亿元增至1.69亿元,增长43.0%[188] - 应付票据从2646万元大幅减少至48万元,下降98.2%[188] - 应付职工薪酬从1926万元增至3522万元,增长82.9%[188] - 未分配利润从7.23亿元增至7.34亿元,增长1.6%[189]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9.42亿元减少至8.61亿元,下降8.6%[192]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亿元减少至1.50亿元,下降25.2%[19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报告期内共申请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6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58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30项[65] - 新增在线视觉检测技术并申请四项专利[60] - 开发全自动化粉末渗锌技术形成企业技术秘密[61] - 弹条热处理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淬火介质确保质量稳定性[62] - 尼龙件自动切削端口技术获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2020115631435)[63] - 弹性体件自动在线测量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202023244356X)[64] - 人造道砟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本期投入193.73万元,累计投入836.73万元,处于开发阶段[71] - 3D打印技术在铁路辙叉制造中的应用前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108.9万元,累计投入504万元,处于开发阶段[71] - 3D打印技术在扣件高分子材料部件制造中的应用前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本期投入49.26万元,累计投入335.46万元,处于开发阶段[71] - 环保型水溶性混凝土脱模剂的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80万元,本期投入6.8万元,累计投入53.2万元,已结题[71] - 超低刚度扣件高减振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400万元,本期投入111.53万元,累计投入477.63万元,处于开发阶段[71] - 超低刚度新型减振无砟轨道结构及部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123.36万元,累计投入698.46万元,处于开发阶段[72] - 粉末渗锌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87.2万元,本期投入56.95万元,累计投入99.25万元,已结题[72] - 预热法高效渗锌生产设备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28.23万元,累计投入94.43万元,处于试验阶段[72] - 预制聚氨酯固化道床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652万元,本期投入240.39万元,累计投入1,027.69万元,处于试验阶段[72] - 新一代高速铁路扣件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本期投入195.6万元,累计投入1,009.2万元,处于开发阶段[72] - 重载铁路轨枕与扣件相互作用机理及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项目预算600万元,已投入43.32万元(占比7.22%)[74] - 预埋套管D1力学性能、电阻与含水率关系研究项目预算30万元,已投入3.22万元(占比10.73%)[74] - 大直径高强度应力钢棒性能对比研究项目预算110万元,已投入19.44万元(占比17.67%)[74] - 高频动刚度阻尼试验机研制项目预算243.8万元,已投入21.12万元(占比8.66%)[74] - 缩尺轨道实验平台研制项目预算116.3万元,已投入42.96万元(占比36.93%)[74] - 实尺轮轨耦合模态实验平台研制项目预算129万元,已投入38.06万元(占比29.50%)[74] - 轨道系统高频激励实验平台研制项目预算158万元,已投入26.83万元(占比16.98%)[75] - 可调角度扣件疲劳实验平台研制项目预算132.6万元,已投入24.56万元(占比18.52%)[75] - 无螺栓弹条现场扣压力测试仪研制项目预算65.7万元,已投入18.91万元(占比28.78%)[75] - 山地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及部件研究项目预算468.8万元,已投入29.81万元(占比6.36%)[75] - 城市轨道交通中等减振扣件减振效果达8~11dB,开发投入268.5万元[76] - 川藏铁路扣件系统工艺研究投入227.9万元,处于试验阶段[76] - 改进挡肩式大调整量扣件研究投入267.5万元,满足客货共线铁路调整需求[76] - 道岔弹性扣压件研究投入256.3万元,完成全套制造工艺技术开发[76] - 弹性支承块式轨道部件研究投入373.8万元,开发新型无砟轨道结构[76] - 聚氨酯弹性垫板应用技术研究投入893.2万元,实现稳定批量生产[76] - 弹条用弹簧钢性能与工艺研究投入649.7万元,优化弹条制造工艺[77] - 螺旋道钉成型工艺开发投入171.3万元,完成搓丝成型工艺[77] - 扣件防松性能研究投入253.2万元,解决螺旋道钉松退机理[77] - 弹条用弹簧钢疲劳特性研究投入271.7万元,提高弹条产品质量[77] - 定尺视觉计数系统开发达成计数误差率在千分之一(0.1%)之内[79] - 重载铁路用微孔橡胶垫板生产工艺优化项目投入150万元,本期投入27.31万元,累计投入133.09万元[79] - IIIc型预应力混凝土弹性轨枕用弹性垫层产品开发项目投入180万元,本期投入11.92万元,累计投入162.95万元[79] - 橡胶垫板耐候老化性能指标优化研究投入100万元,本期投入13.34万元,累计投入63.43万元[79] - 橡胶与不锈钢板粘合强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投入50万元,本期投入4.35万元,累计投入59.98万元[79] - 调湿工艺对尼龙制品性能影响研究投入200万元,本期投入35.64万元,累计投入172.22万元[80] - WJ8-20铁垫板下调高垫板加工工艺研究投入60万元,本期投入8.45万元,累计投入64.23万元[80] - WJ8-B弹性垫板尺寸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投入100万元,本期投入7.89万元,累计投入70.7万元[80] - 铁路扣件系统非金属零部件长期性能变化研究投入450万元,本期投入42.55万元,累计投入210.46万元[80] - 普速铁路小曲线半径垫板设计选型及性能研究投入200万元,本期投入15.89万元,累计投入101.81万元[80] - 石墨烯基高速铁路用橡胶垫板研发项目预算100万元,本期投入9.16万元,累计投入44.47万元[81] - 钢轨道岔用橡胶垫板开发项目预算50万元,本期投入15.64万元,累计投入76.42万元[81] - 橡胶套靴尺寸稳定性研究项目预算50万元,本期投入4.26万元,累计投入6.7万元[81] - GD-I型扣件产品开发项目预算60万元,本期投入9.46万元,累计投入9.46万元[81] - 可滑动扣件及大阻力扣件开发项目预算80万元,本期投入9.84万元,累计投入9.84万元[81] - 铁路隧道阻燃型防水板PE/EVA复合树脂颗粒开发项目预算150万元,本期投入15.14万元,累计投入15.14万元[81] - 