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医药(601607)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医药(601607) -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4-01 09:48
股份发行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852,626,796股A股,发行价16.39元/股[1] - 上海潭东认购187,000,000股,金额3,064,930,000元;云南白药认购665,626,796股,金额10,909,623,186.44元[2] 股本变化 - 2022年4月8日发行股份登记后,总股本由2,842,089,322股增至3,695,507,249股[3] - 截至出具日,因期权行权股本新增12,854,560股,总股本为3,708,361,809股[4] 限售股情况 -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852,626,796股,2025年4月8日上市[7] - 上海潭东、云南白药限售股占比5.04%、17.95%,均全部上市流通[8] 股份结构变动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本次变动 -852,626,796股,剩余81,600股[9] - 无限售条件A股流通股增加852,626,796股,变为2,789,207,505股[9] 其他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6] - 保荐机构对限售股份解除限售上市流通无异议[11]
上海医药(601607):2024年年报点评:CSO赋能商业稳健增长,营销转型推动工业兑现
东吴证券· 2025-04-01 08: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全年营收2752.51亿元,同比增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40.65亿元,同比增13.04%;2024Q4单季度营收656.22亿元,同比增4.52%;归母净利润4.9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29.74% [7] - 商业板块基本盘稳健,CSO业务战略性突破,2024年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7.47%;CSO业务服务规模80亿元,同比增幅177%,合约产品65个 [7] - 工业板块加强工商联动与产销协同,营销模式转型加快,2024年收入237.3亿元,同比降9.6%,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3.95%;过亿产品44个,过10亿产品2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2亿元,同比增1.43% [7] - 持续优化产品管线布局,看好创新药商业化兑现,截至2024年底新药管线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改良型新药14项;罕见病领域有51个在产品种,覆盖67个适应症;上药睿尔SRD4610完成国内Ⅱ期临床试验,提交III期申请并获美国FDA孤儿药认定;构建大BD工作体系,利于项目引进 [7] - 考虑公司优化产品管线、加大研发力度,将25 - 26年归母净利润下调至50.12/56.49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63.25亿元,对应PE为14/12/11倍;看好CSO及工业板块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60295|275251|298124|331365|367451| |同比(%)|12.21|5.75|8.31|11.15|10.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768|4553|5012|5649|6325| |同比(%)|(32.92)|20.82|10.09|12.72|11.9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02|1.23|1.35|1.52|1.71| |P/E(现价&最新摊薄)|18.26|15.11|13.73|12.18|10.88|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8.55元 - 一年最低/最高价16.60/23.20元 - 市净率0.96倍 - 流通A股市值35923.57百万元 - 总市值68790.11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9.33元 - 资产负债率62.14% - 总股本3708.36百万股 - 流通A股1936.58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71823|190757|212399|236079| |非流动资产|49386|49497|49586|49596| |资产总计|221209|240254|261985|285675| |流动负债|126038|138816|153486|169270| |非流动负债|11429|11429|11429|11429| |负债合计|137467|150244|164914|18069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71676|76690|82339|88663| |少数股东权益|12067|13320|14732|16313| |所有者权益合计|83742|90009|97071|104976| |负债和股东权益|221209|240254|261985|285675|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75251|298124|331365|367451|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244619|262797|291038|322622| |税金及附加|778|845|940|1029| |销售费用|12714|16248|19219|21312| |管理费用|5690|6542|7257|8047| |研发费用|2394|2832|3148|3491| |财务费用|1481|1476|1434|1495| |加:其他收益|634|776|856|856| |投资净收益|380|310|342|342| |公允价值变动|204|0|0|0| |减值损失|(841)|(40)|(42)|(42)| |资产处置收益|188|31|34|34| |营业利润|8141|8461|9520|10646| |营业外净收支|(121)|(108)|(105)|(105)| |利润总额|8020|8353|9415|10541| |减:所得税|2150|2088|2354|2635| |净利润|5870|6265|7061|7906| |减:少数股东损益