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大荒(600598)
icon
搜索文档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8:37
会议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9月19日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263号公司3楼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会议由董事长马忠峙主持 [2] 出席人员情况 - 公司9名在任董事全部出席本次会议 [3] - 公司3名在任监事全部出席本次会议 [3] - 董事会秘书李金宝出席 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3] 议案审议结果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获得通过 为特别决议议案 获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3以上通过 [3][4]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获得通过 为特别决议议案 获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3以上通过 [3][4]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获得通过 为特别决议议案 获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3以上通过 [3][4] - 关于取消监事会的议案获得通过 [4] 法律见证情况 - 本次股东大会由北京岳成(黑龙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岳晓峰、武立新见证 [4] - 律师认为会议召集召开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合法有效 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有效 [4]
北大荒(600598) - 关于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9 09:00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2025年09月19日14:30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4] - 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明确投票时间[4] - 审议议案包括修订章程等及取消监事会[4] 股东情况 - 出席股东及代表800名,代表1,194,098,030股,占比67.1717%[6] - 参加网络投票股东798名,代表53,823,809股,占比3.0277%[6] 投票结果 - 无修改原有提案及提出新提案情况[7] - 特别决议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0]
北大荒(600598) -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9 09:00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9月19日在哈尔滨召开[2] - 800人出席,所持表决权股份占67.1717%[2] - 董事、监事等出席或列席会议[2] 议案表决 - 多项议案A股同意比例超99%[4][5] - 议案1、2、3获有效表决权2/3以上通过[7] 合规情况 - 律师见证股东大会召集等合法有效[8]
种植业板块9月19日跌0%,康农种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4109.7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9 08:41
种植业板块整体表现 - 种植业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 [1] - 上证指数报收3820.09点下跌0.3% 深证成指报收13070.86点下跌0.04%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109.73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823.4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4933.19万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康农种业领跌板块 收盘价24.78元下跌3.77% [2] - 雪榕生物涨幅最高达5.98% 收盘价6.20元 [1] - 秋乐种业下跌3.54% 神农种业下跌2.40% [2] 资金流向分析 - 雪榕生物主力净流入4999.81万元 占比13.84% [3] - 诺普信主力净流入4082.46万元 占比10.22% [3] - 新赛股份主力净流入3241.81万元 占比13.50% [3] - 宏辉果蔬主力净流入3140.47万元 占比13.67% [3] - 亚盛集团主力净流入1013.64万元 占比7.89% [3] 成交活跃度 - 神农种业成交量最高达60.96万手 成交额2.76亿元 [2] - 雪榕生物成交57.99万手 成交额3.61亿元 [1] - 新赛股份成交48.13万手 成交额2.40亿元 [1] - 亚盛集团成交41.90万手 成交额1.29亿元 [2]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来自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调查
新浪财经· 2025-09-19 00:03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比例超80% [1] - 七星农场项目总长12.64公里覆盖3个管理区近300户农户 采取"中间机耕路+两侧格田"模式提升农田规整度 [1] 农田改造技术方案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实施侵蚀沟治理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 - 秦玉秋承包田由70块小池田合并为10块大池田 亩产突破1400斤 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3] - 军川农场通过格田/道路/涵洞/排水沟改造 有效种植面积扩大 雷玉清承包地增加4.8亩耕种面积 [3]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二九〇农场部署物联网设备与智能数控灌排系统 实现一体化闸门与超声波水位计精准控制 [3] - 军川农场515.8亩试验田配备物联网虫情测报灯/田间气象站/孢子捕捉仪等智能设备 [3] - 