轨距块产品尺寸稳定性研究项目预算300万元,本期投入19.31万元,累计投入19.31万元[82] - Moldflow在铁路扣件注塑零部件应用研究项目预算200万元,本期投入1.54万元,累计投入1.54万元[82] - 自粘式EVA防水板研发项目预算100万元,本期投入58.12万元,累计投入90.11万元[82] - 合成轨枕一体化成型设备改造项目预算500万元,本期投入17.68万元,累计投入19.81万元[82] - 嵌缝密封条研究项目投入362.00万元,完成度11.55%[84] - 复合助剂生产改进项目投入110.00万元,完成度13.23%[84] - 喷涂橡胶沥青配方优化项目投入100.00万元,完成度37.96%[84] - 聚氨酯弹性体快固化项目投入75.00万元,完成度12.97%[84] - 橡胶止水带配方优化项目投入83.00万元,完成度44.63%[84] 研发团队与人力资源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1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1.92%[8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509.07万元,平均薪酬13.47万元[87] - 研发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5人占比22.32%,本科学历38人占比33.93%[87] - 研发人员年龄30-39岁占比最高达58.04%(65人)[87] 业务与产品技术 - 公司高铁扣件系统满足时速250至350公里高速铁路运营条件[28][29] - 高铁扣件系统通过高弹性垫板和高振幅弹条技术实现列车高速平稳运行[28] - 重载扣件系统支持最大轴重25至30吨的重载铁路运营[30][31] - 重载扣件采用大扣压力弹条设计抵抗大横向荷载避免脱轨事故[30] - 高铁特殊调整扣件提供钢轨高低和左右位置大调整量应对路基沉降[32][33] - 预应力钢丝及锚固板采用φ10.00mm螺旋肋钢丝实现精准张拉控制[35] - 智能测力桥梁支座应用于港珠澳跨海特大桥等国家重点项目[38] - 轨道板用复合掺合料用于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混凝土预制构件[39] - 公司掌握高铁扣件核心技术包括轨道扣件设计制造技术如高铁扣件系统技术高铁特殊调整扣件系统技术重载扣件系统技术[52] 经营模式与供应链 - 公司研发模式为自主研发聚焦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工艺研究三个方向[49] - 公司采取投标按订单组织生产和采购的经营模式[42] - 公司通过参与招投标获取订单中标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43] - 公司为其他扣件系统集成商提供尼龙件塑料件橡胶件等非金属配件[44] - 公司按照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并根据销售订单编制生产计划[45] - 公司采购分为扣件配件采购及一般原材料和办公用品采购[46] - 公司扣件配件供应商须通过中铁检验认证中心认证并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47] - 公司确保重要物资供应商不少于3家一般类物资不少于2家供应商[48] - 公司部分非核心产品采取授权转让模式从技术持有方获得授权许可[51]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 - 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114,880.00万元[1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发生关联交易金额为27,807.87万元[160] - 公司承诺避免与持股5%以上股东进行非必要关联交易[157] - 关联交易需遵循公平公开原则并履行法定程序[157] - 技术授权协议承诺不扩大授权对象范围[158
铁科轨道(688569)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31,638,313.94元,同比增长0.7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8,164.28元,同比增长79.8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26,997.64元,同比增长33.09%[6] - 营业总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0.7%[23] - 营业利润1407.17万元,同比下降11.2%[23]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865.61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6067.19万元增长13.2%[26] - 净利润为1163.67万元,同比下降10.8%[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82万元,少数股东损益为620.85万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0.0258元/股,同比增长35.08%[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58元/股,较去年同期0.0191元增长35.1%[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5%,同比减少0.06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4.08%,同比增加7.49个百分点[8] - 研发费用从861.49万元增至1853.87万元,增长115.19%[15] - 财务费用从81.30万元转为-375.67万元,下降562.09%[15] - 研发费用1853.87万元,同比增长115.2%[23] - 财务费用为-375.67万元,同比转负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23] - 营业成本为4837.26万元,同比增长23.0%[26]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至1611.05万元,同比增幅达130.6%[26] - 财务费用为-373.78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378.70万元超过利息支出[26] - 应付职工薪酬从1926.13万元增至2592.80万元,增长34.61%[1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23.6%,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2090.64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583.86万元[2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860,219.50元,同比下降185.99%[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5449.51万元转为-4686.02万元,下降185.99%[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由正转负,2021年第一季度为-4686.02万元,而2020年同期为5449.51万元[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25.8%,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2.11亿元