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禾川科技(688320)
icon
搜索文档
禾川科技: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1-6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根据公告内容,禾川科技2025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计3026.80万元,主要涉及信用减值和存货跌价准备[1][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 2025年1-6月公司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合计为人民币3026.80万元[1] - 计提项目包括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两大类[2] 信用减值准备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并结合个别认定法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进行减值测试[2] - 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共计1729.27万元[2] 资产减值准备 - 公司对存货等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时估计其可收回金额[2] -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 - 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额合计1297.53万元[2] 计提依据与合规性 - 计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相关会计政策规定[1] - 计提旨在客观、公允反映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 - 计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规定,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公司财务状况[3]
禾川科技: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7,760,000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23.66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893,401,600元,扣除承销和保荐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37,862,822.64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存储账户余额为人民币3,681.01万元,其中包含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 [3] - 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0,650.0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项目金额78,613.13万元,利息收入净额累计1,581.07万元,实际结余募集资金3,618.01万元 [3]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协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范本无重大差异 [3][5] - 公司于2022年5月24日与子公司浙江菲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华夏银行杭州高新支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用于实施"杭州研究院项目" [5] - 2023年公司聘请国泰海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重新签订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并于2023年8月21日与招商银行衢州龙游绿色专营支行签订监管协议 [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53.17万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78,613.13万元,累计投入进度97.47% [7][9]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暂时闲置节余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内产生理财产品收益20.45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赎回所有理财产品 [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数字化工厂项目、杭州研究院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数字化工厂项目累计投入39,510.55万元,超出承诺投入金额965.43万元 [9][10]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 - 数字化工厂项目2024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报告期内实现效益-3,865.51万元,未达预期原因为订单不足和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 [9] - 杭州研究院项目2024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效益反映在公司整体经济效益中 [9] - 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2024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项目不适用效益核算 [9] 募集资金结余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结余募集资金为人民币3,304.29万元,其中杭州研究院项目节余707.94万元,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节余2,596.39万元 [10] - 结余原因为公司谨慎使用募集资金,合理降低项目总投入,并通过现金管理取得理财收益和存款利息收入 [10] - 公司决定将募投项目予以整体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0]
禾川科技(688320.SH):上半年净亏损3816.23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7 08:07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5.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16.23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 [1]
