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视传媒(601929)

搜索文档
吉视传媒龙虎榜数据(8月21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1: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吉视传媒今日涨停 换手率30.31% 成交额37.28亿元 振幅22.22% [2]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3809.31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入1.46亿元 大单净流出1.08亿元 [3]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66亿元 [3] 龙虎榜交易明细 - 龙虎榜合计成交7.10亿元 买入3.30亿元 卖出3.80亿元 净卖出4936.95万元 [2] - 沪股通为第一大买入席位 买入1.15亿元 同时为第二大卖出席位 卖出8854.03万元 净买入2603.23万元 [2][3] - 国泰君安证券江苏路营业部为卖一席位 卖出1.43亿元 同时为买二席位 买入7593.34万元 [3][4] 历史龙虎榜表现 - 近半年累计上榜龙虎榜7次 上榜次日股价平均上涨6.39% 上榜后5日平均上涨18.61% [3] 财务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4.99亿元 同比增长23.14% 净利润亏损1.03亿元 [3] -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2.33亿元至1.87亿元 同比变动幅度为-19.34%至4.53% [3]
吉视传媒(60192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10: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9.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0%[17] - 利润总额亏损2.3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7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82%[17] - 基本每股收益-0.0665元/股,同比下降18.75%[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664元/股,同比下降16.49%[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2%,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亏损为2.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99亿元扩大16.1%[98] - 公司净利润为-2.35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9.2%[9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2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8.8%[9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31,711,444.83元,同比下降16.40%[8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9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17亿元增长8.7%[98] - 营业收入为7.169亿元,同比下降3.3%[10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8.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6%[46] - 研发费用为2899.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4%[46] - 销售费用为7608.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46] - 管理费用为1.3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5%[46] - 财务费用为8546.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0%[4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2.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48亿元增长7.0%[98] - 营业成本为4.383亿元,同比增长5.8%[102] - 研发费用为1992万元,同比下降13.4%[102] - 财务费用为7977万元,同比下降7.3%[102] - 利息费用为7729万元,同比下降9.3%[10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974.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63%[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9%[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0.95%[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1.350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74.8万人民币[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下降21.8%,从9.892亿人民币降至7.734亿人民币[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0亿人民币,较2024年上半年的-1.605亿人民币进一步恶化[10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1.830亿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1.115亿人民币[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收窄至8125.3万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2.085亿人民币减少61%[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25亿人民币,较期初的2.538亿人民币下降32%[10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389.4万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6948.7万人民币大幅下降[109]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增加至6.710亿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1.300亿人民币增长416%[110]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3亿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2.856亿人民币显著改善[11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898.9万人民币,相比期初的1.204亿人民币下降51%[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为7.333亿元,同比下降15.9%[10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0%[17] - 总资产126.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9%[17] - 货币资金减少42.17%至1.794亿元,主要因偿还借款所致[48] - 应收账款增长29.43%至5.9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4.68%[48]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79.15%至7.