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600977)

搜索文档
瞄准国际化!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落户黄埔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23:12
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启动 - 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在广州黄埔正式落地 致力于建设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战略平台 [1][2] - 该中心将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 构建创作孵化、制作支持、国际发行、版权交易、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影视产业交流平台 [2] - 同步开园的湾区(黄埔)影视文化出海产业园作为物理载体 当天8家文化企业签约入驻 聚焦影视文化出海全链条服务 [4] 产业合作与项目进展 - "蓬勃计划"国际创投项目升级启动 面向全球征集优秀华语电影项目 联动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 [6] - 成立"中俄电影产业研究院" 推进中俄合拍电影项目《兑奖期》 标志对俄影视合作进入产学研深度融合阶段 [6] - 50部短剧落户拍摄计划签约 瞄准国际短视频市场风口 开辟中国文化出海新路径 [10] 重点项目与内容生产 - 多个国际传播与本土文化重点项目签约入驻 包括纪录电影《马到成功》、电视剧《此心安处是吾乡》、剧情电影《人生二重奏》等 [8] - 科技企业推介影视大模型开发和短剧出海平台项目 进一步导入专业产业服务 [9] 黄埔区文化产业布局 - 黄埔区已引进16家重点文化企业 预计总营收规模超13亿元 正在对接30个重点文化项目 [10] - 加快布局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微短剧审核分中心两大平台 出台《促进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微短剧等领域 [11] - 坚持"政策招商"与"以商招商"并举 构建影视文化出海产业聚集高地 [11]
龙永图再谈经典“三问”:全球精英何时送子女来中国留学?看中国电影?用中国品牌?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06:30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由凤凰网主办,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论坛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目标为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中国品牌全球化进展 - 中国品牌在全球影响力取得显著进展,海尔、联想、TCL、华为等重要品牌已出现在世界杯、奥运会等全球顶级体育赛事赛场 [3] - 中国品牌成为全球最优先选择品牌的时代已经开始到来 [3] -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广泛关注 [3] 中国软实力发展挑战 - 全球精英送子女来华留学、全球青年青睐中国电影与文化、全球消费者首选中国品牌这三个目标仍需长期艰苦努力 [3] - 实现后两个目标需要中国生产更好的文化产品和与时俱进的教育,同时需要克服全球对中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的错误认知 [3] - 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中国努力,也需要世界努力,需进一步加强全球交流与合作 [3]
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20:43
分配方案 - 本次利润分配以总股本1,867,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1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0,537,000元(含税)[3]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2] - 分配方案不涉及红股或转增股本[5] 实施细节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已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证券营业部领取,未指定交易的由中登公司暂管[4]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5] 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个月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超过1年免税,暂不代扣个税[7]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扣税后每股实发0.0099元[8]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扣税后每股实发0.0099元[8] - 其他非居民企业股东需自行在所得发生地缴税[9] - 内地居民企业股东及其他机构投资者自行申报缴纳所得税[9] 时间安排 - 分配方案经2025年5月20日股东会审议通过[1]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6月27日[11]
中国电影(600977) - 中国电影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26 10:45