禾川科技(68832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08: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5.085544亿元,同比增长5.3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16.23万元,同比亏损扩大[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43.52万元,同比亏损扩大[20] - 利润总额为-4701.23万元,同比亏损扩大[20] - 营业收入为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2%[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股,上年同期为-0.19元/股[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1元/股,上年同期为-0.22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1%,同比减少1.31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4%,同比减少2.68个百分点[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16.23万元人民币[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43.52万元人民币[22]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3396.40万元人民币[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0855.44万元同比增长5.32%[8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816.2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743.52万元同比亏损扩大[87] - 营业收入50.85544百万元,同比增长5.32%[1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38%,同比下降5.03个百分点[21] - 研发费用6293.97万元,占营业收入12.38%[90] - 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5.10%,从8,402.61万元降至6,293.97万元[118] - 研发投入总额同比下降25.10%,从8,402.61万元降至6,293.97万元[11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5.03个百分点至12.38%[118] - 营业成本38.99827百万元,同比增长12.53%[151] - 研发费用62.9397百万元,同比下降25.10%[151] - 研发费用为62.9397百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2.38%[1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5.19万元,同比改善[20] - 总资产为20.84830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92711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8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6.8519百万元,主要因应付账款账期调整[145] - 应付账款37.39441百万元,同比增长66.82%,占资产总额17.94%[153] - 境外资产4.71169193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23%[154] - 受限资产总额为1.300338亿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4.5万元为外汇保证金,应收票据1.299888亿元因未终止确认背书及贴现[155]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55268.20万元,应收票据17768.47万元,合计占资产总额36.99%[141] - 应收款项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151.63%[141] -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407.2578百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9.53%[142] 业务线表现:伺服系统产品 - 公司伺服系统产品SV730W多轴一体高阶交流伺服系统体积相较于单轴产品缩减60%[50] - SV730W伺服驱动器整机最小2轴最大4轴采用单芯片多轴控制技术[50] - 伺服驱动器电源配线和通讯线缆减少到1组采用欧规快速端子实现免工具安装[50] - 驱动器调试软件支持多通道示波器和多轴参数调整界面可同时进行四轴操作[50] - SV730W驱动器整机质保服务提升至36个月[50] - 驱动器功率范围从100W至22KW,未来将扩展至55KW[51] - 伺服电机功率覆盖14W至22KW,提供超过76种规格产品[52] - 编码器精度提升至磁编码器21位和光编码器23位,精度达±20角秒[52] - 速度环频率达3.5kHz,编码器精度提升至20bit,并计划推出25bit光编电机[51] - 低压伺服系列支持DC24V和DC48V,功率为100W和200W[52] - 系列驱动器电压等级扩展至AC380V,功率完善至7.5KW[52] - 电机平台结构优化,整体长度缩短10%至20%[52] - 系列产品新增安全功能包括STO、动态制动和堵转保护[52] - 伺服驱动系统过载能力为3.5倍,编码器分辨率达25bit(光编),频率响应大于3kHz[123] - 伺服系统推出730W系列采用一拖四产品方案[90] - 伺服系统性能在转矩精度速度波动率等参数接近国外主流品牌水准[83] - 伺服系统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高[138] 业务线表现:控制器和PLC产品 - 系列PLC控制规模从10点至256点,支持8路高速脉冲输出,频率达200kHz[54] - 中型PAC控制器支持32轴以内运动控制,覆盖多协议如EtherCAT和EtherNET/IP[54] - HCQ3P系列机械控制器最大可带32轴,最小通信周期达500微秒[55] - HCQ5P/HCQ7P/HCQ9P系列控制器最大带轴数256轴,最小通信周期125微秒[55] - IQ700工业控制器采用Intel N100处理器,集成3路千兆以太网口[55] - M200系列PLC支持10路200K高速脉冲和8轴EtherCAT总线[56] - M300/M500系列PLC支持最多64轴控制[56] - HCNXE远程IO模块支持32点数字量输入/输出[56] - HCQX-D4 IO模块提供16点/32点数字量分支器[56] - M系列扩展IO支持100M高速EtherCAT总线[56] - 系列逻辑控制器基本指令执行效率较传统提升3倍[123] - 公司PLC产品在指令速度控制周期等参数达行业平均水平以上[83] - PAC系列运动控制器项目(5号)累计投入1,083.95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050.00万元的103.2%[122] 业务线表现:编码器和芯片技术 - 公司是国内较早实现编码器自主研发生产的企业[39] - 高速高精度磁编码器项目被列为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业项目[39] - 公司自主研发驱动控制一体化SIP芯片集成主控MCU存储运动控制算法和工业实时以太网IP[39] - 磁编码器分辨率最高21位,光编码器分辨率最高23位,精度达±20角秒[104] - 自主工控芯片最高运行主频1GHz,集成实时以太网总线IP,已实现对外销售[104] - 工控芯片最高运行主频达1GHz,同步精度约50纳秒,抖动约20纳秒[61] - 自主研发驱动控制一体化SIP芯片已实现对外销售[99] - 高速高精度编码器技术拥有10项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115] 业务线表现:电机和驱动产品 - 直驱电机最高精度可达±2角秒[58] - 直线电机推力密度高,行程理论上可无限拼接[59][60] - DDR电机内置高分辨率编码器,具高精度和高刚性[59] - 电动滚筒支持多楔带轮、钢制链轮、同步带轮等定制化外管材质[58] - 紧凑型变频器E610体积缩小最高达40%[57] - 变频器整机防护等级达IP54[58] - 标准型变频器项目(编号18)总预算141.45万元,研发投入150万元[124] - 系列伺服电机项目(编号14)总预算918.2万元,其中研发投入950万元[124] - 大功率电机项目(编号17)支持2.5倍扭矩过载,编码器分辨率23bit/25bit,研发投入450万元[124] - 高性能驱动器项目(编号16)研发投入780万元,总预算546.82万元[124] - 高效工业电机项目(编号13)总预算917.66万元,其中研发投入820万元[123] 业务线表现:传感器和视觉系统 - 光电传感器检测范围50至4000毫米,可替换70%传统光电传感器使用场景[60] - 视觉系统支持独立显卡,基于Windows和Linux双平台[61] 业务线表现:数控机床和直线导轨 - 直线导轨行程长度可定制/拼接,涵盖三大系列(HBH/HBS、HMN/HMW、HRH)[61] - 数控机床主轴装置在精加工中保持高转速和高效率[60] - 直线导轨和丝杠研发项目(3号)累计投入858.36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800.00万元的107.3%[121] - 