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5.75%[48][4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77.05%至14.277亿元,因应付债券重分类[49] - 预收款项增长202.52%至753万元,因预收租金增加[49] - 合同负债下降18.48%至6.111亿元[49] - 固定资产减少4.86%至77.253亿元,仍占总资产61.04%[48] - 在建工程增长5.48%至10.486亿元[48] - 货币资金减少42.2%至1.79亿元(2025年6月)vs 3.10亿元(2024年12月)[91] - 应收账款增长29.4%至5.92亿元(2025年6月)vs 4.58亿元(2024年12月)[91] - 短期借款增长79.1%至7.28亿元(2025年6月)vs 4.06亿元(2024年12月)[9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77.1%至14.28亿元(2025年6月)vs 8.06亿元(2024年12月)[92] - 应付账款下降11.5%至11.02亿元(2025年6月)vs 12.45亿元(2024年12月)[92] - 未分配利润下降357.3%至-2.97亿元(2025年6月)vs -0.65亿元(2024年12月)[93] - 资产总额下降3.2%至126.56亿元(2025年6月)vs 130.73亿元(2024年12月)[92][93] - 负债总额下降2.2%至74.99亿元(2025年6月)vs 76.65亿元(2024年12月)[9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40.8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13亿元人民币,减少1.76亿元[95][96]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从2024年末的1.76亿元人民币降至6591.79万元人民币,降幅达62.5%[95] - 短期借款激增,从2024年末的3.08亿元人民币增至6.79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20.3%[95][9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7.88亿元人民币增至14.15亿元人民币,增幅达79.6%[96] - 应收账款从3.33亿元人民币增至3.76亿元人民币,增长12.8%[95] - 存货从1.75亿元人民币增至2.28亿元人民币,增长30.8%[95]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在58.66亿元人民币的高位,变动微小[95] - 受限货币资金为693万元,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5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78万元,期末余额7.702亿元[53][54]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光纤入户网络覆盖用户突破900万户[26] - 光纤覆盖率达92%[26] - 传输154套直播电视频道[26] - 吉视云视频点播平台拥有16万小时点播内容[27] - 月平均活跃点击次数达1亿次[27] - 提供150套吉视专享轮播节目[27] - 广电5G网络采用2.6GHz+700MHz共建共享模式[26] - IDC数据中心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标准机柜3000个[30] - 弹性云平台提供近8000核vCPU和30TB内存及4PB存储容量[30] - 智能光网络总长度达20万皮长公里[31] - 云计算平台支持异构数据库与跨系统数据交换共享[30] - 时空大数据平台集成多源地理空间信息与AI智能识别[31] - 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具备六大核心业务能力涵盖数据流通与资产化服务[34] - 专网服务采用SDH/MSTP/MSAP/PTN/OTN等技术[31] - 智慧应急平台提供24小时智能隐患识别与预警[32] - 物联网平台支持海量设备接入与双向通信[31] - 数字孪生服务体系整合行业物理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虚拟化[31] - 全省建设智能光网络19.77万皮长公里,覆盖977.22万户家庭[42] 公司排名和业绩评价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有线业务运营评价指数全国排名第三[36] - 公司政企业务增速全国第一[36] - 青春校园卡全国发卡量行业第四[36] - 公司用户服务稳居全国第一阵营[36] - 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足[36]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吉视传媒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2787.31万元,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56] - 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净亏损1106.67万元,营业收入仅150.36万元[56] - 吉林省东北亚大数据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净亏损2.46亿元,总资产达46.68亿元[56] - 吉视传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净亏损5243.63万元,净资产为负5.14亿元[56] - 吉视传媒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净亏损541.74万元,营业收入3771.94万元[56] - 吉林省东北亚新媒体有限公司净亏损172.30万元,营业收入1.17亿元[5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完成股份回购5091.35万股,占总股本1.46%[59] - 公司董事长褚春彦和监事崔峰于2025年4月离任[63] - 公司聘任王九九为副总经理[63]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分红[65]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3,511户[78]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76] - 吉林广播电视台为第一大股东,持股995,697,364股,占比28.53%[80] - 吉林省吉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0,000,000股,占比2.87%[80]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50,913,500股,占总股本比例1.46%[81]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34.90亿元人民币[118][119] - 公司资本公积为10.20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负3.65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盈余公积为14.73亿元人民币[118][119]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3.29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8.96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917.51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减少51.04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6.23亿元人民币[120] - 公司库存股为4978.30万元人民币[118][119] - 综合收益总额为7552.4万元,由净亏损4458.0万元和收益1.201亿元构成[121]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净减少8.3116亿元,主要因其他项减少7.8138亿元[121]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8.6767亿元,其中资本公积34.8979亿元,未分配利润14.7274亿元[122]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达34.8979亿股[130] - 2024年通过集中竞价回购公司股份5091.35万股[129] - 2017年可转换债券累计转股3.7899亿股,占转股前总股本12.18%[129] - 2014年可转换债券累计转股8751.24万股,占转股前总股本5.96%[128] - 2015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使总股本增至31.1080亿股[128] - 2013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使总股本增至14.6789亿股[127] - 2012年首次公开发行2.8亿股,发行后总股本13.9799亿股[12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51.57亿元人民币[116] - 未分配利润减少2.32亿元人民币[113]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478万元人民币[113] - 综合收益总额净减少2.51亿元人民币[113] - 资本公积减少8373万元人民币[116] - 实收资本保持34.90亿元人民币不变[116] - 盈余公积保持14.73亿元人民币不变[116] - 库存股减少368万元人民币[116]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992万元人民币[116] - 一般风险准备减少2322万元人民币[113] 关联交易和重大合同 - 公司向关联方吉林祥云提供房屋租赁服务预计年租金不超过700万元[68] - 公司向吉林祥云提供专线传输服务预计年服务费300万元[68] - 公司为吉林祥云提供IDC机房租赁服务预计发生金额不超过900万元[68] - 公司为吉林祥云提供系统集成及信息化项目等服务预计发生金额不超过6000万元[68]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8亿元[73]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7.952亿元[73] 财务比率和信用指标 - 流动比率0.38,较上年度末0.43下降11.63%[87] - 速动比率0.20,较上年度末0.27下降25.93%[87] - 