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1.56亿元[2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长59.9%,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9155.41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1.46亿元[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0.96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1259.04万元恶化56.5%[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51亿元[2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18.9%,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1.36亿元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1.10亿元[31]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168.1%,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7951.64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13亿元[3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2,947,524,077.30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84,565,834.9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25%[6] - 货币资金从10.65亿元降至9.94亿元[17] - 存货从3.76亿元增至4.31亿元[17] - 合并负债总额为46.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9.39亿元下降4.9%[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1.85亿元,较期初21.79亿元增长0.2%[19] - 货币资金余额9.02亿元,较期初9.42亿元下降4.2%[20] - 应收账款余额3.49亿元,较期初3.96亿元下降11.9%[20] - 存货余额2.90亿元,较期初2.56亿元增长13.2%[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3亿元,较期初的10.39亿元减少6.4%[3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0亿元,较期初的9.26亿元减少3.9%[32] - 公司货币资金保持稳定,2021年1月1日为10.65亿元,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34] - 公司总资产为29.599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资产合计24.542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资产合计5.087亿元人民币[35] - 公司货币资金为9.425亿元人民币,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06亿元人民币[38] - 公司应收账款为3.963亿元人民币,应收票据为4143.18万元人民币[38] - 公司存货为2.562亿元人民币,其他流动资产为399.90万元人民币[38] - 公司总负债为4.966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负债合计4.911亿元人民币[36] - 公司应付账款为3.426亿元人民币,应付票据为2645.75万元人民币[3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7.2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4.46万元人民币[36]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1.791亿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为2.868亿元人民币[36] 特定资产和负债项目变化 - 应收款项融资从1910.08万元增至3405.52万元,增长78.29%[14] - 预付款项从1554.41万元增至3276.82万元,增长110.81%[14] - 应付票据从2645.75万元降至114.26万元,下降95.68%[14][15] - 公司使用权资产增加258.21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执行新租赁准则[35][37][38] - 公司固定资产为1.934亿元人民币,在建工程为1.182亿元人民币[35] 非经常性损益及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193,419.92元及金融资产收益1,692,263.84元[9] - 投资收益从7.36万元增至149.03万元,增长1923.77%[15]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781.34万元,去年同期为-390.84万元[23]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927.63万元,去年同期为-325.50万元[26] - 母公司层面净利润为-378.48万元,较去年同期-670.11万元改善43.5%[26]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追溯调整年初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和未分配利润项目[41] - 未分配利润从554,005,107.59元调整为553,980,650.03元,减少24,457.56元[41] - 所有者权益从2,009,002,558.62元调整为2,008,978,101.06元,减少24,457.56元[41]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从2,420,112,181.95元增至2,422,694,244.75元,增加2,582,062.80元[41] - 盈余公积保持89,484,941.90元未发生变动[41] - 公司未对2021年前期比较数据进行新租赁准则追溯调整[42] - 本季度报告未涉及审计报告事项[42]
