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洋发展(603213)

搜索文档
镇洋发展涨2.06%,成交额3107.0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7.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2: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13.86元/股 成交额3107.05万元 换手率0.51% 总市值61.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7.84万元 特大单买入115.00万元(占比3.70%)/卖出135.77万元(占比4.37%) 大单买入396.33万元(占比12.76%)/卖出337.73万元(占比10.8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4.12% 近5日下跌9.35% 近20日上涨3.74% 近60日上涨40.57% [1] 龙虎榜交易情况 - 今年以来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9月3日 龙虎榜净买入-4294.90万元 [1] - 买入总计3548.17万元(占总成交额6.19%) 卖出总计7843.07万元(占总成交额13.69%)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2004年12月21日 2021年11月1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氯碱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收入构成:氯碱类53.07% PVC类36.97% 其他类5.00% MIBK类4.96%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基础化工-化学原料-氯碱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QFII持股、浙江国资、氢能源等 [2]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1.57万户(较上期增加0.00%) 人均流通股28140股(较上期增加0.0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3.36亿元 同比增长16.88% [2] - 归母净利润5062.59万元 同比减少52.63% [2]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6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4.26亿元 [3]
A股公司赴港IPO火了,上市方式又现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9-07 00:13
港股IPO融资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接近6倍 [1]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募资额70% [1] - 今年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 其中4家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 [2] A+H上市规模与队列 - 今年已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 [2] - 已递表排队A股公司超过51家 包括三一重工、阳光电源等行业龙头企业 [2] - 三一重工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在挖掘机及混凝土机械方面全球排名第一 [2] 创新上市模式 - 出现换股吸收合并新模式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换股吸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 [3] - 新奥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 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3] - 新奥股份为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2024年零售气量市场份额达6.1% [3] 行业结构影响 - A+H扩容潮将改善港股市场行业结构"偏科"局面 [5] - 先导智能作为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在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15.5%和19.0% [2] - 161只A+H股中出现5只H股价格超过A股的情况 宁德时代价格倒挂幅度达17.43% [5][6] AH溢价变化趋势 - 今年以来AH溢价大幅回落 个别公司出现A股较港股大幅折价 [5] - 恒瑞医药、美的集团等5家公司H股价格高于A股 溢价率分别为-7.72%和-3.28% [6] - 中信证券认为AH溢价中枢有望持续下行 南向资金积极抢筹反映市场情绪转变 [6]
超51家!A股公司赴港IPO火了,上市方式又现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15:20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接近6倍[1]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募资额七成[1] - 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 其中4家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2] A+H上市企业动态 - 今年以来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2] - 已递表排队A股公司超过51家 包括三一重工、阳光电源、先导智能等知名企业[1][2] - 三一重工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挖掘机及混凝土机械全球排名第一[2] - 先导智能是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15.5%和19.0%[2] 创新上市模式 -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1][3] - 新奥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 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1][3] - 新奥股份为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2024年零售气量市场份额达6.1%[3] A+H股价对比 - 161只A+H股中有5只H股价格超过A股 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5] - 宁德时代价格倒挂幅度最大达17.43% 恒瑞医药倒挂7.72%[5] - AH溢价中枢有望持续下行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5][6] 市场结构影响 - A+H扩容潮将改善港股市场行业结构偏科局面[4][5] - 优质企业借助港股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 提升国际竞争力[4] - 港交所持续优化A股公司赴港上市审批流程[4]
镇洋发展: 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9-05 08:19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 [1] - 会议地点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天中路655号公司7楼会议室 [3]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3] - 会议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 主持人由董事长沈曙光担任 [3] 参会人员与议程安排 - 参会人员包括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股东及代表、董事、监事、董事会秘书、鉴证律师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3] - 会议议程包含15项流程 从签到到宣布会议结束 包括推选计票监票人、审议议案、投票表决及结果宣布等环节 [3][4] 股东会议事规则 - 股东需持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及持股证明办理签到手续 [2] - 会议实行"先签到先入场"原则 主持人宣布出席人数前终止登记 [1][2] - 股东发言主题需与表决事项相关 禁止涉及公司商业秘密或损害共同利益的质询 [2] 董监高责任险议案 - 公司拟购买董监高责任险 年赔偿限额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年保险费用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 [4] - 投保人为公司 被保险人为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责任人员 [4] - 保险期限为12个月 后续可续保或重新投保 授权管理层办理承保人选择及合同签署事宜 [4] - 因董事监事为利益相关方 该议案需回避表决并直接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5]
镇洋发展(603213) - 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材料
