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601816)

搜索文档
京沪高铁20241101
2024-11-04 0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1. 京沪高铁 2. 金福安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京沪高铁 1. 三季度京沪高铁本线列车量同比下降4.4%,发送量同比下降4.4%,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8%,客座率下降2.9个百分点[1][2] 2. 前十个月,京沪高铁本线列车开行量下降1.5%,发送量下降3%,客运周转量下降4.7%,客座率提升0.4个百分点[2] 3. 三季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 - 去年三季度是疫情后第一个暑期,客流需求旺盛,基数较高[3][4] - 今年中秋和国庆假期分开,宏观经济和消费意愿受到影响[3][4] - 今年新线路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未能带动京沪线客流[4][5] - 三季度遭遇高温天气和台风等因素,影响了暑期旅游客流[5] 4. 三季度学生票和儿童票同比分别下降10%和8%,反映出学生和亲子旅游需求下降[5] 5. 商务客流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旅游和探亲客流[6] 6. 运具下降幅度与人均票价下降3.2%和人均运距下降3.7%基本一致,反映出客流结构变化[7][9] 7. 与航空相比,高铁在节假日期间价格优势明显,有利于吸引客流[10][11] 金福安徽 1. 三季度金福安徽实现扭亏,主要得益于跨线列车运行公里数的增长[12][13] 2. 前三季度金福安徽跨线列车运行公里增长分别为:一季度9.8%,二季度6.7%,三季度5.9%[12][13] 3. 未来几年金福安徽的发展前景乐观,主要原因包括: - 和航线和即将开通的护苏湖线将带动金福安徽的客流增长[16][17] - 京雄铁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金福安徽的南北线路网[17] 4. 金福安徽的成本主要是固定成本,随着收入增长将转化为利润[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本部的有息债务主要集中在铁路债券,占比较高,未来将通过优化贷款结构来降低财务费用[22][23] 2. 金福安徽的300多亿有息负债主要是历史遗留的基建投资借款,目前经营现金流良好,未来将加快偿还[24][25] 3. 公司的分红政策未发生变化,仍按照母公司利润的50%比例进行分红[26]
京沪高铁:核心线位奠定中长期成长性,票价改革提升盈利能力
申万宏源· 2024-11-01 0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客运量小幅增长,但旅客周转量同比下滑,运距缩短导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5] - 三中全会再提铁路市场化改革,票价机制优化仍是重要方向,高铁资产盈利水平有望长足改善 [6] - 结合公司2024年三季报,预计公司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为138.73、162.07、187.8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17/15倍 [6]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23.55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为100.15亿元,同比增长12.35% [4]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4.93亿元,同比下降0.94%;归母净利润为36.58亿元,同比下降3.17% [4] - 预计公司2024E-2026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519、50,571、54,494百万元,同比增长14.3%、8.7%、7.8% [7] - 预计公司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73、16,207、18,781百万元,同比增长20.2%、16.8%、15.9% [7]
京沪高铁24Q3业绩点评:子公司京福安徽首季度转盈,本线车业务需求稍弱
信达证券· 2024-10-31 00:47
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1][3] 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00.15亿元,同比+12.3%;单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亿元,同比-3.17%。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3.55亿元,同比+4.8%;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14.9亿元,同比-0.94%[2] - 本线车业务拖累整体毛利率,24Q3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84pct至49.58%[2] - 京福安徽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单三季度利润约0.43亿元,少数股东损益增加,公司归母净利减少[3]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27.74/140.96/152.48亿元,同比分别+10.6%、+10.4%、+8.2%,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26、0.29、0.31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1.76、19.72、18.23倍[3] 财务指标总结 利润表相关 - 2022 - 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193.36亿元、406.83亿元、441.46亿元、470.9亿元、502.6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4.0%、110.4%、8.5%、6.7%、6.7%[4] - 2022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76亿元、115.46亿元、127.74亿元、140.96亿元、152.4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2.0%、2103.6%、10.6%、10.4%、8.2%[4] - 2022 - 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13.5%、45.8%、46.6%、47.9%、48.1%[4] - 2022 - 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分别为-0.3%、5.9%、6.3%、6.7%、7.0%[4] - 2022 - 2026年EPS(摊薄)预计分别为-0.01元、0.24元、0.26元、0.29元、0.31元[4] - 2024 - 2026年市盈率P/E预计分别为24.07倍、21.76倍、19.72倍、18.23倍[4] - 2022 - 2026年市净率P/B预计分别为1.51倍、1.43倍、1.37倍、1.32倍、1.27倍[4]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2 - 2026年流动资产预计分别为60.49亿元、144.21亿元、149.94亿元、170.52亿元、242.54亿元[5] - 2022 - 2026年非流动资产预计分别为2824.96亿元、2777.99亿元、2727.13亿元、2681.52亿元、2638.76亿元[5] - 2022 - 2026年资产总计预计分别为2885.45亿元、2922.2亿元、2877.07亿元、2852.05亿元、2881.31亿元[5] - 2022 - 2026年流动负债预计分别为93.03亿元、147.36亿元、155.74亿元、132.59亿元、112.33亿元[5] - 2022 - 2026年非流动负债预计分别为719.62亿元、595.73亿元、465.89亿元、385.99亿元、350.99亿元[5] - 2022 - 2026年负债合计预计分别为812.66亿元、743.08亿元、621.63亿元、518.58亿元、463.32亿元[5] - 2022 - 2026年少数股东权益预计分别为812.66亿元、743.08亿元、621.63亿元、518.58亿元、463.32亿元[5] - 2022 - 2026年股东权益预计分别为1839.97亿元、1949.7亿元、2026.19亿元、2101.35亿元、2181.15亿元[5]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2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分别为20.22亿元、210.81亿元、228.16亿元、216.98亿元、232.09亿元[5] - 2022 - 20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预计分别为-10.99亿元、-11.13亿元、-890亿元、-1448亿元、-1788亿元[5] - 2022 - 2026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预计分别为-92.81亿元、-124.04亿元、-214.1亿元、-183.68亿元、-143.96亿元[5] - 2022 - 2026年现金流净增加额预计分别为-35.78亿元、75.64亿元、5.16亿元、18.82亿元、70.24亿元[5]
