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胜新材(603876)

搜索文档
并购重组跟踪半月报-20250822





中银国际· 2025-08-22 09:47
核心观点 - 本期中国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重大并购事件数量环比增加60%至80起,披露交易金额环比激增187.97%至6018.88亿元,呈现"频率高、主体多、领域广"特点 [1][2] - 房地产管理和开发、其他金属与采矿、半导体产品、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电气设备Ⅲ、汽车零配件等行业成为并购热点领域 [1][2] - 民营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主导市场,横向整合、战略合作、多元化战略等并购动因多元化 [1][3][4][6] - 政策优化与经济修复驱动下,并购市场有望持续释放产业整合与价值重塑潜力 [1][2] 市场概况 - 重大并购事件数量达80起,环比增长60%,披露交易金额6018.88亿元,环比增长187.97% [2] - 44家上市公司停牌筹划/宣布重组预案,股价双周平均涨幅7.53%;22家预案后取得重大进展,股价双周平均涨幅3.76% [2] - 重组指数双周涨幅5.10%,投研热度环比提升11.54% [2] 行业分布与主体特征 - 热门行业包括:房地产管理和开发、其他金属与采矿、半导体产品、电子设备/仪器/元件、电气设备Ⅲ、汽车零配件 [1][2] - 民营企业为主要参与方(如欧菲光、琏升科技、慧博云通等),地方国有企业活跃(如渤海汽车、云维股份、四川路桥等) [3][4][6] - 中央国有企业参与案例包括电投能源(煤炭行业)和中科曙光(电子设备) [3][6] 并购类型与目的 - 横向整合占比最高(如电投能源收购白音华煤电、国城矿业收购国城实业) [3][4] - 战略合作案例突出(如欧菲光收购欧菲微电子股权、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3][6] - 多元化战略(如*ST宇顺收购数据科技公司、厦门港务收购集装箱码头) [3][6] - 垂直整合(如邦基科技收购农牧公司、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 [4][6] 上市公司表现 - 停牌筹划重组公司中,光库科技双周涨幅达48.90%,阳光诺和涨幅32.29%,美晨科技涨幅31.19% [7][8] - 市值超千亿公司包括中科曙光(1077.44亿元)和海光信息(3576.23亿元) [8] - 预案进展公司中,隆扬电子涨幅22.65%,立讯精密市值达2798.55亿元 [11] 监管与政策环境 - 本期无新增监管政策出台,但报告强调政策优化是驱动市场活跃的核心因素之一 [19]
鼎胜新材:为全资子公司联晟新材提供3.8亿元担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14
公司担保事项 - 鼎胜新材为全资子公司联晟新材提供3.8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本次担保无反担保 [2]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实际对外担保余额31.43亿元 全部为对子公司担保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达47.13% [2] 业务构成 - 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中 有色金属铝压延业务占比95.57% 其他业务占比4.43% [2] 基础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SH 603876 公告发布日收盘价9.59元 [2] - 公告发布日期为8月20日 信息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2][3]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19:55
担保基本情况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联晟新材提供金额为人民币38,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2] - 担保对象为联晟新材,债权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辽分行[5] - 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6] 内部决策程序 - 担保事项经2025年4月28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2025年5月20日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3] - 本次担保在年度股东会授权额度范围内,由公司董事长签批及签署相关担保文件[3] 被担保人情况 - 联晟新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对其具有充分控制力,担保风险较小[6] - 子公司经营稳健,财务状况稳定,资信情况良好,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6]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担保有利于满足子公司长期借款再融资需求,提高公司决策效率,符合公司整体利益[6] - 担保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不会对公司正常运作和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6]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实际对外担保余额约为314,3282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713%[7]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形[8]