2025-09-05 07:45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现场会议9月15日14:30召开,网络投票当日9:15 - 15:00[7] - 会议地点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公司7楼会议室[7] 董监高责任险 - 赔偿限额不超5000万元/年,费用不超20万元/年,期限12个月[11] - 董事会提请授权管理层办理购买及续保事宜[11] - 董事、监事回避表决,议案提交股东会审议[12]
化学原料板块9月4日跌0.79%,镇洋发展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08:50
板块表现 - 化学原料板块整体下跌0.79%,领跌个股为镇洋发展(跌幅8.23%)[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25%至3765.88点,深证成指下跌2.83%至12118.7点[1] - 板块内涨幅前三为兴化股份(+3.12%)、三祥新材(+3.02%)、善水科技(+2.98%)[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3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656.3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75亿元[2] - 三祥新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551.40万元(净占比8.79%),但遭游资净流出3618.11万元[3] - 宝丰能源获主力净流入1410.93万元,同时获游资净流入1855.68万元[3] 个股交易特征 - 中核钛白成交量最高达132.12万手,成交额6.66亿元,但股价下跌2.17%[2] - 兴化股份成交量52.85万手,成交额2.1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27.34万元(净占比4.38%)[1][3] - 振华股份跌幅7.96%,成交额7.03亿元,但未进入资金流向前十榜单[2]
价值重塑红利可期 浙江沪杭甬吸并镇洋发展预案发布
中证网· 2025-09-04 03:53
交易方案 - 浙江沪杭甬A股发行价格为13.50元/股 镇洋发展换股价格为14.58元/股 换股比例为1:1.0800 [1] - 合并完成日起未来三年内 每年现金分红承诺不低于每股0.41元 [1][6] - 控股股东交通集团筹划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1] 战略意义 - 通过吸并实现A股上市是抓住并购重组政策窗口期的最佳路径 [2] - 若回A成功有望成为A股高速公路板块龙头 并可能纳入沪深300指数 [2] - 国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价值重塑的深度实践 为估值倒挂国企提供可复制路径 [6] 业务优势 - 核心资产位于长三角经济腹地 覆盖嘉兴 上海 杭州 宁波 绍兴等重要城市 [3] - 依托区域产业和人口优势 收费公路车流量长期保持高位 [3] - 控股浙商证券(浙江省头部券商)和浙商期货 券商业务弹性较大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86.85亿元 同比增长3.8% 归母净利润27.87亿元 同比增长4.0% [4] - 总资产2171.82亿元 归母净利润55.02亿元(2024年报) 均居行业首位 [4][5] - H股市盈率仅7.16倍 显著低于A股同行业平均市盈率12.46倍 [4][5] 股东回报 - 自199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84.60亿元 是IPO募资总额的7.78倍 [6] - 稳定的高速现金分红与高弹性券商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3][6]
浙江沪杭甬拟吸收合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6:42
交易结构 - 浙江沪杭甬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换股比例为1:1.08 即每1股镇洋发展股票可换1.08股浙江沪杭甬A股股票 [1] - 交易完成后镇洋发展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浙江沪杭甬作为存续公司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及权利义务 [1] - 浙江沪杭甬为本次合并发行的A股及原内资股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形成"H股+A股"两地上市格局 [1] 股权结构 - 交易完成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将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存续公司66.74%股份 保持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地位 [1] 业务整合 - 交易前浙江沪杭甬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业务和证券业务 其中证券业务由子公司浙商证券经营 [2] - 镇洋发展专注于氯碱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交易后浙江沪杭甬主营业务将拓展至化工行业 通过资产、人员和管理整合增强综合实力 [2] 战略意义 - 此次交易是浙江沪杭甬多元化布局、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举措 通过切入化工行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2] - 浙江交通集团可借此深化国企改革 将镇洋发展纳入交通能源生态链 加速氢能储运、光伏材料等基建领域发展布局 [2] - 交易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拓宽资金来源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支持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镇洋发展龙虎榜:营业部净卖出4294.9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4: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股价单日下跌3.01%,换手率达8.80%,成交额为5.73亿元,日内振幅高达22.24% [2] - 龙虎榜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4294.90万元,前五大买卖营业部总成交1.14亿元,其中买入3548.17万元,卖出7843.07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4亿元,特大单净流出6596.91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出4816.99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1.14亿元 [2] 龙虎榜席位分析 - 第一大买入席位为国金证券深圳分公司,买入金额873.55万元 [2] - 第一大卖出席位为申万宏源证券温州分公司,卖出金额1963.17万元 [2] - 卖出席位集中度较高,前两大席位(申万宏源温州、中信杭州富春路)合计卖出3644.88万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16.88% [2] - 净利润5062.59万元,同比下降52.63%,盈利承压明显 [2]
浙江沪杭甬拟换股吸并镇洋发展 后者停牌前涨停复牌跌
中国经济网· 2025-09-03 08:21
交易方案 - 浙江沪杭甬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浙江沪杭甬为吸收合并方 镇洋发展为被吸收合并方 [2] - 换股价格以镇洋发展定价基准日前120日均价11.23元/股为基础 给予29.83%溢价 最终确定为14.58元/股 [4] - 浙江沪杭甬A股发行价格为13.50元/股 预计发行股份数量477,246,833股 [4]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镇洋发展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浙江沪杭甬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全部资产及负债 [2] - 浙江沪杭甬将实现"A+H"两地上市 可同时在H股和A股市场开展资本运作 [5] - 交易有利于拓宽资金来源 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5] 财务数据 - 镇洋发展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6亿元 同比增长16.88% [9][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62.59万元 同比减少52.63% [9][10] - 扣非净利润5102.19万元 同比减少50.74% [9][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18.67万元 上年同期为负值1.25亿元 [9][10] 历史融资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0.51亿元 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和可转债发行 [8][9] - 2021年IPO募集资金净额3.58亿元 发行费用3327.99万元 [6][7] -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6.6亿元 净额6.48亿元 [8] 交易性质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浙江沪杭甬2024年末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占比均超过50% [4]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合并双方均受交通集团控制 [5] - 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