京沪高铁: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30 08:22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24年10月18日发通知,10月30日召开[1] - 应参加表决监事5人,实际参加5人[1]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 - 表决有权表决票数5票,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1]
京沪高铁: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30 08:22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4年10月18日发通知,10月30日召开[1] - 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7名[1]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 - 该议案表决有权表决票数9票,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1]
京沪高铁(601816)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30 08:22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4.93亿元,同比减少0.9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23.55亿元,同比增加4.77%[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2,355,133,669.92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30,881,500,016.17元有所增长[15] 净利润相关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8亿元,同比减少3.1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00.15亿元,同比增加12.35%[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745元/股,同比减少3.1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2039元/股,同比增加12.34%[3]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978,496,200.67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8,673,074,418.28元[16]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15,192,272.01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8,914,135,804.57元[16]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0390元/股,2023年前三季度为0.1815元/股[17] 现金流量相关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19亿元,同比减少19.7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57.42亿元,同比减少2.80%[2]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9,090,971,555.01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6,792,255,802.31元[18]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42,295,057.47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6,195,724,138.62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0,565,814.25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 - 1,013,511,135.40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29.9315395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18.2086亿美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65.1386314512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91.877101亿美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70.4689277279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5.8452679902亿美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36.0136221011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17.7358667684亿美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6.0820826011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 -99.5272667684亿美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54.0647901689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52.2948632638亿美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9.0315841249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53.3937195996亿美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966793956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05.6885828634亿美元[20]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5%,同比减少8.07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05%,同比增加6.76个百分点[3] 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832.9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05%[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998.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49%[3]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496,679,395.60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903,158,412.49元[11]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483,345,354.