资产负债率59.25%,较上年度末58.57%上升1.16%[87] - EBITDA全部债务比0.04,同比下降20.00%[87] - 利息保障倍数-1.40,同比下降47.37%[87]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同比下降115.25%至-0.18,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88] - 利息保障倍数EBITDA同比下降10.31%至2.87,主要因利润下降[88] - 公司存续债券"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余额800,000,000元,利率5.00%[8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35.45万元人民币[2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29.61万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16.96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0.72万元[21] 运营保障和公共服务 - 公司完成43套市/县自办节目停传和3套超高清节目落地入网[38] - 重保期累计投入值班人数超1.1万人次[38] - 光缆线路巡护近5000人次[38] - 出动巡护车辆2000车次[38] - 全省营业厅实现100%整改达标[37] 业务范围 - 公司从事有线电视业务、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服务业务、专业频道、付费频道、多媒体数据广播、视音频点播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视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网络传输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经营网络广告、网上通讯、数据传输、专用通道出租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开展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设计安装经营服务业务[131][132] - 公司提供吉林省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及移动网短消息信息服务[131][132] - 公司从事广播电视通信设备器材销售及软件开发业务[131][132] - 公司开展云平台服务、云存储服务、云基础设施服务[131] - 公司从事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131] 会计政策和报表编制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披露规定[133] - 公司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34] - 公司对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对未确认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可分离性条件之一即确认为无形资产[145]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信息表明购买日情况已存在,则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并相应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部分计入当期损益[14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费用和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发行权益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证券初始确认金额[146][149]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若非一揽子交易,个别财务报表以购买日前股权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147] - 判断一揽子交易的标准包括交易同时或相互影响订立、整体达成完整商业结果、交易相互依赖以及合并考虑才经济等四项条件[148]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控制判断需考虑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能力等要素,并仅考虑实质性权利[150]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余额继续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51] - 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子公司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仅将购买日至期末收支及现金流纳入合并报表[152] - 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收支及现金流纳入合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153] -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合并财务报表中将新增投资与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5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购买日之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4]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有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
吉视传媒:上半年净亏损2.32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21 10: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7亿元 同比增长8.7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32亿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1.95亿元 [2] - 净亏损同比扩大18.97% [2]
14天8板吉视传媒:上半年净亏损2.3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1 10: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7亿元 同比增长8.7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32亿元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在14个交易日内出现8次涨停 [1]
A股盘中强势震荡,沪指续创10年新高,半导体板块走低
证券时报· 2025-08-21 09:26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13%报3771.1点,深证成指微跌0.06%报11919.76点,创业板指跌0.47%报2595.47点,上证50指数涨0.5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608亿元,较此前一日小幅放量 [1] - 场内超3000股飘绿 [1] 行业板块分化 - 半导体板块走低,东芯股份跌超12%,芯原股份、南芯科技、晶丰明源等跌超5% [1] - AI产业链股集体下挫,飞龙股份、腾龙股份、金田股份等跌停,工业富联跌超5% [1][6] - 石油、电力、煤炭、燃气等资源股集体拉升,准油股份、安源煤业、世茂能源等涨停 [1] - 银行股上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双双创历史新高 [1] 国产软件股表现 - 国产软件股强势拉升,北信源20%涨停,科创信息、新晨科技、信息发展等涨超10% [2][3][4] - 中兴通讯涨超6%,盘中一度涨停,全日成交近220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首位 [1][3][4] - 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4] AI应用发展 - 2024年初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为1千亿,截至2024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 [5] - 国产大模型性能持续提升及扶持政策出台,AI应用商业化有望加速 [5] 个股异动情况 - 吉视传媒尾盘上演"地天板"走势,近14个交易日斩获8个涨停板 [9][10] - 公司澄清不涉及"国资云"业务,电影《731》投资比例极低,对业绩几乎无重大影响 [11] - 金田股份此前6个交易日斩获5个涨停板,公司提示市场情绪过热,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7] - 公司铜加工产品在算力领域销量占比不足2%,其中散热领域占比不足1% [8] - 腾龙股份服务器液冷电子水泵销售收入约80万元,储能液冷胶管销售收入约9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小 [8]
突然暴拉!601929 尾盘“地天板”!
