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688316)

搜索文档
青云科技(688316) - 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辞职的公告
2025-05-29 10:16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廖洋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担任公司职务[2][3] - 变动后核心技术人员为黄允松、林源[10] 股权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廖洋间接持有公司0.07%股份[5] 研发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139人,占比38.94%[10] - 公司有完备研发体系和充足后备人员[10] - 公司重视研发,完善体系和机制[11]
智算业务能救「独立云厂商」吗?
雷峰网· 2025-05-28 07:52
智算业务成为独立云厂的新增长点 - 生成式AI的出现让独立云厂看到新希望,智算业务从单纯卖资源拓展至AI全链条 [2] - 2023年初A800机器租赁价七八万/月,后因禁令和AI需求暴涨,A800服务器市价达100-200万/台,H800达200-300万/台 [2] - 优刻得、青云科技、金山云等独立云厂智算业务营收占比显著:优刻得AI相关收入超30%,青云AI算力云占营收20%,智算平台合计或占40%,金山云AI账单收入占公有云34% [11] 智算业务的两大模式 - **智算资源**:轻资产模式为主,如青云通过整合闲置算力(网吧/个人电脑闲置率超50%)并分成 [6] 优刻得自建智算中心(乌兰察布/青浦),机房租用率超90%,客群聚焦中腰部及AI应用公司 [7][8] - **智算平台**:优刻得"孔明"平台服务高校等非租赁需求,青云智算平台毛利率超50%,复用原有云服务积累 [10] 市场动态与挑战 - 算力租赁价格较2023年峰值下降30%-40%,散单为主,国有资本退出小规模智算建设加剧中小厂商压力 [4][14] - 大模型公司退租现象增多,50%备案大模型转向AI应用开发,训练需求集中于大厂和具身机器人行业 [16] - 违约风险高:市价浮动20%即可能触发违约,合同周期从五年缩短至一年,推理需求中80%为长尾散单 [19] 竞争与行业乱象 - 价格战蔓延至软件:硬件厂商"卖硬件送软件"报价仅十几万,远低于云厂130-200万 [15] - 市场混乱:H200期货虚假交易频发,空壳公司骗取闭口合约后消失 [21] - 大厂资本挤压:某保险企业案例中,大厂通过五折折扣和免费试用策略抢夺客户 [15] 独立云厂的差异化策略 - **客户触达**:聚焦中小客户(起售价100万以下),绑定孵化器/园区,快速响应服务需求(青云工单系统直接对接研发) [25] - **技术壁垒**:优化推理性能(硅基流动)、异构算力调度(无问芯穹),提升运维自动化(阿里云有效训练时长占比93%) [26] - **生态合作**:与地方企业/国产芯片商深度绑定,下沉数据治理能力,布局区域化及细分行业 [26][27] 未来展望 - 智算早期阶段留存关键:独立云厂通过概念股红利(如DeepSeek带动股价飙升)、分散化客户趋势及轻资产模式维持牌桌地位 [23][28] - 需平衡重资产投入风险(如服务器成本占80%)与高毛利机会,等待应用爆发窗口 [9][26]
青云科技一季度业绩再恶化:营收骤降37.02%、亏损扩大两倍 持续“失血”陷“缺钱”窘境 大股东接连减持
新浪证券· 2025-05-23 09:53
行业分析 - 2024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241.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132.1亿美元(同比+14.4%,环比+11.3%),PaaS市场规模43.7亿美元(同比+20.3%,环比+12.2%)[1] - 行业复苏态势明显且AI崛起成为增长主要动力,但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厂商集中,中小云厂商在巨头垄断及价格战中难以突围[1] - 2020-2024年为国内云计算市场高歌猛进期,互联网云厂商与电信运营商份额持续提升并主导市场增长[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萎缩:4.29亿元→4.24亿元→3.05亿元→3.36亿元→2.72亿元,5年间近乎腰斩[2]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1.63亿元→-2.83亿元→-2.44亿元→-1.70亿元→-0.96亿元,累计亏损近10亿元[4] - 2025Q1业绩恶化:营收0.47亿元(同比-37.02%),净亏损0.2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01.63%)[4] 经营困境 - 研发费用连续4年下降:2021-2025Q1分别为1.35亿元→1.26亿元→0.84亿元→0.66亿元→0.14亿元[5] - 研发人员数量锐减:2024年底139人(较2023年底-20%,较2021年底-70%),平均薪酬从46.15万元降至43.68万元[5] - 销售/管理费用持续压缩:2024年分别同比-26.89%/-24.85%,2025Q1再降21.51%/15.99%[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企:2022-2025Q1分别为109.16天→73.49天→86.57天→126.96天[7] 资金状况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5年净流出:2021-2025Q1累计失血5.5亿元(2.04亿+1.68亿+1.10亿+0.35亿+0.33亿)[7] - 2025Q1账面资金锐减1亿元至1.39亿元,流动比率0.71,现金比率0.39[7] 股东动态 - 三大股东嘉兴蓝驰、天津蓝驰、横琴昭盛拟减持合计不超过2.5%+2%股份,均为IPO前取得且已解禁[8] - 2025年股价受deepseek概念推动从30元涨至超百元后回落至51.2元/股,股东减持或释放看空信号[8][9]
破发股青云科技3股东拟减持 已8年连亏2021年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5-22 06:02