铁科轨道(688569)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3-29 16:00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2.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23] -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2,944.65万元,净利润20,374.1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931.54万元[108] - 2020年营业收入为12.294亿元,同比下降2.79%[140][141] - 净利润为2.037亿元,同比增长7.03%[14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增长2.87%[140]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总营业成本为8.0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149] - 主营业务成本为7.962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98.7%[149] - 轨道扣件成本为4.886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60.57%,同比下降2.54%[149] - 预应力钢丝及锚固板成本为6586.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4%[149] - 铁路桥梁支座成本为1.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0.08%[14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5.58%至4761.94万元[14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7.62%至75.18万元[141]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9,279.05%[23][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9279.05%至2.55亿元[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15亿元[1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533.60%至9.506亿元[1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78%[23] - 总资产为29.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2%[23]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0.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12%[163] - 短期借款清零,减少7000万元人民币[1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50,682,739.72元,全部为结构性存款[168][170] 盈利能力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5元/股,同比下降7.61%[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79元/股,同比下降14.13%[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72%,同比减少5.85个百分点[27] - 主营业务毛利率34.65%,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145] - 轨道扣件产品收入8.177亿元,毛利率40.24%[145] 利润分配和分红 - 公司2020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722,998,677.11元,其中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554,005,107.59元[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总股本210,666,700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5,280,004.00元[5] - 2020年公司合计现金分红46,346,674.00元(含三季度已分配21,066,670.0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1.04%[5] - 公司2020年度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6,346,674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04%[186][188] - 2020年第四季度拟派发现金红利25,280,004元,每10股派发1.20元[186] - 2020年前三季度已实施现金分红21,066,670元,每10股派发1元[186] - 2019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分红比例为0%[188] - 2018年度现金分红45,820,000元,占当年净利润的39.58%[188] - 公司总股本为210,666,700股[186] - 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9,315,433.29元[188] 业务和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铁扣件为核心的工务工程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覆盖轨道桥梁隧道领域[35] - 高铁扣件产品包括弹条Ⅳ型弹条Ⅴ型WJ-7型WJ-8型等型号满足速度250-350km/h运营条件[39] - 重载扣件产品包括弹条Ⅵ型弹条Ⅶ型WJ-12型等型号满足最大轴重25-30吨运营条件[40] - 预应力钢丝及锚固板按固定比例每根钢丝配套两个锚固板应用于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42] - 铁路桥梁支座包括普通支座和智能测力支座后者实现实时监测纵向和水平力[45] - 工程材料包括轨道板用复合掺合料和粘度改性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46] - 粘度改性材料具有高流动性高粘聚性低收缩性特点用于自密实混凝土工程[46] - 高铁特殊调整扣件适用于WJ-7型和WJ-8型扣件系统用于线路特殊地段修复[39] - 普铁扣件用于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线路中按普铁标准建设的路段[41] - 公司业务定位聚焦高铁工务工程领域,仅提供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用预应力钢丝及锚固板[69] 研发投入和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5%,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27] -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5835.17万元,同比下降2.58%[8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5%,同比微增0.21个百分点[84] -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为0%,无资本化支出[84][85]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41,505.70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5,835.17万元,费用化金额为9,251.41万元[97] - 研发人员数量为10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0.90%,较上期95人增长12.63%[9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269.86万元,平均薪酬21.21万元,较上期22.69万元下降6.52%[99]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18.70%,本科学历占比33.64%[99] - 