|1317|1253|1412|158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53|5012|5649|6325|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23|1.35|1.52|1.71| |EBIT|9325|9829|10849|12036| |EBITDA|11934|11969|13094|14361| |毛利率(%)|11.13|11.85|12.17|12.20| |归母净利率(%)|1.65|1.68|1.70|1.72| |收入增长率(%)|5.75|8.31|11.15|10.8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82|10.09|12.72|11.96|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827|10225|6378|11424| |投资活动现金流|416|(2057)|(2105)|(2105)| |筹资活动现金流|(1864)|2770|2539|2308| |现金净增加额|4381|10941|6812|11627| |折旧和摊销|2610|2140|2245|2325| |资本开支|(2156)|(2232)|(2327)|(2326)| |营运资本变动|(4236)|(356)|(5300)|(1409)|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19.33|20.68|22.20|23.91|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3708|3708|3708|3708| |ROIC(%)|5.28|5.34|5.43|5.55| |ROE - 摊薄(%)|6.35|6.54|6.86|7.13| |资产负债率(%)|62.14|62.54|62.95|63.25|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5.11|13.73|12.18|10.88| |P/B(现价)|0.96|0.90|0.84|0.78| [8]
上海医药(601607):业绩稳健增长,CSO业务表现亮眼
平安证券· 2025-03-31 1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65亿元,同比增长13.04% [4] - 公司具备深厚国资背景和全产业链布局,随着创新药管线逐步兑现、中药板块持续增长以及商业板块稳定发挥,未来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7]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医药,公司网址为www.sphchina.com,大股东为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24.76%,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 - 总股本37.08亿股,流通A股19.37亿股,流通B/H股9.19亿股,总市值629亿元,流通A股市值370亿元,每股净资产19.33元,资产负债率62.1% [1] 财务数据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0,295|275,251|297,932|322,690|349,441| |YOY(%)|12.2|5.7|8.2|8.3|8.3| |净利润(百万元)|3,768|4,553|5,422|6,176|6,620| |YOY(%)|-32.9|20.8|19.1|13.9|7.2| |毛利率(%)|12.0|11.1|10.9|11.0|11.0| |净利率(%)|1.4|1.7|1.8|1.9|1.9| |ROE(%)|5.5|6.4|7.1|7.6|7.7| |EPS(摊薄/元)|1.02|1.23|1.46|1.67|1.79| |P/E(倍)|18.8|15.6|13.1|11.5|10.7| |P/B(倍)|1.0|1.0|0.9|0.9|0.8| [6] 业务板块情况 - 商业板块稳定增长,分销网络覆盖全国,有超2000家优质品牌药房,建设300多个院内供应链服务(SPD)项目,为129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2024年商业板块收入2515亿元(+7.5%),净利润33.9亿元(+1.1%) [7] - 工业潜力逐步兑现,创新药与中药板块双轮驱动。创新药多个新药管线进入临床研究阶段,2024年创新药业务收入305亿元(+29.7%);中药通过收并购赋能,如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 [7] - CSO业务潜力巨大,与多家国内外领先药企合作,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CSO业务收入80亿元(+177%),在总营收中占比显著提升,平台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4.22亿元、61.76亿元、66.20亿元(原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6.08亿元、62.83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8]
上海医药(02607)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3-31 09:3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上 海 醫 藥 集 團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Shanghai Pharmaceuticals Holding Co., Ltd. *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碼:02607)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 13.10B 條而作出。 茲載列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 (http://www.sse.com.cn)刊登的《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高級管理人員離 任的公告》僅供參閱。 承董事會命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楊秋華 董事長 中國上海,2025 年 4 月 1 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的執行董事為楊秋華先生、沈波先生、李永忠先生及董明 先生;非執行董事為張文學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顧朝陽先生、霍文遜先 生、王忠先生及萬鈞女士。 * 僅供識別 证券代码:601607 证券简称:上海医药 公告编号 ...