高速电主轴关键技术项目(4号)累计投入867.84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867.00万元的100.1%[122] - 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机项目预算460万元,累计投入251.06万元[125] - 立磨机项目预算160万元,累计投入118.41万元[125] - 双主轴双通道车铣复合机床项目预算259万元,累计投入65.82万元[126] - 五轴联动立式车铣复合机床项目预算260万元,累计投入58.36万元[126] - 模板机新主控系统项目预算420万元,累计投入482.38万元[126] 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 - 研发采用IPD流程分概念计划样机中试发布量产5阶段[79] - 矩阵式研发管理模式结合产品开发与资源支撑部门[82] - 新增授权知识产权17项,累计拥有各类知识产权454项[90]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67项、软件著作权152项[90] - 在研项目34个,累计知识产权454项,报告期新增17项[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454项,其中发明专利累计获得67项[116] - 2025年上半年新增知识产权获得数17项,包括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及软件著作权5项[116] - 伺服系统三环综合矢量控制技术拥有5项发明专利[114] - 底层编译及解释平台技术拥有5项软件著作权[115] - 企业系统技术拥有35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发明专利[115] - 新型伺服控制技术拥有5项发明专利[114] - 高级智能调整算法技术拥有4项软件著作权[114] - 高速总线控制技术拥有2项发明专利[114]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项目(1号)累计投入904.96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681.00万元的132.9%[121] - 多轴型驱动器项目(7号)累计投入549.05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450.00万元的122.0%[122] - 系列多轴一体驱动器项目(10号)累计投入1,421.72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450.00万元的98.1%[122] - 机器人专用控制芯片项目(编号15)总预算781.37万元,其中研发投入1,508万元[124] - 公司开发的花样机一体机项目预算为360万元,累计投入317.22万元[125] - 迭代磁编项目预算60万元,累计投入63.53万元[125] - 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项目预算1320万元,累计投入523.65万元[125] - 无框力矩电机项目预算850万元,累计投入462.5万元[126] - 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项目预算960万元,累计投入162.96万元[127] 研发团队和人员 - 研发人员348名,占公司总人数20.80%[92] - 研发人员348名,占员工总数20.80%[101] - 研发人员数量348人,占公司总人数20.80%[13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791.18万元,平均薪酬13.77万元[130] - 研发人员中本科占比68.68%,硕士研究生占比9.48%[130]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2.24%,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2.24%[130] - 启动"游龙六期"应届生培养计划壮大研发队伍[93] 销售模式和客户行业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占主导[73] - 经销商的信用期根据等级不同在30至180天不等[74] - 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正常订单运费由公司承担[75] - 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锂电池机器人3C电子等行业覆盖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40] - 深耕3C电子、激光、纺织、包装、光伏、锂电池、机器人、物流等行业[109] - 公司深度服务20个以上细分行业,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111] - 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139] 生产模式和供应链 - 公司生产模式为按订单生产(MTO)加按库存生产(MTS)模式[67] - 标准产品主生产计划制定周期为4周加2个月[67] - 定制产品需评估定制难度,部分需研发中心协助开发[68]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芯片设计自主完成,封装测试外包[71] - 公司产品核心部件包括软件算法、CPU控制板、输入输出板、电源板等[70] -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遴选小组,通过多维度评估选取优质供应商[65] - 公司采购计划由制造中心下属生产与物料控制部制定[64] - 公司建有自主化压铸CNC精密加工电子贴装自动组装的深度制造产线[40] - 建有自主压铸、CNC加工、电子贴装、自动组装深度制造产线[106] 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伺服市场国产品牌份额约55%日韩品牌26%欧美品牌19%[84] - 公司2024年国内通用伺服市场占有率约3.2%[84] - 汇川以28.3%市场份额居伺服市场首位西门子9.7%松下7.1%分列二三位[84] - 2024年伺服市场国产品牌占55%份额,汇川以28.3%市场份额居首[146] - 2023年外资品牌在PLC市场占85%份额,国产化在小型PLC领域进展显著[146] - 全球低压电机市场规模为千亿级,国内高效电机(IE3,IE4,IE5)占比仅为21.7%[1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和挑战 - 应收账款账龄增加导致信用减值上升库存老化致资产减值增加[87] - 受光伏行业下行冲击,面临业绩大幅下滑风险[131] - 光伏与锂电客户应收账款账期延长,信用减值损失风险增加[1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和承诺 - 公司承诺加大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以增强竞争力[193] - 公司承诺严格执行利润分配政策并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198] - 公司承诺如违反利润分配政策将向股东道歉并提出补充承诺[198]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或侵占公司利益[196]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违反承诺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197]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管承诺约束职务消费及投资活动[197]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管承诺将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97]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将停止重大资本运作行为[200] - 公司承诺因未履行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200] - 公司承诺对未履行承诺人员停发现金分红及薪酬[200]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将披露原因并道歉[200] - 产品覆盖控制层、驱动层、执行传感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109] - 