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982,177,244.55元[11] - 2024年9月30日预付款项为526,877.9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6,523.58元有所增长[12] - 2024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为385,815,689.6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1,074,094.86元略有下降[12]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9,518,182,236.4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420,664,554.66元大幅减少[12] - 2024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215,192,615,143.79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8,847,493,176.78元略有下降[12] - 2024年9月30日在建工程为358,715,759.6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1,505,441.91元大幅增长[12] 负债相关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1,089,849,966.85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93,541,334.06元有所下降[13] - 2024年9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939,300,860.41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834,824,348.97元大幅减少[13] - 2024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60,558,529,576.6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308,171,658.82元有所下降[13] 营业外收支及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7939.77元,年初至报告期末金额相同[4] - 本报告期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7928.43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098158.92元[5]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945.96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932319.13元[5] 股东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0,863人[6] - 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1,306,477,996股,占比43.39%[6]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3,062,225,309股,占比6.24%[6] - 平安资管京沪计划交易前持股6.42%,交易后平安人寿持股3.93%,太保人寿持股2.49%,三者合计持股仍为3,154,092,069股,占总股本6.42%[8] 转融通出借股份相关 - 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35,000股,比例0.00007%,期末为0[10] - 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190,000股,比例0.0004%,期末为0[10] 营业成本及费用相关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8,917,549,532.16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19,092,686,309.73元略有下降[15]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6,166,251.45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3,465,390.20元[16] - 2024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364,845,296.52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847,767,297.90元[16] 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相关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3,437,731,630.81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1,789,016,868.58元[16]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3,442,829,789.73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1,786,965,803.05元[16]
京沪高铁: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4-10-14 07:35
人事变动 - 京沪高铁董事张秋萍因退休申请辞职[2] - 辞任自送达董事会之日生效[2] - 截至2024年10月15日未持股[2][3] 影响说明 - 辞职不影响董事会法定人数[2] - 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2]
京沪高铁: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职工监事退休离职的公告
2024-10-11 09:19
人员变动 - 公司职工监事盛大军因退休申请离职[1] - 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参控股公司任何职务[1] - 离职申请自送达监事会之日起生效[1] 其他信息 - 盛大军离职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未持有公司股份[1] - 公告于2024年10月12日发布[2]
所有高铁里,为什么京沪线最赚钱
商业洞察· 2024-10-09 09:34
高铁行业整体状况 - 高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大部分线路处于亏损状态,2020-2023年国铁集团净利润分别为-555 1亿元、-498 5亿元、-695 6亿元、33亿元,负债规模从5 49万亿元攀升至6 21万亿元 [6] - 2018年全国18家铁路局中仅6家实现盈利,部分高铁站出现停建和闲置现象 [7] 京沪高铁核心优势 - 京沪高铁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63 57亿元,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疫情后毛利率超过40%,日均净赚3483万元,每小时盈利约180万元 [7] - 线路途经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覆盖全国6 5%面积但贡献33%GDP和27%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38% [11][13] - 2023年客流量超2 15亿人次打破2019年纪录,单日最高运送90 3万人次,累计客流量近20亿人次 [17][18] 运营效率与技术创新 - 采用世界最快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时速350公里),最短发车间隔仅3分钟,配备31列17节超长编组列车,全年上座率75%-80% [19] - 创新委托运输管理模式,2023年仅73名员工实现人均净利润1 6亿元,远低于广深铁路4万余人规模 [30] 对航空业的替代效应 - 2023年净利润超越四大航空总和,上海-北京4小时26分最快车程已接近飞机总耗时(含安检和晚点) [23][24] - 高铁站选址更靠近市中心,票价600+元较机票1000+元更具性价比,新增"红眼高铁"满足夜间商务需求 [28] 行业战略意义 - 高铁基建成为国家对外输出的重要名片,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如送餐到座等 [32][34] - 京沪高铁二线建设已提上日程以缓解运力饱和问题 [19]
京沪高铁: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10-09 09:27
股份回购 - 公司拟用10亿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回购股份[3] - 回购价格上限调整后不超过5.75元/股[3][4] - 回购期限为2024年5月30日至2025年5月30日[3] - 2024年9月累计回购6,252,300股,占总股本约0.0127%[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回购7,176,300股,占总股本约0.0146%[2][5] 回购资金与价格 - 2024年9月支付回购资金32,837,717.39元(不含交易费)[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支付回购资金38,088,348.39元(不含交易费)[2][5] - 2024年9月回购成交最高价5.40元/股,最低价5.20元/股[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回购成交最高价5.72元/股,最低价5.20元/股[2][5] 分红 - 2023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16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