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荣股份(603855)

搜索文档
华荣股份(603855):2024年年报点评:业绩受国内传统油气市场需求疲软拖累,新兴领域拓展成效显著
光大证券· 2025-04-03 05: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荣股份2024年业绩受国内传统油气市场需求疲软拖累,但新兴领域拓展成效显著,公司继续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并在国内重点开拓新疆煤化工方向,虽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因公司为全球防爆电器龙头、稀缺的制造业高股息标的,经营稳健,防爆主业在新兴领域及海外布局推进,具备广阔成长空间,所以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4亿元,同比提升24.01%;实现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提升0.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下降0.98%;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1]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亿元、6.06亿元、6.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5、1.80、2.03元 [4] 业务板块表现 - 防爆电器板块2024年营收25.06亿元,同比下降3.5%,国内传统油气领域资本开支收缩拖累发展,但新兴市场拓展成绩显著,安工智能系统营收3.62亿元,同比增长超72%,军工核电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超21%,海工收入1.68亿,同比增长19%;外贸板块营收达9.44亿元,同比增长35% [2] - 专业照明板块2024年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3.6%,受下游需求萎缩与行业竞争加剧双重压力 [2] - 新能源板块2024年营收11.07亿元,同比增长314.7%,为收入增长贡献重要动力 [2] 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方面,外贸业务除北美地区外均有销售,沙特子公司2024年9月投入运营,正在进行合格供应商入围和市场拓展工作,2024年欧洲、东南亚及中亚的四大国际运营商业务进展符合预期,正布局非洲和南美地区国际运营中心 [3] - 国内市场方面,积极布局新疆煤化工方向,2025至2028年新疆煤化工总投资规模近万亿元,涉及防爆设备投资约7000亿元,有望弥补传统领域增量需求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97|3,964|4,916|5,627|6,279| |营业收入增长率|5.06%|24.01%|23.99%|14.48%|11.58%| |净利润(百万元)|461|462|524|606|686| |净利润增长率|28.73%|0.26%|13.46%|15.56%|13.24%| |EPS(元)|1.37|1.37|1.55|1.80|2.0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3.77%|21.81%|22.74%|24.13%|24.70%| |P/E|15|15|14|12|10| |P/B|3.7|3.3|3.1|2.8|2.6| [5]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 - 各表详细数据见文档,涵盖2023 - 2027年相关指标预测 [7][8][9][10]
华荣股份(603855):2024年业绩整体稳健,安工+出海拉动成长
东北证券· 2025-04-02 0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整体稳健,安工和出海业务拉动成长,虽传统油气石化板块承压,但安工系统、新兴行业、外贸板块、新能源带动增长,不过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业绩 [1][2] - 积极推进安工智能系统业务,有望拉动内贸板块;外贸板块增长亮眼,国际化市场拓展加速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4亿元,同比+24.01%;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0.26%;毛利率46.73%,同比-7.46pct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90/47.28/50.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1/5.97/6.7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35x/11.88x/10.50x [3] 分季度情况 - 2024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4亿元,同比+31.74%,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1.76% [2] 分产品情况 - 2024年防爆产品/新能源EPC收入分别为23.16/11.07亿元,同比-6.79%/+314.74%,毛利率分别为56.52%/22.14%,分别同比-1.12pct/-2.28pct [2] - 2024年安工智能系统/军工核电/海工/粮医酒、化机配板块收入分别为3.62/1.35/1.68/1.2亿元,分别同比+72%/+21%/+19%/+12% [2] 分区域情况 - 2024年外贸板块收入为9.44亿元,同比+35% [2] 信用减值损失情况 - 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74亿元,2023年为0.49亿元,同比大幅提升影响业绩 [2] 业务发展情况 - 安工智能系统业务下游客户包括涉爆企业、园区客户、智慧工地客户,2024年收入同比+72%,从8大子系统扩展至12个子系统;年初与天创机器人合作开发防爆机器人用于安工智能系统,有望拉动内贸板块 [3] - 2023年成立的意大利、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国际运营中心在2024年合计获取超3亿元订单;2024年9月沙特子公司投入运营,正在进行供应商入围资格取得和市场拓展,将完善生产制造能力,外贸板块增长亮眼 [3] 股价相关情况 - 2025年4月2日收盘价21.01元,12个月股价区间14.97 - 25.88元,总市值7091.48百万元,总股本338百万股,A股338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6百万股 [4]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4%、6%、-5%,相对收益分别为4%、4%、-13% [7]
早报 (03.29)| 关税重磅!特朗普最新发声;美股全线暴跌;市场监管局对长和港口交易审查





格隆汇· 2025-03-29 01:56