亮相北京CIMT展、土耳其工业展及杭州人形机器人展[9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半数以上董事均保证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7]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浙江菲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禾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6家境内企业及2家境外企业[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大连川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台钰精机(浙江)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11] - 公司参股公司包括浙江芯盟半导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无锡芯悦微电子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11] - 公司股东包含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晨晨鹰系列基金等机构投资者[11] - 报告期为2025半年度,对比基准为2024半年度[1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182.34万元人民币[24] - 向118名激励对象授予260.2292万股限制性股票[94] - 触摸屏新产品性能较上一代提升50%[90] - HMI产品TP2000系列性能较上一代提升50%[57] - 公司投资衢州龙游禾川浙民投仿生机器人基金,承诺出资5000万元,本期实际投资416.6万元[1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23.93万元,本期购买8500万元并全部出售[160]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2446.15万元,期末增至4075.69万元,变动主因为其他调整增加1629.55万元[
禾川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816.23万元,同比亏损扩大
新浪财经· 2025-08-27 07:5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5.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16.2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919.47万元扩大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1]
禾川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816.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7: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5.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816.23万元 较上年同期净亏损2919.47万元扩大30.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 较上年同期-0.19元/股恶化42.11% [1]
禾川科技股价微跌0.31%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获订单
金融界· 2025-08-26 16:57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51.2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6元,跌幅0.31% [1] - 当日成交量69316手,成交额达3.57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伺服系统、PLC、HMI等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 [1] - 业务涉及仪器仪表、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1]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已推出旋转关节模组、线性执行器等多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1] - 部分核心部件具备量产能力并取得部分订单 [1] - 正积极与主流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洽谈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80.8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5%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3607.5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39% [1]
禾川科技披露人形机器人进展:核心部件具备量产能力,已发布2款本体并获订单
北京商报· 2025-08-26 13:0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将人形机器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 [1] - 已推出旋转关节模组、线性执行器、空心杯电机等多款核心零部件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1] 技术研发进展 - 核心零部件端已布局自主知识产权并获一系列专利授权 [1] - 依托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的控制精度、产品稳定性及成本管控经验 [1] - 部分核心部件具备量产能力 [1] 市场与商业化 - 核心零部件已有订单但规模不大 [1] - 市场开拓中已形成一定销售收入 [1] - 正积极与主流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具体合作因保密暂未披露) [1]
禾川科技:人形机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具备量产能力
第一财经· 2025-08-26 11:28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研发稳步推进中 部分核心零部件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 [1] - 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截至2025年7月底) [1] - 市场客户开拓洽谈中 已形成一定销售收入 [1] 客户合作情况 - 积极与市场主流客户对接洽谈 [1] - 具体合作内容因保密原因暂不便对外披露 [1]
禾川科技: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并取得订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7:55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自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来推出多款核心零部件产品包括旋转关节模组、线性执行器、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及灵巧手 [1] - 公司主营工业自动化产品并在工业控制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1] 技术优势与知识产权 - 公司对人形机器人产品要求的控制精度、产品稳定性及生产成本具有较大优势 [1] - 公司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申请获得一系列专利 [1] 订单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目前已有订单但规模不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