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微至(688211)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微至(688211) - 中科微至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9 10:07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2亿元[3]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订单合同金额约35.51亿元,同比增31.81%[3] 研发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376.67万元,占比6.3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人员468人,占比28.9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发明专利69项等[5] 公司治理 - 2025年上半年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4次、监事会3次[9] - 2025年8月修订章程,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10] 市场合作与布局 - 与中通、顺丰等国内外客户合作[2][3] - 在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区设销售和售后机构[2]
中科微至(688211) - 中科微至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9 10:07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3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90.20元,募集资金总额29.766亿元,净额27.4855766134亿元,超募资金14.0912858934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5.3525801492亿元[2] - 报告期末募投项目累计使用金额23.1826735106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合计1.4975801492亿元[6] 现金管理情况 - 公司使用部分超募及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30日余额3.855亿元[7] - 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结构性存款及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大额存单有不同到期日和预计年化收益率[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5.125亿元,获收益1609.817983万元[14] - 公司拟使用不超6亿元超募及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4] 募投项目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公司不存在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等情况[11][12][15][16] - 2025年4 - 5月,公司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内部投资结构[19] - 2025年投入募集资金859.162495万元,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25] - 智能装备制造中心等项目截至期末有不同投入进度[25][30][32] 海外市场情况 - 公司已在东南亚、欧洲、美洲等10余个国家租赁办公场所,合计租赁面积2570余平,拥有海外销售人员74余人[32] 研发情况 - 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项目已完成部分产品研发和批量销售及主要产品优化升级[31] - 公司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需结合未来发展战略等合理配置研发资源[31]
中科微至(68821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0: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10.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0%[1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248.08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盈利452.75万元人民币[1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81.6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95%[18][21] - 毛利率同比下降2.36个百分点[20]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5.17个百分点[20]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554.37万元人民币[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36%,同比增加0.34个百分点[19] - 工资薪酬同比增加2150.50万元人民币[20]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251.08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474.65万元和金融资产损益1768.90万元[23][24]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376.67万元,同比下降21.16%[79] - 研发投入总额为6376.67万元,同比下降21.16%[7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6%,同比上升0.34个百分点[79] - 公司营业总收入100,204.52万元,同比下降25.40%[106] - 主营业务毛利率18.94%,较去年同期下降[101] - 销售费用增加12.7%,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增长724.19万元[108] - 管理费用增加20.09%,主要因管理人员薪酬增长1,841.76万元[108] - 研发费用减少21.16%,主要因测试成本降低957.65万元[10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81.66万元,同比减少9,653.97万元[10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63.86万元,同比增加10,813.23万元[109] - 公司营业收入从13.4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0.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192] - 公司净利润由盈利452.75万元人民币转为亏损6,248.09万元人民币[192] - 公司营业成本从10.51亿元人民币降至8.