证券时报· 2025-08-21 09:2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盘中强势上扬一度逼近3800点续创10年新高收盘涨013%报37711点深证成指微跌006%创业板指跌047%上证50指数涨053%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608亿元较此前一日小幅放量 [2] - 港股走势疲弱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逾1%叮当健康大涨超23%基石药业涨超12%卫龙美味涨超7%中兴通讯涨超5%老铺黄金跌超5%东方甄选跌逾4% [2] 行业板块表现 半导体板块 - 半导体板块走低东芯股份跌超12%芯原股份南芯科技晶丰明源等跌超5% [2] AI产业链 - AI产业链股集体下挫飞龙股份腾龙股份金田股份等跌停工业富联跌超5% [2] - CPO液冷服务器等AI产业链股集体下挫华光新材同飞股份跌超10%飞龙股份腾龙股份金田股份等跌停剑桥科技工业富联等跌超5% [8] - 金田股份此前6个交易日已斩获5个涨停板公司提示股票短期涨幅高于同期行业及上证指数涨幅存在市场情绪过热情形 [9] 资源股 - 石油电力煤炭燃气等资源股集体拉升准油股份安源煤业世茂能源等涨停 [2] 银行股 - 银行股上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双双创历史新高 [2] 国产软件股 - 国产软件股崛起北信源20%涨停科创信息新晨科技信息发展等涨超10%中兴通讯涨超6%盘中一度涨停全日成交近220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首位 [2][4] - 国产软件股盘中强势拉升北信源20%涨停科创信息新晨科技信息发展等涨超10%中兴通讯涨超6%盘中一度涨停全日成交近220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首位 [4] 个股表现 - 吉视传媒尾盘涨停上演"地天板"走势近14个交易日已斩获8个涨停板公司提示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参与投资热门影片事项出资比例极低预计对公司业绩几乎不构成重大影响 [11][1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6] - 2024年初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为1千亿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反映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快速增长 [6] - 机构表示国产大模型性能持续提升及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背景下AI应用商业化有望持续加速带动相关产业链 [6]
突然暴拉!601929,尾盘“地天板”!
证券时报· 2025-08-21 09:12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13%报3771.1点,深证成指微跌0.06%报11919.76点,创业板指跌0.47%报2595.47点,上证50指数涨0.5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608亿元,较此前一日小幅放量 [1] - 场内超3000股飘绿 [1]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走低,东芯股份跌超12%,芯原股份、南芯科技、晶丰明源等跌超5% [1] - AI产业链股集体下挫,飞龙股份、腾龙股份、金田股份等跌停,工业富联跌超5% [1][7] - 石油、电力、煤炭、燃气等资源股集体拉升,准油股份、安源煤业、世茂能源等涨停 [1] - 银行股上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双双创历史新高 [1] - 国产软件股崛起,北信源20%涨停,中兴通讯盘中一度涨停,全日成交近220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首位 [1][3] 国产软件股表现 - 北信源20%涨停,科创信息涨13.17%,新晨科技涨12.59%,信息发展涨12.19%,信安世纪涨11.00%,恒拓开源涨10.07%,天融信涨10.01%,京北方涨9.98% [3][4] - 中兴通讯涨超6%,盘中一度涨停,全日成交近220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首位 [1][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4]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4] - 2024年初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为1千亿,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 [5] AI产业链股下挫 - CPO、液冷服务器等AI产业链股集体下挫,华光新材跌10.68%,同飞股份跌10.48%,川润股份跌10.02%,飞龙股份跌9.99%,腾龙股份跌9.97%,金田股份跌9.97% [7][8] - 剑桥科技跌5.97%,工业富联跌超5% [1][7] 公司业务说明 - 金田股份铜排、铜管、铜带等产品在算力领域产品销量占比不足2%,其中算力散热领域产品销量占比不足1% [9] - 腾龙股份2025年上半年服务器液冷电子水泵产品销售及开发费用收入约80万元,储能电柜液冷胶管产品销售收入约97万元 [9] 个股异动 - 吉视传媒尾盘涨停,上演"地天板"走势,近14个交易日斩获8个涨停板 [10] - 公司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参与投资电影《731》出资比例极低,预计对公司业绩几乎不构成重大影响 [12] 港股市场表现 - 叮当健康大涨超23%,基石药业涨超12%,卫龙美味涨超7%,中兴通讯涨超5% [2] - 老铺黄金跌超5%,东方甄选跌逾4% [2]
突然暴拉!601929,尾盘“地天板”!