七星农场建立百亩/千亩/万亩三级智慧农业示范区 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向无人化转型 [3]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建三江分公司开发"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集成智能叶龄诊断/智慧施肥灌溉/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功能 [3] - 平台每10分钟传回土壤含水率/氮磷钾含量实时监测数据 替代传统"摸土看天"模式 [3] - 全环节智能管控系统覆盖耕种管收流程 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3] 项目投资与工程实施 - 宝泉岭农场投资4632万元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 完成田块平整3369亩及沟道护砌10.119公里 [4] - 普阳农场建立每周灌排设施检查/每月田间道路巡查制度 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为固定巡视期 [4] - 北大荒集团建立集团/分公司/农牧场三级管护体系 确保管护工作有主体/人员/资金/标准/监督/考核 [5]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
经济日报· 2025-09-18 22: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 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68.98% 2024年计划新建101万亩总投资24.02亿元 [2] - 七星农场通过格田改造提高有效插植面积3%-4% 实现亩增产15-21公斤 [2] 农田改造技术模式 - 采取"中间机耕路 两侧为格田 四周为水渠"改造模式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3]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进行侵蚀沟治理 优先开展田块整治和灌排体系建设 [3] - 小田变大田后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七星农场种植户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插秧进度提前 [4] 产能提升效果 - 军川农场种植户通过改造增加4.8亩有效耕种面积 年度增收4800元 [4] - 二九〇农场通过智能灌溉系统亩产提升约30斤 [5] - 七星农场配备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2320套 辅助直行插秧面积超80% 亩节约灌溉用水30立方米以上 亩平均增产25公斤以上 [7] 智慧农业应用 - 二九〇农场使用物联网设备连通智能化数控灌排系统 农户通过手机APP实现自动灌溉 [5] - 军川农场试验田配备物联网虫情测报灯 田间气象站 孢子捕捉仪等设备 实时传回作物生长数据 [6] - 建三江分公司建立"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实现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监测和科学诊断 传感器每10分钟传回一次数据 [8] 管护机制建设 - 宝泉岭农场每500亩农田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 已培训管护人员85人次 [10] - 普阳农场实施网格化管护机制 每周检查灌排设施 每月检查田间道路 每季检查农田防护 [10] - 建立集团 分公司 农牧场 管理区 作业站五级管理体系 确保工程设施得到定期维护 [11] 综合效益体现 - 农田从低洼易涝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土地承包从"没人要"变为"抢不着" [2][5] - 建三江分公司累计开展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智能农机作业2300万亩 [7] - 种植户实现单人管理355亩水田 从"摸土看天"转变为动手指远程监控 [9]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 ——来自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8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 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 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8.98% 2024年计划新建101万亩 总投资24.02亿元 [2] - 七星农场通过格田改造提高有效插植面积3%-4% 实现亩增产15-21公斤 [2] 农田改造技术模式 - 采取"中间机耕路 两侧格田 四周水渠"改造模式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3]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实施侵蚀沟治理 优先开展田块整治和灌排体系建设 [3] - 小田变大田后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七星农场种植户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插秧进度提前 [4]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二九〇农场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实现亩产提升约30斤 农户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 [5] - 军川农场515.8亩试验田部署物联网虫情测报灯 田间气象站等设备 实时传回作物生长数据 [6] - 七星农场配备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2320套 辅助直行插秧面积超80% 安装220个叶龄智能监测点 [7]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建三江分公司建立"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集成智能叶龄诊断 智慧施肥灌溉 灾害预警等功能 [8] - 平台每10分钟采集一次土壤含水率 氮磷钾含量等数据 实现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监测 [8] - 累计开展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智能农机作业2300万亩 覆盖5G通信和天空地一体化技术 [7] 管护机制创新 - 宝泉岭农场执行"平直实瘦适"管护标准 每500亩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 已培训85人次 [10] - 普阳农场实施网格化管护 每周检查灌排设施 每月巡查田间道路 每季维护农田防护工程 [10] - 建立五级管理体系覆盖集团至作业站 明确管护标准 资金使用范围和监督考核机制 [11] 经济效益体现 - 军川农场种植户通过改造增加4.8亩有效耕种面积 年度增收4800元 [4] - 七星农场亩节约灌溉用水30立方米以上 亩平均增产25公斤以上 [7] - 农田从低洼易涝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土地承包从"没人要"变为"抢不着" [5]