股东减持计划 - 嘉兴蓝驰、天津蓝驰及横琴昭盛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398,268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5% [1][4] - 嘉兴蓝驰计划减持不超过947,708股(占总股本1.98%),其中集中竞价减持379,083股(0.79%),大宗交易减持568,625股(1.19%)[2] - 天津蓝驰计划减持不超过247,284股(占总股本0.52%),其中集中竞价减持98,914股(0.21%),大宗交易减持148,370股(0.31%)[3] - 横琴昭盛计划减持不超过955,992股(占总股本2%),其中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各减持477,996股(各占1%)[4] - 减持期间均为2025年6月13日至9月12日,股份来源均为IPO前取得 [2][3][4] 股东持股情况 - 嘉兴蓝驰当前持股2,823,134股(占总股本5.91%),天津蓝驰持股736,636股(1.54%),两者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45% [5][6] - 横琴昭盛当前持股2,635,756股(占总股本5.51%)[7] - 上述股份均为IPO前取得,已于2022年3月16日解除限售 [5][7]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下滑18.95%,扣非净利润亏损1.03亿元 [10] - 2023年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0.07%,扣非净利润亏损1.73亿元 [11] - 2020年营业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13.74%,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12] - 2017-2023年持续亏损,累计亏损超12亿元 [10][11][12] 上市及募资情况 - 2021年3月16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63.70元/股,发行1200万股,募资净额6.87亿元,较计划少5.01亿元 [8]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费用5796.23万元,战略配售跟投60万股(3822万元)[9]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8]
青云科技(688316)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5-21 11:50
股东持股情况 - 嘉兴蓝驰、天津蓝驰合计持股3,559,770股,占总股本7.45%[3] - 横琴昭盛持股2,635,756股,占总股本5.51%[3] 过往减持情况 - 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2月12日,嘉兴蓝驰减持758,032股,占比1.59%[10] - 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2月12日,天津蓝驰减持296,678股,占比0.62%[10] - 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2月12日,横琴昭盛减持477,996股,占比1.00%[10] 本次减持计划 - 嘉兴蓝驰本次计划减持不超过947,708股,占比不超过1.98%[12] - 天津蓝驰本次计划减持不超过247,284股,占比不超过0.52%[13] - 横琴昭盛本次计划减持不超过955,992股,占比不超过2%[13] - 本次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13日至2025年9月12日[12][13] 减持承诺与条件 - 嘉兴蓝驰、天津蓝驰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不超100%[14][15] - 横琴昭盛上市12个月内锁定股份,锁定期满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100%[17][18] - 减持条件为股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且运营正常,不构成重大干扰[15][18] -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18] 减持规则与不确定性 - 集中竞价减持提前15日公告,结束后2日公告;其他方式提前3日公告[15][19] - 减持期限为公告后六个月,期满继续减持需再公告[16][19] - 本次拟减持与此前承诺一致[20] - 公司不属于特定减持情况,控股股东无减持首发前股份[20] - 减持计划存在数量、时间、价格及完成的不确定性[21] 股本变更情况 - 2024年8月6日公司总股本由47,785,987股变更为47,791,284股[10] - 2024年11月7日由47,791,284股变更为47,799,688股[10]
青云科技:股东嘉兴蓝驰、天津蓝驰及横琴昭盛拟合计减持不超5%股份
快讯· 2025-05-21 11:3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嘉兴蓝驰和天津蓝驰计划减持不超过11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0% [1] - 股东横琴昭盛计划减持不超过9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1]
青云科技: 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3:00