证券时报· 2025-08-21 09:1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呈现强势震荡格局 沪指盘中逼近3800点续创10年新高 收盘微涨0.13%报3771.1点 深证成指微跌0.06% 创业板指跌0.47% [1][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608亿元 较前一日小幅放量 超3000只个股下跌 [2] - 港股走势疲弱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逾1% [1] 行业板块分化 - 资源股集体拉升 石油、电力、煤炭、燃气板块表现强势 准油股份、安源煤业、世茂能源等多只个股涨停 [2] - 银行股上扬 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股价双双创历史新高 [2] - 半导体板块走低 东芯股份跌超12% 芯原股份、南芯科技、晶丰明源等跌超5% [2] 国产软件板块强势崛起 - 国产软件股盘中强势拉升 北信源20%涨停 科创信息、新晨科技、信息发展等涨超10% [3][4] - 中兴通讯涨超6% 盘中一度涨停 全日成交近220亿元 位居A股成交额首位 [2][4]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 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6] AI产业链遭遇回调 - AI产业链股集体下挫 CPO、液冷服务器等细分领域跌幅居前 [8][9] - 华光新材、同飞股份跌超10% 飞龙股份、腾龙股份、金田股份等多只个股跌停 剑桥科技、工业富联跌超5% [9] - 金田股份提示风险 其算力领域产品销量占比不足2% 其中算力散热领域产品销量占比不足1% [11] - 腾龙股份提示其服务器液冷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极小 业务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1] 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快速增长 - 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千亿增长至今年6月底的30万亿 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 [6] - 机构认为在国产大模型性能提升及政策扶持背景下 AI应用商业化有望持续加速 [7] 个股异动表现 - 吉视传媒尾盘上演"地天板"走势 近14个交易日已斩获8个涨停板 [12][13] - 公司澄清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 对影片《731》的投资比例极低 预计对业绩几乎不构成重大影响 [15] - 港股叮当健康大涨超23% 基石药业涨超12% 卫龙美味涨超7% [2]
电视广播板块8月21日涨1.88%,吉视传媒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309.3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08:38
板块整体表现 - 电视广播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88%,领涨个股为吉视传媒(涨幅10.00%)[1] - 当日上证指数报收3771.1点(上涨0.13%),深证成指报收11919.76点(下跌0.06%)[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5只个股下跌,1只个股持平[1][2] 个股价格表现 - 吉视传媒收盘价3.96元,涨幅10.00%,成交量1057.84万手,成交额37.28亿元[1] - 东方明珠收盘价8.52元,涨幅4.67%,成交量115.62万手[1] - 湖北广电收盘价6.01元,涨幅1.35%,成交额3.38亿元[1] - 无线传媒收盘价52.79元,涨幅1.30%,成交额2.01亿元[1] - 跌幅最大个股为海看股份(下跌1.03%)和电广传媒(下跌0.63%)[2] 资金流向分析 - 电视广播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309.3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744.5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64.83万元[2] - 东方明珠主力净流出5507.49万元(净占比5.56%),游资净流出5140.10万元(净占比5.19%)[3] - 吉视传媒主力净流入1998.22万元(净占比0.54%),但游资净流出5225.08万元(净占比1.40%)[3] - 新媒股份主力净流入1842.34万元(净占比9.74%),无线传媒主力净流入1630.24万元(净占比8.11%)[3] - 湖北广电主力净流入1024.88万元(净占比3.03%),游资净流入818.69万元(净占比2.42%)[3]
601929,尾盘拉升,上演“地天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08:3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涨0.13%至3771.10点,深证成指跌0.06%至11919.76点,创业板指跌0.47%至2595.47点,市场全天成交额2.46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19亿元 [1][2] - 可燃冰、数字货币、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涨幅居前,金属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稀土永磁板块调整 [2] - 农业银行股价涨2.12%至7.23元/股,邮储银行涨1.3%至6.23元/股,均创历史新高 [7][8] 个股动态 - 吉视传媒尾盘上演"地天板",8月4日至今累计涨幅达105.18%,位居同花顺人气个股第一名 [2][3] - 吉视传媒一季度营业收入4.99亿元(同比+23.14%),归母净利润-1.03亿元,旗下产业园引入AI文创企业,布局数据要素服务业务 [5][6] - 三未信安、北信源"20CM"涨停,北信源推出结合AI大模型的智能市值分析管理系统,信创产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2.6万亿元 [10][11][12] 行业分析 - 银行业整体风险偏好提升,国有大行因高股息率和分红稳定吸引资金流入,二季度净息差收窄趋缓、不良率下降 [8][9] - 影视行业暑期档票房超百亿元,与2024年持平预期,建议关注IP衍生品业务拓展及内容制播模式优化 [6] - 信创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市场双驱动,2025—2026年市场规模增速预计达17.84%和26.8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