利润分配 - 以18.67亿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011元,共派现2053.7万元[4] - 方案经2025年5月20日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3] 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7/4,除权(息)日和发放日为2025/7/7[2][7] 税负情况 - 不同持股期限自然人股东和基金税负不同[8] - QFII和“沪股通”投资者按10%扣税,实派0.0099元[10][11] 派发方式 - 无限售流通股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8] - 三家公司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8] 税务申报 - 公司收到税款当月法定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10]
焦点访谈|“小小票根”解锁城市新玩法 为中国电影消费年注入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3 13:23
电影节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22日圆满落幕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1] - 本届电影节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举办的光影盛宴[1] 奖项与评选 - 金爵奖最佳影片由吉尔吉斯斯坦影片《黑 红 黄》获得 导演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曾担任2023年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3] - 中国电影《长夜将尽》获评委会大奖 曹保平获最佳导演奖 万茜获最佳女演员奖[3] - 青年导演仇晟科幻作品《比如父子》获艺术贡献奖 该片通过AI技术探讨中式家庭情感关系[3] - 金爵奖评委阵容包括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等21位评委 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7] 参与规模与影响力 - 收到119个国家和地区3900余部影片报名 创历史新高[5] - 1820余部影片为世界首映 520余部为国际首映 综合首映率超80%[5] - 作为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 其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电影人[5] 华语电影展示 - 华语巨制巡礼活动展示9部重磅新片 包括《东极岛》《聊斋:兰若寺》《无名之辈2》等[7] - 《东极岛》采用IMAX特制拍摄 筹备6年 累计水下拍摄超60天 船体置景占地2万平方米[11] - 这些影片汇聚顶尖人才资源 代表中国电影最高水准 对市场有强大号召力[7] 产业与市场发展 - 举办8场论坛 涵盖技术革新 国际合作和文学改编等议题[13] - 首次将电影市场与电视市场融合 推出国际影视市场 促进中外影视交易与资源链接[15] - 国际影视市场吸引全球大公司设展和采购 助力中国影视文化出海[16] -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以破纪录春节档开局 正沿稳中有进轨迹发展[11] 经济与消费影响 - 初步估算带动交通 住宿 餐饮 旅游和零售等行业经济效益近50亿元人民币[22] - 影院周边商圈餐饮和购物消费环比日常增长4.11%[22] - 29.2%观众专程赴沪观影 人均停留6天 带动住宿交通景区消费 贡献城市旅游收入约17.74亿元[22] - 放映400多部1500场电影 覆盖43家展映影院[18] - 票根经济激活文旅商体展融合 凭票根可享美食优惠和旅游打卡[18][20] - 购物村打造"一带一路"电影周及东南亚风情节 吸引大批市民游客[20]
中国电影:正在研究开发更多IP相关产品 开拓电影消费新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2:33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5亿元,归母净利润1.4亿元 [2] - 主导或参与出品46部电影,累计票房234.72亿元,占全国国产电影票房的70.19% [2] - 国产影片票房前10名中占据9位,包揽春节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冠军 [2] 行业竞争策略 - 专注于主营业务提升经营业绩,推进进口影片创新举措以提升数量、质量与市场份额 [2] - 加快CINITY等高格式设备铺设,提升观影体验与影院竞争力 [3] - 强化总部集中管控,提升影院管理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 [3] - 创建中影影管品牌,扩展多样化放映活动如体育赛事、音乐戏剧直播等 [3] IP开发与衍生品 - 《流浪地球》《射雕英雄传》已开发玩具、日常消费品等衍生品 [3] - 研究开发更多IP相关产品,通过年轻化方式开拓电影消费新场景 [3] 分线发行模式 - 《哈利·波特》全系列复映通过分线发行取得2.7亿元票房,3000多家影城参与 [3]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复映首日以6.3%排片产出22.4%票房 [3] - 分线发行精准匹配影片与受众,节省宣发投入,支撑创作生产 [4] - 筹备《三个火枪手》《奇迹女孩》等国产与进口影片分线发行 [4] 暑期档布局 - 主出品影片《南京照相馆》定档8月2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5] - 参与出品《酱园弄·悬案》《聊斋:兰若寺》《东极岛》《奇遇》等国产片 [5] - 发行《地球特派员》《F1:狂飙飞车》《超人》等进口影片 [5]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关于完成公司名称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46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中文名称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FILM CO.,LTD."