股东会召开情况 - 股东会于2025年5月19日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6号院9号楼11层公司会议室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人数为56人,持有表决权数量11,972,736股,占公司表决权总数的25.0477%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由董事长黄允松主持 [1] 议案审议情况 - 所有议案均获得通过,无被否决议案 [1] - 主要议案表决情况: - 普通股股东对各项议案的同意比例均超过99.77%,最高达99.8311% [1][2][3] - 反对票比例最高为0.1682%,弃权票比例最高为0.1022% [2][3] - 涉及5%以下股东表决的议案中,同意比例最低为75.6796% [2] 律师见证情况 - 律师郎艳飞、邵森琢确认股东会召集程序、表决程序及结果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4] - 本次股东会的表决结果被认定为合法有效 [4]
青云科技: 关于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19 13:00
股东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本次股东会由公司董事会召集,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4] - 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28日通过上交所信息披露平台及合规媒体公告,提前20日披露召开时间、地点及审议事项 [4]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19日在北京公司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交易时段9:15-15:00 [4] 参会人员构成 - 现场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7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1,881,143股(占总股本24.8561%),网络投票股东49名代表91,593股(占0.1916%) [6]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管及见证律师,股东资格经核查符合法规要求 [6] 审议议案内容 - 共审议11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董事/监事薪酬方案等 [7] - 特别议案9(取消监事会并修订章程)和11(为子公司授信担保)获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 [9] - 议案6(利润分配)、7(董事薪酬)、11涉及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7关联股东已回避表决 [8] 表决结果有效性 - 现场与网络投票合并统计,特别议案通过率达标,普通议案获过半数支持 [9] - 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结果合法有效 [9]
青云科技(688316) - 关于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法律意见书
2025-05-19 12:15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关于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 法律意见书 北京市朝阳区金和东路 20 号院正大中心 2 号楼 19-25 层 2025 年 5 月 法律意见书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关于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致: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执 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本所接受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的委托,就公司召开 2024 年年度股东会(以下简称"本次股东会")的 有关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 (以下简称"《股东会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下 简称"中国法律法规",仅为本法律意见书之目的,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 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出具本法律意见书。 本所及本所律师根据《证券法》《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 ...
青云科技(688316) - 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19 12:15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19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地点在北京朝阳区[2] - 出席股东和代理人56人,所持表决权占25.0477%[2] - 董事11人出席9人,监事3人全出席,董秘出席[4] 议案表决 - 《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同意票比例99.8311%[5]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同意票比例99.7718%[6] - 《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同意票比例99.7801%[6] - 《2025年度董事薪酬方案》同意票比例68.8622%[11] - 《2025年度监事薪酬方案》同意票比例99.7617%[8] - 《为子公司申请授信提供担保》同意票比例75.8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