鼎胜新材:无逾期对外担保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9 13:17
对外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实际发生的对外担保余额约为314,328.28万元 [1] - 公司及子公司为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约为314,328.2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7.13% [1] - 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的情形 [1]
鼎胜新材:公司董监高持股变动为回购注销所致
证券之星· 2025-08-19 11:52
公司高管减持事件说明 - 公司高管集体减持行为并非主动减持,而是由于2022年部分限制性股权激励股票回购注销导致的持股变动 [1] - 公司管理层强调对经营发展的持续投入,并对未来发展前景保持信心 [1] 股权激励计划影响 - 本次持股变动直接关联2022年实施的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中的股票回购注销操作 [1] - 公司明确否认减持行为与经营隐患或管理层信心不足存在关联 [1]
鼎胜新材(603876) -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8-19 11:47
担保情况 - 公司为联晟新材提供38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2][5][9] - 实际担保余额为141725.89万元[2] - 对外担保余额314328.28万元,占净资产47.13%[4][13] - 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5][9] 联晟新材业绩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579950.87万元,负债372432.54万元,净额207518.34万元[8] - 2025年1 - 3月营收380774.04万元,净利润2941.48万元[8]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593120.32万元,负债388543.46万元,净额204576.86万元[8] - 2024年度营收1154434.90万元,净利润10329.13万元[8] 其他 - 公司无对外担保逾期情况,逾期累计金额为0万元[4][13] - 本次担保经2025年4月28日董事会和2025年5月20日股东会审议通过[5]
拆解中国锂电十三大细分龙头3700亿争霸全球版图|独家
24潮· 2025-08-17 23:03
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化进展 - 全球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锂电产业内卷背景下[2] - 13家龙头企业海外收入从2020年391.5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7.40亿元,增幅484.18%[3]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下降7.14%,五年间海外收入占比仅增长6.48个百分点至32.93%[3][5] - 阳光电源、中伟股份、恩捷股份、科达利保持连续增长,中伟股份增速最快(连续4年超30%)[5] - 天齐锂业、贝特瑞、格林美、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出现负增长,天齐锂业降幅达81.13%[5] - 湖南裕能海外收入近乎为0,在正极材料领域全球化表现最弱[5] 企业海外收入数据 - 宁德时代2024年海外收入757.3亿元,同比下降15.77%[6] - 阳光电源2024年海外收入190.62亿元,同比增长104.97%[6] - 华友钴业2024年海外收入372.81亿元,同比增长105.04%[6] - 中伟股份2024年海外收入102.19亿元,同比增长100.14%[6] - 格林美2024年海外收入99.36亿元,同比增长107.43%[6] - 贝特瑞2024年海外收入49.92亿元,同比增长87.18%[6] 海外投资布局 - 12家龙头企业计划/在建海外工厂总投资近3700亿元[9] - 宁德时代海外投资力度最大,5大项目总投资约1789.48亿元[9] - 华友钴业印尼华飞项目投资159.63亿元,年产12万吨镍金属[16] - 中伟股份印尼多个镍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18]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投资7.87亿欧元,马来西亚项目投资20亿元[19] - 贝特瑞印尼负极材料项目投资4.78亿美元[18] 全球化挑战 - 国轩高科美国23.6亿美元项目因法律纠纷停工[10] - 远景动力美国工厂因关税和补贴问题暂缓建设[11] - 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工厂(总投资20亿欧元)[11] - 中伟股份终止韩国22亿元镍精炼厂项目[12] -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合资回收项目推迟[12] - SK on、ECOPRO与格林美62亿元合资计划告吹[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六大核心赛道产能规划已超2025年需求预测上限[9] - 未来三年产业大洗牌不可避免,全球化布局将重塑格局[9] - 企业多采用合资模式出海(如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福特合作)[10][16]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加剧不确定性[13] - 贸易规则和壁垒将愈演愈烈,更多项目可能延期或终止[13]
工业金属董秘薪资PK:洛阳钼业董秘徐辉年薪297万,日入过万
新浪财经· 2025-08-07 07:36