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192] - 研发费用从8,087.92万元人民币降至6,376.67万元人民币,下降21.1%[192] - 信用减值损失从盈利305.86万元人民币转为亏损2,248.51万元人民币[192]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4元/股降至-0.49元/股[193] - 母公司层面净利润从盈利1,758.65万元人民币转为亏损3,380.19万元人民币[1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3.0%至5681.66万元(2025年半年度)[19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9.4%至14.26亿元(2025年半年度)[19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01.3%至10.47亿元(2025年半年度)[1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60.2%至1.76亿元(2025年半年度)[19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7.1%至6.86亿元(2025年半年度)[19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2.73亿元(2025年半年度)[199]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05.0%至3.95亿元(2025年半年度)[200]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92.2%至-3380.19万元(2025年半年度)[195]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下降6.8%至1.75亿元(合并层面2025年半年度)[196] - 母公司支付各项税费同比增长326.7%至2569.83万元(2025年半年度)[199] 业务表现与产品技术 - 交叉带分拣机分拣准确率≥99.99%[30] - 窄带分拣机机械安全设计系数预留3倍以上富裕量[30] - 直线分拣机分拣效率最高达10,800件/小时[31] - 摆轮分拣机动态负载最高达80kg/㎡[31] - 单件分离系统小件最高分离效率达10,000pcs/h[31] - 托盘四向穿梭车定位精度≤±2mm[35] - 料箱四向穿梭车直行速度和横行速度最快达5m/s和2m/s[35] - 叉车式AMR定位精度稳定控制在±10mm以内[36] - 叉车式AMR额定负载1,400–3,000kg[36] - 10K单件分离系统采用伺服系统控制节能且增强稳定性[32] - 电动辊筒产品年产量可达3至5万根[37] - 皮带输送机用大功率油浸式辊筒动态持续负载达60kg/㎡[37] - 机器视觉产品覆盖200万至2000万像素面阵相机及4K/8K线阵相机[38] - 机场货站托盘货处理效率达7.2吨/小时[41] - 小件包解决方案处理效率达1800件/小时[41] - 行李自动化系统最快输送速度达10m/s[41] - 智能旅检回筐系统人包绑定率达100%[41] - 电动辊筒产品线实现系列化定型与批量化生产[37] - 视觉系统实现六面读码及DWS五面/六面读码应用[39] - 高速摆轮分拣效率最高可达10,000件/小时[65] - 自动分离排序系统分离效率最高可达10,000件/小时[65] - 条形码/二维码识别算法准确率达到99%以上[66] - 包裹视觉检测技术整体准确率可达99%以上[66] - OCR识别技术准确率可达99%[66] - 基于8K线阵图像传感器的条码识别系统在物品运动速度≥4.5米/秒条件下实现最大线扫频率35KHz[67] - 千万像素感知图像单次识别时间≤150ms[67] - 物流货品条码/二维码自动全向识别准确率大于99%[67] - 3D动态体积测量技术实现±5mm高精度实时测量[67] - 静态体积测量技术测量精度可达±10mm,最高精度达±5mm[67] - 无线供电系统采用非接触式磁场耦合供电,保证高效率传输[67] - 伺服型电机驱控一体化系统采用高速DSP+ARM双核控制[67] - 机场智能ICS分拣系统行李处理速度最快可达10米/秒[69] - 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模块化架构,支持以太网/CAN/RS485/漏波等多类型通信媒介[68] - 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并实现预警式检修[68] - 仓储配送一体化技术通过WMS/WCS/MES系统提升库存周转率和出入库效率[68] - 四向穿梭车采用超薄车体设计实现更高密度存储[68] - 智能云监控技术(CloudMonitor)实现全球部署设备的集中式统一监控[69] - 机械臂视觉无序抓取技术支持静态堆积与动态传送带场景的3D识别抓取[69] - 高速堆垛机采用双电机/三电机同步驱动实现超高加速精确定位[69] - 料箱穿梭车采用全伺服驱动与激光光电定位确保快速精准操作[69] -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集成三维仿真与BIM技术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69] - 托盘穿梭车采用锂离子超级电容供电,续航比传统电容提高10倍,可保证24小时连续运行[70] - 托盘穿梭车行走定位精度达±2mm,车体厚度最薄为125mm[70] - 仓储机器人导航精度达±1cm[70] - 公司核心技术涉及多项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软件著作权,例如"一种补码方法、补码装置及分拣系统"等发明专利[70] - 工业物联网性能通用边缘计算技术已进入产业应用阶段[70] - 支撑智慧物流综合集成的关键设备单机技术已实现产业应用[70] - 基于大分辨率图像的条形码/二维码高精度识别算法技术已投入产业应用[71] - 公司开发了基于图像处理的QR码识别方法、一维条码识别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71] - 技术成果包括"一种可见-红外双通摄像机"和"光调制热成像焦平面阵列的制作方法"等发明专利[71] - 公司拥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如"一种防皮带跑偏的机构"和"一种抬升设备"等[71] - 公司拥有超过3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涵盖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定位及目标检测技术[72] - 核心技术包括基于DaVinci技术的一维条码识别方法和基于多核DSP的条码识别方法[72] - 公司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包裹自动分拣方法和基于DeepLabv3+的皮带边缘线检测方法[72] - 公司拥有基于RGBD相机的单件分离包裹实时位置检测方法专利[72] - 公司掌握基于散斑编码结构光的3D包裹体积测量技术[72] - 公司开发了基于OCR技术的包裹表面信息提取系统[72] - 公司拥有快递包裹分拣信息识别系统和3D相机大扇角激光器装置[72] - 公司掌握伺服型电机驱控一体化技术,包括外转子伺服电滚筒和内转子伺服电滚筒[72] - 公司专利涵盖图像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以及基于FPGA的RS485接口信号处理技术[72] - 公司技术主要应用于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领域,处于产业应用阶段[72]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77]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外观设计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38项,知识产权申请总数402项[77] - 无线供电技术相关专利涵盖物流分拣系统及控制方法,处于产业应用阶段[73] - 伺服电滚筒技术拥有实用新型专利(如外转子/内转子伺服电滚筒),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73] - 基于模块化分布式架构的电气控制系统技术拥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3] - 远程故障诊断技术通过物流自动分拣远程诊断系统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应用[73] - 仓储配送一体化技术涵盖WMS、MCS、TMS、OMS等系统软件著作权,部分处于测试阶段[73] - 机械臂视觉无序抓取技术拥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包裹自动分拣发明专利,处于产业应用及测试阶段[73] - 面向高密度立体仓储的核心设备技术包含堆垛机防坠落机构发明专利及四向穿梭车实用新型专利[73] - 直线分拣机侧面供包模式效率达到4000件/小时[83] - 常规弯道结构优化后噪声同比降低2dB[83] - 300窄带分拣机可处理长度300mm以内的小件包裹[83] - NC500直线分拣机可分拣30g~10kg超轻件及异形件包裹[83] - 多楔带居中机损坏率明显降低,有效减少人工投入[83] - 跨平台系统性能优化,工控机资源占用减少[84] - 并列式一车双带分拣机满足电商波次高效率分拣需求[83][84] - 500直线分拣机可适配端部和侧面两种供包模式[83] - 