10.63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农林牧渔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0:4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7日上涨0.37% [1] - 申万行业中有20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55%居首 汽车行业涨幅2.05% [1] - 农林牧渔行业下跌1.02%位居跌幅榜首位 商贸零售行业下跌0.98% [1] 农林牧渔行业资金流向 - 行业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0.63亿元 [1] - 行业105只个股中15只上涨 88只下跌 1只涨停 1只跌停 [1] - 资金净流入个股33只 其中6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1] - 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个股10只 [1] 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傲农生物净流入2641.61万元 涨幅4.15% 换手率9.81% [1] - 众兴菌业净流入2568.09万元 涨幅2.43% 换手率11.22% [1] - 平潭发展净流入2454.12万元 涨幅1.46% 换手率7.87% [1] - 中宠股份净流入1822.95万元 涨幅1.46% 换手率3.24% [1] - 京基智农净流入1339.60万元 涨幅0.35% 换手率3.80% [1]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牧原股份净流出3.39亿元 跌幅2.02% 换手率1.44% [1][2] - 温氏股份净流出1.06亿元 股价持平 换手率0.96% [1][2] - 北大荒净流出4766.90万元 跌幅0.81% 换手率1.00% [1][2] - 巨星农牧净流出4196.84万元 跌幅1.72% 换手率3.63% [2] - 天康生物净流出4017.70万元 跌幅0.87% 换手率4.91% [2] - 天域生物净流出3627.87万元 跌幅5.73% 换手率15.79% [2]
种植业板块9月16日跌0.05%,康农种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7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39
种植业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6日种植业板块整体下跌0.05% 领跌个股为康农种业(下跌3.70%)[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04%至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1] - 板块内呈现分化走势 诺普信上涨4.17%表现最佳 康农种业下跌3.70%表现最差[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诺普信(涨4.17%至12.75元) 众兴菌业(涨3.42%至10.29元) 华绿生物(涨0.96%至14.71元)[1] - 跌幅显著个股包括康农种业(跌3.70%至26.55元) 秋乐种业(跌2.12%至17.08元) 雪榕生物(跌1.51%至5.89元)[2] - 成交额居前个股包括北大荒(3.40亿元) 诺普信(4.42亿元) 众兴菌业(5.59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种植业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036.99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56亿元[2] - 诺普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207.94万元(占比9.53%) 新赛股份获主力净流入564.20万元(占比9.03%)[3] - 资金流出明显个股包括海南橡胶(主力净流出701.50万元) 新农开发(主力净流出449.75万元) 竞海种业(主力净流出477.51万元)[3]
丰收再望!“沃野粮仓”科技“唱主角” 知天而作智慧农业跑出“加速度”
央视网· 2025-09-16 07:08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 居全国首位 近60%的永久基本农田实现田成方、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 [5] - 通过生态修复与农业技术融合改造盐碱地7000多亩 水稻田从3-5亩小块田改为30亩大格田 提升耕地使用率和农机作业效率 [3][5] - "十四五"期间投入治理资金131亿元 治理侵蚀沟3.77万条 有效保护耕地900余万亩 [7] 智能农机装备突破 - 国产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割机采用橡胶链条割台 减少玉米碰撞损伤 替代传统人工采摘和改装收割机 [11][13] - 整车实现智能化参数调整 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为粮食安全提供装备支撑 [15] - 多光谱无人机巡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水稻长势监测和收获进度判断 [23] 生物技术与数字化育种 - 人工智能育种平台可模拟杂交过程 预测子代性状 使育种从大海捞针转为精准选择 [19][21] - 人工智能育种节省40%成本 快速培育适配特定土地的优良品种 [21] - 100亩大豆试验田种植2600份种质资源 2025年将首次应用人工智能育种平台 [15] 全周期数字化农业管理 - 大数据平台贯穿水稻耕、种、管、收全环节 实现精准施肥、病虫害监测和成熟度判断 [25] - 通过手机即可管理万亩良田 从"靠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的数字化农业模式 [27] - 秋收初期全省农作物收获133万亩 包括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 [9]