宏观政策 - 特朗普计划未来几天公布新关税,暗示协议在4月2日关税措施生效后达成,重申宣布药品关税计划但未透露税率,还表示会落实对加拿大关税 [1] - 特朗普政府考虑对美国富人征收更高的税,为其他优先议题提供空间并削弱民主党的攻击 [6] - 中国证监会发布决定,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限售期内出借股份,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 [11] - 中国央行召开金融稳定工作会议,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20]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有关措施,从多方面综合施策,促进农机装备市场推广和产品升级 [22] 股市行情 美股 - 三大指数大幅收跌,纳指跌2.7%,本周累跌2.59%;标普500指数跌1.97%,本周累跌1.53%;道指跌1.69%,本周累跌0.96% [1] - 大型科技股普跌,奈飞、谷歌、亚马逊、Meta跌超4%,特斯拉、微软、英特尔跌超3%,苹果跌逾2%,英伟达跌超1% [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3.11%,本周累跌2.29%,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百度、蔚来汽车跌超5%,京东、拼多多跌超3%等 [2] - Wolfspeed跌约52%,创美国IPO以来最差单日表现,CoreWeave美国IPO首日收平,报40美元 [3] A股 - 沪指跌0.67%报3351点,深证成指跌0.57%,创业板指跌0.79%,全天成交1.1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717亿元,全市场超4300股下跌,黄金等板块走强,化肥等板块走低 [23] - 3月31日多家公司有股东减持计划,中瓷电子、联合水务等公司股东拟减持股份;多家公司2024年净亏损,跨境通、安彩高科等公司亏损金额不等;荣泰健康股价短期涨幅大存风险,南新制药终止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股权 [23] 港股 - 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48%,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65%、0.82%,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大金融股等权重多数表现弱势,部分板块有涨跌表现 [24] 全球其他股市 - 台湾加权、日经225、韩国KOSPI等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25] 企业动态 - 欧盟拟根据数字市场法案对苹果和Meta处以最低罚款,避免与特朗普关系紧张升级 [8] - 长和将不按预期于下周签署出售巴拿马运河两个战略港口协议,中国政府展开反垄断调查 [9] - 马斯克宣称xAI已全股票收购社交媒体平台X,xAI价值800亿美元,X为330亿美元 [12] - 英伟达特供大陆的H20 GPU因国内算力需求飙升“爆单”,腾讯、阿里等大厂追加订单 [13] - Al Agent产品“Manus”公布收费方案,ManusStarter每月收费39美元,ManusPro每月收费199美元 [14] - 软银考虑在美国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园,可能投资1万亿美元 [15] - 河北、深圳证监局拟对东旭集团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合计罚款17亿元,对部分责任人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6] - 2024年国有六大银行全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4万亿元,日均盈利约38亿元,但面临净息差收窄等挑战 [17] 大宗商品与外汇 - 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涨0.59%,报3116.6美元,本周累涨2.26%;COMEX白银期货跌0.82%,报34.795美元/盎司,本周累涨3.71%;WTI 5月原油期货跌0.8%,报69.36美元/桶,本周累计上涨1.58%;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跌0.54%,报73.63美元/桶,本周累涨约2.04% [4] - 美元指数、美元兑日元等外汇有不同涨跌表现,伦敦金现涨0.97%,伦敦银现跌0.92%,LME铜、LME铝等大宗商品有不同程度下跌,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跌,Vix指数涨15.84% [5] 其他事件 - 美国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2.8%,均超预期;2月个人支出环比增长0.4%,个人收入环比增长0.8% [18][19] - 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该国144人死亡,732人受伤,云南部分地区震感强烈,受此影响沪锡主力合约收涨1.82% [7] - 今年一季度杭州单价地王三度刷新,3月28日西湖区一地块以343463万元竞得,楼面价8.8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15.39% [21]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82.42亿港元,净买入阿里巴巴 - W等多只股票,净卖出小米集团 - W等股票 [26] - 龙虎榜中,雪人股份等单日净买入额居前,深城交等净卖出额居前;涉及机构专用席位个股中,华西能源等净买入额居前 [26] - 截至3月27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684.18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412.26亿元,两市合计19096.4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2.5亿元 [26]
华荣股份(603855) - 股东、董事高管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3-28 12:59
股东持股情况 - 李江持股1135万股,占比3.36%[2] - 李妙华持股2153.3万股,占比6.38%[2] - 林献忠持股1160.6万股,占比3.44%[2] 减持计划 - 李江拟减持不超200万股,占比0.59%[2] - 李妙华拟减持不超200万股,占比0.59%[3] - 林献忠拟减持不超100万股,占比0.30%[4] - 减持时间为2025年4月22日至7月21日[6][7] -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2][3][4] 其他情况 - 本次拟减持与承诺一致[8] - 减持计划实施有不确定性,不导致控制权变更[9]
机构风向标 | 华荣股份(603855)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10.37%
新浪财经· 2025-03-28 01:0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28日华荣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5年3月27日22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其A股股份,前十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上季下跌,公募基金持股有减少、新增和不再披露情况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7日22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华荣股份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3598.20万股,占总股本10.66%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合计持股比例达10.37%,较上一季度下跌0.36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化情况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有3个,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等,持股减少占比达0.27%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有2个,包括明亚价值长青A等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有11个,包括景顺长城动力平衡混合等 [2]