156/200窄带分拣机通过结构优化降低对场地空间要求[83] - 跨平台系统部署多个场地,提高生产环境安全性[84] - OCR三段码识别系统提升快递运单分拣效率,采用感存算处理器平台支持深度学习算法部署[85] - 基于感存算一体光电融合芯片的智能相机位置检测系统支持全类型包裹检测,覆盖工业复杂场景[85] - 3D测量系统自动检测包裹长宽高信息并传输给分拣系统,支持各种形状和材质包裹[85] - 新能源锂电划痕检测系统自动检出锂电池表面划痕,剔除不良品保障质量[85][86] - 高速单件分离线体速度提升至2.5m/s,提高运行效率[86] - 快运单件分离负载能力提高至80kg,扩大适用场地范围[86] - 叠件分离噪音优化后符合国内外客户要求,网点效率达8500件/小时[86] - 交叉带驱动器采用正弦波驱动400W滚筒,实现快速匹配不同应用场景[86] - 无线供电采用磁场耦合原理非接触式供电,采用多段冗余供电方式[86] - 窄带红外驱动器采用IRDA上下对射通讯方式,批量用于国内头部客户场地[86] - 智能旅检回筐系统研发投入资金为295.22万元[6] - 独立运载系统核心技术升级及产业化研发投入资金为72.98万元[7] - 智能仓储行业高端堆垛机产品研发投入资金为47.85万元[8] - 人包绑定技术准确率达到100%[6] - 空筐输送流畅不卡堵技术已实现[6] - 空筐分流技术效率高实现可疑行李快速分流[6] - 空筐回传采用螺旋结构节约建筑空间[6] - 独立运载系统完成高层与底层控制系统集成研究[7] - 堆垛机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完成单立柱料箱堆垛机研发[8] - 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充分优化及测试[7] - 窄带无线供电研发投入178,701.81元[88]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185,336,998.79元[88] 客户与市场表现 -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1.81%[19]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4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2亿元[5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金额合计约35.51亿元,同比增长31.81%[54][58] - 前五大客户在手订单合同金额占比分别为26.99%、7.74%、6.63%、5.58%、5.26%[58] - 公司位于中国快递快运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解决方案提供商领域第一梯队[52] -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交叉带、ICS行李处理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52] - 与中通、顺丰、京东、J&T、俄罗斯国家邮政等海内外知名客户形成稳固合作[55][58] - 总集成式项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6.27%[59] - 交叉带分拣系统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6.18%[59] - 累计交付超过1,129套交叉带分拣系统[59] - 公司是唯一拥有交叉带及ICS行李处理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59] - 海外市场覆盖美洲、欧洲及东南亚地区[62] - 与J&T、俄罗斯国家邮政、Lazada、Shopee等海外客户合作[62]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67.44%,其中中通占比36.75%[96] - 在手订单同比增加31.81%[108]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46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8.94%[9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764.85万元,平均薪酬10.18万元[90] - 研发人员中本科占比63.25%,硕士占比27.35%,博士占比0.21%[90]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5.34%,30-40岁占比40.60%[90] - 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46人[90]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15.44万元[90] - 在研项目"面向物流快递行业的集成信息化智能分拣系统"累计投入1.57亿元[82] - 3.5m/s线速交叉带分拣机研发项目已交付国内头部快递客户并完成验收[82] - 异形件分拣NC交叉带分拣机已批量交付国内头部客户,多个项目在建[82] - 多楔带辊筒居中机维护时间缩减30%,损坏频率降低50%[82] - 本期在研项目投入金额为4916.33万元[82]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0%,无资本化研发支出[79] - 研发投入总额变化及资本化比重变动均被认定为不适用重大变化说明[8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应收账款67,403.0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7.27%[99] - 存货168,399.8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11%[100] - 货币资金增加49.85%至7.1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7.67%升至11.03%,主要系理财收回所致[112] - 预付款项大幅增加95.57%至2.43亿元人民币,主要系预付货款增加所致[112] - 其他应收款激增141.30%至4706万元人民币,主要系应收退地款增加所致[112] - 固定资产增长80.18%至12.3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1.03%升至19.08%,主要系房屋建筑转固所致[112] - 在建工程大幅减少98.41%至902万元人民币,主要系房屋建筑转固所致[112] - 应付票据激增352.33%至6648万元人民币,主要系以票据结算的采购增加所致[112] - 合同负债增长34.55%至14.0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6.80%升至21.70%,主要系收到客户合同预付款增加所致[112] - 境外资产规模1.7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69%[113] - 报告期投资额3148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37.05%[116][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02亿元人民币,本期购买金额15.04亿元,出售/赎回金额16.95亿元[119] - 货币资金增长至7.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5亿元增长49.8%[1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至9.02亿元,较期初11.01亿元减少18.1%[187] - 应收账款增长至5.78亿元,较期初4.99亿元增长15.8%[187] - 预付款项
