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海通(601211)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钢铁需求有望逐步边际回升 盈利中枢有望逐步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8:49
行业需求状况 - 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857.77万吨 环比上升4.78万吨 其中建材消费量290.01万吨环比升11.75万吨 板材消费量567.76万吨环比降6.97万吨[1] - 地产端需求占比下降导致负向拖拽减弱 基建与制造业用钢需求预计平稳增长 1-7月钢材出口量维持同比增长[3] - 淡旺季切换过程中 钢铁需求预期逐步边际回升 库存将转入降库通道[1] 供给端变化 - 五大品种钢材产量884.61万吨 环比上升6.55万吨 总库存1467.88万吨环比升26.84万吨但维持低位水平[1] - 高炉开工率83.2%环比降0.16个百分点 产能利用率90.02%环比降0.23个百分点 电炉开工率62.82%持平 产能利用率53.95%环比降0.09个百分点[1] - 行业自2022Q3持续亏损 超30%钢企仍处于亏损状态 供给市场化出清已开始显现[3] - 工信部即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若供给政策落地将加速行业收缩[3] 原材料与盈利表现 - 45港进口铁矿库存13763万吨 环比下降82.18万吨[2] - 螺纹模拟吨毛利231.5元/吨环比降12.2元 热卷模拟吨毛利171.5元/吨环比降30.2元 247家钢企盈利率63.64%环比降1.3%[2] - 铁矿加速增产且需求提升有限 预计进入宽松周期 价格向上弹性受限 钢铁成本制约因素有望改善[2] 行业发展趋势 - 产业集中度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企业将受益[4] - 环保加严与超低排放改造背景下 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更加凸显[4] - 推荐关注三大方向:技术领先型钢企 低估值高股息特钢龙头 以及上游资源品企业[4]
证券板块9月4日跌0.3%,长城证券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08:48
市场表现 - 证券板块整体下跌0.3%,长城证券领跌3.44% [1] - 上证指数下跌1.25%至3765.88点,深证成指下跌2.83%至12118.7点 [1] - 太平洋证券逆势大涨10.11%,成交74.74亿元 [1] 个股涨跌 - 涨幅前五:太平洋(+10.11%)、华林证券(+5.78%)、国盛金控(+2.69%)、国海证券(+2.28%)、中银证券(+1.73%) [1] - 跌幅前五:长城证券(-3.44%)、东方财富(-1.58%)、华泰证券(-1.41%)、广发证券(-1.41%)、中金公司(-1.02%) [2] - 东方财富成交195.71亿元居板块首位,中信证券成交53.68亿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4亿元,游资净流入4352.06万元,散户净流入6.96亿元 [2] - 太平洋获主力净流入14.39亿元(占比19.25%),但遭游资净流出8.93亿元 [3] - 华林证券获主力净流入1.85亿元(占比19.58%),但遭散户净流出1.5亿元 [3] - 国盛金控主力净流入1.19亿元(占比6.66%),游资净流出5510.42万元 [3]
盘点海通系研究大佬出走图谱 荀玉根、孙婷、李淼、李宏科、郑子勋… 国泰海通上半年分仓佣金跌四成
新浪证券· 2025-09-04 08:29
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持续面临人才流失与业绩压力 原海通证券多名首席分析师离职 尽管合并后新公司分仓佣金收入排名行业第二 但同比大幅下降42.22% [1][5] 人才流失情况 - 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于2025年9月3日转投国信证券 结束十四年海通生涯 合并后曾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和政策与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但任职不足半年 [2] - 原海通证券批零与社会服务联席首席李宏科、房地产首席涂力磊、互联网及传媒首席毛云聪、有色金属首席陈先龙执业信息均于2025年9月4日无法查询 [3] - 原固定收益研究首席郑子勋确认离任 执业信息已注销 合并后曾短暂担任固收团队联席首席 [3] - 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 原银行首席林加力转战国海证券 原非银金融首席孙婷加入东吴证券 原煤炭农业首席李淼出任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原建筑工程首席张欣劼和军工首席张恒晅加入西部证券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 同比增长78% 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 同比涨幅达214% 扣非归母净利润72.79亿元 同比增长60% [5] - 分仓佣金收入2.80亿元 排名行业第二 较2024年末提升6位 但同比降幅高达42.22%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员工总数18,654人 其中注册分析师287人 较年初原两家机构分析师总数314人减少27人 [5]