华荣股份: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0% 外贸及安工智能业务加速扩张
证券时报网· 2025-03-27 11:04
文章核心观点 - 华荣股份2024年度报告显示营收增长、净利润微增且完成股权激励考核指标,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和发展前景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4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0.3% [1] - 2023年和2024年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23亿元,超额完成股权激励中第二个解除限售期7.97亿元的净利润考核指标 [1] 传统内贸板块 - 报告期内传统内贸板块业绩承压,受炼化领域新增资本开支缩减影响,下游客户新建项目减少 [1] - 未来新疆煤化工项目投资建设有望带动防爆电器市场需求释放,弥补传统领域增量需求 [1] 外贸业务 - 2024年外贸业务营收9.44亿元,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12%显著提升至35%,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1] - 2024年成功落地沙特子公司对接沙特阿美,预计2025年初入围完成后获取订单 [1] - 2024年在欧洲、东南亚、中亚的三个运营中心合计获订单超3亿元,在印尼设立第四个运营中心,计划布局南美和非洲运营中心 [1] - 未来各运营中心及合资公司将辐射当地市场,提升拿单能力,助力外贸业务快速增长 [1] 安工智能业务 - 安工智能系统业务2024年营收3.62亿元,同比增长约72%,2020 - 2024年CAGR达56.73%,推动公司向安工智能系统服务商转型 [2] - 与某机器人厂商合作开发工业执行机器人,提升安工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竞争优势,加速智能化转型进程 [2]
华荣股份(60385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09:05
财务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总股本337,529,00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337,529,000元(含税)[7] - 公司本报告期每股送红股数10股、每股派息数10元(含税)、每股转增数10股,现金分红金额3.37529亿元,占净利润比率73.01%[12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10.05992亿元,现金分红比例235.50%[12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964,418,803.33元,较2023年增长24.01%[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276,218.49元,较2023年增长0.26%[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8,142,780.11元,较2023年下降0.98%[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6,286,552.12元,较2023年下降14.46%[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19,474,854.81元,较2023年末增长9.27%[22] - 2024年末总资产5,245,806,588.15元,较2023年末增长14.29%[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37元/股,较2023年下降1.44%[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25%,较2023年减少1.40个百分点[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54%,较2023年减少1.66个百分点[2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4亿元,同比增长2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2亿元,同比增长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8亿元,同比下降1.0%[30]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1.41亿元、0.85亿元、0.03亿元[28]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441.88万元,较2023年增加24.01%;扣非净利润44,814.28万元,较2023年下降0.98%[48]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合计43.32亿元,2023年末为37.58亿元,同比增长15.29%[192]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9.14亿元,2023年末为8.32亿元,同比增长9.77%[19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52.46亿元,2023年末为45.90亿元,同比增长14.29%[192]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为801.45万元,2023年末为6416.25万元,同比下降87.51%[192] - 2024年末公司应付票据为6.03亿元,2023年末为2.54亿元,同比增长137.26%[192] - 2024年末公司应付账款为7.44亿元,2023年末为5.88亿元,同比增长26.44%[192] - 20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25亿元,2023年末为1.04亿元,同比增长20.41%[192] - 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8.80亿元,2023年末为9.14亿元,同比下降3.78%[191]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20.94亿元,2023年末为16.99亿元,同比增长23.22%[191] - 