行业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董秘作为连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关键桥梁在资本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 - 2024年A股董秘薪酬合计达40亿元 其中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1] - 工业金属行业(申万二级分类)上市公司董秘薪酬最高为紫金矿业董秘郑友诚年薪451.38万元[1] 薪酬排名 - 工业金属行业董秘薪酬前三名:紫金矿业董秘郑友诚451.38万元 焦作万方董秘吴永锭411.29万元 洛阳钼业董秘徐辉296.98万元[1] - 海亮股份原董秘程疆年薪120.38万元远超行业均值 但任期仅1年多[1] - 创新新材董秘王科芳年薪120万元超行业均值[2] 新疆众和董秘刘建昊年薪148万元超行业均值[2] 永茂泰董秘王光普年薪百万[2] 西藏珠峰董秘孙华年薪超百万[2] 国城矿业董秘马翀年薪超百万[3] 薪酬变动 - 2024年未变更董秘的上市公司中多数调增董秘年薪 中国铝业董秘葛小雷薪酬涨幅最大同比增长130.67%[1] - 鼎胜新材董秘陈魏新年薪降幅最大[1] 金田股份董秘丁星驰2024年涨薪至161万元[1] 业绩与市值表现 - 海亮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挫37.1%至7.03亿元 公司市值下降[1] - 金田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29% 市值同比下降11.07%[1] - 创新新材2023年市值缩水16.35% 2024年市值缩水21.48%[2] - 新疆众和2023年市值缩水7.85% 2024年市值缩水0.41% 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2] - 永茂泰市值连续三年下挫:2022年缩水13.6% 2023年缩水7.07% 2024年缩水18.58% 归母净利润在连续两年巨降后微增[2] - 西藏珠峰市值连续三年下挫:2022年缩水39.14% 2023年缩水46.95% 2024年缩水12.25%[2] - 国城矿业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 归母净利润亏损1.13亿元[3]
工业金属董秘薪资PK:永茂泰董秘王光普年薪百万公司市值连续三年下挫,利润接连巨降后微增
新浪财经· 2025-08-07 07:36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董秘薪酬合计达40亿元[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1] - 工业金属行业董秘最高年薪为紫金矿业郑友诚451.38万元[1] - 多数上市公司调增董秘年薪 中国铝业葛小雷薪酬涨幅最大达130.67%[1] - 鼎胜新材董秘陈魏新年薪降幅最大[1] 高薪董秘个案分析 - 紫金矿业董秘郑友诚年薪451.38万元位列行业第一[1] - 焦作万方董秘吴永锭年薪411.29万元位列行业第二[1] - 洛阳钼业董秘徐辉年薪296.98万元位列行业第三[1] - 海亮股份原董秘程疆年薪120.38万元远超行业均值[1] - 创新新材董秘王科芳年薪120万元超行业均值[2] - 新疆众和董秘刘建昊年薪148万元超行业均值[2] - 永茂泰董秘王光普年薪百万[2] - 西藏珠峰董秘孙华年薪超百万[2] - 国城矿业董秘马翀年薪超百万[3] 薪酬与业绩对比 - 海亮股份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挫37.1%至7.03亿元 市值下降[1] - 金田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29% 市值同比下降11.07%[1] - 创新新材2023年市值缩水16.35% 2024年市值缩水21.48%[2] - 新疆众和2023年市值缩水7.85% 2024年市值缩水0.41%[2] - 新疆众和2024年增收不增利[2] - 永茂泰市值连续三年下挫 2022-2024年分别缩水13.6%/7.07%/18.58%[2] - 永茂泰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巨降后微增[2] - 西藏珠峰市值连续三年下挫 2022-2024年分别缩水39.14%/46.95%/12.25%[2] - 国城矿业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 归母净利润亏损1.13亿元[3]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18:55
回购注销原因 - 公司因激励对象离职、职务变更及业绩考核不达标将回购注销169.02万股限制性股票 [1] - 14名激励对象离职导致回购注销5.886万股 [3] - 1名激励对象因职务变更(担任监事)导致回购注销2.16万股 [4] - 2024年净利润未达12亿元考核目标导致回购注销160.974万股 [4] 回购价格及资金来源 - 离职部分回购价格:首次授予9.38元/股,预留授予9.19元/股 [6] - 职务变更部分回购价格:首次授予9.38元/股加利息,预留授予9.19元/股加利息 [7] - 业绩不达标部分回购价格:首次授予9.38元/股加利息,预留授予9.19元/股加利息 [8] - 全部回购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 [8] 回购注销安排 - 已开设专用证券账户(B885764080)并申请办理注销手续 [9] - 预计2025年8月11日完成注销 [9] 股本结构变动 - 注销后总股本由930,957,413股减少至929,267,213股 [10]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69.02万股 [10] 决策与法律程序 - 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5年6月9日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2] - 已履行债权人通知程序且未收到清偿要求 [2] - 法律意见书确认程序合规且符合激励计划规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