国泰海通:9月地产销售旺季开启 关注政策落地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8:01
行业评级与政策预期 - 维持房地产行业增持评级 考虑9月传统营销旺季房企加快推盘节奏和加大折扣力度是大概率事件 [1] - 京沪等核心一线城市已出台放松限购等利好政策 深圳有望加速跟进 [1] - 建议关注9月海外降息和国内宏观货币政策空间 以及城市更新和收储等政策落地情况 [1] 百强房企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百强房企操盘口径销售金额20708.6亿元 同比下降13.1% 降幅较7月扩大0.5个百分点 [1] - 权益金额16197.0亿元 同比下降14.4% 降幅较7月扩大0.9个百分点 权益比78% [1] - 前50强房企操盘金额17984.80亿元 同比下降12.3% 降幅较7月收窄0.03个百分点 [1] 企业梯队门槛变化 - TOP1-10房企销售门槛从586亿元降至561亿元 同比下降4.3% 降幅最小 [2] - TOP51-100房企销售门槛从46亿元降至35亿元 同比下降23.9% 降幅最大 [2] 头部企业销售排名 - 单月操盘销售最高为绿城中国195亿元 其次招商蛇口185亿元 华润置地 保利发展和中国海外发展在119-178亿元区间 [3] - 建发国际集团 中国金茂和万科A单月销售规模在76-84亿元 [3] 企业增长分化情况 - 前50强房企中12家8月单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邦泰集团增速215.5%最高 联发集团增速158.8%次之 [3] - 中交房地产 武汉城建等企业跌幅超过55% [3] - 前50强房企中15家1-8月累计操盘金额实现正增长 新城控股出现超过50%的同比负增长 [3]
完美世界股价跌5.02%,国泰海通资管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60.55万股浮亏损失126.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3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2%至14.95元/股,成交额7.81亿元,换手率2.78%,总市值290.03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成立于1999年8月27日,2011年10月28日上市[1] - 主营业务包括网络游戏研发发行运营、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泰君安中证500指数增强A(014155)二季度持有160.55万股,占基金净值1.19%,为第三大重仓股[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4.51亿元,今年以来收益24.52%,近一年收益54%,成立以来收益21.58%[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胡崇海累计任职3年265天,管理规模85.12亿元,最佳回报66.64%,最差回报-2.02%[2] - 基金经理邓雅琨累计任职1年112天,管理规模21.32亿元,最佳回报36.7%,最差回报7.2%[2] 当日投资损失 - 根据测算,该基金当日浮亏损失约126.83万元[2]
国泰海通:社服板块收入增速普遍环比25Q1改善 品牌零售、AI及服务消费享受多重红利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6:21
行业整体表现 - 社服板块25Q2营收同比增长2.84% 环比提升2.77个百分点 低基数及需求未恶化是主因 [1] - 商贸零售板块25Q2收入同比下降6.7% 较25Q1的-12.77%降幅收窄 [1] - 社服板块25Q2营业利润率7.61% 环比下降0.84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 [1] - 商贸零售板块营业利润率1.81% 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未提升 [1] 细分领域表现 - 潮玩IP产业迎红利 名创优品国内外同店现拐点 战略转向缓开店、开大店及提利润率 [2] - 2025年普通高中供给边际明显改善 公考企业积极布局AI教育 [2] - 智能眼镜行业产品迭代提速 康耐特光学延续高增 博士眼镜及明月镜片增速放缓 [2] - 黄金珠宝行业受金价上行推动 龙头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渠道多元布局实现高增长 [2] - 25H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弱于整体 茶饮企业外卖补贴驱动店均收入正增长 [2] - 人服招聘行业需求环比改善 科锐国际与BOSS直聘收入业绩明显回暖 [2] 出行与零售渠道 - 酒店行业25Q2需求降幅环比收窄 低基数与运营策略调整驱动 开店节奏高于行业水平 [3] - OTA平台补贴效率提升 take rate保持稳健 海外投入持续 [3] - 景区及免税延续个股分化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市内店加速落地 [3] - 超市行业收入下滑14.47% 归母净利承压 百货25Q2收入业绩未见拐点 [3] - 跨境电商受低基数及抢运推动 25H1营收净利增速提升 吉宏股份/绿联科技/安克创新表现亮眼 [3] 趋势展望 - 电商关税扰动影响预计逐步体现 [3] - 餐饮同店普遍承压 补贴退坡后将回归核心竞争力比拼 [2]
业务回暖收入增长,券商投行人:我手头工作变多了!