变更为"CHINA FILM GROUP CO.,LTD." [1] - 证券简称及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1] 变更登记信息 - 已完成名称变更登记手续,取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2] - 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2] - 注册资本为186,700万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法定代表人为傅若清 [2] - 成立日期为2010年12月09日 [2] - 住所为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凤翔科技开发区凤和一园10号 [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电影摄制、发行、电视剧制作、影院投资经营等 [2] - 业务范围涵盖影视器材生产销售、影视技术服务、影片洗印等 [2] - 还包括演艺人经纪、广告经营、进出口业务等多元化业务 [2] 其他事项 - 更名不影响已签署法律文件及合同的效力 [2] - 更名前的债权债务关系由更名后的公司承继 [2]
中国电影(600977) - 中国电影关于完成公司名称变更的公告
2025-06-20 10:00
公司更名 - 2025年5月20日股东大会通过变更公司名称议案[3] - 中文名称变更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 英文名称变更为“CHINA FILM GROUP CO.,LTD.”[3] 公司信息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7178284114[4] - 法定代表人为傅若清[6] - 注册资本为186,700万元[6] 其他 - 更名不改变已签署法律文件及合同效力[7] - 更名前债权债务由更名后公司承继[7]
中国电影: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快讯· 2025-06-20 09:42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中文名称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FILM CO,LTD"变更为"CHINA FILM GROUP CO,LTD" [1] - 证券简称及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1] - 已完成名称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新《营业执照》 [1]
成本与观影人次周期错配 中国电影市场亟须创新调整
中国经营报· 2025-06-16 11:51
票房表现 - 截至6月16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累计票房约282亿元预计上半年票房将超越2024年同期的287.57亿元有望冲击历史第三仅次于2018年320.31亿元和2019年311.7亿元 [2] - 上半年票房总收入中《哪吒2》贡献154.4亿元占比超过一半剔除该片后剩余约130亿元低于2014年同期的137亿元 [2] 行业困境 - 平均票价达45.92元创历史最高但观影人次仅6.14亿上座率仅7.8%对比2018年同期观影人次超9亿上座率约13.5% [3] - 院线银幕数量超8万块影院超2万家行业盈亏平衡点需约800亿元票房实际影院生存需600-700亿元票房但2024年上座率仅5.7%远低于正常12%-15%水平 [3] - 影院因亏损压力将排片集中在前三部赚钱影片导致原可盈利影片无法盈利进而引发投资紧张 [3] - 高票价使消费者舍弃看电影这种非必要支出 [4] 内容供给问题 - 电影生产周期较长普遍超过一年大制作周期更长难以赶上社会热点 [6] - 电影制作成本快速上升例如2015年《煎饼侠》成本1200万元现在1.2亿元难以拍成电影 [6] - 2025年春节档多部影片成本在5-10亿元之间对比2017年《战狼2》和2018年《红海行动》成本仅约2亿元但票房产出差距大 [7] - 主创片酬和置景等成本仍处市场高位水平与观影人次下降不匹配存在滞后效应 [7] 观众需求变化 - 观众对好电影的评价标准上升约15%许多电影票房未达预期因观众期望值未得到满足 [5] - 电影时效性差相比网络信息获取速度慢观众用已知知识套用电影内容难度大 [6] 衍生品市场 - 衍生品收入占比低以光线传媒为例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9.74亿元中绝大部分来自票房分账《哪吒2》票房150亿元时光线传媒预计获得29-32亿元票房收入衍生品收入占比不高 [8] - 国内影视衍生品收入占比通常不足10%对比好莱坞高达70% [9] - 国内衍生品以实用型商品为主高价值收藏类衍生品占比低且生命周期短黄金销售期仅3个月左右对比好莱坞如《星球大战》衍生品持续销售数十年 [9] - 国内衍生品开发时间较晚多在上映前几个月启动面临盗版泛滥和品类同质化问题对比好莱坞在电影立项阶段同步规划衍生品并深度融入剧情设计 [9] - 国内续作爆款率不高影响衍生品市场开发 [9] 行业调整方向 - 需重新定位电影在产业链中的功能降低票房收入比例提高衍生品收入比例 [8] - 需改革电影生产机制调整资金分配比例在制作和技术上创新以赢回年轻观众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