研发人员107名,占员工总数20.90%,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3人占比8.40%[103] 研发项目和进展 - 全年新增专利申请3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14项)[82] - 累计拥有专利144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120项/软著2项)[82] - 人造道砟技术项目累计投入643万元,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86] - 3D打印辙叉制造项目累计投入395.1万元,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86] - 超低刚度无砟轨道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75.1万元,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86] - 环保脱模剂项目累计投入46.4万元,预计总投资80万元[86] - 粉末渗锌技术项目累计投入42.3万元,预计总投资85万元[86] - 新一代高速铁路扣件系统研发投入8000万元,累计投入540.07万元,进度达6.8%[10] - 废弃扣件高分子部件环保再生利用技术研究投入4000万元,累计投入313.83万元,进度达7.8%[12] - 装配式弹性道床成套技术研究投入1652万元,累计投入607.7万元,进度达36.8%[9] - 玄武岩纤维在高分子材料扣件部件中的应用投入1500万元,累计投入106.5万元,进度达7.1%[11] - 弹条热处理用新型水基淬火液研制投入300万元,累计投入148.15万元,进度达49.4%[13] - 弹条裂纹形成机理研究投入290万元,累计投入101.56万元,进度达35.0%[21] - 预应力螺旋肋钢丝五道拉拔工艺研究投入290万元,累计投入160.54万元,进度达55.4%[23] -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尼龙塑料件耐候性研究投入100万元,累计投入53.16万元,进度达53.2%[29] - 铁路隧道防排水板PE/EVA复合树脂颗粒开发投入300万元,累计投入67.06万元,进度达22.4%[30] - 铁路隧道防护门用SMC片材和防火隔热材料研究投入250万元,累计投入40.44万元,进度达16.2%[31] - 重载铁路用微孔橡胶垫板生产工艺优化项目投入150万元,累计投入60.11万元,完成度40.07%[92] - 高铁GT-2型传感器弹性垫板和轨下垫板开发项目投入30万元,累计投入45.75万元,完成度152.5%[92] - IIIc型预应力混凝土弹性轨枕用弹性垫层开发项目投入160万元,累计投入151.03万元,完成度94.39%[92] - 橡胶垫板耐候老化性能研究项目投入100万元,累计投入63.53万元,完成度63.53%[92] - 铁路扣件系统非金属零部件长期性能研究项目投入450万元,累计投入167.91万元,完成度37.31%[93] - 铁路隧道防排水用防水板和防排水板项目投入120万元,累计投入339.87万元,完成度283.23%[94] - 弹性铁垫板刚度设计研究项目投入92万元,累计投入178.3万元,完成度193.8%[94] -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一体成型工艺研究项目投入93.5万元,累计投入33.38万元,完成度35.7%[94] - 铁路桥梁聚氨酯复合材料人行道项目投入97万元,累计投入13.33万元,完成度13.74%[94] - 橡胶套靴尺寸稳定性研究项目投入50万元,累计投入2.44万元,完成度4.88%[94] - 阻燃型橡胶沥青防水材料研发项目投入150.00万元,累计投入201.56万元[97] - 铁路隧道橡胶及钢边止水带研发项目投入79.40万元,累计投入123.75万元[96] - 铁路混凝土桥梁弹性体梁端防水装置研发投入79.00万元,累计投入69.96万元[97] - 自粘式EVA防水板研发项目投入100.00万元,累计投入31.98万元[95] - 合成轨枕一体化成型设备改造项目投入500.00万元,累计投入2.13万元[95] - 高铁扣件系统用橡胶垫板项目投入100.00万元,累计投入48.19万元[96] 核心技术 - 公司掌握高铁扣件设计核心技术,包括高铁扣件系统技术、特殊调整扣件系统技术和重载扣件系统技术[74] - 公司拥有轨道扣件制造核心技术,涵盖弹条制造、尼龙塑料件制造和橡胶件制造技术[74][75][77] - 公司为国内唯一高铁特殊调整扣件系统供应商[104][108] - 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高铁特殊调整扣件技术的系统集成商,市场份额100%[70] - 核心技术源自铁科院集团非独家授权,存在被授权给5家国内竞争对手的风险[117] - 高铁扣件技术授权期限50年[122] 市场表现和订单 - 2020年高铁扣件和重载扣件产品中标353.36万套,中标金额74174.87万元[70] -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用预应力钢丝类产品中标6000吨,中标金额6970.70万元[70] - 高铁特殊调整扣件产品收入1284.87万元,较2019年增长2.93倍[70] - 2020年新签合同总额171,960.61万元,截至年底在手订单未履行金额202,766.13万元[108]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标减振扣件产品合同金额3,246.35万元[109] - 雅万高铁采用国内高铁扣件标准,全线产品由公司供货[62] 行业和竞争 - 公司作为扣件系统集成商需通过中铁检验认证中心认证[54] - 行业需符合国家铁路局技术标准准入门槛[63] - 公司拥有有效CRCC证书50张,认证覆盖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等多种扣件系统[64][65] - CRCC产品认证有效期5年[120] - 公司轨道扣件业务可比公司包括Vossloh、安徽巢湖、晋亿实业等六家集成商[66] - 公司参与高铁及重载扣件技术研发,与铁科院集团铁建所共有高铁特殊调整扣件及重载扣件技术[67] 生产和运营模式 - 生产模式以销定产并配备安全库存[51] - 销售通过招投标获取铁路建设单位订单[50] - 采购分为扣件配件及一般原材料/办公用品两类[53] - 研发聚焦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和工艺研究三个方向[56] - 弹条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成型及尺寸自动化在线检测[114] 子公司和投资 - 对子公司投资从2019年150,096,698.00元增至2020年338,786,085.57元,增长125.7%[168] - 对联营企业投资从2019年38,190,239.59元增至2020年40,774,537.13元,增长6.8%[168] - 控股子公司河北铁科翼辰净利润为9,080.98万元[171] - 控股子公司铁科腾跃科技净利润为2,026.47万元[171] - 全资子公司铁科(天津)科技净亏损69.81万元[171] - 参股公司上铁芜湖轨道板净利润为1,289.18万元[171] - 铁科翼辰新建厂房预计2021年10月投入使用[12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42.63%[12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总计5.2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42.63%[151][153] - 关联销售金额60593.89万元占营业收入49.29%[13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总计3.077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32.26%[155][157] - 