2024年末公司存货为8.85亿元,2023年末为6.99亿元,同比增长26.69%[19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30.14亿元,2023年为25.83亿元,同比增长16.7%[1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6493.88万元,2023年为2574.21万元,同比增长152.27%[1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30.79亿元,2023年为26.09亿元,同比增长18.04%[1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1.67亿元,2023年为19.81亿元,同比增长9.39%[1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49.75亿元,2023年为43.90亿元,同比增长13.33%[196]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9.64亿元,2023年为31.97亿元,同比增长24.00%[199]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39.98亿元,2023年为35.31亿元,同比增长13.23%[196]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9.77亿元,2023年为8.59亿元,同比增长12.98%[196]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28.66亿元,2023年为24.89亿元,同比增长15.13%[197]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5680.80万元,2023年为2031.92万元,同比增长179.58%[197] - 营业总成本为32.995602486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6.5647153889亿美元[200] - 营业成本为21.117252310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6466094588亿美元[200] - 销售费用为7.70074013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5893120475亿美元[200] - 研发费用为2.155072547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170670945亿美元[200]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1.740526650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 0.4863534395亿美元[200] - 营业利润为5.1422064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0338846628亿美元[200] - 利润总额为5.286246128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2232315985亿美元[200] - 净利润为4.720806627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6759039144亿美元[20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22762184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6108203017亿美元[200] - 其他收益为0.406454887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295219693亿美元[200] 各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44亿元、7.58亿元、10.48亿元、15.14亿元[25] - 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85亿元、1.15亿元、1.21亿元、1.41亿元[25] - 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0.86亿元、1.02亿元、1.12亿元、1.49亿元[25] - 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0.72亿元、1.67亿元、1.83亿元、2.58亿元[2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防爆业务安工智能系统营收3.62亿元,同比增长超72%;军工核电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超21%;海工收入1.68亿,同比增长19%;粮医酒、化机配板块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超12%;外贸板块营收达9.44亿元,同比增长35%[31] - 专业照明板块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3.6%[34] - 新能源板块全年营收11.07亿元,同比增长314.7%[35] - 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263,051.65万元,毛利率56.67%,同比降5.42%;建筑安装业营业收入111,571.45万元,毛利率22.42%,同比增306.24%[54] - 防爆产品生产量7,978,276台/套,同比增3.36%;销售量9,002,342台/套,同比增2.30%;库存量2,620,317台/套,同比降0.49%[55] - 专用设备制造业材料成本86,712.13万元,占比76.08%,同比降3.08%;建筑安装业材料成本40,493.51万元,占比46.78%,同比增492.95%[57] - 国内营业收入341,587.30万元,毛利率45.00%,同比增22.58%;国外营业收入44,030.76万元,毛利率58.80%,同比增61.71%[54] - 直销营业收入385,618.06万元,毛利率46.58%,同比增26.07%[54] - 新能源EPC业务营业收入110,672.24万元,毛利率22.14%,同比增314.74%[54] - 防爆产品营业收入231,646.91万元,毛利率56.52%,同比降6.79%[54] 财务指标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新能源EPC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0] - 营业成本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因毛利率低的新能源EPC业务收入占比同比大幅增长[50] - 销售费用下降10.35%,因业务服务商相关费用同比下降[50][51] - 管理费用增长5.69%,因职工薪酬同比增长[50][51] - 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同比增长[50] - 研发费用增长52.08%,因职工薪酬、设计费及技术调研费同比增长[50][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4.46%,因新能源EPC业务规模增长,期末存货增加[50][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构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大幅增长[5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净偿还银行借款约5600万且无股权激励计划流入[50] 金融资产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融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分别为 - 1021.52万元、2994.08万元、 - 655.93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分别为 - 782.90万元、0万元、 - 