微电生理:上半年营收2.24亿元 同比增长12.80%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1: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24亿元 同比增长12.80% 主要得益于销售规模扩大和产品市场持续渗透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6.81万元 同比增长92.0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80.63万元 同比增长2157.4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36.64万元 同比增长69.74% [1] 市场拓展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40% 产品新进入墨西哥、英国、卢旺达等市场 [1] - 公司持续深化市场布局 致力于提供"以精准介入导航为核心的诊断及消融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1] 行业地位 - 全球市场中少数同时完成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布局的厂商之一 [1] - 国内首个能够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 [1] 发展战略 - 未来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与突破 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 [1] - 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持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1]
中科微至8月25日获融资买入268.19万元,融资余额5426.0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32
股价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股价下跌0.56% 成交额4335.96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68.19万元 融资偿还334.44万元 融资净流出66.2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426.06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15%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 处于较高位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10万户 较上期减少0.63% [2] - 人均流通股5910股 较上期增加0.64%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6亿元 同比增长8.9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633.62万元 但同比改善36.94%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04.90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008.37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6年5月24日 2021年10月26日上市 [1] - 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泰三路979号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 [1] 业务构成 - 总集成式业务占比59.80% 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交叉带分拣系统占比18.97% 大件分拣系统占比5.09% [1] - 其他业务包括窄带机式3.80%、智能仓储系统3.49%、单件分离1.80% [1]
中科微至股价微跌0.56% 公司选举新职工代表董事
金融界· 2025-08-25 18:16
股价表现 - 股价报35.7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0元,跌幅0.56% [1] - 当日成交量为12091手,成交金额达0.43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5.92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328.84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智能物流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智能分拣系统、智能输送系统等自动化物流设备 [1] - 属于物流行业、机器人概念等板块 [1] 公司治理 - 8月2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杜薇女士担任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1]
中科微至: 中科微至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43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 地点为公司109会议室 [1] - 出席会议普通股股东人数92人 持有表决权数量73,278,077股 占公司总表决权比例57.6007%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审议结果 - 《关于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新增及修订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获得通过 属于特别决议议案 [1][2] - 该议案普通股股东表决同意票数73,152,530股 占比99.8286% 反对票112,387股 占比0.1533% 弃权票13,160股 占比0.0181% [1] - 《选举符裕女士为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议案采用累积投票方式 得票数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比例未披露 [1][2] 中小投资者表决情况 - 两项议案均对中小投资者进行单独计票 [2] - 议案1获得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通过 [2] 法律合规性 - 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及股东会议事规则 [2] - 会议召集人及出席人员资格合法有效 表决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 [2]
中科微至:选举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3:40
公司治理变动 - 中科微至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 [1] - 选举杜薇女士担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1]
中科微至(688211) - 中科微至关于选举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2025-08-25 10:15
公司会议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1] 人员变动 - 会议选举杜薇女士担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1] 人员信息 - 杜薇1984年8月出生,江南大学大专学历[4] - 杜薇有相关工作履历,间接持股180,000股[4] - 杜薇无关联关系、不良情形,符合任职条件[4]
中科微至(688211) - 北京植德(上海)律师事务所关于中科微至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8-25 10:15
会议基本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8月9日决定召开,8月25日10:00现场召开[6][7] - 网络投票时间为8月25日9:15 - 15:00[7][8] 投票情况 - 现场和网络投票股东92人,代表股份73,278,077股,占比57.6007%[9] - 《关于取消监事会等议案》同意73,152,530股,占99.8286%[11] - 《选举符裕为非独立董事》总表决得票数72,996,710股,占99.6160%[12] 议案结果 - 第一项议案获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通过,第二项按累积投票制通过[13] 合规情况 - 律师认为会议召集、召开等均合法有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