关联采购金额1365.87万元占采购总额1.43%[131]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212.31万元人民币[30] - 税收优惠影响额2570.60万元占利润总额11.05%[130] 资产和负债细节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2478.60万元占流动资产25.46%[132] - 存货账面价值37641.91万元占流动资产15.34%[133] - 受限货币资金总计2418.59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和保函保证金[16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铁科院集团持股比例37.5%[136] - 员工总数512人,其中核心技术团队具备铁科院集团科研背景[103] - 公司法定代表人韩自力[17] -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远庆,证券事务代表许熙梦,联系电话010-51529198[18] 行业前景和规划 - 公司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240.3公里,同比增长20.1%[62] -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7545.5公里,车站4660座[62] - 高铁建设2035年规划目标为7万公里左右[61] - 国家规划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174] - 国家规划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174] 募投项目和未来计划 - 科创板IPO募投项目进展:天津年产1800万件高铁设备项目完成主体结构验收[115] - 北京研发中心项目完成部分基建工程及标准研发设备采购[115] - 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800万件高铁设备及配件项目[178] 股东承诺和减持安排 - 实际控制人国铁集团承诺自股票上市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90]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19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低于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92] - 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92][194] -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92][194] - 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92][194] - 涉嫌证券违法被立案调查期间及处罚后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192][194] - 违反交易所规则被公开谴责后3个月内不减持股份[192][194] - 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94] - 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所有并承担法律责任[192][194] - 减持计划需提前15个交易日(集中竞价)或3个交易日(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披露[192][194]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96] 股价稳定和回购承诺 - 公司股票上市后3年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触发增持义务[196][198]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范围为最近年度现金股利20%至40%[196] - 控股股东单次或连续12个月增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196]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不低于上年度归母净利润10%或回购数量不低于股本1%[198] - 公司单次或连续12个月回购股份不超过总股本2%[198] - 回购价格不超过前一年度每股净资产120%[198] - 增持或回购计划触发后需在10个交易日内提出具体方案[196][198] - 增持或回购实施期间
铁科轨道(688569)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5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6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1%[6]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564亿元,同比下降7.1%[25] - 2020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131.8万元,同比下降7.3%[26] - 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54.0万元,同比下降11.6%[27]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5804.3万元,同比下降11.4%[26]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47亿元,同比下降17.9%(2019年同期7.363亿元)[29]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下降1.3%(2019年同期2.697亿元)[29] - 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619.7万元,同比下降21.2%(2019年同期8405.1万元)[30] - 2020年第三季度净利润3498.2万元,同比上升11.7%(2019年同期3131.8万元)[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6.925亿元,同比下降7.1%[25] - 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547.5万元,同比下降9.5%[25] - 2020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676.0万元,同比下降19.5%[25]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4.308亿元,同比下降16.8%(2019年同期5.18亿元)[29] - 研发费用前三季度2621.2万元,同比微降0.3%(2019年同期2627.8万元)[2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4.207亿元,同比下降30%(2019年同期6.01亿元)[3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29.4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2.3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4.80%[6]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4.29%[14] - 预付款项增至3869.