655.93万元[3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87,955.33,占总资产比例16.77%,较上期期末变动 - 3.78%[61]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09,435.80,占总资产比例39.92%,较上期期末变动23.28%[61]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88,466.72,占总资产比例16.86%,较上期期末变动26.58%[61]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60,251.64,占总资产比例11.49%,较上期期末变动137.03%[61] - 境外资产为15,233.6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90%[62] - 受限资产合计23,727.89万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13,985.48万元[75] - 证券投资股票期末账面值为16.02万元[7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推进从“设备制造商”向“安工智能系统服务商”战略转型,盈利模式多元化[82] - 公司加快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82] - 防爆板块加快向“安工智能系统服务商”转型,深耕国际市场[84] - 能源板块从传统光伏EPC总包业务向新能源微电网智能管控系统业务扩张[84] - 照明板块从传统市政工程向工业领域照明市场扩张[84]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9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92] - 公司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93] - 公司经理层由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等人员组成,总经理办公会由经理层集体讨论、总经理决策[94] - 公司治理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控股股东等在保证公司独立性等方面无相关适用情况[94]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会议情况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4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2023年度报告》及《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等议案[94]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9月30日召开,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等议案[94] - 2024年3月27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1项议案[104] - 2024年4月28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104] - 2024年8月28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3项议案[104] - 2024年10月29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4项议案[104][105] - 2024年12月24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议案》[105]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5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4次[106]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108]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马军生、李妙华、徐宏[107]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徐宏、孙立、马军生[107] - 公司2024年各季度报告审议通过时间分别为3月26日(2023年年报等)、4月26日(2024年一季度报)、8月26日(2024年半年
华荣股份(603855) -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3月
2025-03-27 08:47
舆情管理策略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提升应对能力、保护投资者权益[6] - 舆情分四类信息、重大中度轻微三类[7][8][9] - 董事长任舆情工作组组长负责决策部署[13] - 证券事务部负责日常舆情监控和管理[13] 舆情处理机制 - 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指定信息披露报告人[13]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等[16][17] - 轻微、中度、重大舆情处置方式不同[19][20][22]
华荣股份(603855) -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2025年3月
2025-03-27 08:47
担保审议规则 - 单笔担保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需股东会审议[9] - 对外担保总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后担保需股东会审议[9] - 对外担保总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后担保需股东会审议[9]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的对象担保需股东会审议[9] - 按担保金额连续十二个月累计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担保需股东会审议且三分之二以上通过[9] - 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担保需股东会审议[9] 担保额度调剂 - 获调剂方单笔调剂金额不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时可在合营或联营企业间调剂[11] 新增担保额度预计 - 可对两类子公司分别预计未来12个月新增担保总额度并提交股东会审议[10] - 可对未来12个月拟为关联人提供担保的对象及额度预计并提交股东会审议[11] 担保展期处理 - 担保债务到期展期需重新履行审议和披露义务[15]
华荣股份(603855) - 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7 08:32
内部控制审计 - 审计华荣股份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3]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 内部控制情况 -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根据审计结果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5]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