上海医药(601607)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离任的公告
2025-03-31 08:30
人事变动 - 李东明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1] - 2025年4月1日起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及下属企业任何职务[1]
上海医药20250328
2025-03-31 02:4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医药流通行业 - 公司:上海医药集团、美熙健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上海医药集团业绩表现 - 2024 年再次入选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升至第 411 位,获多项荣誉 [3] - 实现营业收入 2752.51 亿元,同比增长 5.75%;归母净利润 45.53 亿元,同比增长 20.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0.65 亿元,同比增长 13.04%;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58.27 亿元,同比增长 11.39% [3][4]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 237.3 亿元,同比下降 9.62%;医药商业销售收入 2515.20 亿元,同比增长 7.47% [3] 研发创新 - 2024 年研发投入 28.18 亿元,研发费用 23.94 亿元,同比增长 8.64% [5] - 依托上海前沿打造设立“一张桌机制”,园区入驻 15 家生态伙伴和创新企业 [5] - 推进研发管理组织架构优化,组建科学委员会、产业创新理事会,双聘院长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 [5] -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参与设立上海生物医药转化基金二期 [5] 产品规划与开发 - 新设产品规划部,布局重点疾病领域 [6] - 2024 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 44 个,过 10 亿产品 2 个;60 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 1373 亿元,同比增长 1.43% [6] - 新药管线 54 项,其中创新 10 项(含一项美国临床二期),改良型新 14 项 [6] - 中药板块 2024 年实现工业收入 95.71 亿元,大品种循证医学研究取得进展 [6] 罕见病治疗领域 - 51 个产品种覆盖 67 个适应症 [7] - 上瑞尔一类新 CCRB4,610 完成国内二期临床试验并提交三期申请,获美国 FDA 孤儿认定 [7] - 自主研发的全球创新 CD20 抗体 B001 与 B007 开展多个罕见病研究,部分进入关键临床或二期临床 [7] 国际业务拓展 - 在东南亚与中东地区多国完成业务布局,在泰国、菲律宾、阿联酋取得阶段性进展 [8] - 2024 年海外销售收入 39.67 亿元,同比增长 24.53%,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报 18 个 [8] 营销模式转型与技术升级 - 组建新销售公司推动营销模式转型,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技术升级降本增效 [9] - 旗下信谊、新亚获科技进步奖,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布局,完成多个基地整合投产及转移工作 [9] - 全年完成精益项目 161 个,荣获多个专利奖项 [9] 全国重点实验室 - 通过联合上海交大及其医学院科研成果孵化,在中央研究院转化,子公司落地生产,实现产业化 [9] - 升级中央研究院,形成全链条创新研发体系 [9] 新药研发目标和定位 - 落实健康中国 2030 战略,支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10] - 聚焦中国人高发疾病研发新药,提高治愈率,满足临床需求 [10] - 夯实研究基础,发展核心技术,建设一流平台,提高国际竞争力 [10] AI 赋能新药研发 - 与神思电子及人工智能浦江实验室合作,布局 AI 算法模型库 [12] - 加速新产品开发,提高整体效率 [13] 全链条研发措施 - 建立一体化高效灵活高品质平台,符合国际国内标准,推动新产品上市 [14] - 构建创新平台,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形成协同开源生态圈 [14] 知识产权管理 - 建立系统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全程参与并运营知识产权布局 [15] - 确保项目得到充分保护,推动新产品开发并维护公司利益 [15] 产品布局 - 在创新、改良、中草、罕见病、儿童用药四个方面齐头并进 [16] - IND 申请阶段有七个项目,一期八个、二期十九个、三期五个,一个 NEBAG 递交 [16] - 多个项目有进展,如 01 项目预计今年获批,001 自主 CD206 抗体国内最快等 [16] 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五个主要创新药物项目处于不同研发阶段,部分项目有独特优势 [17] 过去两年创新布局及成果 - 进行组织架构和运营体系优化调整,任命新研究院长 [18] - 40 个创新药处于不同研发阶段,注重早期发现团队研究 [18] - 开展全球项目研发,扩大漏斗式研发体系 [18] 2025 年期待成果 - 