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1%[14]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724.4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89%[15] - 在建工程增至7550.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70%[15] - 短期借款清零,同比下降100%[15] - 资本公积大幅增加至1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7.40%[15] - 公司总资产从1,814,567,030.14元增长至2,946,003,026.53元,增幅62.3%[21][23] - 流动资产从1,367,178,815.43元增至2,489,605,721.37元,增幅82.1%[21] - 货币资金从143,152,436.55元大幅增至1,236,356,819.13元,增幅763.9%[23] - 应收账款从440,241,580.52元增至476,065,087.50元,增幅8.1%[23] - 存货从245,073,823.49元降至226,317,102.36元,降幅7.7%[23] - 短期借款从70,000,000.元降至0元,降幅100%[21][24] - 应付票据从76,214,669.00元降至29,205,680.40元,降幅61.7%[21] - 实收资本从158,000,000.00元增至210,666,700.00元,增幅33.3%[22][24] - 资本公积从158,833,958.21元增至1,155,361,287.34元,增幅627.2%[22] - 未分配利润从604,366,968.54元增至703,906,684.79元,增幅16.5%[2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8.055亿元增至19.946亿元,增幅147.6%[25]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4.4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4.65%[38] - 短期借款7000万元人民币,占流动负债12.30%[38][39] - 应付账款3.20亿元人民币,占流动负债56.18%[38][3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4.5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至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694.54%[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至9.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4.34%[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933亿元,同比下降1.5%(2019年同期8.053亿元)[3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7.623亿元,同比下降0.9%(2019年同期7.691亿元)[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至1.696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447万元[3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达12.663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11.463亿元[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增至12.776亿元,较期初1.751亿元增长629%[35]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931亿元,同比减少3%[3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27亿元,去年同期为负513万元[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621万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7553万元[35]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2.663亿元,其中吸收投资11.463亿元[36] 非经常性损益及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01.47万元人民币,主要为政府补助154.38万元人民币[8][10] - 2020年第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371.4万元,同比改善60.2%[26] - 信用减值损失前三季度-777.9万元,同比改善50%(2019年同期-1553.5万元)[30] - 合同负债新增22.20万元人民币(因会计准则调整)[38][39][40] - 公司2020年财报按新收入准则编制[44] - 预收款项剔除增值税后重分类为合同负债[44] - 未追溯调整新收入准则及新租赁准则前期数据[45]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投资收益下降至85.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71%[1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5266.67万股,发行价格22.46元/股,总股本增至2.11亿股[16] - 长期股权投资达3819.02万元人民币[38] 财务比率和每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3%,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7] - 基本每股收益0.61元/股,同比下降14.08%[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14%,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7] - 2020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股,同比下降14.1%[28] 期初财务结构 - 货币资金期初余额2.222亿元,应收账款6.242亿元[37] - 存货3.422亿元,应收票据9.237亿元[37] - 流动资产合计13.672亿元,主要由应收账款和存货构成[37] - 固定资产规模为2.10亿元人民币[38] - 在建工程金额为4423.22万元人民币[38] - 无形资产价值1.33亿元人民币[38] - 母公司货币资金1.43亿元人民币[42] - 母公司应收账款4.40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总负债为518,421,140.77元[44] - 所有者权益合计805,511,512.55元[44]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58,000,000.00元[44] - 资本公积为83,978,570.60元[44] - 盈余公积为79,418,959.56元[44] - 未分配利润为484,113,982.39元[44]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1,323,932,653.32元[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