第一财经· 2025-09-04 06:21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投行总收入达155亿元 同比增长18% [1] - A股股权融资发行规模7741.36亿元 同比增长347.55% 其中IPO发行规模373.55亿元增长14.96% 再融资发行规模7367.81亿元增长424.47% [2] - 42家上市券商中28家投行收入实现增长 占比超过六成 [3]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投行收入20.54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中金公司14.45亿元增长近150% [1][3] - 国泰海通14.1亿元 华泰证券11.86亿元 中信建投11.23亿元 [3] - 招商证券投行收入增长逾40% 国泰海通 华泰证券 东方证券增幅超20% [5][6] 中型券商表现 - 申万宏源投行收入8.87亿元 东方证券7.2亿元 国联民生5.44亿元 天风证券4.25亿元 [5] - 国金证券 国信证券 广发证券投行收入在3-4亿元区间 [5] 中小券商分化 - 华安证券投行收入1.18亿元增长近230% 东兴证券2.51亿元 西部证券1.96亿元 增幅均超100% [6] - 14家中小券商投行收入不足1亿元 中原证券仅0.03亿元减少0.18亿元 [6] - 华西证券投行收入0.42亿元下降13% 主因保荐业务资格暂停导致承销收入减少 [6][7]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IPO完成42单融资140亿美元增长713.7% 再融资及减持155单规模206.78亿美元增长493.3% [9] - 中金公司承做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410.06亿港元 成为年内募资王 [9] - 中信证券国际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增长53% 净利润3.9亿美元增长66% [9] 业务布局调整 - 券商增派人员赴香港开展业务 某券商调配约20人并提供可观薪酬 [8][11] - 中资券商加大香港业务布局 国金证券重点强化本地团队建设并深耕TMT 消费零售 医疗健康行业 [12] 定增市场回暖 - 上半年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 实际募资6633.02亿元 较去年同期864.6亿元增长667.7% [13] - 四大行定增融资5200亿元是推动市场增长主因 [14] - 中信证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 承销规模1485.28亿元 东方证券完成股权融资10单 [14][15] 业务结构特点 - 部分券商对IPO和再融资业务未严格划分 但IPO项目盈利能力更强 [15] - 头部券商投行部保持约10%的员工淘汰率 [15]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带队赴国泰海通证券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2:13
公司业务合作 - 上海清算所与国泰海通证券围绕全面加强清算托管双支柱业务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1] - 双方座谈交流由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带队赴国泰海通证券调研并与公司董事长朱健共同开展 [1] 金融战略发展 - 双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讨 [1] - 交流内容涵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战略议题 [1]
国泰海通二季度财报及中报分析:中盘成长业绩占优 科技景气加速扩散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22:38