心血管新药进入 NDA 审批阶段,有望获批商业化 [19] - 多个三期临床试验项目预计完成并申报 NDA,多个二期和一期临床试验推进 [19] - 注重外部合作与引进成熟产品,结合自身研发与 BD 引擎实现成果落地 [19] 未来发展目标 - 依托现有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究,构建开放合作生态 [20] - 拓展管线、升级技术平台,提高制度灵活性与平台前沿性 [20] - 突破国际技术壁垒,推动原创疗法,成为一流创新企业 [20] 医药产品研发战略 - 围绕自身研发体系与科研院所紧密结合 [21] - 研究院与转化部门团队定期交流互动,保障项目合作和上游管线扩充 [21] 现金使用与外延并购 - 拥有 350 多亿元现金,用于投资并购和业务扩展 [24] - 围绕创新药、中药、传统化学制剂领域投资 [24] AI 技术应用布局 - 重视 AI 在新药研发中的推动作用,与外部 AI 公司合作 [25] - 研究院系统性利用 AI 赋能业务发展,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 [25] 化药领域并购和投资策略 - 专注六大治疗领域,通过并购加强基础 [26] - 提升技术水平,形成专利壁垒,推动早期发现和临床端发展 [26] AI 技术赋能医药研发 - 采取成熟一块部署一块原则,在早研、转化平台、临床板块落实 AI 赋能 [27] - 构建自己的平台并与业内企业合作,形成专利壁垒,加快研发进程 [27] - 在临床端利用 AI 进行患者筛选、数据驱动决策等 [27] 2025 年流通板块影响 - 2024 年行业负增长,受经济放缓、财政压力、医保延缓支付和带量采购影响 [28] - 2025 年上半年仍面临集采压力,但新增国产产品将放量 [29] - 国家医保局要求及时支付医保资金,利好流通业,预计年底 85%以上地区执行 [29] 中药板块发展策略及表现 - 围绕大品种和大品牌发展,开展真实事件研究证实产品安全性 [30] - 重点品种表现良好,与黄整合进展顺利 [30] - 2024 年胃药“胃部村”销售额超八亿元,“养心室”取得阳性结果 [31] 上海医药与何黄合作 - 2024 年底达成交易协议,正在安排最后实施阶段 [32] - 何黄旗下麝香保心丸市场规模接近 30 亿元,合作将提升上海医药上游产品发展 [32] 工业和商业业务战略调整 - 商业业务布局 SPD、CSO - DTP、多元支付等项目,结算系统推向市场,提高集中度但有挑战 [33] - 工业业务进行中央研究院升级及研发体系调整,整合五大营销中心 [33] 中国流通行业挑战 - 2018 年以来采购政策造成双重打击,销售规模减少,利润受损 [34] - 经济放缓影响流通市场,支付端增长乏力,运营成本高企 [34] 流通板块持续健康发展因素 - 支付端增量,如多元支付方式、医保支付“全药保”计划 [35] - 集采政策优化 [35] - 中国经济回暖 [35] - 调整结构,如 SPD、CSO 模式创新 [35] 决策创造确定性结果 - 工业领域优化研发和营销,确保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价值 [36] - 商业领域创新业务模式,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36] 医药行业市场营销体系 - 需要强大体系,包括医学、市场、转入团队及营销管理等 [38] - 改变工业营销现状,临床三期引入外部营销,实现临床价值 [38] 解禁股与市值管理 - 三年前战略投资定增四月初到期,未收到股份处置方案通知 [39] - 出台市值管理制度,通过提高业绩、回报投资者、加强沟通等稳定提升市值 [39] 保健品及创新药领域规划 - 保健品提升 ROE 和利润率,2025 年计划在规划内将中药及保健品做到一定规模 [40] - 创新药未来考虑 BD in license、新模式等实现突破 [40] 院外市场销售策略 - 院内市场销售能力强,院外市场技术和经验少,但产品丰富 [41] - 组建专业团队拓展院外市场,线上线下结合,如去年线上销售微生态产品达五亿多元 [41] 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心脑血管领域布局 - 依托传统优势,关注这些领域,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品,关注新机制和靶点 [43] - 早期布局五十多个项目,希望推出新一代产品 [43] 国际化业务布局及战略方向 - 国际化增长率超 20%,总量不大,分为澳洲保健类和东南亚产品注册推广两部分 [44] - 去年澳洲业务增长良好,东南亚今年预计贡献更好业绩,在多地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销售 [44] 商业在线业务与创新药商业化 - 2024 年 CFC 业务发展显著,2025 年延续态势 [45] - 创新药商业化布局九年,形成一体化营销体系,覆盖全国头部四万多家医院 [45] - 2025 年 I001 创新药进入三期有望商业化,发挥流通企业准入优势开发医院网络 [45] 2025 年业务新举措 - 注重 0 到 1 产品开发,推出指利达(瑞舒伐他汀)和巴尔鼻喷 [46] 2024 年成绩与 2025 年预期 - 2024 年因赛诺菲项目实现 60 亿元规模增长,2025 年难再现大规模增长,但签约项目不少 [47] - 继续与跨国企业合作,依靠合规体系建立核心竞争力 [47] 应对行业新形势和挑战 - 洞悉行业趋势,以筑牢底盘、做强核心、创新突破为主线,推进三横三纵发展体系 [49] - 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敏捷,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工业研发和商业创新 [49] 研发创新具体措施 - 打造“一院四所”和“大 BD”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50] - 依托重点实验室领军人才双聘机制等提升自研核心能力,建设专业技术研究所 [50] 商业创新服务布局 - 参与行业变革,在 CSO、SPD 等领域领先,拓展数据业务和多元化支付体系 [51] - 完善三横三纵发展体系,优化营销组织和产业布局 [51] 利用 AI 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 - 在研发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等领域应用数字和 AI 技术 [52] -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52] 未来发展愿景 - 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制药企业,打造“创新上药”、“绿色上药” [53] - 提升核心竞争力,回报股东投资者,为上海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做贡献 [53] 美熙健康进展 - 2018 年成立,在多元支付特别是创新药商业保险方面布局 [22] - 2024 年推出惠民保业务,全国 153 个城市 1 亿人投保,节省 18.5 亿元药费,为药企开辟新销售途径 [22] - 联合中天发布中国多元支付白皮书,预计三年后多元支付为创新药带来 2500 亿元增量 [22] - 2025 年计划启动港股 IPO 推动创新板块发展 [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小分子、新型甲酸降解剂、抗体及 ADC 疗法、细胞疗法及微生态疗法等有创新技术平台 [11] - 联合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和人工智能浦江实验室建设小核酸平台 [11] - 公司研究院系统性利用 AI 赋能业务发展,在早研领域、转化平台建设以及临床板块落实 AI 赋能 [25][27]
手术麻醉药价格暴涨背后:上海医药旗下公司等三家药企合谋抬价21倍,反垄断升级能否清除灰色地带
华夏时报· 2025-03-28 12:50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信谊联合等三家药企操纵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价格并分割市场的垄断行为开出2.23亿元罚单,释放警示信号,医药行业监管加强,企业应合规经营并创新破局 [1][9] 垄断案件详情 - 涉案企业为上海信谊联合、河南润弘、成都汇信,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为主要销售企业 [2] - 2020年1月14日,信谊联合指示员工联系河南润弘,三方商议后在山东市场涨价,信谊联合产品涨幅超10倍 [3] - 2020年4月起,三家企业约定提高全国市场价格,涨幅达11 - 21倍,并划分销售市场 [4] - 2024年4月30日立案调查,市监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没2.22亿元,对个人罚款50万元 [4] 药品情况 - 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为麻醉手术常用药,2016年纳入急抢救示范药目录,2020年底列入短缺药品清单 [2] - 主要终端市场为公立医院,占比超97%,2020年前各企业挂网价不同 [2] - 2024年12月纳入第十批集采,1ml:0.5mg最低拟中选价0.56元/支,降幅超94%,上海医药旗下公司未中选 [8] 垄断行为影响 - 大幅提高药价,增加患者费用,造成市场供应紧张,扭曲价格形成机制 [5] - 因受众窄、生产积极性不高,少数企业易主导市场,为垄断创造条件 [5] 监管与处罚 - 监管部门对医药反垄断执法力度加大,此前查处冰醋酸、扑尔敏等原料药垄断案 [6] - 信谊联合罚没1.65亿元,市监局按年销售额10%顶格处罚,对个人罚50万打破潜规则 [6] - 上海医药旗下一生化曾因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垄断被罚,药品挂网价两次累计降幅超95.8% [7] 行业建议 - 医药企业应提高合规意识,加强内部管理,避免垄断行为 [9] - 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打破垄断格局 [9]
业绩增长却难掩隐忧,上海医药深陷合规风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06:56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医药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上涨,但二级市场反响平平,公司暴露出企业治理与合规体系建设的多重风险,平衡商业规模与合规经营是其行稳致远的关键考量,同时公司工业板块占比下滑、销售费用高,需在合规阵痛下探索发展路径 [1][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上涨5.75%,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37.31亿元,同比下降9.62%,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 [1]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5.53亿元,同比上涨20.82%,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4.70亿元,同比下降12.98% [1]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3月28日午间休盘,公司A股市场收报19.1元/股,下跌1.65%,总市值708.3亿元;港股市场收报11.34港元/股,下跌2.74%,总市值420.53亿港元 [1] 工业板块情况 - 报告期内医药工业板块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为8.62%,2023年为10.09%,公司研发投入28.18亿元,占医药工业收入比例为11.87%,近一年多次披露终止在研项目 [2] - 近一年公司累计终止15个在研项目,累计研发投入超7.7亿元,公司称终止相关管线研发是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优势研发项目 [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有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含美国临床II期1项),改良型新药14项,创新药管线中已有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3] 销售费用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127.14亿元,工业销售费用总额68.18亿元,占工业营收比例为28.73%,其中市场推广及广告成本为36.23亿元,占工业销售费用总额比例达53.14% [4] - A股496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中180家披露2024年年报,17家营收超百亿元企业中公司仅销售费用一项高居榜首,公司称销售费用率较为合理,采用分类管理办法控制费用 [4][5] 合规问题情况 - 2024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现公司旗下上药科园大药房存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风险 [6] - 2025年上海信谊因虚开发票被上海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罚款62.57万元,上海信谊为公司旗下公司 [6] - 上海信谊在2020 - 2023年期间与其他药企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公司涉及罚没款合计1.66亿元,2023年12月公司也曾因涉及垄断被罚款4.62亿元 [6][7] 行业发展情况 - 我国医药产业正处于创新与分化的发展阶段,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跨境技术合作与授权活跃,同时医疗改革持续深化,行业加速转型分化发展 [2] - 我国医药产业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跨越的重要历史新阶段,医药创新生态正在发生变革,高水平合规将助推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5]
上市公司动态 | 中集集团净利增6倍,中芯国际净润同比降23.3%
搜狐财经· 2025-03-28 03:26
公司业绩情况 - 中集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76.64亿元,同比增长39.01%,净利润29.72亿元,同比增长605.60%,集装箱制造业务营收622.05亿元,同比上升105.89%,净利润40.88亿元,同比上升127.84% [1] - 中集车辆2024年实现收入209.98亿元,同比下降16.30%,净利润10.81亿元,同比下降55.83%,下降原因是北美业务回归常态和2023年处置股权产生非经常性收益 [2] - 中芯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57795.6百万元,同比增加27.7%,净利润3698.7百万元,同比减少23.3%,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2658.6百万元,同比减少1.7%,购建资产支付现金54559.3百万元,同比增加1.3% [3] - 海尔智家2024年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扣非归母净利润178.05亿元,同比增长12.5%,各业务板块均有增长,行业受政策影响摆脱低迷 [4] - 中国海油2024年营业收入420506百万元,同比增加0.9%,归母净利润137936百万元,同比增加11.4%,油气净产量达726.8百万桶油当量,超额完成目标,储量替代率达167% [6][7] - 招商证券2024年营业收入208.91亿元,归母净利润103.86亿元,各业务分部收入占比不同 [8] - 招商轮船2024年营业收入257.99亿元,同比下降0.32%,营业成本184.67亿元,同比下降3.70%,净利润51.07亿元 [9][10] - 兴业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净利润772.05亿元,同比增长0.12%,不良贷款率1.07%,较2021年下降0.03个百分点 [11] - 潍柴动力2024年营业收入2156.9亿元,同比增长0.81%,净利润114.03亿元,同比增长26.51%,各产品销量有不同程度增长,农业装备业务逆势提升市占率 [12][13] - 蓝思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营收增长 [14] - 山东黄金2024年营业收入825.18亿元,同比增长39.21%,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长26.80% [15] - 华电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1129.94亿元,同比下降3.57%,净利润57.03亿元,同比增长26.11% [16] - 邮储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非息收入626.52亿元,同比增长3.21% [16] - 