核心观点 - 结构复苏延续 AI与出海是二季报核心景气线索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业绩增速在25Q2有所放缓 但科技成长内部景气线索加速扩散 全球AI产业共振与出海是核心驱动力 [1] - 受益于海外AI资本开支增长及国产替代的科技硬件产能扩张 抢出口与非美市场出海支撑制造业绩改善 顺周期增长结构分化 供给偏紧周期品及新消费行业增速亮眼 [1] - 资本市场改革叠加长期资金入市 非银业绩延续改善 [1] 盈利表现 - 2025H1全A两非净利润累计同比+1.59% 增幅较一季度收窄 营收累计同比+0.66% 具备较强韧性 营业成本增速提升下毛利润增幅收窄 [2] - 板块增速分化 主板创业板北证业绩增速均放缓 科创板增速大幅回升 中盘成长业绩增长占优 中盘股增速突出 大盘韧性较强 小盘增速回落明显 [2] - 25Q2全A两非ROE边际回落 主因毛利率回落 应收账款周转加速放缓 存货周转改善力度减弱 各风格ROE均下滑 大盘降幅较小受净利率改善支撑 [2] 行业景气度 - 科技硬件延续高景气 光学光电子/元件/半导体/通信设备受益海外AI投资拉动及国产替代需求扩张 影视/游戏/IT/软件等TMT应用持续复苏 [3] - 科技制造业绩修复 航海/轨交/工程机械/电机/电池增速居前 受益抢出口与国内设备更新带动投资增长 [3] - 上游周期增长承压 贵金属/小金属仍较快增长 主因海外降息预期升温及供给偏紧 中游周期钢铁/建材增长偏强 受益原料成本回落和低基数效应 [3] - 必选消费普遍承压 养殖/饲料/动保明显增长 受益产能去化及宠物经济扩张 可选消费增收不增利 汽车/家电/轻工增速明显下滑 [3] - 证券业绩继续高增 得益于股市成交持续活跃 银行增速延续韧性 净息差相对稳健 地产降幅继续收窄 地产服务是主要贡献 [3] 产能运行状况 - 25Q2传统周期资源(化工/建材/建筑/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电新/汽车/家电)行业产能去化意愿较强 固定资产周转率边际下行 资本开支增速延续低位 [4] - 新兴科技硬件和部分消费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且边际改善 电子/传媒/社服等行业资本开支意愿边际抬升 [4] - 产能周期进入扩张阶段的行业集中在新兴科技产业(半导体/通信设备/航海)新消费(动保/化妆品)及部分周期材料(玻纤/非金属材料) [4]
上市券商中期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逾18%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6:37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155.3亿元 同比增长18.11% [1][2] - 投行业务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达6.17% [2] - 28家券商实现同比增长 14家出现下滑 [3] 头部券商表现 - 5家头部券商投行业务收入超10亿元 包括中信证券(20.98亿元) 中金公司(16.68亿元) 国泰海通(13.92亿元) 华泰证券(11.68亿元) 中信建投(11.23亿元) [2] - 头部券商收入增速显著 中金公司同比增长30.2% 华泰证券增长25.44% 中信证券增长20.91% [2] - 5家头部券商合计收入74.48亿元 占42家券商总收入比例达47.96% [3] 中小券商表现 - 华安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85% 增速位居行业首位 [3] - 国联民生同比增长214.1% 西部证券增长134.32% 中银证券增长132.87% [3] - 21家券商收入处于1-5亿元区间 13家券商收入低于1亿元 [3] 业务结构分析 - 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9.02亿元 同比增长6.44% [5] - 23家券商财务顾问收入实现增长 其中6家券商增速超100% [5] - 并购重组业务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4][5] 战略布局方向 - 多家券商聚焦服务科技创新领域 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等行业 [4] - 东方证券明确科技与能源双赛道战略 国联民生坚持产业投行 科技投行 财富投行定位 [4] - 华泰证券加大财务顾问业务投入 中银证券聚焦人工智能 芯片制造等领域的并购重组业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