九阳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88.49亿元,同比下降7.94%,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68.55%,营业成本下降,毛利率上涨 [17] - 上海医药2024年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 [18] - 中信建投2024年营业收入211.29亿元,同比下降9.1%,归母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长2.68%,各业务板块营收有不同变化 [19][20] - 中航成飞2024年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6.11%,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4.41% [26] - 复旦张江2024年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下降16.61%,净利润3973.39万元,同比下降63.42% [27] - 苏泊尔2024年营业收入224.27亿元,同比增长5.27%,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97% [30] - 天味食品2024年营业收入34.76亿元,同比增10.41%,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36.77%,复合调味品行业有提升空间 [33] - 吉比特2024年营业收入36.96亿元,同比下降11.69%,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16.02%,部分自研产品营收和利润减少 [36][37] IPO及发行动态 - 三只松鼠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落实战略、提升知名度等,具体细节未确定 [21] - 中集集团终止分拆控股子公司中集天达至创业板上市,原因是统筹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 [22] - 中集天达撤回IPO,申请受理于2021年09月28日,2023年5月26日上市委会议审核通过,预计融资14.1941亿元 [23] 监管动态 - 济民健康收上交所监管函,事由为公司近期相关事项 [24] - 新元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5] 上市公司动态 - 中旗新材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股票及可转债停牌 [28][29] - 中航产融控股股东筹划与公司相关重大事项,股票停牌,预计不超5个交易日 [31] - 汉邦高科拟购买驿路微行51%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复牌 [32] - 华润三九成为天士力控股股东,天士力部分董事、监事辞职 [34][35]
上海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达28.18亿元 夯实“产学研医资”一体化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3-27 13:44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医药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净利润、现金流均增长,在创新生态构建、工商协同、国际业务拓展等方面取得进展,将继续秉承战略方针提升核心竞争力 [2][7] 创新生态加速构建 - 2024年研发投入28.18亿元,重点布局六大领域 [3] - 临床申请获受理及后续临床研究新药管线54项,含创新药40项、改良型新药14项 [3] - 中药、罕见病优势领域深耕,多项核心品种循证医学研究有进展,罕见病有51个品种覆盖67个适应症 [3] - 优化研发体系,成立相关理事会,调整架构,新设部门,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融结合 [3] - 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揭牌,园区入驻15家生态伙伴,深化细胞治疗产业布局 [4] 工商协同多维突破 - 加快工业营销体系整合、模式转型及商业网络布局,推动管理一体化 [5] - 工业营销整合销售部门组建新公司,工业销售过亿产品44个,2个超10亿,60个重点品种收入137.32亿元同比增1.43% [6] - 成立工业产业布局专班,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落实降本举措,完成精益项目161项获专利5项 [6] - 商业领域深化25省市网络布局,拓展创新业务,依托镁信健康助力支付体系建设,结合上药云健康打通创新药生态闭环 [6] 国际业务拓展提速 - 2024年开展工业并购及合资合作,12月底签署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协议 [7] - 依托香港总部推进中成药在港注册上市,加强与港府及科研院校合作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7] - 拓展海外市场,完成东南亚与中东多国业务布局,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39.67亿元同比增24.53%,新增注册申报18个累计25个获批1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